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含答案板书)2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练测【重点句子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千古名句,总说人生终有一死,一定要把一片火红的忠心永留史册,表明了文天祥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对人世间最美好的祝愿。

【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背景知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赤壁》是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

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地方,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

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

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首曲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教师:班级:学生:时间: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课前自学一、注音或写字畔绮闻笛fǜ折jí干gē风piāoxùhànqīng 宫quâqióng楼chánjuān fēngluán二、填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水调歌头》1.这首词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朝_____家。

2.(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诗词曲五首 导学案

25 诗词曲五首  导学案
朝代
作者
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山坡羊·潼关怀古》
2.不同的诗作有不 同的风格,请将下列诗歌与对应的诗作风格连线: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抑郁豪爽
《赤壁》乐观旷达
《过零丁洋》沉郁豪放
《水调歌头》深沉感慨
《山坡羊·潼关怀古》激昂慷慨
【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小组 评分()
这首诗借咏物来抒发感情,请问,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校本作业。
2.预习第1课。
【课堂探究】
1.品诗,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山坡羊·潼关怀古》:
2.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按名句后括号内 的要求作答: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句的景致。)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从“反说其事”的角度谈谈诗句里 蕴含的道理。)
25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不同的艺术风格。(重点)
2.激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难点)
3.通过反复诵读,激发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பைடு நூலகம்【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导学】
1.默读五首诗歌,参照课下注释,填写下表
篇目
体裁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说说其中所蕴含的哲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2 新人教版 (2)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2 新人教版 (2)

诗词曲五首
、集体朗读《过零丁洋》
易懂;绚丽,即词藻富丽、有文采;明快,即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即不直接叙述,而曲折倾诉,言此而意彼;简洁,即干净利落,言简意
、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
、主旨有爱国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

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诗作在古诗中占

间的友谊。

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

1、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
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
“零丁”有双层含义;
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悚不安的事情。

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
、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有感情吟诵这首诗。

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

有《文山先生全集》
天涯共此
聆听后的感受(初步感知情感基调)
读一遍。

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

)思考本词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丁洋》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望月问天(抒发人生感慨)。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doc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doc

25诗词曲五首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长批改: 课题诗词曲五首主备人:谭公明审核人:学习口标1.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重难点学习方法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3、自主、合作、探究课时2课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疏通生字词,把前三首诗熟读到可以背诵。

2、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背景简介:唐顺宗吋,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唐敬宗时,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遇到口居易。

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深表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以诗相答。

2、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指名读,齐读, 分组读形式可多样,读完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牛大概理解诗意,下同)3、请用原文语句冋答问题。

(1)本诗屮用典的语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2)诗屮的「古名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5、当堂背诵,并请默写下来。

(你很棒的!)(-)《赤壁》1.背景简介: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周瑜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经过赤壁吋,有感于历史,写下了这首怀古咏史之作。

2.朗读《赤壁》,注意节奏和情感。

3.这首诗借物兴感的是哪两句?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表达了诗人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4•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你很棒的!)(三)《过零丁洋》1.背景简介:德祜元年文天祥响应朝廷号召,抗击元军,三年后兵败被俘。

第二年张弘范强迫文天祥招降南宋将领张世杰,文便将此诗出示给张弘范看,张自知无望,作罢。

七年级语文下册25诗词曲五首优秀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25诗词曲五首优秀导学案

【古诗文课导学案】课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主题】 1. 准确无误地朗读两首诗,准确把握语气、语调、节奏与情感;在熟读的根底上背诵这首诗
【古诗文课导学案】课题《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心古》课时第二课时【学习主题】 1. 准确无误地朗读这两首诗,准确把握语气、语调、节奏与情感;在熟读的根底上背诵这首诗。

【古诗文课导学案】课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时第三课时
【学习主题】 1. 准确无误地朗读这首诗,准确把握语气、语调、节奏与情感;在熟读的根底上背诵这首诗。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5 诗词曲五首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其中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词曲五首》,去感受古典诗歌独特的魅力,品析古代诗人留给我们的精神美餐。

1.了解五首诗词曲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2.品味字句,研读赏析,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3.培养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丰富文化积累,提升文化素养。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读诗,感受灿烂的文化;读诗,走进诗人的灵魂。

让我们共同品味!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柯.(kē) 畔.(pàn) 暂.(zàn) 折.(zhé) 戟(jǐ) 戈(gē)寥(liáo) 絮(xù) 惶(huáng)2.作者链接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文天祥(1236-1283),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

3.背景链接(1)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导学案 25《诗词曲五首》_图文.

导学案 25《诗词曲五首》_图文.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侣俸中学陶鸿中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 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 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2. 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某昔、慷慨激昂,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

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导学重点:1. 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 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导学难点:1. 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 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导学课时:3课时导学方法:读诵、赏析。

第一课时(总第24课时)导学要点:析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一、引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

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古诗鉴赏指要:1、论世知人,了解背景生平2、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3、品味语言,揣摩修辞特点4、体味意境,领悟艺术境界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等。

诗歌中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蕴着诗人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第一部分课前自学一、注音或写字畔( ) 烂柯.人( ) 闻笛fǜ( ) 折jǐ( ) 干gē( )寥.落()风piāoxù( ) hàn qīng ()宫què()qióng楼()绮户()Chán juān ()fēng luán ( ) chou chu(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 ________的意思。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

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诗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4.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水调歌头》1.这首词选自《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

(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学生畅谈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3.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山坡羊潼关怀古》1.这首散曲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代_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_。

3.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部分达标检测㈠、课外阅读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①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箫②声动,玉壶③光转,一夜鱼龙④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⑤,笑语盈盈暗香⑥去。

众里寻他⑦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①星,比喻灯。

②风箫,箫的美称。

③玉壶,比喻月亮。

④鱼龙,指鱼形、龙形的灯。

⑤蛾儿、雪柳、黄金缕,指女人的装饰。

⑥暗香,指美人。

⑦他,即她。

古时他她不分,通用。

1.这首词的“青玉案”是___________;“元夕”是正月十五日,也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

2.“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

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词句。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代著名爱国词人。

我们在第一册,还学过他另一首词:《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 ,下阙写____________ 。

6.这首词的中心思想:____________ 。

7.写下这首词的韵脚:____________ 。

8.用“/”来划分下面词句的节奏。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㈡、诗句的理解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

"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板书设计】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赠诗)坎坷遭遇──渲染──辛酸归来感慨──用典──悲痛事、情、景、理感叹身世──写景──愤激水乳交融席间赠言──抒怀──昂扬《赤壁》(咏史诗)前两句────兴感之由非凡的史识后两句────借题发挥豪爽的胸襟《过零丁洋》(述怀诗)首联──回顾一生丹心垂史颈联──深挚沉痛追忆过去颔联──国破家亡悲愤忧惧映照千古感叹眼前尾联──以死名志──激情慷慨《水调歌头》上阕把酒问天不知何年由月感发求美好生活情景交融欲归又恐起舞弄影月照无眠不应有恨下阕感月怅别表思念情怀情趣盎然人有离合千里婵娟《潼关怀古》(咏史诗)凭吊潼关估计────峰峦、波涛、宫阙成土抒发深沉感慨────兴、亡,百姓苦诗词曲五首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刘禹锡集·外集刘禹锡唐以诗相答2.(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 (这两句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身世之感。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4.本诗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赤壁》1.樊川诗集杜牧唐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诗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4.作者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表现了他兴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过零丁洋》1.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履善宋瑞文山浮休道人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4.整首诗将个人遭遇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充分表达了诗人赤诚的爱国情怀和沉痛而悲壮的心境,表现了他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1.东坡乐府笺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宋文学2.(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 下阕先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接着表现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最后唱出放达宽慰之语。

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4.作者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以自然界的深远澄净映衬自己胸怀的超脱开朗,流露出作者不与人争、自得其乐的人生理想与生活态度。

《山坡羊·潼关怀古》1.全元散曲张养浩元散曲作2.(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3.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出诗人对以往历史的概括与评价,顿生感慨之情: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第二部分1.词牌名题目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忽然回头一看,竟在那灯花稀落的僻静去处发现了她。

4.幼安稼轩宋西江月5.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情景6.通过描绘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游人如云,彻夜歌舞的场面,记叙了一对意中人在长街偶然相遇的情景7.雨、路、舞、去、度、处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

暗示贬谪时间太久。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4、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周瑜只不过凭借东风,才偶尔获胜。

与其说周瑜是一位英雄,不如说他是一个幸运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则是通过典型事件来假设严重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