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

目录分析
一、课程性质
二、语文课堂教学技 能含义与分类
三、语文课堂教学技 能形成与发展
四、运用微格教学训 练学生语文课堂教学 技能
一、导入技能简介
二、导入技能的理论 视野
三、导入技能案例分 析
四、导入技能灵活运 用
六、导入技能评价
五、导入教学设计
【微格训练】
一、讲授技能 1
简介
二、讲授技能 2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师
评价
技能
训练
视野
方法
理论
教学
技能
微格 技能
语文课堂
微格
教学
灵活运用
微格
设计
案例
训练
内容摘要
张孔义等编著的《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系统介绍了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和方法,并在每章配有几个 微格训练的案例,方便教师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本书适合作为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材,也适用于师范 生作为实践训练的教材。
导技能案例分 析
4 四、反馈与引
导技能灵活运 用
5 五、反馈与引
导教学设计
六、反馈与 引导技能评
价
【微格训练】
一、应变技能 1
简介
二、应变技能 的理论视野:
2
范梅南教育机
智思想①
3 三、应变技能
案例分析
4 四、应变技能
的养成与灵活 运用
5 五、应变教学
设计
六、应变技 能评价
【微格训练】
语文教学能力训练《微格教学、微课教学与应聘试讲》

(二)微格教学训练,也在应用教育信息传播理 论、教学设计理论、认知心理理论、评价反馈理 论;元认知能力。教育传播理论认为,反馈是教 育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使教育传播过 程成为双向交流系统,使教育者了解到信息的传 递效果,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及时准确的评 价,对自身的传播行为作出改进。微格教学运用 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信息反馈。
3.教学方法的选择:选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式。要针对这一片段教学的,而不 是全文的,尽管很高级的教法,也一定适合才好
4.时间分配:一般5-10分钟,
三、微型课的技术要领
1、切题要迅速 2、内容要集中 3、要突出重点亮点 4、过程设计要合理 5、语言要准确、简明、生动 6、板书课件要精巧
1、切题要迅速
由于微型课要求时间的短少,更不允许在导入环节“绕 圈子”、“摆排场”,必须要求切入课题要迅速,所以对切 入课题的方法大有必要作些文章。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引入 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 、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或设置 一个疑问,悬念等等进入课题。切入题目的方法是灵活的 ,切入题目的途径是多样的,但不管采用那种方法,那个 途径,都要求切入题目的方法、途径引人注目,力求新颖 的同时;更要求与题目的关联紧凑,迅速切题,这是进入 课题的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我们要把较多的时间分 配给内容的讲授。以上主要是讲“切入课题要快速”。
2.要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
微型课时间有限,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有限,处 理好“多”与“少”的矛盾,做到恰到好处,犹 为重要。内容过多,未免庞杂;内容过少,未免 空洞。“庞杂”则显重点不突出,“空洞”则显 内存不丰厚。无论常规教学,还是微型课,板书 都是必需的。只不过在微型课上“多”与“少” 的矛盾尤为突出而已。板书太多,既费时,又显 累赘;板书太少,虽省了时,但也许会造成表意 不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微格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一、概念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二、类型⑴图片导入——例如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图片、教学挂图、照片及教师自制简笔画等。
⑵游戏导入——例如猜谜语、做游戏等。
⑶故事导入——例如选取一些短小精悍的、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教育性的故事。
⑷情景导入——例如运用语言、环境、设备、活动等各种手段,创设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景。
⑸事例导入——例如运用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者是报刊杂志上的相关新闻。
⑹旧知识导入——例如选取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或者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作为导入的一个线索,复旧引新。
三、作用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原动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由好和乐而产生的求知欲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
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要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意识到学习要达到目标及意义,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的状态,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大脑皮层和有关神经中枢形成对新知识的“兴奋中心”,使注意力迅速集中,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我的教学片段中有一个探究性的问题:“x可能是什么数呢?”引发学生好奇心,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4.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而已。
”因此良好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四、原则1.目的性、针对性原则导入要紧扣教学目标和要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要学。
微格十大教学技能

微格十大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广广泛用于新单元、新段落的开始。
2.讲解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语言为工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语言为工具,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思维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思维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传递情感的一类教学行为。
传递情感的一类教学行为。
传递情感的一类教学行为。
显著特点:显著特点:显著特点:①教学媒体的单一性——①教学媒体的单一性——以语言为唯一媒体;②信息传递的单向性——由教师传向学生。
3.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回答,并对学生回答做出反应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教学,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
它渗透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体现了教师引导和调动学生的能力。
4.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是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教学行为,包括:言语行为(即教学口语,又包括语音和吐字、音量和语速、语气和节奏、语调、语汇等)和非言语行为(即态势语,又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空间距离、服饰等)。
5.演示技能,是教师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等,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和实际操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其获得知识,培养观察、思维能力,训练操作技能的一类教学行为。
6.板书技能,是教师运用黑板或投影片上的文字、符号和图像等,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思维程序,从而使知识概括化、系统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类教学行为。
7.课堂练习技能,就是教师设计、组织、指导、评价课堂练习的一类教学行为。
8.变化技能,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媒体的变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变化、师生间相互作用形式的变化,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减轻学生疲劳、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一类教学行为。
教学技能与微格教学

评价等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板书版画技能
是指教师运用板书向学生传递教 学信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提 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行为。它 包括板书设计和应用两个方面。
板书版画技能的功能
1)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2)有助于引导和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向 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4)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5)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构成要素
(1)板书语言要准确、富有科学性 (2)直观、形象,富有启发性 (3)板书规范、布局统一 (4)重点突出,富有针对性 (5)条例清楚、层次分明 (6)板书要及时、有效
板书的形式
(1)纲要式 (2)对比式 (3)表解或表格式 (4)图示式 (5)综合式
评价项目
1、板书文辞精炼、准确 2、书写工整、布局美观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训练师范生和在职
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一种系统的模拟培训方法。 也称
作微型教学、微型课堂等。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 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并在有控制 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和训练。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 科学方法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 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和方法。
导入技能的功能
(1)提供必要的信息引起学生注意,使之进入 学习的准备状态
(2)设置问题情境、制造学习气氛,引起学生 的认知需要 (3)使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活动 的方向和方式,从而产生学习期待
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
(1)引起注意 (2)激发认知需要 (3)形成学习期待 (4)促进参与
导入的类型
结束技能的功能
(1)帮助学生形成巩固的系统化的知识 (2)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反馈教和学的信息
小学语文微格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微格教学教案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微格教学教案设计微型课教学教案设计学校:拜城县第二小学年级:五年级课程:语文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执教:郑晓莉日期:2012-11-19篇二:微格教学教案q(回放3分钟)指导教师与听课学生点评(2分钟):以算帐的方式提问,一可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二可化繁为简,抽出本文的关键内容,使学生很快整体把握全文,三可自然地引出下文对“情节安排的巧妙”这一特点的探究。
(回放4分钟)指导教师与听课学生点评(3分钟):以陈奂生向老婆算帐时,他老婆的惊讶导入,通过扮演,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走进故事,使复述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从而不知不觉地揭示出本文的情节特点。
由于问题设计得好,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显示了很强的互动性。
教师与学生点评(2分钟):通过让学生扮演陈奂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走进故事,与1陈奂生的老婆对话的方式进行提问设计,设计的问题富有层次感,使学生能自如地体验主人公的特殊复杂的心理,从而准确地把握了陈奂生这一人物的形象及其意义。
“提问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培训提问技能。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说明教学目的和任务,安排训练程序,说明评价标准。
2.学生进行提问技能训练。
3.听课学生按要求对参与训练的同学进行评价。
4.教师评价、小结。
附:提问技能训练标准1. 提问确实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要学习的内容上。
2. 主问题能准确体现教学目标,关键问题能突出重点、难点和训练要点。
3. 提问框架合理,能体现教材结构。
4. 问题排列的序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了。
5. 提问类型多样灵活,能调动各种层次的学生参与应答。
6. 对学生的应答分析准确,反应迅速,评价得当。
7. 提问的频率和时机适度、适时。
8. 提问态度亲切,表述清楚、明白,停顿合适。
2附件:导入技能教案(样例)篇三:微格教学教案李伟1微格教学一(微格教学产生的背景及定义: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形成于美国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
《微格教学与教学技能实训》实训报告(每周2节版)

微格教学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
年级: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一、小组基本信息
二、说课实训(3-4节10%)
二、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表(5-10节,35%)
共三周,每周1个专题,每个学生必须各个专题;建议每次上台时间为10分钟内,讨论时间在5分钟内。
四、项目教学练习(11-12节,15%)
模式1:项目答辩模式,可以毕业论文答辩模式为例教学内容可采用课程设计或其他项目
模式2:项目实训(操作或开发)教学
教学内容可讲解e x c e l,p s,f l a s h等软件工具如何使用,也可对具体开发过程步骤进行教学。
以上模式任选其一
五、综合教学实训考核(13-16节,40%)教学评价综合评价表
六、教学实训总评表
教师签名:。
《讲解技能训练》微格教案

《讲解技能训练》微格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微格的概念和技巧;
2.掌握微格的讲解技能,包括线条、图表和数字的运用方式;
3.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课堂互动。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视频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微格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微格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微格。
二、技能讲解
1.线条的运用
通过示范,向学生介绍如何利用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加强表达效果。
主要包括箭头、横线和竖线等。
2.图表的运用
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图表的使用方法,例如柱状图、饼状图和折线图等。
学生需要了解图表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并且掌握基本绘制技巧。
3.数字的运用
向学生介绍数字的运用方法,包括数字的大小、颜色和位置。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运用数字来突出重点和强调关键信息。
三、练习
1.线条练习: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并且运用箭头和线条来显示不同的过程和关系。
2.图表练习: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柱状图或饼状图,并且在图表中添加必要的标注和解释。
3.数字练习: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文本,在文章中标记出重要的数字,并且修改数字的大小和颜色来加强表达效果。
四、总结
通过课堂反馈和评估,让学生对微格的概念和技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通过练习锻炼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微格的重要性和实际用途,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