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分析
如何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与问题解决

如何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与问题解决引言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扰。
有些问题可能只是表面现象,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与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一:明确问题在开始根本原因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问题。
仔细观察和观察问题,确保能够准确描述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和解决。
步骤二:收集数据收集相关的数据是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的重要步骤之一。
数据可以是数字、事实、观察或其他形式的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各个方面,包括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关人员的反馈等。
通过收集数据,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相关因素。
步骤三:分析数据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图表、趋势分析等工具来帮助我们理清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可能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步骤四:确定根本原因在完成数据的分析后,我们可以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解决了根本原因,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确定根本原因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
有时候可能需要多次迭代和深入挖掘,才能找到真正的根本原因。
步骤五:制定解决方案在确定了根本原因之后,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是具体、可执行的,同时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解决方案可以包括技术、流程、人员、沟通等方面的改进。
要确保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并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步骤六:实施解决方案制定了解决方案之后,需要进行实施。
实施解决方案需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监控和调整。
实施解决方案可能涉及到多个阶段和部门,需要协同合作才能顺利进行。
步骤七:评估效果实施解决方案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效果评估。
根因分析及案例整改剖析

4、为什么水洒了? -- 因为纸水杯掉地了
5、为什么纸水杯掉地了? --因为没有杯托
6、为什么没有杯托? --因为医院没提供杯托
7、为什么医院没提供杯托? ……
5why的分析不是随意进行的,必须是朝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行分析 (主要原因),如果脱离了这个方向,5why就可能会走上死胡同。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的话,你会发现离主题越来越远,要想 分析真正原因,几乎是不可能了,到头来只能是无头案
简化核对流程
夜班时 间过长
中间干扰环节多
岗位职责不明确,多人完成操 作,完成核对需要的要件过多
核对程序 繁琐
用
可选择核对
药
要件混乱
错
误
管理
护士人力 严重不足
环
科室对急诊患者的 核对机制有缺陷
流程漏洞,不打印采血 单、处置单
法
原因分析
主要问题
科室对急诊患者的 核对机制有缺陷
原因分析
主要问题
流程漏洞,不打印 采血单、处置单
夜班时间长,护士 严重疲劳状态 Nhomakorabea 制定对策
应对措施
查对内容不完整未 执行三查八对
①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②强化急诊护士查对意识。(
连续半年以上的重点质控检查、开展全科范
围内的品管圈活动)
③提高急诊患者身份核对的 准确率和核对流程护士的执 行力。 ④护士长、护理组长、护理 二线班二十四小时监督质控 落实情况。
现物 亲自看实物、
接触实物
第二阶段 找出近端原因
列出可能造成事件的护 理程序、执行过程是否 与设计相一致,另一方 面评估设计的操作程序 是否有问题
列出事件的近端原因 (人为因子、技术因子、 设备因子、可控制及 不可控制的外在环境 因子、其他因子)
根本原因分析

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根本原因分析(RCA)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
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处理过程,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
在组织管理领域内,根本原因分析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发现组织问题的症结,并找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根本原因分析的应用组织的多数疑难杂症都有不止于一种应对之法,这些各不相同的解决之法,对于组织来说亦有不同程度的资源需求。
因为这种关联性的存在,就需要有一种最为有利的方案,能够快速解决妥善地解决问题。
因此,只顾解决表面原因、而不管根本原因的解决之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选择这种急功近利的问题解决办法,治标不治本,问题免不了要复发,其结果是组织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应对同一个问题。
可以想象,这些方法的累积成本肯定是惊人的。
根本原因分析法的目标是找出:•问题(发生了什么);•原因(为什么发生);•措施(什么办法能够阻止问题再次发生)。
所谓根本原因,就是导致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发生的最基本的原因。
因为引起问题的原因通常有很多,物理条件、人为因素、系统行为、或者流程因素等等,通过科学分析,有可能发现不止一个根源性原因。
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步骤根本原因分析法最常见的一项内容是,提问为什么会发生当前情况,并对可能的答案进行记录。
然而,再逐一对每个答案为一个为什么,并记录下原因。
根本原因分析法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找出问题的作用因素,并对所有的原因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通过反复问一个为什么,能够把问题逐渐引向深入,直到你发现根本原因。
找到根本原因后,就要进行下一个步骤:评估改变根本原因的最佳方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是另一个独立的过程,一般被称之为改正和预防。
当我们在寻找根本原因的时候,必须要记住对每一个业已找出的原因也要进行评估,给出改正的办法,因为这样做也将有助于整体改善和提高。
工作中常见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工作中常见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有时候,这些问题看似琐碎,但却对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根本原因的角度,分析常见问题的本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沟通不畅沟通不畅是许多工作问题的根本原因。
当团队成员之间无法有效地交流和共享信息时,工作往往会出现偏差和延误。
造成沟通不畅的原因可能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信息反馈不及时或者信息不全面等。
解决方法:1. 定期组织团队会议,促进成员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及时解决潜在问题。
2. 鼓励团队成员提出疑问和建议,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工作中来。
3. 使用沟通工具,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便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记录。
二、缺乏明确目标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缺乏明确的目标。
当团队成员对工作任务和期望不清楚时,就容易出现工作重复、方向错误等问题。
这会浪费时间和资源,降低工作效率。
解决方法:1. 在项目开始前,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同时明确整体目标。
2. 设定明确的里程碑和时间表,分阶段检查工作进展,及时纠正偏差。
3. 鼓励团队成员提出疑问和建议,确保每个人对目标的理解一致。
三、缺乏协作和团队意识缺乏协作和团队意识是造成工作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团队成员只顾个人利益,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时,很难实现工作的协同和高效。
解决方法:1. 建立团队合作文化,鼓励团队成员相互帮助和支持。
2. 定期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3. 设定团队奖励和考核机制,激励团队成员共同追求卓越。
四、缺乏资源支持缺乏资源支持是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团队在人力、物力或财力方面无法得到充分支持时,工作往往难以顺利进行,甚至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解决方法:1. 提前规划工作所需资源,与相关部门协调,确保资源的及时供应。
2. 合理安排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
3. 提倡高效使用资源的理念,避免浪费和滥用。
历史根本原因分析

历史根本原因分析的五种方法历史根本原因分析的五种方法根本原因,指本质的原因,是事物的本源,是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因素。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我们可以把历史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概括成五个入手。
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入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所以抓住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许多历史现象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迎刃而解了。
如原始社会,氏族公社代替原始人群、父系氏族公社代替母系氏族公社、定居生活代替游牧生活、家庭的形成、私有财产的出现、阶级的逐渐产生等的历史根源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末期井田制的瓦解、明朝中后期“机户”的出现、世界近代史上包买商的产生、工场代替作坊、工厂代替工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等也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地体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一切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新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
如16世纪尼德兰革命、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法国大革命等中外近代史上的一切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者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诸如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奴隶制度、分裂割据、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双重压迫等落后的腐朽的生产关系的阻碍,双方矛盾激化的产物。
二、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入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建立,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它为经济基础服务,保护和帮助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它们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自然应当从与这一制度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入手。
根本原因分析法范文

根本原因分析法范文1.问题定义:明确问题的表象和具体的现象,将问题描述清楚。
2.数据收集: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频率,问题影响的范围等。
3.问题分析:将问题拆解为不同的部分,进行逐一分析,找出问题的各个方面。
4.根本原因识别:利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如鱼骨图(也叫因果图)和5W1H法,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5.解决方案制订:根据根本原因的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为因素,可能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如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设备故障,可能需要进行设备维修或更换。
6.解决方案实施:根据制订的解决方案,进行相应的实施操作。
需要明确责任人、时间计划和资源需求等。
7.结果评估:在解决方案实施后,评估解决方案的效果。
如果问题被解决,可以进行总结和分享经验;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避免将问题局限于表面症状。
通过找出根本原因,可以对症下药,避免问题不断反复出现。
相比于简单地解决问题,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以提高整体效率,避免重复工作,节省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根本原因分析法需要进行充分的数据收集和信息搜集,只有通过全面的分析才能找出真正的根本原因。
此外,根本原因分析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实施。
综上所述,根本原因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问题解决工具,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
在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保持全面、系统的思考。
根本原因分析2篇

根本原因分析2篇第一篇:根本原因分析引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有些问题似乎总是反复出现,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去尝试解决它们,但最终仍然没有解决。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问题一直存在?如何寻找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将介绍根本原因分析方法,帮助读者从根本上理解和解决问题。
什么是根本原因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是指通过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找到导致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达到问题的解决和预防的目的。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它。
根本原因分析的步骤1. 收集问题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收集问题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是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的第一步。
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背景。
2. 描述问题和问题影响问题描述是根本原因分析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问题及其影响的全面描述,分析人员可以更好地辨别问题的根源。
3. 确定问题范围在确定问题范围时,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界限和关键点,以避免过于笼统和深入的分析。
4. 识别影响因素接下来,我们需要识别影响因素,即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
影响因素可能有多个,而其中有些因素更为关键。
找到影响因素是根本原因分析的关键步骤。
5. 确定根本原因在确定影响因素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根本原因。
这可能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从影响因素中找出最终的根本原因。
6. 采取措施最后,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根本解决问题。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调整流程、更新设备、培训员工等等。
根本原因分析的优点根本原因分析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本解决问题。
与仅解决表面问题相比,根本原因分析可以更好地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
此外,根本原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是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可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虽然根本原因分析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
根本原因分析范文

根本原因分析范文
在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定义。
问题可能是一
个错误、一个缺陷、一个失误等,它通常是导致一些目标无法达成的原因。
明确问题的定义可以帮助我们界定研究的范围,避免过于宽泛或者过于狭
隘的问题定义。
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表面原因。
表面原因指的是直
接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它们往往是可见的,容易被人们所注意到。
但是,表面原因往往只是问题的外在表现,真正的根本原因位于更深层次。
根本原因通常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趋势性:根本原因通常是一种趋势或者模式,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
它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或者在特定条件下再次出现。
2.系统性:根本原因往往是组织内部的问题,与多个环节或者多个部
门有关。
它们不仅仅是个别员工的失误或者一些环节的缺陷,而是整个系
统的缺陷所致。
3.潜在性:根本原因可能是潜在的,很难被察觉到。
它们可能存在于
组织的文化、价值观、决策模式等方面,需要通过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
4.影响广泛:根本原因往往会导致多个问题的发生,而不仅仅是一个
具体的问题。
因此,解决根本原因可以带来多个问题的改善。
在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区。
首先,我们
应该避免陷入表面原因的误区,要有意识地追寻问题背后的更深层次。
其次,我们应该避免过于狭隘的解释,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尽量避免
偏见。
最后,我们要意识到根本原因通常是复杂的,可能没有一个简单的
答案。
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地进行探索和思考,找出尽可能全面的根本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本原因分析
(Root Causes Analysis)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
醫療品質暨病人安全管理中心
林宇楠
當科技變成災難
以【複雜複雜--線性交互作用線性交互作用】】及【緊密緊密--鬆散聯結】兩個維度來看待科技內容時兩個維度來看待科技內容時,,愈呈複雜交互作用並為緊密聯結的事物互作用並為緊密聯結的事物,,愈容易出意外愈容易出意外!!這是一種常態現象無可避免這是一種常態現象無可避免。
–Normal Accidents:
Living with High Risk Technologies
Charles Perrow(1984)
醫療處置錯失
現代醫療系統為一複雜且緊密相依的系統,疏失事故難以避免。
傳統以加強人員訓練與監督來避免疏失發生無法達成目的
培羅常態事故理論提醒我們-重點是對運用系統方式來預測意外發生的可能性,並運用系統來防範事故發生,運用系統設計提高系統本身的可靠性
組織意外事件的風險管理
瑞士乳酪理論:事故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在事故發生的一連串過程中,存在了一些潛在的失效。
探就系統中主動失效的人為因素時,不能主探討人為疏失,更應重視造成人為疏失背後的系統原因-作業程序、資源分配與限制、流程規定、組織文化、法律規範等
–Managing the risks of organizational accident, Reason, J.
(1997 )
醫療事故
每一個疏失原因的檢討,單一原因的案件是否因為系統中環境實體設計、設備、人力調配、能力資格、訓練或考核引起
有無可能改善其中的某些設定或資源投入而降低事故發生的機率
美國某醫院經由流程與操作標準的改良,至目前為止,三年無CVP感染事件
事故頻率的冰山效應
在175萬件工業災害事故案例中,每641件事件中,1件嚴重傷害,10件輕微傷害,30件財產損失,600件幾近疏失事件。
–Practical Loss Control Leadership
Bird, F. E. & Germain, G. L.(1996)
從品管角度看統計方法
在管制圖中,三個標準差以外的事件為可指明的原因(特殊原因)事件,通常可找出明顯的異常原因;在上下控制線中為共通原因(系統原因),需要從系統設計的角度來考慮改善問題。
–Statistical Method from the Viewpoint of Quality
Control
Shewhart, Walter Andrew(1939)
品管手冊
在生產過程,因為品質水準不齊,易造成偶發事件。
包括持續不斷的小毛病(chronic quality problem) ;及偶發的重大品質事故(sporadic quality problem) ,改善方式是成立品管專業小組,找出系統的問題所在,改善品質系統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Juran, Joseph Moses (1974).
人為疏失佔事故原因中的大半
Perrows:在事故發生的案例中,大約平均有60~80%可找到人為疏失的涉入。
從醫療事故的實證研究中,多數的人為疏失中有背後的系統因素!
–Utah-Colorado Study (2001) :75%醫療事故來自
系統失誤
–State of Victoria(2005) :70~75%醫療事故來自系
統失誤
RCA(根本原因分析)
JCAHO於1995年開始建立警哨事件通報;於1997開始要求對警哨事件進行RCA報告。
RCA是針對已發生的醫療事故,對流程上相關資料的檢討分析,以找出系統上之根本原因,擬定改善對策,是回應式系統的品質管理模式
RCA是針對已發生的事故,以系統化的程序,找出造成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擬定改善對策,執行改善行動,以避免類似問題重複發生
根本原因
管理工具可控制且可合理確認的原因
根本原因:針對特定事件可確認且可經由管理處置而避免再次發生的原因。
合理確認:在合理的時間限制內可以尋求的原因
可控制且可矯正:不是含糊的理由(如:操作錯誤,須指出是那一個動作的錯誤)
系統防衛的失效
未設置防衛設施
設置之設施未發生效果
–採用的設施不合用(設置標準?)
–採用的設施合用但效果有限(如何改善?)
–未對人員進行訓練(訓練標準?)
–未對設施進行維護、持續監控(監控的方法與標
準?)
JCAHO的基本要求
分析的焦點在系統及流程上,而非針對個人。
分析的過程由特定臨床流程異常中的特異原因推導向組織流程中的系統原因。
在分析的過程中不斷的詢問『為什麼』使問題的分析更深入。
分析中確認出系統或流程中可以進行的改善,足以減少異常的發生。
分析是深入而可信的(證據?)。
RCA 如何表現如何表現『『深入研究深入研究』』
能確認異常發生的直接涉及的人員及因素,以及相關的系統及流程
經由不斷的詢問『為什麼』,找到足以運用系統及流程再設計達到改善的方法。
對特定的異常事件能探尋所有相關的領域問題(JCAHO 提供相關的檢核表)
能確認相關的風險位置及其對異常事件的影響 足以了解相關的改善可行性與否
RCA 如何表現如何表現『『可信的可信的』』
醫院的領導者及相關單位主管參與根本原因分析
具內部一致性(未留下明顯應研討的問題)
對研究中『無法運用』及『没有問題』的結果,主動提供充分的解釋。
研究中加入相關文獻的整理
RCA的成果-行動計畫
根本原因分析的成果是一份行動計畫書,其中包括:
–確認要進行的改善
–確認誰將負責推動改善計畫,何時開始推動計畫及
計畫的成果將採何動衡量方式
推動RCA
指定跨功能團隊
建立醫院主管與團隊的溝通管道
設定專案完成日期,相關權責及衡量策略 將所有事項定義清楚
推動RCA(續)
對相關可能造成異常的原因進行腦力激盪
分析前項所得的原因
針對每一特定原因找出相關的系統與流程
決定異常原因為特異原因或共通原因或兩者相加乘
推動RCA(續)
對相關可能造成異常的原因進行腦力激盪
分析前項所得的原因
針對每一特定原因找出相關的系統與流程
決定異常原因為特異原因或共通原因或兩者相加乘
推動RCA(續)
完成根本原因分析後即開始進行改善的設計及推動 定期評估改善過程
需要時重覆此活動
深入且可信的
焦點放在較大系統的改善
系統或流程再設計的目的是消除根本原因
對新的計設需進行衡量及評估
為什麼要先推動RCA
RCA依賴參與人員對系統內的熟悉,系統性的針對已發生的異常事件,建立系統的異常模式、異常的發生機率及異常的危害程度。
在未使用其它問題研究工具之前,可先對系統主要問題先進行澄清
RCA執行步驟
What(界定發生的事件):依據通報內容,詳細收集事件資料並進行查證。
Why(為什麼發生):運用魚骨圖、因果樹等分析工具,找出近端及遠端原因。
–找出可能原因(防範流程分析)
–確認可能原因(魚骨圖)
How(擬定對策)
Action(執行改善策略與稽核管制)
防範流程分析(Barrier Analysis)
病人脫離約束狀態時,有無任何監控儀器可提早偵知?
病患拔管評估流程?
醫護溝通流程?
RT人員的角色?
魚骨圖
管路自拔
護理人力人力不足機械Oximeter 多數已故障法規
醫護溝通流程護理人員與病患溝通流程約束帶材質不佳
材料
溝通監控儀器警示時未能即時反
應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