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冲击地压基本常识

合集下载

12煤矿冲击地压

12煤矿冲击地压

第十二章煤矿冲击地压第一节概述一、煤矿冲击地压的定义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井巷或采场周围岩体在力学平衡状态破坏时,由于弹性变形能突然释放而产生的急剧、猛烈的动力现象。

二、冲击地压的发生情况表12-1是部分矿区发生冲击地压的情况。

表12—1 矿井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特征Lm=1.7+0.8M L-0.01M L2,M s=1.13m L-1.08。

表中符号:M一煤(岩)层厚度;α-倾角;f一坚固性系数;Rc一单向抗压强度;E一弹性模量。

我国冲击地压大都为煤层冲击,也有少量岩爆和底板冲击,大部分冲击地压矿井是采用的柱式或短壁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长壁工作面不多,相当一部分冲击地压是由爆破工艺而诱发的,而且有50%以上是发生在煤柱内,冲击强度一般为里氏震级l~3级,很少大于4级。

三、冲击地压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目前,对冲击地压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和原因的研究,对冲击地压机理的研究,对冲击地压预测的研究和对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研究。

对冲击地压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观测研究。

由于现场观测研究对生产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国内外普遍采用。

第二节冲击地压的特征与分类一、冲击地压的特征(1)突然爆发。

冲击地压发生前,预兆不明显。

(2)巨大声响。

冲击地压爆发的瞬间,伴有雷鸣般的响声。

(3)冲击波强。

煤体内积聚的弹性能突然释放,产生强大的冲击波。

它能冲掉工人头上的矿帽,冲倒几十米至几百米内的风门、风墙等设施。

(4)弹性振动。

冲击地压发生时在围岩内引起弹性振动,工作人员被弹起摔倒,甚至输送机、轨道等重型设备都可能被振动和推移,连地面人员有时都能感到这种振动。

该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波可以被几百公里外的地震仪检测到,并留有清晰的震相记录。

(5)煤体移动。

据现场观测,浅部冲击时煤体发生移动,煤体移动时在顶板接触面上留有明显的棕褐色擦痕,擦痕的方向即为煤体移动的方向。

(6)顶板下沉或底板臌裂。

冲击地压发生时,常导致顶板下沉或底臌。

第十二章煤矿冲击地压

第十二章煤矿冲击地压


②监测过程

顶板动态法监测冲击地压的过程如下:坚硬顶板运动→造成应力
转移(与顶板运动有关)→采用动态法预测顶板断裂的规律→预测冲
击地压危险。

通常采用位移计在超前顺槽内布置测点,监测顶板的运动规律及
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在运输巷与回风巷安装,间隔距离为5.0m,监
测区域为超前顺槽50.0m范围。

L
LH LM
L —几何相似比; LH , LM —分别为实体和模型的线性尺寸。
(2)模型与原形的运动相似 要求模拟与实体所有各对应点的运动情况相似,即要求各对应 点的速度、加速度、运动时间等都成一定比例。所以,要求时 间比为常数,即:
的时间是冲击地压预测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岩层沉降速度愈小,推进的面积愈大,断裂运动产
生的冲击和压出煤的强度愈高;下位基本顶岩梁相对稳定的步距愈大,
发生冲击地压的强度愈高。因此,采用顶板动态法监测冲击地压是比
较有效的。作面推进到煤壁上应力达到煤体破坏强度(开始形成内
应力场)的部位起,到随工作面推进,煤层上支承压力继续增加,内
二、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
• (一)顶板动态法

顶板动态的前兆主要是通过监测顶板的运动状态、支承压力显
现范围及峰值位置来预测冲击危险。

冲击地压一般发生在坚硬的顶板条件下,坚硬顶板运动往往是诱
发冲击地压的主要因素之一。顶板的急速下深或突然断裂,会引起震
动,都有可能诱发冲地地压。因此,坚硬顶板悬露的面积、断裂运动
钻粉率法是在高应力带,打钻孔时取出的煤粉量V1与正常 的排粉量V2之比,作为冲击倾向变的指标,也称钻粉率指数 K。它也可用煤量体积比或重量比表示:K=V1/V2

冲击地压概述

冲击地压概述

第一章冲击地压概述第一节冲击地压的概念、特征及分类一、冲击地压的概念冲击地压属矿井动力现象,是矿山压力的一种特殊显现形式。

可以定义为:矿山井巷和采场周围煤岩体,由于变形能的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简单地讲,冲击地压就是煤(岩)体的突然破坏现象。

它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

冲击地压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煤矿和不同书刊中有不同的称谓,常见的有“冲击矿压”、“矿山冲击”、“煤爆”等。

在具体矿山地质条件下,矿井的开拓准备方式、开采方法及其工艺参数一经确定,也就基本确定了采场和巷道支架上的载荷特征和数值。

随着采掘工作的展开,采场和巷道附近岩石中可能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形和破坏过程,导致一系列矿山压力现象的发生。

这些过程的组合、范围和强度可能各不相同,采掘巷道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有的巷道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有的巷道掘出后很快就失去稳定性。

采场和巷道围岩的破坏规模和延续时间的差异是很大的,规模上可以是围岩产生破裂直至波及地表的大范围岩层移动;延时上可以是几周、几个月或几年的缓慢破坏,直至突然发生冲击式破坏。

破坏过程也是随着岩石的力学性质、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的。

因此,研究采场和巷道围岩破坏现象的实质,对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的矿山压力现象及其显现规律,诸如顶底板闭合、支架折损、冒顶、片帮和底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等,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发生的特殊的矿山压力现象,例如,冲击地压、顶板大面积来压、煤和瓦斯突出、矿震等矿山四大动力现象,对生产及矿工安全都具有很大威胁。

这些现象具有突然发生的特点,呈现明显的动力特征,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主要是发生机理各异,其联系主要表现在它们可以互为诱发因素,都具有动力特征,并且存在介于两种动力现象之间的“中间型”动力现象。

目前,上述动力现象等有关术语的运用已渐趋统一。

冲击地压的同义词有岩爆、煤爆、矿山冲击、岩石突出等。

煤矿冲击地压的定义

煤矿冲击地压的定义

煤矿冲击地压的定义
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煤矿开采作业中,由于采煤工作面的进退制造产生的应力波动,从而引发的地质灾害现象。

冲击地压主要表现为地面沉降、岩层破裂和巷道变形等现象,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采煤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煤矿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是煤层的开采引起的应力调整不平衡。

在煤矿采煤过程中,由于煤层的剥离,导致剩余岩层承载能力减小,应力释放不平衡,使得岩层应力在剥离煤柱面周围逐渐积累。

当这种岩层应力达到破坏临界值时,就会引发冲击地压灾害。

冲击地压除了受到煤层开采引起的应力调整不平衡影响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影响因素。

例如,煤矿采煤工作面的进退速度、煤柱宽度、顶板岩性、支护方式以及地质构造等因素都会对冲击地压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有效地防治冲击地压,煤矿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其中包括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科学控制采煤工作面的进退速度、采取适当的支护方式、加强巷道的加固以及实施动态监测等措施。

总之,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应力调整不平衡引发的地质灾害现象。

了解冲击地压的定义及其形成原因对于煤矿企业和采煤工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冲击地压带来的风险,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煤矿开采中的冲击地压与支护措施

煤矿开采中的冲击地压与支护措施

加强支护施工管理
总结词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确 保支护施工质量和安全。
详细描述
支护施工是矿井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加 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通过 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培训和 安全教育、实施质量责任制等方式,确保支 护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 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
分布状态。
地质构造影响
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对岩体的 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容易形成 应力集中区域,增加发生冲击地
压的风险。
煤岩体性质
煤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构特 征和含水率等也是影响冲击地压
发生的重要因素。
2023
PART 02
冲击地压的危害
REPORTING
对人员安全的危害
人员伤亡
冲击地压可能导致顶板垮落、煤 块飞溅,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直 接伤害。
,成功避免了人员时释放高压气体、增加支护强度等
措施。
经验总结
03
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团队协作是成功应对冲击地压的关键。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某矿支护失效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某矿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支护结构突然失效,造成巷道变形和坍 塌。
原因分析
支护设计不合理,材料强度不足,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
教训总结
应加强支护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某矿成功应对冲击地压的案例
案例概述
01
某矿在开采过程中遭遇冲击地压,但通过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心理压力
频繁或严重的冲击地压可能给矿 工带来心理压力,影响工作积极 性和效率。

煤矿冲击地压基本常识

煤矿冲击地压基本常识

煤矿冲击地压基本常识第一部分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及其危害性1、冲击地压的机理是什么?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地瞬间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

2、列举几个你所认为是冲击矿压的现象?答:(答案只要能和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吻合即可)例如:煤岩体被突然抛出,巨浪及气浪,煤(岩)体遭破坏,伴随着震动和声响,在煤(岩)体边缘可能出现裂缝,震动时还可能发生粉尘飞扬,并伴有煤(岩)喷出或散落在巷中的现象等。

3、什么是矿震?答:矿震是指由于开采活动引起的矿山岩层震动,它是巷道周围介质突然在一瞬间发生震动,同时伴有巨大声响、冲击波、弹性回跳等现象,但不发生煤岩抛出的一种弹性能释放现象。

它是矿山岩层冲击式破坏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天然地震不同,其发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与天然地震相比,震中浅、强度小,震动围宽,从弱的几百米到强的几百、甚至几千公里。

4、什么是煤炮?答:煤炮是指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岩体震动、顶板断裂或小围岩体变形卸压所产生的声响,是矿震的一种显现形式。

它是煤岩体在卸压所产生的,有时可能会引起最小的,实际上可以不考虑的巷道压缩,支架变形,或某个地点岩体的零星破坏。

5、什么是冲击地压?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

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宏观前兆,发生过程短暂,持续震动时间不超过几十秒。

6、什么是破坏性冲击地压?答:造成停产八小时以上或发生大型机电设备损坏以及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等的冲击地压称为破坏性冲击地压。

7、冲击地压和冒顶有啥关系?答:冲击地压和冒顶有一种互为逆向的现象,易于冒顶的地方很少发生冲击地压,易于发生冲击地压的地方很少有冒顶现象。

因为煤层顶板极破碎时易于冒落,不易于对煤体加载,不能形成高度应力集中,破碎顶板本身也不能积聚能量。

煤矿冲击地压基本常识

煤矿冲击地压基本常识

第一部分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及其危害性1、冲击地压的机理是什么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地瞬间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

2、列举几个你所认为是冲击矿压的现象答:(答案只要能和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吻合即可)例如:煤岩体被突然抛出,巨浪及气浪,煤(岩)体遭破坏,伴随着震动和声响,在煤(岩)体边缘可能出现裂缝,震动时还可能发生粉尘飞扬,并伴有煤(岩)喷出或散落在巷中的现象等。

3、什么是矿震答:矿震是指由于开采活动引起的矿山岩层震动,它是巷道周围介质突然在一瞬间发生震动,同时伴有巨大声响、冲击波、弹性回跳等现象,但不发生煤岩抛出的一种弹性能释放现象。

它是矿山岩层冲击式破坏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天然地震不同,其发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与天然地震相比,震中浅、强度小,震动范围宽,从弱的几百米到强的几百、甚至几千公里。

4、什么是煤炮答:煤炮是指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岩体震动、顶板断裂或小范围岩体变形卸压所产生的声响,是矿震的一种显现形式。

它是煤岩体在卸压所产生的,有时可能会引起最小的,实际上可以不考虑的巷道压缩,支架变形,或某个地点岩体的零星破坏。

5、什么是冲击地压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

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宏观前兆,发生过程短暂,持续震动时间不超过几十秒。

6、什么是破坏性冲击地压答:造成停产八小时以上或发生大型机电设备损坏以及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等的冲击地压称为破坏性冲击地压。

7、冲击地压和冒顶有啥关系答:冲击地压和冒顶有一种互为逆向的现象,易于冒顶的地方很少发生冲击地压,易于发生冲击地压的地方很少有冒顶现象。

因为煤层顶板极破碎时易于冒落,不易于对煤体加载,不能形成高度应力集中,破碎顶板本身也不能积聚能量。

8、冲击地压的特点是什么答:(1)在一个煤矿、一个煤层发生后,永远都有再次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

冲击地压简介

冲击地压简介

冲击地压,也称为岩爆,是矿山开采中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动力现象。

它是由于岩石体内应力的瞬间释放而导致的突发性、猛烈的岩石破裂和弹射。

一、冲击地压的产生原因冲击地压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地质因素:岩石的物理性质、结构构造和应力状态是决定冲击地压发生的基本因素。

某些岩石,如硬岩和脆性岩石,由于其强度高、弹性大,容易积蓄大量的弹性变形能,当这些能量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就会发生冲击地压。

开采因素:开采深度、开采方法、开采顺序等都会影响冲击地压的发生。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岩石的应力状态变得更加复杂,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环境因素:地震、爆破等外部动力因素也可能诱发冲击地压。

二、冲击地压的危害冲击地压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员伤亡:冲击地压发生时,岩石的瞬间破裂和弹射会对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设备损坏:冲击地压产生的强烈震动和冲击波会对周围的设备、设施造成损坏,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

生产中断:冲击地压发生后,往往需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和修复,这将导致生产中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安全隐患:冲击地压的发生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安全隐患,如瓦斯突出、火灾等,进一步加剧灾害的严重性。

三、国内外安全事故1)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冲击地压事故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的冲击地压事故是近年来国内最为严重的矿山灾害之一。

该事故发生在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事故共造成214人死亡,3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

这起冲击地压事故给采矿带来的具体危害包括:工程体破坏:冲击地压发生时,巷道的支架被强大的冲击力摧毁,大量的煤和岩石涌入巷道,导致巷道堵塞。

这不仅使救援工作变得异常困难,也给后续的清理和修复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设备损坏:冲击地压产生的强烈震动导致矿井内的通风、排水、提升等设备受到严重损坏,很多设备无法继续使用。

这不仅影响了矿山的正常生产,也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及其危害性1、冲击地压的机理是什么?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地瞬间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

2、列举几个你所认为是冲击矿压的现象?答:(答案只要能和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吻合即可)例如:煤岩体被突然抛出,巨浪及气浪,煤(岩)体遭破坏,伴随着震动和声响,在煤(岩)体边缘可能出现裂缝,震动时还可能发生粉尘飞扬,并伴有煤(岩)喷出或散落在巷中的现象等。

3、什么是矿震?答:矿震是指由于开采活动引起的矿山岩层震动,它是巷道周围介质突然在一瞬间发生震动,同时伴有巨大声响、冲击波、弹性回跳等现象,但不发生煤岩抛出的一种弹性能释放现象。

它是矿山岩层冲击式破坏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天然地震不同,其发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与天然地震相比,震中浅、强度小,震动围宽,从弱的几百米到强的几百、甚至几千公里。

4、什么是煤炮?答:煤炮是指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岩体震动、顶板断裂或小围岩体变形卸压所产生的声响,是矿震的一种显现形式。

它是煤岩体在卸压所产生的,有时可能会引起最小的,实际上可以不考虑的巷道压缩,支架变形,或某个地点岩体的零星破坏。

5、什么是冲击地压?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

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宏观前兆,发生过程短暂,持续震动时间不超过几十秒。

6、什么是破坏性冲击地压?答:造成停产八小时以上或发生大型机电设备损坏以及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等的冲击地压称为破坏性冲击地压。

7、冲击地压和冒顶有啥关系?答:冲击地压和冒顶有一种互为逆向的现象,易于冒顶的地方很少发生冲击地压,易于发生冲击地压的地方很少有冒顶现象。

因为煤层顶板极破碎时易于冒落,不易于对煤体加载,不能形成高度应力集中,破碎顶板本身也不能积聚能量。

8、冲击地压的特点是什么?答:(1)在一个煤矿、一个煤层发生后,永远都有再次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

(2)发生的突然,事前没有明显的宏观预兆,不宜预防。

(3)时间短暂,只有几秒钟时间。

(4)发生地点广泛,在采空区或巷道、采掘工作面都会发生冲击地压。

一般情况下,在各冲击地压矿井采空区发生次数更多些。

9、冲击地压的显现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突发性: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十秒,难以事先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2)多样性:一般表现为煤爆(煤壁爆裂、小块抛射)、浅部冲击(发生在煤壁2~6m围,破坏性大)和深部冲击(发生在煤体深处,声如闷雷,但破坏程度不同〕。

最常见的是煤层冲击,也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少数矿井还会发生岩爆。

在煤层冲击中,多数表现为煤块抛出,少数表现为数十平方米煤体整体移动,并伴有巨大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3)破坏性:往往造成煤壁片帮、顶板可能有瞬间明显下沉,但一般并不冒落;有时底板突然鼓起甚至接顶;常常有大量煤块甚至上百立方米的煤体突然破碎并从煤壁抛出,堵塞巷道,破坏支架;从后果来看冲击地压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生产损失。

(4)复杂性:在自然地质条件上,除褐煤以外的各种煤种都记录到冲击现象,采深从200~1000m,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煤层从薄层到特厚层,倾角从水平到急斜,顶板包括砂岩、灰岩、油母页岩等都发生过冲击地压。

10、冲击地压有什么危害?答:发生在有人工作地方的冲击地压常常可能会颠覆生产设备、破坏支护设施、破坏巷道和工作面、造成人员伤亡;高震级的冲击地压不论发生在那个位置都会对工作面或巷道造成破坏,还往往影响地表建筑物和破坏地面房屋,甚至诱发地震。

所以,冲击地压严重破坏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11、冲击地压对人员安全有哪些危害?答:由于发生冲击地压的瞬间,顶、底板都有剧烈震动,站在底板上的人员会被弹起摔出,造成人员或被摔伤,或被颠覆的设备、倾倒的支柱等挤伤、打伤,同时巷道两帮或工作面抛出的煤块也有可能击打人员造成对人员的伤害,冲击地压还能直接造成人员的伤亡。

在全国历次冲击地压伤亡事故中,曾有人员被摔死、摔伤,少数人员被机器设备挤伤、挤死,也有人被支柱打死打伤,在厚煤层矿井有人被抛出或冒落的碎煤埋住,造成死伤,在高瓦斯矿井也有因冲击地压还会造成瓦斯突出,进而发生二次人员伤亡灾害事故的事例。

12、冲击地压对巷道有那些破坏?答:由于煤体的片帮或抛出、顶板下沉、底板鼓起,轻者造成巷道变形,重者造成巷道堵塞、不能通风和行人。

13、冲击地压对支柱和支架的破坏有那些?答:冲击地压发生时煤层的片帮或煤块的抛出会挤倒或打倒单体支柱;顶、底板剧烈震动造成的瞬间猛烈加载会压坏支柱和支架。

液压支柱在承受猛烈冲击加载后,由于泄液或鼓缸而失去支撑作用,发生倾倒或损坏。

例如:(1)2008年8月6日13时55分,华亭煤矿25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发生冲击地压,造成前置架前26m顶板下沉压在机上,外帮移近0.2m;机悬空段顶板下沉0.2m,外帮移近0.3m,多数单体柱移位、弯曲、折断,其中破碎机机头以里10m围外帮移近挤在机上。

此次冲击地压显现导致工作面停产维修5天。

14、冲击地压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那些影响?答:首先,冲击地压会造成井巷工程体的破坏,伤害作业人员,耗费大量的资金进行修理,导致工作面停产;其次,发生高强度冲击地压时,还可能对地面建筑物造成破坏。

所以,冲击地压不仅严重破坏矿井的安全生产秩序,影响矿井的经济收入,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5、冲击地压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有那些?答:冲击地压不仅对井下巷道造成破坏,对井下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而且对地表及地表建筑物造成损坏,轻则导致建筑物产生裂隙,重则会引起建筑物开裂、倒塌,甚至还有可能会造成像地震一样的灾难性后果。

16、煤矿冲击地压大多发生在那些区域?答:冲击地压多数发生在煤层中,以煤层冲击地压为主,在煤矿深部开采时,或有坚硬顶板的矿井,在顶板不易冒落处极易在顶、底板上发生冲击地压;在倾斜和急倾斜矿井或在急转向、背斜轴处也有因构造应力大而发生在底板的冲击地压;在有通达地表的断层处或在有坚硬顶板的远距离煤层群的矿井中煤层间的活动断层上,也发生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

第二部分冲击地压的分类17、冲击地压的分类标准主要有哪些?答:(1)根据原岩(煤)体的应力状态进行分类;(2)根据冲击的显现强度进行分类;(3)根据震级强度和抛出的煤量进行分类;(4)根据发生的地点和位置进行分类;(5)根据发生在不同层位进行分类。

18、根据原岩(煤)体的应力状态分为哪几种?答:(1)重力应力型冲击地压。

主要受重力作用,没有或只有极小构造应力影响的条件下引起的冲击地压。

如枣庄、、开滦等矿区发生的冲击地压。

(2)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

主要受构造应力(构造应力远远超过岩层自重应力)的作用引起的冲击地压,如北票矿务局和天池煤矿发生的冲击地压。

(3)中间型或重力~构造型冲击地压。

主要受重力和构造应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冲击地压。

19、根据冲击的显现强度分为哪几种?答:(1)弹射。

一些单个碎块从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煤或岩体上射落,并伴有强烈声响,属于微冲击现象。

(2)矿震。

它是煤、岩部的冲击地压,即深部的煤或岩体发生破坏,煤、岩并不向已采空间抛出,只有片带或塌落现象,但煤或岩体产生明显震动,伴有巨大声响,有时产生煤尘。

较弱的矿震称为微震,也称为煤炮。

(3)弱冲击。

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但破坏性不很大,对支架、机器和设备基本上没有损坏;围岩产生震动,一般震级在2.2级以下,伴有很大声响;产生煤尘,在瓦斯煤层中可能有大量瓦斯涌出。

(4)强冲击。

部分煤或岩石急剧破碎,大量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震动,震级在2.3级以上,伴有巨大声响,形成大量煤尘和产生冲击波。

20、根据震级强度和抛出的煤量分为哪几种?答:(1)轻微冲击:抛出煤量在10t以下,震级在1级以下的冲击地压。

(2)中等冲击:抛出煤量在10t~50t以下,震级在1级~ 2级的冲击地压。

(3)强烈冲击:抛出煤量在50t以上,震级在2级以上的冲击地压。

一般面波震级Ms=1时,矿区附近部分居民有震感;Ms=2时,对井上下有不同程度的破坏;Ms>2时,地面建筑物将出现明显裂缝破坏。

21、根据发生的地点和位置分为哪几种?答:(1)煤体冲击。

发生在煤体,根据冲击深度和强度分为表面、浅部和深部冲击。

(2)围岩冲击。

发生在顶底板岩层,根据位置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

22、根据发生在不同层位的冲击地压分为哪几种?答:(1)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2)顶、底板岩层(断裂型)冲击地压;(3)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等三大类型。

23、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有几种?答:按主要释放应力和能量的层位区分,可分为:以重力为主的重力型冲击地压;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构造型冲击地压;也有煤层、顶(底)板岩层共同释放应力和能量的煤层顶(底)板型冲击地压等三大类。

24、顶底板岩层断裂型冲击地压有几种?答:顶、底岩层冲击地压还可分为:顶、底板岩层瞬间断裂释放弹性能和势能为主的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顶、底板岩层离层释放弹性能为主的顶板弹性型冲击地压两种。

25、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的特点有哪些?答: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的特点主要有:发生原因为煤体压缩失稳;多发生在煤层应力集中处;参与释放能量主体为煤体;离地表深度小于500米;煤体抛出量为1~100吨;破坏半径为1~40米;震级为1~2.4ML;震动持续时间小于6秒。

26、顶底板断裂型冲击地压的特点有哪些?答:顶底板断裂型冲击地压的特点主要有:发生原因为顶底板拉伸失稳;多发生在厚层坚硬顶板处;参与释放能量主体为顶板岩层;离地表深度为500~800米;煤体抛出量100~600吨;破坏半径30~80米;震级2.4~3.2ML;震动持续时间5~30秒。

27、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特点有哪些?答: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特点主要有:发生原因为断层错动失稳;多发生在开采接近断层处;参与释放能量主体为断层上下盘;离地表深度大于800米;煤体抛出量大于800吨;破坏半径大于80米;震级大于3.0ML;震动持续时间大于30秒。

28、各种类型冲击地压的破坏特征有何区别?答:不同类型的冲击地压其主要破坏特征不同。

煤体重力型:破坏局限在一处,一般不超过20米;煤体构造型:破坏有几处,一般能连成一条直线;煤体顶(底)板型:破坏围大于20米,煤壁片帮多,巷道变形;顶(底)板弹性型:破坏围大,支护受损,煤壁片帮,巷道变形;顶(底)板断裂型:破坏围极大,设备颠覆,底鼓严重,巷道收缩;断层错动型:破坏围极大,设备颠覆,巷道收缩,地面晃动。

29、各种类型冲击地压主要发生在哪些地方?答:在矿井,不同类型冲击地压发生部位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