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但是别担心,咱们今天就轻松聊聊这个话题,让你感觉像是在喝茶聊天一样。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跟朋友们围坐在一起,聊聊那些电气工程的小秘密。
电气工程其实就像是给生活加了点“电”,让一切都动起来。
咱们从电的来源说起,电啊,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你想啊,咱们家里每个插座里都有电,想用的时候就用,真是方便。
不过,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用的,背后可是有一大堆科学原理和技术支撑。
说到自动化,这又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
现代社会到处都是智能设备,从你早上醒来用的咖啡机,到晚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都是自动化的成果。
想想看,这些设备可不是自顾自工作的,它们需要电气工程师的巧手和智慧。
就像是魔术师,给这些无生命的东西注入了灵魂。
自动化的系统就像是一个精密的舞蹈,每一个步骤都要恰到好处,才能让整个表演流畅。
你要是把一个环节搞错了,哎呀,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再说说课程设计,这可是个大头。
每个学生都得在这方面下点功夫,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上站稳脚跟。
设计一份电气工程的课程作业,就像是给自己的未来打基础。
这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实践经验。
比如说,设计一个自动化控制系统,首先得了解每个组件的功能,然后才能把它们组合起来,嘿,这可真像是在拼乐高啊!不过,你拼得好不好,不仅看你的想象力,还得看你的动手能力。
做项目的时候,团队合作也是很重要的。
你想啊,光靠一个人是没法搞定所有事情的,大家各显神通,才能把项目做得妥妥的。
就像玩团建游戏,有的人负责搭建框架,有的人负责调试系统,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拿到高分。
这时候,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
说话要清楚,听别人说话也得专心,免得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而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挑战是避免不了的。
总有那么几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设计出现了问题,或者某个电路根本就不通。
嘿,那时候可别着急,想办法解决就行。
灵光一现的创意就能让你豁然开朗。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

信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
因此,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设计题目1:22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1、设计任务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新建一座220kV终端变电站。
该站建成后与A、B、C三个220kV电网系统相连并供给110、10kV近区用户供电。
2、原始资料2.1 按照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 三个电压等级。
本期投产2台变压器预留1台变压器的扩建间隔220kV出线7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10回其中备用2回10kV出线14回其中备用2回。
2.2 根据规划本所与系统的连接方式为220kV侧与A及C系统各通过2回架空线路相连与B系统通过1回架空线路相连A与B及B与C之间各有1回架空线路联络。
2.3系统阻抗220kV侧电源A、B、C三个系统容量分别为SA2000MVASB1500MVASC4000MVA系统阻抗标幺值分别为XA 0.3XB 0.4XC 0.2各电抗均以各电源容量为基值计算的标幺值110及10kV侧没有电源。
2.4 110kV侧负荷主要为工厂和地区变电站最大负荷约231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8其中I、II级负荷占8510kV侧总负荷为12.4MW 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7Ⅰ、Ⅱ级负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2500kW所用负荷为400kVAⅠ、Ⅱ级负荷占50。
2.5 220kV和110kV侧出线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2s变压器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1s220kV和110kV侧断路器燃弧时间按0.05s考虑。
2.6 本站拟建地区位于山坡上南面靠丘陵东西北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土壤电阻率为 1.5×102欧·米。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修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修课程一、课程简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涉及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使其具备设计、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2. 熟悉电气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工具和技术。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气工程相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1.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组成与结构-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 电机与电力电子- 电机基础知识- 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性能- 电机的控制与调速- 电力电子器件与电路-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3. 自动控制- 控制系统基础- 传感器与执行器- 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2.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电气工程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布置课程设计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4. 论文报告:要求学生撰写论文报告,对某一电气工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4. 课程设计报告:对学生的课程设计项目进行评估。
六、参考教材1. 《电气工程基础》- 李明等2. 《电机与拖动》- 张华3. 《自动控制原理》- 刘鲁夫七、参考资源1. 电气工程学术期刊:《电气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2. 电气工程相关学术会议: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等。
八、就业方向1. 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2. 电气设备设计与制造3. 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与应用4.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以上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修课程的标准格式文本,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修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修课程一、课程简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修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涵盖了电气工程的基础理论、实践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具备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电气工程的基础理论:学生将学习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电路分析方法、电力系统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熟悉电气工程的实践技术:学生将学习电气工程中常用的实践技术,如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等,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 掌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学生将学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应用、控制算法的设计等内容,培养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电气工程基础理论- 电路分析: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与分析方法。
- 电力系统原理: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传输与配电、电力负荷计算等内容。
- 电机原理:各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特性与应用。
- 变压器原理: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压器的性能与应用。
2. 电气工程实践技术-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设备的安装、接线与调试方法。
- 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故障排除与维护方法。
- 电气安全与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过载保护与短路保护等内容。
3.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控制系统基础: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等。
- 传感器与执行器:各种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控制算法设计: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
- 自动化系统应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电气设备,掌握实践技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是电气工程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一、课程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模块:电路理论与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力系统与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电机与拖动、电气测量与仪器等。
这些模块旨在全面涵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电路分析、电磁场理论、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理论等;2. 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实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电气实验和测量;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路理论与分析:包括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分析方法、交流电路分析、数字电路等内容;2. 电磁场与电磁波:包括电磁场基本理论、电磁波传播、电磁辐射等内容;3. 电力系统与电力电子:包括电力系统基本理论、电力传输与配电、电力电子技术等内容;4. 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包括控制系统基本理论、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仪表与调节等内容;5. 电机与拖动:包括电机基本原理、电机控制技术、电机拖动系统等内容;6. 电气测量与仪器:包括电气测量基本理论、电气测量仪器、电能计量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3.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论文写作:通过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5. 课外实践:通过参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实践活动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程设计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简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涵盖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
其中,实验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
本文将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目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提高对于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工程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内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电路实验:电路分析、电子器件测试、模拟电路设计等;2.自动控制实验:自动调节、可编程序控制等;3.电力电子实验:强电实验、中小功率电力电子实验;4.计算机网络实验:局域网建设、网络通信协议、通信安全等。
具体实验内容可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在实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了解实验内容要求、设备操作方法、实验过程掌控以及实验数据处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方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的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前自学:学生在实验前需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要求,从资料中做足计划,保证实验的顺利性。
2.实验操作:在设备操作上,学生需要根据说明书操作设备,正确接线,注意安全,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把握实验过程中数据采集和记录,同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找解决方法。
3.分析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学生需要分析实验结果,写出正确的结论,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取工程学科的体验。
制作实验报告文档,通过书面的方式来表达实验过程及分析结果。
总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在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严谨的实验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够加深对于该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引言概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涉及电气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学科。
在这个专业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安装和维护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以及如何应用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一、电气工程基础知识1.1 电路理论:学生将学习电路的基本原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以及如何分析和设计各种电路。
1.2 电机与变压器:学生将学习各种类型的电机和变压器的原理、工作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1.3 电力系统:学生将学习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电力传输和分配等知识,以及如何设计和优化电力系统。
二、自动化技术2.1 控制系统:学生将学习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PID控制、闭环控制等知识,以及如何设计和调试各种控制系统。
2.2 PLC编程:学生将学习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原理、编程语言、逻辑控制等知识,以及如何应用PLC实现自动化控制。
2.3 传感器与执行器:学生将学习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工作方式、应用场景等知识,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三、电气设备与系统3.1 电气设备:学生将学习各种电气设备的原理、结构、工作方式等知识,以及如何进行安装、调试和维护。
3.2 配电系统:学生将学习配电系统的设计原理、电气设备选型、电气安全等知识,以及如何进行配电系统的规划和改造。
3.3 电气控制系统:学生将学习各种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工作方式等知识,以及如何设计和优化电气控制系统。
四、智能电网与能源管理4.1 智能电网:学生将学习智能电网的概念、技术体系、应用场景等知识,以及如何设计和优化智能电网系统。
4.2 能源管理:学生将学习能源管理的原理、方法、技术等知识,以及如何进行能源消耗分析和节能改造。
4.3 可再生能源:学生将学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原理、应用技术、发展趋势等知识,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可再生能源系统。
五、实践与项目设计5.1 实验课程:学生将参与各种电气工程实验,包括电路实验、控制系统实验、PLC编程实验等,以提高实践能力。
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

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摘要:1.课程设计的概述2.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3.课程设计的目标和意义4.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5.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6.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7.课程设计的成果展示正文:一、课程设计的概述课程设计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是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进行的一项实践性教学活动。
二、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课程设计的目标和意义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它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提升自身能力。
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具体来说,包括电气设备的设计与选型、电气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
五、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确定设计题目、制定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编写设计报告、进行设计答辩等。
六、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计算的准确性、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设计答辩的表现力等。
七、课程设计的成果展示课程设计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设计报告和设计答辩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大纲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与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
因此,课程设计就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网络教育专升本层次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专业课课程设计。
为此,我院开设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电气部分”与“电力市场”五门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以供学生选择。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大纲
——区域电力网的规划设计
编写:刘天琪,邱晓燕
—、设计要求
根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所学理论知识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在电源及负荷大小及其相对地理位置已确定的情况下,完成一个区域电力网络的设计。
要求对多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与分析,选择出最优方案,并对所选方案进行必要的技术计算(如调压计算、稳定性计算),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措施。
二、原始资料
1.电源点与负荷点的相对地理位置;
2.发电厂装机容量、额定电压与功率因数;
3.各负荷点的最大最小负荷、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与额定电压等。
三、电力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根据前述课程设计的要求,在电源与负荷大小及其相对地理位置已确定的情况下,完成以下设计内容:
1.制订网络可能的接线方案,选择电力网的电压等级;
2.选择各方案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主接线,根据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与经济性,比较各方案的负荷矩、线路长度与高压开关数等指标,摒弃显然不合理的方案;
3.对待选的各方案,确定其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及发电厂、变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变压器及断路器);
4.计算各方案的一次投资,对待选方案进行工程经济计算。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最优设计方案;
5.对所选方案进行调压或稳定性计算,提出调压或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6.物资统计,列出设备清单。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
2.全网主接线图
3.潮流计算结果及潮流分布图
4.设备清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
——元件保护的设计及整定计算
编写:陈浩
—、原始资料
1、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主结线图(附元件参数)。
2、电力系统主接线图(附元件参数)
二、设计要求
l、根据厂、所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励磁装置、同期装置及测量表计的要求,配置相应的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并选择出相应的电流互感器及电压感器的型号与变比。
2、编制3—4种运行方式。
3、决定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位置及台数。
4、根据发电机、变压器的型式与容量及出线的电压等级,配置发电机,变压器(或
发一变组)、母线及出线的继电保护方案,并计算出相应的继电保护的整定值。
5、对电网各线路配置继电保护及重合闸方案,并计算出相应的继电保护定值。
三、设计成果
1.编写整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以下内容
(1)所选择的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型号及变比
(2)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位置及台数
(3)各元件、线路参数的计算,各序网的制定;
(4)短路电流计算的过程(要求列出短路电流计算成果表);
(5)各种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过程(要求列表给出整定计算成果表,包括各保护整
定值,动作时间,灵敏度等)。
2、在原主结线图的基础上,绘制发电机,变压器(或发一变组),母线及出线继
电保护,自动装置配置方案结线图一张。
四、参考资料
1、发电厂电气设计与CAD应用四川大学电力工程系刘继春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
成都科技大学电力工程系潘与勋
四川电力调度局张军文
3、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 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
4、水电站机电设计手册(电气二次) 水电站机电设计手册写组
5、电力系统分析华中理工大学何仰赞
五、设计指导(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根据厂、所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励磁装置、同期装置及测量表
计的要求,配置与选择相应的电流、电压互感器。
见参考资料[1],P89发电厂中互感器配置图,互感器的选择(包括互感器的技术数据)见1:P95 98。
2、 拟定四种远行方式,确定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位置及台数。
见参考资料[2]见P164。
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
(1)有关元件(包括线路)参数的计算,见参考资料 P55 —56的表3--2,表3---3,表3---4。
(2)有关序网的制定及变压器零序等值电路与参数的计算,见参考资料
[5],P110—114,P116—120。
(3)有关网络变换与简化,见参考资料P57—58,表3—5,表3—6。
(4)计算继电保护所需的短路电流(包括残压)允许按倒数法(∑
=**1X I d ) (注意:I *d ,X *∑在计算不同的短路故障时,有不同的含意与内容),然后求出所需的支路电流及母线电压。
3、 进行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1)根据线路在系统中的重要性及电压等级,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对终端 线路所选保护的二、三段可以按灵敏度的要求,计算定值,例如距离保护、零序保护,(零序保护也可设四段)。
(2)根据母线、发电机、变压机、变压器(或发一变组)的型式与容量,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并整定其定值。
以上两项整项整定的内容及方法,见参考资料[2]的有关内容。
4、绘制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配置方案结线图时,其有关的图形符号,见参 考资料[1]P211~212,附录。
继电保护装置(包括自动重合闸),可以选择电磁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或微机型的成套保护装置。
“调度自动化及信息管理系统”程设计教学大纲
——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
本大纲主笔人:滕欢周步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有
一个感性认识,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国家标准,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硬软件结构、技术指标。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范围:包括厂站RTU、主站计算机系统及其通信通道;
(2)内容:设计基本功能、硬软件结构、技术指标;
三、设计报告
(1)设计名称、目的、作用
(2)设计基本要求
(3)设计过程及结果(设计图纸)
(4)结论
(5)参考资料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
本大纲主笔人:李长松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就是在《电气设备》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就是《电气设备》课程的课堂讲授、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三大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该课程设计,目的就是使学生达到:
⑴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电气设备》课程的理论知识;
⑵培养工程计算、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树立工程观点,初步学习与掌握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获得计算、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
整个课程设计应根据设计任务书与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与已颁布的设计技术规程、规范进行。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课程设计不就是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全面设计,大体只相当于实际工程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的内容,其中一部分可达技术设计的要求深度。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⑴对原始资料的分析
包括本工程情况、电力系统情况、负荷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
⑵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包括各级电压接线方式、主变压器的选择;不同可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及最终方案的确定。
⑶短路电流的计算
在确定的主接线方案中,按电器设备选择的需要选定短路点,计算各个支路I 0、I 0、1(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处短路点)、I 0、2(6~10kV电压等级处短路点)、I∞及i sh的短路电流值。
⑷主要电器设备的选择
包括全厂的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母线、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绝缘子、熔断器。
选择电器时,应参考最近的产品目录,选出我国目前生产的设备。
四、课程设计的成果
1、设计说明书
应分以下各章:
⑴总论:说明设计依据与原始资料分析
⑵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可行方案及其技术经济比较及最终方案
⑶短路电流计算:计算依据、计算方法与计算结果表
2、设计图纸
⑴电气主接线图
⑵其它(由指导教师指定)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