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暖暖的爱》(三篇)
暖暖的爱

中班半日活动计划:暖暖的爱一、晨间接待与来园活动活动主要内容:照顾植物,轻粘土活动准备:轻粘土、小水壶指导要点:1.热情接待幼儿,面带微笑向幼儿家长问好,进行二次晨检,并与家长进行简短的交流,互通信息。
2.引导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指导幼儿清洁植物,浇水,观察植物的成长状况,并记录在植物观察记录表上。
3.指导幼儿利用轻粘土制作甜点。
二、晨间锻炼活动内容: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材料:自制沙包自制毽子轻粘土桌面玩具三、早操活动内容:做早操活动准备:户外操场指导要点:1. 主动愉快地参加早操活动。
2.精神饱满、有力到位、准确整齐地做操。
四、生活活动幼儿入厕、盥洗。
指导要点:1.上完厕所要洗手2.洗手时卷上袖子,洗完用毛巾擦干小手3.在厕所不跑闹玩耍喝水指导要点:1.组织并指导幼儿正确盥洗、入厕、及时检查幼儿盥洗效果。
2.有序拿自己的水杯做到位置上用小茶壶喝水。
3.喝完水后能将水杯送回柜子中,并将水壶整理好。
五、集体教学活动活动目标:1.倾听故事,感受故事中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温暖感情。
2.联系生活中的感人场景,学习体验和表达柔软的心情。
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充满爱心和温暖。
难点:体验并表达柔软的心情。
活动准备:1.教师拍摄的幼儿相互帮助照片2.课件活动过程:(一)喜欢帮助别人的小乌龟1.谁的背壳硬又硬?乌龟壳儿硬又硬。
(教师以幼儿熟悉的问答歌引出背壳)乌龟壳儿硬硬的,有什么用?(二)倾听故事,感受故事中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温暖情感。
1.小乌龟的背壳为什么总是掉下来2.小乌龟都帮助了谁?松鼠妈妈把大背壳当成了什么?3.小山羊为什么发愁?谁帮助了他?4.小乌龟为什么感冒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二)柔软的心情1.理解故事内容当松鼠妈妈发现自己用小乌龟的大背壳做了摇篮,心里怎么想的?(感谢)当山羊知道小乌龟为了借给他背壳而生病时,心里是什么感觉?(感动)当小乌龟发现背壳可以让松鼠宝宝当摇篮,可以让山羊爷爷当药罐时,他又会怎么想?(开心快乐)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2.教师小结:小乌龟和其它小动物相互帮助,大家都能感受到快乐和温暖。
暖暖的爱幼儿园小班教案

暖暖的爱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培养幼儿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
2.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了解父母的工作,明白家庭的重要性。
3. 行为目标:让幼儿学会感恩父母,尊重父母,主动帮助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教学内容:1. 家庭介绍: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
2. 父母的工作:让幼儿了解父母的工作,明白父母的辛勤付出。
3. 家庭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是人们的依靠。
三、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2. 视频:准备一些父母工作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
3. 手工材料:准备一些手工材料,让幼儿制作一些家庭相关的手工作品。
四、教学过程:1. 主题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引入主题。
2. 家庭介绍: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彼此的家庭情况。
3. 父母的工作:播放父母工作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
4. 家庭的重要性: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一些家庭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家庭树、家庭成员卡片等。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手工制作的完成情况,以及幼儿对家庭成员的介绍和理解程度,来评价幼儿对家庭温暖和父母爱的认识和体验。
六、教学活动六:家庭角色扮演1. 活动目标:情感目标: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增强家庭归属感。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识别和说出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
行为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活动内容:家庭角色:父母、孩子、祖父母等。
情境设定:家庭成员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
3. 活动准备:家庭角色卡片:准备代表不同家庭成员的卡片。
玩具家具:准备一些玩具家具,如玩具沙发、玩具锅碗瓢盆等,以营造家庭环境。
4. 活动过程:介绍角色:向幼儿展示家庭角色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家庭成员。
幼儿园小班教案《暖暖的爱》(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教案《暖暖的爱》(四篇)
目录
幼儿园小班教案《暖暖的爱》一
幼儿园小班教案《最好吃的蛋糕》二
幼儿园小班教案《月亮姐姐》三
幼儿园小班教案《月饼圆圆》四
- 1 -
幼儿园小班教案《暖暖的爱》一
小班教案《暖暖的爱》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简单描述父母爱自己的事例,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就藏在身边,在看看、说说、学学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暖暖的爱》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就藏在身边。
2.尝试简单描述父母爱自己的事例。
3.在看看、说说、学学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家庭生活照片、歌曲《让爱住我家》、情景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与父母亲热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歌曲动作
二、分段看图片,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无处不在。
1.观看第一组图片(清晨,妈妈用亲吻唤醒睡梦中的宝宝,宝宝笑着向爸爸妈妈说早上好。
),了解起床时父母对子女的爱。
提问:宝宝醒来都看见谁了?爸爸妈妈是怎样叫宝宝起床的?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起床是和父母的亲情互动,并用简单的语言大胆表述。
2.观看第二组图片(宝宝肚子饿了,妈妈给宝宝做饭),了解为宝宝做饭是父母爱子女的表现。
请幼儿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宝宝做好吃的饭菜?以聊一聊“宝宝最爱吃的菜”为切入点,回忆并描述
2 / 2。
大班社会《暖暖的爱》

大班社会《暖暖的爱》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活动,理解、感受爱的温暖。
2、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爱”的活动,增强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你们收到过礼物吗?
二、播放PPT,幼儿观察讲述,理解、感受爱的温暖。
出示PPT,一一打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1号爱心卡
如果你有一束鲜花,你会把它送给谁,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2、2号爱心卡
(1)猜一猜这会是谁和谁的手?他们为什么会拉在一起?
(2)播放PPT图片,提问:你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3、3号爱心卡
(1)它是什么?它代表什么?
(2)升国旗的时候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三、祝福祖国妈妈,增强爱祖国的情感。
1、小结,出示蛋糕图片。
2、师幼共唱《生日歌》来祝福祖国妈妈。
四、活动延伸:用绘画、舞蹈等方式来祝福祖国妈妈。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爱为主题,以爱心卡为线索,通过一一打开代表不同关爱内容的爱心卡的形式,来引导幼儿一步步去思考、体验、感受并表达爱别人和被别人爱的幸福。
为了拓展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我在每张爱心卡的后面又链接了相关有代表性的图片。
活动从孩子们身边的小爱开始延伸到爱他人、爱祖国之大爱。
并巧妙地结合建国周年大庆这一非常和时宜的教育素材,把大爱心背后设计成一个祝福祖国华诞的大蛋糕,让孩子在齐唱《生日歌》中表达出对祖国妈妈的爱,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暖暖的爱中班教学设计

暖暖的爱中班教学设计引言中班教学是孩子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建立自己的个性、情感和社交技能。
因此,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暖暖的爱中班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和满足孩子们的情感需求。
一、情感融入班级建设在中班教学中,关注和关爱孩子们的情感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情感的发展是孩子们整体成长过程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情感融入班级建设的教学活动:1. 脸谱戏表演:让孩子们一起玩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模仿不同的表情,讲述温暖的故事,以帮助他们发展情感表达能力。
2. 分享时间: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心声,培养他们的互动和倾听的技能。
3. 感谢祝福:通过每周选举“温柔之星”,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和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友善行为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情感融入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是中班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主题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以下是一个以“家庭”为主题的教学设计示例:主题:我的温暖家庭1.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对家庭的热爱、关心和感激之情。
2. 活动设计:a. 家庭剪纸:为了激发孩子们对家庭的认同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家庭剪纸模板,并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爱的图案,用剪纸的方式表达对家庭的感激之情。
b. 家庭成员画像:每个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家人的照片,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家庭成员的爱意和尊重。
c. 家庭故事分享:鼓励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分享家庭中发生的温暖故事,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d. 家庭游园活动:组织一次家庭游园活动,让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增强家庭与中班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融入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中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培养友谊、分享快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情感融入的游戏活动示例:1. 合作小组游戏:组织孩子们进行各种合作小组游戏,例如搭积木、找茬、队列等,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以及互相支持和鼓励。
托班暖暖的被子语言教案

篇一:托班生活教案:睡觉教学活动计划教学活动计划教学活动计划教学活动计划篇二:小班社会暖暖的爱小班社会教育活动《暖暖的爱》活动目标:1、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就藏在身边。
2、尝试简单描述父母爱自己的事例。
3、在看看、说说、学学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表达内心情感的愿望。
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
1、听音乐,看图片《世上只有妈妈好》提问:图片中都有谁?在干什么?爸爸妈妈爱宝宝吗?2、这些小朋友可真幸福呀!有爷爷奶奶爱的陪伴,和他们一起玩耍,为他们遮风挡雨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的?二、分段观看动画片和插图,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无处不在。
1、第一段动画片,了解起床时父母对子女的爱。
提问:谁叫醒小熊的?你在家里谁叫你起床?是怎样叫你起床的?2、第二段图片,了解为宝宝做饭是父母爱子女的表现。
提问:爸爸妈妈在干什么?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做好吃的饭菜?你把饭菜吃光了爸爸妈妈会高兴吗?有没有夸夸你?3、第三段动画片,理解生病时父母对子女的爱。
提问:动画片中的宝宝怎么了?谁在照顾宝宝?你生病谁来照顾你的?都为你做了哪些事情?4、第四段图片,了解父母陪子女玩耍也是爱。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平时是谁陪你玩的?玩什么?5、小结:爸爸妈妈很爱很爱自己的宝宝,会笑着叫你起床,会给你做好吃的饭菜,会陪你一起玩,还无微不至的照顾你,爸爸妈妈是最爱最爱你的人。
三、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
1、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做家务,还要送小朋友去幼儿园,照顾小朋友,真辛苦呀!爸爸妈妈这样爱我们,还为我们做这么多的事,你想做什么事情表达你对爸爸妈妈的爱呢?2、请小朋友说一说想为爸爸妈妈做什么事情表达自己的爱。
四、结束。
小朋友想了好多办法来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样回去向爸爸妈妈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你对爸爸妈妈的爱,这样你的爸爸妈妈会更开心,更爱你。
一、教材分析小班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却很少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付出。
幼儿园小班教案《暖暖的爱》

幼儿园小班教案《暖暖的爱》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得“爱”的概念,了解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爱。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本身的爱,用简单的动作表达本身的情感。
3.通过多媒体呈现、简单的课堂游戏、美术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爱的暖和。
4.在活动中建立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意识,培育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老师将“爱”这个词贴在黑板上,再请幼儿谈一谈这个词代表什么,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爱。
2.学问讲解(15分钟)老师结合教学材料和多媒体课件认真讲解什么是爱,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体现爱的。
3.活动1——情感表达(20分钟)(1)老师让幼儿共享本身在什么事情上感受到了爱,然后组织幼儿一起制造一个“爱”的场景。
(2)老师给幼儿分发红心卡片让他们写下本身对父母、爷爷奶奶、小伙伴、老师等的爱,小伙伴们可以在卡片上添加一些小绘画,表达本身的心情。
4.活动2——情感交流(20分钟)(1)老师为幼儿准备一块布,让幼儿在上面画一些他们眼中的“爱”。
(2)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感情交流游戏,例如孩子手拉手,说一句:“我爱你!”孩子再回答一句:“我也爱你!”5.活动3——音乐与舞蹈(20分钟)(1)老师放歌《暖暖的爱》,让幼儿们学习简单的搭配动作,如:做鞋带,抬头耸肩。
(2)分别把幼儿按颜色划分为三组,每一组尝试跳“爱”的舞蹈片段。
6.游戏(10分钟)以小伙伴自我选举的方式划分“爱”的角色,也可以让小伙伴自己愿意参加,比如“小老鼠、小黑猫、小恐龙、小鸟”等,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探讨如何表现本身的爱。
7.收尾(10分钟)老师让小伙伴本身画一个表达“爱”的图案和发言。
三、教学评估:老师可以利用活动3的小班表演和小伙伴们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还可以通过活动1和活动2收集小伙伴对于表达情感的方式的理解程度和实际本领。
四、教学后感本次教学重要让幼儿认得并了解爱的概念,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和共享本身的情感,感受到来自生活中暖和的爱。
暖暖的爱幼儿园小班教案

暖暖的爱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体验到爱的温暖,培养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感恩之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表达爱的方式,如拥抱、亲吻、问候等。
2. 学习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表达自己对家人和朋友的感激之情。
3. 学习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了解亲情、友情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相关图片、卡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材料:家人的照片、朋友的画作等。
3. 教学视频或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1. 主题导入:通过一个温馨的故事或儿歌,引导幼儿感受到爱的温暖,引发幼儿对家人的思考。
2. 观察与表达:让幼儿观察家人的照片,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3.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一份礼物,表达对家人和朋友的爱。
4. 分享与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家人的表达和感激之情。
2. 关注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表达对家人的爱的具体情况。
六、教学内容:1. 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帮助他人、分享等,体验爱的传递。
2. 学习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身边人的关心和爱护。
七、教学准备:1. 教具:相关图片、卡片、角色扮演服装、故事书等。
2. 材料:分享物品(如食物、玩具等)、爱心贴纸等。
3. 教学视频或音频设备。
八、教学过程:1. 主题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或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关爱的重要性。
2. 观察与体验:让幼儿观察身边的小事,引导幼儿体验爱的传递。
3. 角色扮演: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关爱他人的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
4. 分享与表达: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身边人的关心和爱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教案《暖暖的爱》(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小班教案《暖暖的爱》一
幼儿园小班教案《最好吃的蛋糕》二
幼儿园小班教案《月亮姐姐》三
- 1 -
幼儿园小班教案《暖暖的爱》一
小班教案《暖暖的爱》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简单描述父母爱自己的事例,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就藏在身边,在看看、说说、学学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暖暖的爱》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就藏在身边。
2.尝试简单描述父母爱自己的事例。
3.在看看、说说、学学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家庭生活照片、歌曲《让爱住我家》、情景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与父母亲热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歌曲动作
二、分段看图片,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无处不在。
1.观看第一组图片(清晨,妈妈用亲吻唤醒睡梦中的宝宝,宝宝笑着向爸爸妈妈说早上好。
),了解起床时父母对子女的爱。
提问:宝宝醒来都看见谁了?爸爸妈妈是怎样叫宝宝起床的?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起床是和父母的亲情互动,并用简单的语言大胆表述。
2.观看第二组图片(宝宝肚子饿了,妈妈给宝宝做饭),了解为宝宝做饭是父母爱子女的表现。
请幼儿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宝宝做好吃的饭菜?以聊一聊“宝宝最爱吃的菜”为切入点,回忆并描述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