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模拟集成电路系统

合集下载

模拟集成电路教程课程设计

模拟集成电路教程课程设计

模拟集成电路教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概述设计背景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模拟集成电路的小型电子产品,使学生在知识理解、产品设计、系统集成和实现调试等方面,学有所获,充实自己,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设计目标•理解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常用的放大器、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的设计方法;•学习电路原理和外围设备的基本布线方案;•学习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部分原理测试和调试方法;•学习系统调度、问题解决以及测试方法和思路。

设计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一款电子产品,比如放大器、音量调节器或者其他你自己感兴趣的产品;•设计和实现该电子产品所需的模拟集成电路和其他外围电路;•设计和制作电路板,并在板上安装所需的元器件;•进行实验测试和调试,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撰写电子产品的设计说明书、电路原理图以及相关测试报告和仿真结果。

设计步骤及流程第一步:产品选型在第一步,主要是要选定一个电子产品,然后明确设计任务,以便进一步开展设计。

电子产品的选择应该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具备的技术能力、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建议选择的电子产品难度适中,可以参考课程教学要求或者请教导师。

第二步:电路设计在第二步中,主要是对所选电子产品的模拟集成电路进行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模拟集成电路组件,包括放大器、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等。

其中,运算放大器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最为常用的组件之一。

在进行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之前,要先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可以参照模拟电路设计的相关教材或者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查找。

第三步:电路布局在第三步中,主要是进行电路的布局和线路的连接。

这个步骤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布线方法和线路连接方式,以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建议在布线过程中使用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评估电路的性能和效果。

第七章MOS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基础ppt课件

第七章MOS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基础ppt课件

威尔逊电流镜正是
这样的结构。
NMOS威尔逊电流
镜的电路如右图所示。
提高输出电阻的基本
原理是在M1的源极接 有M2而形成的电流 串联负反馈。
图7.3.2 NMOS威尔逊电流镜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3)自给基准电流的结构 如果在电流镜中的
参考电流就是一个恒流 (如右图所示) 那么,
整个电路中的相关支路 电流就获得了稳定不变 的基础。
图6-3-14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右图给出了 一种自给基准电 流的结构形式。M1、 M2、M3组成了一个 两输出支路的 NMOS电流镜,M4、 M5和M6组成了两输 出 支 路 的 PMOS 电 流 镜 。 M7 、 M8 和 R 所构成的“启动” 电路 。
4) 参考支路电流Ir 形成参考支路的电流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只要能够形成对
电源(NMOS电流镜)或对(PMOS电流镜)的通路即可。 (1)简单的电阻负载参考支路
图6-3-11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图6-3-18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流程集成电路设计流程是指针对特定的功能、性能和工艺要求,通过一系列设计步骤将电路实现在单一芯片上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第一步:需求分析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首先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目标。

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师需要明确电路的功能、性能、工艺要求等,以便后续的设计工作。

第二步:电路设计在电路设计阶段,设计师通常会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具,绘制电路原理图。

该原理图表达了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连接方式。

设计师需要合理选择器件、元件和电路拓扑结构,确保设计满足需求。

第三步:电路模拟在电路模拟阶段,设计师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模拟。

通过输入各个引脚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仿真软件可以预测电路的行为和性能。

这包括输出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响应等。

第四步:电路布局设计在电路布局设计阶段,设计师将电路的各个元件和连接线摆放在芯片上,以实现最佳的电气和物理特性。

布局的目标是减小元件之间的电容和电感,以及减小串扰和噪声干扰。

第五步:电路布线设计在电路布线设计阶段,设计师连通各个元件和引脚,形成实际的交互连接。

布线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小电路的延迟和功率消耗,同时提高信号完整性和电路性能。

第六步:电路验证在电路验证阶段,设计师使用电路验证工具对设计的电路进行验证。

验证的目标是确保电路满足需求,并且没有任何错误或故障。

第七步:物理设计在物理设计阶段,设计师将电路的布局和布线信息转换为物理版图。

这包括确定芯片尺寸、电路层次、元件摆放和布线、金属线层、填充等。

物理设计的目标是满足工艺制约条件,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小芯片面积和功耗。

第八步:工艺设计在工艺设计阶段,设计师根据制造工艺的要求,提供物理版图,包括图形层次、金属层次、曝光层次等。

这使制造商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制造。

第九步:芯片制造在芯片制造阶段,制造商使用光刻、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工艺制造出芯片。

这些步骤涉及一系列微细的操作,确保电路的每个部分都按照规划进行生产。

《模拟集成电路》课件

《模拟集成电路》课件

,以便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PART 05
模拟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REPORTING
半导体材料
硅材料
硅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具有 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成熟的 制造工艺以及低成本等优点。
化合物半导体
如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半导 体材料,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宽 禁带等特点,常用于高速、高频 和高温电子器件。
《模拟集成电路》课 件
REPORTING
• 模拟集成电路概述 •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元件 • 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方法 • 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 • 模拟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 模拟集成电路的优化与改进
目录
PART 01
模拟集成电路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模拟集成电路是指由电阻、电容、电 感、晶体管等电子元件按一定电路拓 扑连接在一起,实现模拟信号处理功 能的集成电路。
围和失真。
信号分析方法
01
02
03
04
频域分析
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和频谱特
性。
时域分析
研究信号的幅度、相位、频率 和时间变化特性,分析信号的
波形和特征参数。
调制解调分析
研究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过程, 分析信号的调制特性、解调失
真等。
非线性分析
研究电路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和互调失真
音频领域
模拟集成电路在音频领域中主要用于 音频信号的放大、滤波、音效处理等 功能,如音响设备、耳机等产品中的 模拟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集成度不断提高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模 拟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 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模拟信号处

集成电路设计EDA工具应用作业指导书

集成电路设计EDA工具应用作业指导书

集成电路设计EDA工具应用作业指导书第1章 EDA工具概述 (5)1.1 EDA工具发展历程 (5)1.2 EDA工具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作用 (5)1.3 常用EDA工具简介 (6)第2章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6)2.1 设计准备阶段 (6)2.1.1 需求分析 (6)2.1.2 技术选型 (6)2.1.3 设计规划 (6)2.1.4 电路架构设计 (6)2.2 设计实现阶段 (6)2.2.1 电路设计 (7)2.2.2 仿真验证 (7)2.2.3 布局布线 (7)2.2.4 版图设计 (7)2.3 设计验证阶段 (7)2.3.1 功能验证 (7)2.3.2 时序验证 (7)2.3.3 电源完整性分析 (7)2.3.4 热分析 (7)2.4 设计后处理阶段 (7)2.4.1 版图检查 (7)2.4.2 后仿真分析 (7)2.4.3 生产数据 (7)2.4.4 文档编写 (7)第3章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7)3.1 数字电路设计基础 (8)3.1.1 数字逻辑元件 (8)3.1.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8)3.1.3 硬件描述语言(HDL) (8)3.2 逻辑合成与优化 (8)3.2.1 逻辑合成 (8)3.2.2 逻辑优化 (8)3.2.3 EDA工具在逻辑合成与优化中的应用 (8)3.3 时序分析 (8)3.3.1 时序分析基础 (9)3.3.2 时序约束与优化 (9)3.3.3 EDA工具在时序分析中的应用 (9)3.4 电源网络设计 (9)3.4.1 电源网络设计基础 (9)3.4.2 电源网络设计方法 (9)3.4.3 EDA工具在电源网络设计中的应用 (9)第4章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9)4.1 模拟电路设计基础 (9)4.1.1 模拟电路概述 (9)4.1.2 模拟电路设计流程 (9)4.1.3 模拟电路设计方法 (9)4.2 模拟电路仿真 (9)4.2.1 仿真概述 (10)4.2.2 仿真工具与流程 (10)4.2.3 仿真参数设置与优化 (10)4.3 模拟电路布局与布线 (10)4.3.1 布局与布线概述 (10)4.3.2 布局设计 (10)4.3.3 布线设计 (10)4.4 模拟电路后处理 (10)4.4.1 后处理概述 (10)4.4.2 版图检查与修正 (10)4.4.3 后仿真与功能验证 (10)4.4.4 生产工艺与封装 (10)第5章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 (10)5.1 混合信号电路设计基础 (10)5.1.1 混合信号电路概述 (11)5.1.2 混合信号电路设计流程 (11)5.1.3 混合信号电路关键功能指标 (11)5.2 混合信号电路仿真 (11)5.2.1 仿真方法 (11)5.2.2 仿真工具 (11)5.2.3 仿真步骤 (12)5.3 混合信号电路布局与布线 (12)5.3.1 布局与布线概述 (12)5.3.2 布局与布线原则 (12)5.3.3 布局与布线工具 (12)5.4 混合信号电路后处理 (12)5.4.1 后处理概述 (12)5.4.2 后处理流程 (12)5.4.3 后处理工具 (13)第6章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13)6.1 射频电路设计基础 (13)6.1.1 射频信号特性 (13)6.1.2 射频电路元件 (13)6.1.3 射频电路拓扑 (13)6.2 射频电路仿真 (13)6.2.1 电路仿真原理 (13)6.2.2 仿真工具及参数设置 (13)6.2.3 仿真结果分析 (14)6.3 射频电路布局与布线 (14)6.3.1 布局原则 (14)6.3.2 布线技巧 (14)6.3.3 射频电路版图设计 (14)6.4 射频电路后处理 (14)6.4.1 参数提取 (14)6.4.2 功能评估 (14)6.4.3 优化策略 (14)第7章系统级集成电路设计 (14)7.1 系统级电路设计基础 (14)7.1.1 设计流程概述 (15)7.1.2 设计规范与要求 (15)7.1.3 顶层模块划分 (15)7.1.4 通信协议与接口设计 (15)7.2 系统级电路仿真 (15)7.2.1 仿真工具与流程 (15)7.2.2 仿真模型与参数设置 (15)7.2.3 功能仿真与功能仿真 (15)7.2.4 仿真结果分析 (15)7.3 系统级电路布局与布线 (15)7.3.1 布局布线概述 (15)7.3.2 布局布线策略与方法 (15)7.3.3 布局布线工具与流程 (16)7.3.4 布局布线优化与后处理 (16)7.4 系统级电路后处理 (16)7.4.1 后处理概述 (16)7.4.2 版图检查与修正 (16)7.4.3 参数提取与后仿真 (16)7.4.4 设计交付与生产 (16)第8章设计验证与测试 (16)8.1 功能验证 (16)8.1.1 验证目的 (16)8.1.2 验证方法 (16)8.1.3 验证步骤 (16)8.2 时序验证 (17)8.2.1 验证目的 (17)8.2.2 验证方法 (17)8.2.3 验证步骤 (17)8.3 功耗验证 (17)8.3.1 验证目的 (17)8.3.2 验证方法 (17)8.3.3 验证步骤 (17)8.4 DFT与测试 (18)8.4.1 DFT(Design for Testability)设计 (18)8.4.2 测试方法 (18)8.4.3 测试步骤 (18)第9章设计收敛与优化 (18)9.1 设计收敛策略 (18)9.1.1 确定设计目标 (18)9.1.2 分阶段收敛 (18)9.1.3 迭代优化 (18)9.1.4 设计收敛监控 (19)9.2 逻辑合成优化 (19)9.2.1 逻辑简化 (19)9.2.2 逻辑层次优化 (19)9.2.3 时序优化 (19)9.2.4 功耗优化 (19)9.3 布局与布线优化 (19)9.3.1 布局优化 (19)9.3.2 布线优化 (19)9.3.3 热点分析与优化 (19)9.4 电源网络优化 (19)9.4.1 电源规划 (19)9.4.2 电源网络分割 (19)9.4.3 电源网络优化算法 (20)9.4.4 电源噪声分析与控制 (20)第10章 EDA工具在特定领域应用 (20)10.1 EDA工具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20)10.1.1 硬件描述语言(HDL)设计 (20)10.1.2 仿真验证 (20)10.1.3 逻辑综合 (20)10.1.4 布局布线 (20)10.2 EDA工具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中的应用 (20)10.2.1 高层次综合 (21)10.2.2 基于FPGA的加速 (21)10.2.3 数据流优化 (21)10.3 EDA工具在物联网芯片设计中的应用 (21)10.3.1 低功耗设计 (21)10.3.2 射频设计 (21)10.3.3 系统集成 (21)10.4 EDA工具在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应用 (21)10.4.1 功能安全 (21)10.4.2 硬件在环仿真 (21)10.4.3 系统级设计 (22)第1章 EDA工具概述1.1 EDA工具发展历程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工具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技术的飞速发展,EDA工具逐渐成为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

精品教程-模拟集成电路共45页文档

精品教程-模拟集成电路共45页文档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精品教程-模拟集成电路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教学大纲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教学大纲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码:2、课程名称(中/英文):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3、学时/学分:56学时/3.5学分4、先修课程: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微电子制造工艺5、开课单位:微电子学院6、开课学期(春/秋/春、秋):秋7、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8、课程简介(中/英文):本课程为微电子专业的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是集成电路设计方向最核心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典型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仿真分析方法,以及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最新研发动态。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今后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9、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魏廷存,等编著教学参考书:1)《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2版).2)《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为微电子专业的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是集成电路设计方向最核心的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今后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典型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仿真分析方法,以及模拟CMOS模拟集成电路的最新研发动态。

主要内容有:1)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及趋势、功能及应用领域、设计流程以及仿真分析方法;2)CMOS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各种等效数学模型(低频、高频、噪声等);3)针对典型模拟电路模块,包括电流镜、各种单级放大器、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基准电压与电流产生电路、时钟信号产生电路、ADC与DAC电路等,重点介绍其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直流/交流/瞬态/噪声/鲁棒性等特性分析)和仿真方法以及电路设计方法;4)介绍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低功耗、低噪声、低电压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概述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模拟电路技术作为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之一。

而模拟集成电路则是现代模拟电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通信、控制、传感等众多领域。

因此,深入研究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对于今后的科研和工程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方案,并对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讲解。

设计方案本课程设计方案旨在完成一个简单的基带滤波器电路设计,具体的设计步骤如下:1.选定基带滤波器的类型:本设计采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具有平坦的通带特性和直降的阻带特性,适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

2.确定滤波器参数:根据设计要求和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通带增益等参数。

3.进行阻抗匹配设计:巴特沃斯滤波器设计中需要进行阻抗匹配,以保证滤波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根据阻抗匹配理论,进行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4.实现电路设计并进行测试:根据电路模拟软件进行电路的绘制和仿真,并对电路进行测试和优化。

5.电路实现和制作: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电路的实现和制作。

知识点讲解巴特沃斯滤波器巴特沃斯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模拟滤波器,在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等领域广泛应用。

与其它滤波器相比,巴特沃斯滤波器具有平坦的通带特性和直降的阻带特性,因此在数字信号处理中被广泛采用。

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特点是通带响应变化率为零,这一性质使得其在通信等领域的使用十分方便,同时也使得巴特沃斯滤波器成为了信号处理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滤波器。

阻抗匹配在模拟电路设计中,由于电路元件的内部阻抗、外部连接电缆、器件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电路的阻抗往往不尽相同。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需要进行阻抗匹配,以保证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阻抗匹配在模拟电路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有效地避免零点漂移、噪声、热耗散等电路问题,提高电路的质量和稳定性。

电路仿真电路仿真是模拟电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电路仿真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同时可以避免在实际制作中出现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样保持电路
39
7-4 电压比较器及弛张振荡器
7-4-1 电压比较器
比较两个输入电压的大 小,据此决定输出是高电 平还是低电平。比较器输 出只有两个状态,不论是 “1”或是, “ 0 ” ,比较器 都工作在非线性状态。所 以,“虚短路”概念不能随 便应用
电压比较器的输入为模拟量,输出为数字量( 0 或 1 ) ,可作 为模拟和数字电路的转换接口电路
52
7-4-3 窗口比较器 用于判断输入电压是否处于两个已知电平之间的电压比较器
53
54
55
32
33
34
35
7-3 集成运算放大器精密二极管电路
二极管半波整流(限幅)电路
存在限幅模糊现象
36
精密半波整流电路
导通前:开环放大倍数极大,消除了由二极管死区电压引 起的限幅模糊现象。 导通后:电路进入正常的限幅状态
37
精密全波整流电路 ― 绝对值电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8
峰值检波电路 实现这种功能的关键是电容只充电而不放电
3
同相比例放大器
反相比例放大器
4
近似条件 :--2. <理想运放在线性区的特点>
两条基本运算法则: 1 . “虚短”法则 “虚短”和“虚断”是非常重要 的概念。对于运放工作在线 性区的应用电路, “虚短”和 “虚断”是分析其输入信号和 输出信号关系的两个基本出 发点。
2 . “虚断”法则 理想运放的输入电阻为无穷大
44
45
46
7-4-2 弛张振荡器,即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弛张振荡器必须是一个正反馈电路,它由两部分组成:一 部分是状态记忆电路;另一部分是定时电路,即控制状态 转换时间的电路。一般用迟滞比较器作为状态记忆电路, 而用积分器作为定时电路。
47
单运放弛张振荡器
48
49
50
51
双运放构成的弛张振荡器 RC 电路不是理想的积分器,它不能保证电容恒流充放电,将 RC 电路改为理想积分器,则可以产生线性很好的三角波。 运放 A1 构成同相输入的迟滞比较器, A 2为理想积分器。
13
同相加法 反相加法
14
用叠加原理求解:
计算过程非常繁琐
15
16
17
18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说明集成运放有 共模输入电压
19
补充
反相加法
同相加法
20
反相加法
同相加法
21
7-1-2 相减器(差动放大器)
叠加原理
22
加减运算电路
若电路只有两个输入,且参数对称,
23
7-1-3 积分器
完成积分运算,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积分成正比
实现了信号相加的功能8
叠加法求解:
9
10
同相相加器:
输出电压与多个输入电压之和成正比, 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
叠加法
与原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不同! 有R3接地, 同向端电压不是u1、u2
实现了信号相加的功能 11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补充
说明集成运放有 共模输入电压
12
同相相加器:
输出电压与多个输入电压之和成正比, 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
低频电子线路
(模拟电子线路)
LOW FREQUENCY CIRCUITS
(ANALOG CIRCUITS)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疑信箱: CourseAnswer@ http://202.194.14.194/dpdzxl/
1
第七章 模拟集成电路系统
2
第七章 模拟集成电路系统
集成运算放大器和电压比较器在线性和非线性系统中的应 用。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在数学运算、有源滤波、精密二 极管电路、波形产生等诸多方面的应用。假设集成运算放 大器特性是理想的。 集成运放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它能构成各种运算电路上,并 因此而得名。在运算电路中,以输入电压作为自变量,以 输出电压作为函数;当输入电压变化时,输出电压将按一 定的数学规律变化,即输出电压反映输入电压某种运算的 结果。因此,集成运放必须工作在线性区,在深度负反馈 条件下,利用反馈网络能够实现各种数学运算。 比例、加减、积分、微分、对数、指数等基本运算电路
5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补充
1.
理想运放的净输入电压和 净输入电流均为零,故 R ’ 中电流为零。 两个输入端的电位均为 零,但由于它们并没有接 地.故称之为“虚地”
2.
6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补充
说明集成运放有 共模输入电压
7
7-1 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基本运算中的应用
7-1-1 相加器
反相相加器:
使用反相比例放大器 可构成反相相加器
(7-13)
24
7-1-4 微分器
将积分器的积分电容和电阻的位置互换,就成了微分器
(7-17)
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微分成正比
对比:积分器:
25
对数运算器 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成对数关系
反对数(指数)运算器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 成指数运算关系
26
乘法器
除法器
Vo~Vi/Vy
27
28
29
30
31
40
41
过零比较器
脉宽调制器
42
迟滞比较器 原比较器抗干扰能力差:有噪声或干扰,则输出波形将 产生错误的跳变。计数值有极大的误差. 引入正反馈,构成所谓 “迟滞比较器”。这种比较 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 力,而且,由于正反馈加 速了状态转换,从而改善 了输出波形的边缘.
43
反向输入的迟滞比较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