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表格

合集下载

诸子百家思想对比表

诸子百家思想对比表
时期 派别 代表 道家 老子 儒家 孔子
春秋
兵家 孙武
诸子百家思想对比表
地点 主要活动
著作
思想观点
楚国 吏官、管典籍 《道德经》 朴素辩证法、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鲁国 学礼乐、从政 《论语》 1.仁政、礼有教无类
办教育
3.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修典籍
4.德育、智育并举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反映了封建君主要控制政权、加强统治的要求
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孔子思想影响 1儒家学派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儒家思想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4.儒家思想后来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
封建礼教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旧制度瓦解、新制度
形成交替中,思想领域出现了不同学派,他们著书立说, 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治国方略,相互辩论批驳、借鉴吸收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 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社会发展 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是春秋时期政治、经济 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阶级根源 反映了部分贵族与时俱进变革的思想
儒家 孟子
荀子
战国
墨家 墨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膑
仁政、反对非正义战争
礼治
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反映了平民百姓要求相爱互助、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安定
顺应自然、民心,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反映了 旧贵族不求进取、自甘没落的消极心态
依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诸子百家目录

诸子百家目录

诸子百家目录1.诸子本义(30部)论语(孔子)庄子(庄周)论语集注(朱熹)荀子(荀子)大学章句(孔子)墨子(墨子)大学章句集注(朱熹)列子(列子)孔子家语(王萧)韩非子(韩非)中庸章句(子思)慎子(慎到)中庸章句集注(朱熹)易经(周文王)孟子(孟子)吕氏春秋(吕不韦)孟子集注(朱熹)春秋繁露(董仲舒)淮南子(淮南子)關尹子(佚名)老子(老子)孔叢子(孔鮒)老子集注(佚名)尸子(尸佼)管子(管子)礼记(佚名)鶡冠子(陸佃解)周礼(佚名)尹文子(尹文)仪礼(佚名)2.诸子要辑(54部)金人铭(黄帝)黄帝阴符经(节选)公孙龙子(公孙龙)商君书(商鞅)大戴礼记(大戴)韩诗外传(佚名)刘向新序(刘向)刘向说苑(刘向)陆贾新语(陆贾)陆贾新语注(王利器)申鉴(荀悦)新书(贾谊)棋经十三篇(张拟)鬼谷子(鬼谷子)鬼谷子七术(鬼谷子)周易参同契(佚名)厚黑学(李宗吾)盐铁论(桓宽)怕老婆哲学(李宗吾)潜夫论笺校正(王符)法言义疏(杨雄)贞观政要(吴兢)论衡(王充)新论(桓譚)明道编(黄绾)沖虛真經(沖虛)正蒙(佚名) 尔雅(佚名)推背图(李淳风\袁天罡)化书(谭峭)圣道发凡(段正元)恒德(段正元)外王刍谈录(段正元)万教丹经(段正元)通典目录(杜佑)阴阳正宗略引(段正元)通典-食货典(杜佑)随园食单(袁枚)通典-选举典(杜佑)茶录(蔡襄)通典-职官典(杜佑)茶录(张源)通典-礼典(杜佑)煮泉小品(田艺蘅)通典-乐典(杜佑)岕茶汇抄(冒襄辑)通典-兵典(杜佑)阳羡茗壶系(周高起)通典-刑法典(杜佑)茶经(陆羽)通典-州郡典(杜佑)大观茶论(赵佶)通典-边防典(杜佑)茶疏(许次纾)通典-附录3.诸子良训(6部)朱子治家格言(朱熹)菜根谭(洪应明)围炉夜话(王永彬)了凡四训(袁了凡)颜氏家训(颜之推)孝经(佚名)4.诸子兵略(4部)三十六计(佚名)孙子兵法(孙武)孙膑兵法(孙膑)百战奇略(刘基)5.诸子笔记(12部)山海经(佚名)搜神后记(佚名)世说新语(刘义庆)梦溪笔谈(沈括)南询录(邓豁渠)归田录(欧阳修)周敦颐集(周敦颐)聂先生文集(聂先生)王艮尺牍(王艮)王艮杂著(王艮)王心斋语录(王心斋)报任安书(司马迁)6.诸子史录(6部)尚书(佚名)战国策(刘向)春秋穀梁传(佚名)春秋公羊传(佚名)春秋左传(佚名)国语(佚名)7.诸子文论(34部)文心雕龙(刘勰) 二十四诗品(司空图)诗品(锺嵘)续诗品(袁枚)藏海诗话(吴可)诚斋诗话(杨万里)归田诗话(瞿佑)杜工部草堂诗话(蔡梦弼)答万季埜诗问(冯班)国雅品(顾起纶)钝吟杂录(冯班)梅磵诗话(韦居安)升庵诗话(杨慎)诗谱(陈绎曾)吴礼部诗话(吴师道)乐府古题要解(吴兢)诗人主客图(张为)庚溪诗话(陈岩肖)逸老堂诗话(俞弁)观林诗话(吴聿)艺苑卮言(王世贞)优古堂诗话(吴幵)古画品录(谢赫)姜斋诗话(王夫之)林泉高致(...)麓堂诗话(李东阳)南濠诗话(都穆)诗镜总论(陆时雍)四溟诗话(谢榛)人间词话(王国维)白香词谱(舒梦兰)水平韵部(佚名)词韵简编(佚名) 词格律(佚名)8.诸子蒙学(7部)三字经(王应麟等) 新三字经(佚名)百家姓(佚名) 增广贤文(佚名)幼学琼林(程登吉) 千字文(周兴嗣)训蒙骈句(佚名) *** *** *** *** 9.诸子命理(4部)子平真诠评注千里命稿(韦千里)滴天髓(任铁樵)一行禅师天元赋注解10.附录资料(13部)诗经(佚名)屈原诗全集宋诗一百首唐诗三百首历代诗歌精选千家诗唐宋词选释历代诗歌名句元曲:无名氏28首元人小令58首古文观止(佚名编) 文选(佚名)中华历史纪元*** *** *** ***。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中国古典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一览表医家方技家《黄帝内经》名家邓析《邓子》公孙龙《公孙龙子》儒家孔汲《中庸》曾子《大学》墨家墨翟《墨子》法家韩非《韩非子》商鞅《商君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引自百科: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着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着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ˇ庶人不议ˇ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ˇ处士横议ˇ的活跃风气。

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ˇ天道ˇ,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

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ˇ诸子ˇ,ˇ百家ˇ则指这些学派。

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着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和文学派别。

诸子散文大都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感情充沛,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诸子百家散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诸子百家台历

诸子百家台历


August 8月 一二三四五六 日 1 23456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屈原(约公元前342-前278),名正则, 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 屈瑕的后代。汉族,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丹 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1] )人,他是 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 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 •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 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 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 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 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 都。
拾壹
November 11月
一二三四五六 日 12345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汉族,扶 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 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 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 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 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 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 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 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汉语言文学1班 董清源 学号:13102534

January 1月 一二三四五六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春秋战国序号代表人物本名字号生卒年别称
1孔子孔丘仲尼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尼父、孔圣人
2孟子孟轲子舆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
3荀子荀况卿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荀子
4老子李耳聃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老聃
5庄子庄周周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庄子
6墨子墨翟翟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墨子
7韩非子韩非非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非子
8孙子孙武长卿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孙子、孙武子
9孙膑孙膑生卒年不详
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出生地所处时代派别主要作品成就
鲁国陬邑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六经》、《论语》开创儒学、创办私学
鲁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孟子》发扬和创兴儒学
赵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荀子》辞赋之祖
楚国春秋时期道家学派《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
宋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庄子》道家学派继承人
宋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
韩国战国时期法家学派《孤愤》、《说难》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齐国春秋时期兵家《孙子兵法》著《孙子兵法》、成为兵家之祖齐国战国时期兵家《孙膑兵法》著《孙膑兵法》
主张尊称
为政以德、因材施教万世师表、至圣
民贵君轻、性善论亚圣
性恶论后圣
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圣祖
天人合一、清净无为与老子并称“老庄”
兼爱、非攻科圣
以法治国、君主专制
成为兵家之祖兵圣。

史上最全,诸子百家五行归类表

史上最全,诸子百家五行归类表

史上最全,诸子百家五行归类表西周末年,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如此一来,没有了统一的领袖,没有共同遵守的原则。

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思想大解放状态。

诸子百家的学术成就,可以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

诸子百家对于人性善恶,名实关系,治国方略,人生信仰,甚至宇宙万物,都展开了思考。

他们分别是儒家、墨家、道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小说家、兵家、医家等。

诸子,包括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管子、吕不韦、鬼谷子、邹衍、孙子、孙武、张仪、苏秦等风云人物。

诸子百家观点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代表不同的阶层。

不同的阶层,就有着不同的立场,有着截然相反的利益诉求。

比如商人和农民,手工业者和君主,知识分子和商人等等。

他们之间关系都是相生相克,相爱相杀。

其实,根据这些个学者按照他们所代表的阶层,可以按照五行分类的原则,将其归类。

一、兵家、儒家、法家属于金(君主)。

1、兵家给君主打天下的。

兵家代表人物,就是孙武和孙膑,以及吴起。

其代表作品,就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一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俗话说,枪杆子里出政权。

君主的权力,都是一刀一枪,在枪林弹雨之中打下来的。

一旦丢了枪杆子,帝王君主下场还比不上一个老百姓的。

2、儒家替君主守天下的。

周朝享国八百年,算是中国最长的朝代了。

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秘密呢?其实,那就是姬氏家族之间,养成了彼此谦让,团结和睦的美德。

“泰伯三让天下”的故事,可谓感人至深。

周太王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王季。

泰伯看到王季之子姬昌有圣人瑞象,心里很欢喜。

他觉得整个孙子,一定会是一个兴旺王朝的领袖。

这个孙子就是周文王,他的大伯和二伯,看到父亲眼神,读懂了父亲的心思。

为了让父亲传位没有障碍,泰伯和仲雍去了吴国采药,用断发纹身等手段,给弟弟王季继位创造了条件。

后来,周文王果然兴盛了周部落。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春秋战国时序号人物本名生卒年出生地所处时代派别1孔子孔丘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春秋末期儒家学派2孟子孟轲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鲁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3荀子荀况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赵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4老子李耳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楚国春秋时期道家学派5庄子庄周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宋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6墨子墨翟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宋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7韩非子韩非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国战国时期法家学派8孙子孙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齐国春秋时期兵家9子秉公孙龙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赵国战国时期名家10邹子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齐国战国时期阴阳家11鬼谷子王诩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20年卫国战国时期纵横家12吕子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卫国战国时期杂家13孙膑孙膑不详齐国战国时期兵家14扁鹊秦缓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卢国战国时期医家15许行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东周战国时期农家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主要作品成就《六经》、《论语》开创儒学、创办私学《孟子》发扬和创兴儒学《荀子》辞赋之祖《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道家学派继承人《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孤愤》、《说难》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孙子兵法》著《孙子兵法》、成为兵家之祖《公孙龙子》名家代表人物《邹子》《邹子终始》《大圣》阴阳学派的创始人《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纵横家的鼻祖、兵家代表人物《吕氏春秋》著《吕氏春秋》《孙膑兵法》取得桂陵、马陵之战的胜利《难经》《内经》《外经》奠定中医学切脉诊断方法先秦农家代表人物主张尊称为政以德、因材施教万世师表、至圣民贵君轻、性善论亚圣性恶论后圣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圣祖天人合一、清净无为与老子并称“老庄”兼爱、非攻科圣以法治国、君主专制成为兵家之祖兵圣离坚白、白马非马五行学说、大九州说、五德终始谈天衍圣人“兼儒墨。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来了!给你梳理清楚,利于区分和记忆名句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来了!给你梳理清楚,利于区分和记忆名句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来了!给你梳理清楚,利于区分和记忆名句这两天小朋友常常问我孔子和庄子有啥区别,怎么那么多“子”?我都要搞蒙了。

是呀,这不是9岁孩子会搞蒙,估计很多人都搞不清具体的区别和关系了。

因此想通过思维导图来综合表达相互之间的关系。

尝试以“孔孟之道”为原点来做个思维导图。

孔子特意拜访过老子,所以他们之间存在师徒关系。

所以以孔孟为原点的话,那老子的道家思想,是孔孟的老师,但是老子的思想真正影响到的是庄子。

自绘思维导图: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关系图道家学说——老子和庄子老子,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

认为自然有一种内在的规律“因循为用”。

事物也经常在变化,所以提出“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因此老子的《道德经》是高智慧,高境界的阅读物,一般很难读懂,估计也是因为境界没到。

庄子是黄老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出的“老庄思想”。

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服。

用意象构建的哲学世界,让人们去猜测、领悟。

倡导身无长物,却逍遥快乐。

在《庄子》里面讲了很多故事。

鸟兽虫鱼都是他的故事。

崇尚无拘无束的Z Y,提倡人与人之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呼应老子的“上善若水”。

比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H。

鹓鶵非梧桐不栖息...... 也跟惠施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庄子故事。

儒家之核心——孔孟之道,继承周天子的礼和仁孔子倡导的儒家是以“仁”为核心,倡导积极入世、治世,主张仁政、德治,重视伦常关系,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都是从人性出发,倡导的是以“仁”治国。

孔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其中《春秋》被孔子本身看得特别重,甚至自己说,成也《春秋》败也《春秋》。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史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这些都是出自《论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孟子、荀子、朱熹
道家
老子(春秋时期)
《老子》、《庄子》
1:以“道”为核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主张“清净”、“无为”、“小国寡民”。(老子)精髓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庄子将老子“道”发展为唯心主义,将朴素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3:“逍遥游”思想。
老子、庄子
法家
《韩非子》
1: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主张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治民。
阴阳家
1“五材”:金木水火土。“五色”:青赤白黑黄。“五常”:仁义礼智信。
2“五行相克”,“五行相生”,“五德终始说”
邹衍
诸子百家
Hale Waihona Puke 学派创始人著作中心思想、成就
代表人物
儒家
孔子(春秋时期)
《诗》、《书》、《礼》、《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天命论”、“中庸”之道、“仁”、“礼”(孔子)2:“王道”和“仁政”、“性善论”(孟子)。
3:“性恶论”,“礼”、“法”兼用的礼治思想(荀子)。4:“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2:主张“以法为教”,“法不阿贵”。
韩非
墨家
《墨子》
1: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2:“为万民兴利除害”,与儒家抗衡并称“儒墨显学。”
墨子
兵家
《孙子兵法》(孙武)、《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体现了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孙武、孙膑、尉缭子、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