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计样本
创新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创新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册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核心词汇和短语,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教材中的重点语法知识,如被动语态、虚拟语气等,提升语法运用能力。
3. 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的各类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沟通习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完成教材中的各类写作任务,提高写作水平。
3.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分享和互助,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大学阶段,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较高。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内容,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新词汇和短语:按照教材的章节,每单元学习至少50个新词汇和短语,涵盖日常生活、学术、职场等场景,确保学生能够丰富词汇量。
2. 语法知识:针对教材中的重点语法项目,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进行系统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3. 阅读理解:选取教材中的经典文章,教授学生快速阅读、精读等技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口语表达:结合教材中的对话和话题,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等形式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学毕业班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一、教学背景1. 课程性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为他们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基础。
2. 学生情况:本节课面向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但听说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听说交流,提高他们的听说技能,为毕业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日常生活、工作场景的英语听说交流2. 重点词汇:job interview, business meeting, daily communication等场景相关词汇3.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职场场景的英语对话,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教师介绍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教师设计一系列职场场景的听力练习,让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进行英语听说交流。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英语听说技能:通过听力练习和角色扮演,评价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英语听说教程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3. 网络资源:英语学习网站、听力材料等通过以上教案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大学毕业班的学生进行英语听说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展示

h
23
三、预期效果
通过整体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课堂积 极性,增强师生互动性,使学生学以致用, 以实现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联系的目标, 学生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趣味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h
24
Part Four 课程单元设计
一、单元主题 : 打招呼,个人信息咨询 二、主题特点: 知识基础,语言简洁,对话
• 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duce ... to you. h / How do you do?
32
• C. group work 小组练习
学生小组自由组合组织对话,同时, 教师需在教室留意走动观察,协助需要帮 助的学生.
h
33
• D. testing 评测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展示
h
1
目录
• Part One 教材分析 • Part Two 学情分析 • Part Three 课程整体设计 • Part Four 课程单元设计 • Part Five 评价体系
h
2
Part One 教材分析
h
3
一、改革原因
传统教材注重以读写为主,课堂教学 侧重于对语法知识的讲解,着重阐述教程 里的课文内容,与实际运用严重脱节,课 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 积极性,也使得学生发言机会极少。
• 各小组以完成的先后顺序至教师处进 行实景对话表演,该过程中,教师认真倾 听,必要时提醒,对话结束后,教师点评 并鼓励,纠正语音、用法、措辞等错误。 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
h
34
Part Five 评价体系
h
35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课程设计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概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是一门针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英语语法和词汇基础,培养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多方面的语言能力。
本课程每周共计4学时,其中2学时为授课时间,2学时为课外阅读和作业时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世界的文化、社会和历史。
学习目标1.掌握英语语法和词汇的基本知识。
2.培养阅读和听力能力,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
3.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培养表达自己的能力。
4.了解英语世界的文化、社会和历史。
教学内容第一周:英语基础知识概述•英语语法和词汇基础知识回顾•英语发音和声调训练第二周:英语阅读技巧•阅读策略的选择和运用•阅读理解的基础练习第三周:英语听力技能•听力训练的基础知识•英语听力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第四周: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写作基础知识•作文范文分析和写作练习第五周:英语口语训练•英语口语技能要点•口语练习和实践第六周:英语世界文化概述•英语世界文化概述•了解英语社会和历史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老师将针对每周的学习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析。
2.课外阅读:每周布置适量的阅读任务,学生需要在课外完成相关的阅读和笔记。
3.课余作业:每周布置作业,包括听力、口语和写作等多种形式,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小组讨论:学生将被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周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2.期末考试:将考察学生对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参考资料•《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教师辅导用书•《英语语法与修辞》•《英语写作指南》•英语学习软件和英语听力材料。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报告书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
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
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2.课程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
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
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素质目标:(1)具备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
(2)具备专业培养目标中相关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1.设计理念:本课程基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各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采取分段式设计,模块化组织、立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1)分段式设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Phase 1: Core Skills Development)和行业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Phase 2: 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
英语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英语教案设计范例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和熟练运用英语单词和短语。
–熟练掌握英语语法结构。
–能够听懂并口头表达简短对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重要单词和基本语法。
–在语境中正确使用所学内容。
•难点:–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实际情景口语表达。
–逻辑思维与外语沟通结合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用所学词汇说出图片内容。
2.新课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新的单词和短语,并进行语音、书写、搭配演示。
3.操练(15分钟)–学生大声朗读新学内容,师生一起完成练习题,加深记忆。
4.强化训练(1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根据任务卡内容展示对话。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行设计情景对话,并进行小组表演。
6.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关键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活跃,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新课呈现环节学生注意力集中,操练环节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拓展环节促进了学生实际口语能力的发展。
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自主设计对话时表现不动,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的能力提升。
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设计一个简短的对话,并完整演练。
以上是一堂英语课的教案设计范例模板,通过细致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英语一级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一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本单元的新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中的语法结构。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如查词典、预习课文、整理笔记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参与课堂英语讨论,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和翻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 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提高国际视野。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英语一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个体差异,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选自《大学英语》第一册,主要包括以下章节:1. Chapter 1:Introducing Yourself- Section 1:Meeting New People- Section 2:Talking About Your Hobbies- Section 3:Describing Your Daily Routine2. Chapter 2:Families and Friends- Section 1:Describing Families- Section 2:Talking About Friends- Section 3:Celebrating Important Moments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第一周:学习Chapter 1,重点掌握见面打招呼、介绍自己及兴趣爱好等日常交流用语。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章节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并理解其在语境中的含义;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句型转换,提升句子表达的丰富性;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实用句型进行日常英语交流;4.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英语听力技巧,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3. 学生能够运用写作技巧,完成相关主题的短文写作;4.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升英语学习策略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树立自信心;2. 学生能够尊重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国际视野;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提升。
学生特点: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但个体差异较大,需要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英语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Language and Culture”为核心,涵盖以下方面:1. 词汇:重点学习与文化交流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bilingual, ethnicity, diversity, adapt to, cultural norms”等。
2. 语法:复习并拓展过去进行时、现在进行时、将来进行时的用法,以及与文化交流相关的句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计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
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
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
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
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 级)。
:(1)具备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
(2)具备专业培养目标中相关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1.设计理念:本课程基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各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采取分段式设计,模块化组织、立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1)分段式设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Phase 1: Core Skills Development)和行业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Phase 2: 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
这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
①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Core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本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使其形成较为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结构,具备社会生存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本阶段实行目标教学,要求学生学完本阶段学习后能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PRETCO-A)。
②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本阶段以专门用途英语(ESP)为主组织教学,将学院现开设各专业按专业群归类,开设医护英语、机电英语、IT英语、商务英语、酒店英语、财会英语、艺术设计英语等行业英语。
开发相应行业英语教材和自主学习资源,一部分用作课堂学习,一部分用作学生自主学习和将来继续学习。
行业英语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备职业生存能力。
(2)模块化组织:将教学内容按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四个模块进行组织,(3)立体化教学:包括教学内容立体化和教学方式立体化。
①教学内容立体化:课程教学实现纸介,音频、视频和计算机辅助的立体教学手段,采用教材、教辅、校园网和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既有教师的示范指导,又有各种视频课件,方便学生自学、自测。
②教学方式立体化:注重课堂教学,向课堂要效率,但也不放松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在课外活动样式上,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做到多种多样,将趣味性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通过举办英语角,让学生有定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机会和场所,邀请外籍教师到场,提高学生来英语角的积极性。
定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才艺大赛。
二.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以“社会生存”为主题,根据大一生生儒学的某些学习生活规律和学习关注星期以及社会生存常见需求,第一阶段(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我们拟定了12个主要学习任务;围绕“职业生存”展开,与相关专业相结合,侧重商务英语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第一阶段:序号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建议学时教学场所指导教师1 Learning 大学生活和以前的学习生活有很大不同,帮助学生用相关的英语词汇和举行谈论大学生活,并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8 普通教室2 association 大学生活与以前的学生生活的最大不同就是有丰富的社团活动,联系我校“桃花文化艺术节”给学生介绍大学的社团活动并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学习社团海报的制作。
8 普通教室3 dinner 学习常见的有关食品、饮料的英文单词和日常用语,学生能自由表达对不同事物的喜好,能掌握用餐时的表达语。
对中西方餐饮文化有一定了解,介绍仙桃的地方特色小吃和特色菜。
普通教室4 shopping 让学生可以利用英语进行购物,学会谈论物品的颜色和价格,对服装的喜好和购物时使用的礼貌用语、讨价还价。
介绍仙桃的不同购物场所给学生,学生能用英语在购物时进行交流。
8 普通教室5 healthy 学习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看病的相关单词以及看病的表达语。
在学校生病后看病的地点介绍。
8 普通教室6 festival 结合国庆节和春节,学习关于节日的知识,了解中西方重要节日,加深对外国节日文化、风土人情的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增加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87 hobby 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才能,给学生以成就感、自豪感,谈论自己的爱好与意愿,并陈述理由;学会询问并谈论他人的爱好。
88 travel 学生学习能用英语问路、指路,用英语完成订票,了解湖北省的8有名旅游景点以及仙桃的旅游景点,能够用英语对相关景点进行介绍。
9 love 学生学习爱情和婚姻的相关单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对待大学爱情。
8 普通教室10 Internet 学习网络的各种词汇,了解网络购物知识,通过网络、手机学习英语,8 普通教室11 Socialproblems 学生学习了解身边最新最热的社会问题,学会相关的单词和表达语,并能运用其表达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8 普通教室12 job 学生学习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兼职问题,学习相关的单词和句型,平衡好学习和兼职工作。
展望未来的工作,能用英语灵活应对面试,具备一定技巧;会用英语写个人简历和求职信等。
8 普通教室第二阶段:(三)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听说模块: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谈话以及题材熟悉的报道或讲座,并能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和事务性讨论,语言基本得体。
(2)阅读模块:能读懂难度中等的英语读物,掌握中心大意,抓住有关细节要点,领会作者意图。
(3)写作模块: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或图表、数据等写作,文章内容切题,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4)翻译模块:能借助词典翻译难度一般的英语文献并且表达流畅、确切,能胜任初级口译工作。
(1)听说模块:熟悉商务活动中必备的英语词汇、在合同、谈判、信函等商务环节中英语的运用技巧,具备在外事外企工作所需的基本实际操作技能;2、从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培养并熟练掌握旅游业务与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技能;掌握涉外文秘英语文章的特点,熟悉有关词汇及表达方式,达到熟练阅读和初步翻译常见涉外文秘英语文章,能够模拟套写常见的涉外文书,初步掌握并制作表格及填写表格的方法;3、会用英文谈论计算机方面的事情,掌握有关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基本词汇、基本表达方法和较系统的英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4、会利用机械方面的英语知识,熟悉基本的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机械工作内容;5、初步掌握服装设计、生产和贸易的专业英语知识,了解制衣企业的岗位职责,掌握一些服装外贸工种的实际操作方法;6、会用英文翻译物流管理方面的若干流程,掌握相关的精读课文、单词与专业术语、问答题和阅读材料;7、使学生掌握如何灵活应用与食品相关的词汇和用语,能够在食品听、说、读、写等方面有所提高,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学习或就业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二)教学模式采用“课堂讲解+练习作业+模拟实践+课外学习”的四合一教学模式。
1. 课堂讲解:课堂讲解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讲解内容包括英语语言(语法、词汇等)、写作技巧、专业术语和惯用表达。
讲解过程中一般还有1)文化导入: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导入与课文有关但不涉及课文具体内容的相关文化知识,如一些背景资料的介绍等,起“热身”作用,以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主题。
2)微观知识层面:篇章分析。
在课文理解部分的处理上,教师着重课文的总体结构分析,使学生对课文的层次,话题的展开获得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在篇章层面的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题。
2. 练习作业:作为语言的学习,课堂练习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起着重要的温故知新的作用。
课堂练习的内容包括本课和以前课程当中出现过的重要语法现象、常用词汇、专业术语、习惯表达和写作技巧、格式。
采用翻译、选择填空、完成句子、阅读理解、应用文写作等方式。
课堂练习的比重一般占总课时的30%左右,但教师需要部署学生在课下做好准备。
作业也是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
大学英语每周课时4节,每学期课后作业布置的次数不少于10次,必须全部批改,这样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 模拟实践:实践是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要求而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 课外学习;为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我们加强第二课堂教学,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角以及一些有主题的模拟活动等,这些活动更新了教学理念,是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支撑点,又是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的关键。
这些课外口语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地听英语、说英语、译英语,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口语活动的独特魅力,从而形成一个氛围浓、范围广、多形式、多手段的英语学习环境,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集直观性、启发性、形象性、情感性于一身,有效解决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厌学等诸多问题,有助于学生英语互动能力的培养。
将学生置于情景之中,通过某种气氛的感染,让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是提高英语教学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
2.任务驱动法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和交际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而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做到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