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姆托-奥地利伯瑞根兹美术馆

合集下载

大师解读-彼得卒姆托

大师解读-彼得卒姆托

南加州建筑学院洛杉矶分校任教 慕尼黑工业大学任教 杜兰大学任教 起任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教授 哈佛设计研究生院任教
2009 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培养他对手工家具制作的兴趣与设计天赋
对于细节的追求 精细和技巧 初次接触到建筑设计
受到极简主义雕塑家和导师希比尔• 莫霍利- 纳吉影 响
加深对民间传统建筑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的了 解 位于哈尔登施泰因的阿尔卑斯山村,远离尘世
2021/8/3
LOCATION: 苏木维特格 · 格劳宾登州 · 瑞士
2021/8/3
31
MATERIAL: 木材:落叶松板
2021/8/3
32
平面形式:双纽线、拉丁十字、小船的概念
2021/8/3
33
SPACE: 单一的内部空间
2021/8/3
34
SPACE: 单一的内部空间
2021/8/3
阳光
“阳光,天光,从外层空间抵达地球表面,它显赫、强烈而直接。它是全一的光。”
历史·地域·环境
“我满怀热情,希望能设计这样的建筑:最终,建筑自然地发展成为它们所在位置的形式和历史的一部分。”
文化
“我深信:一座好的建筑一定能吸纳人们生活的痕迹,从而呈现出特定的丰富性。”
“对建筑、空间、色彩、感官等影像进行关联的、大胆的、自由的、规矩的、 系统的思考——我认为这就是对设计最恰当的定义。”
培养他对手工家具制作的兴趣与设计天赋 对于细节的追求 精细和技巧
生平简介
1943 1958 1963
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父亲是一名橱柜工匠 在木匠作坊当学徒 在巴塞尔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艺术初级课程和家具设计
1966 作为交换生在普瑞特艺术学院 学习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

建筑师介绍—卒姆托

建筑师介绍—卒姆托

卒姆托——创造灵魂的空间“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王维的诗处处透露出高远、清幽的禅意。

在阿尔卑斯山的山脉里,竟然有也这样的一个建筑师,他笃信严谨、细致、周详、认真;他追求宁静、淡泊、含蓄、和谐;他思考空间、存在、感知、真实。

他的作品来自现实,却超脱世俗;形体简练,却含义隽永;地处偏远,却震撼人心。

参观者千里迢迢,只为亲眼一见,跋山涉水,只求当面膜拜。

鸾翔凤集、钟灵毓秀,瑞士的沃土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马里奥·博塔、赫尔佐格、德梅隆,当然,少不了他,彼得·卒姆托。

卒姆托的建筑独特、精细,他无时无刻不关注着一切:事物、人群、空气、光线、材料、纹理、空间……。

他的细致与他早年的经历密不可分。

卒姆托的父亲是一个出色的木匠,从小就教导卒姆托:人可以做任何东西,而制作的首要原则便是做一件别人从未做过的物体。

卒姆托虽然没有继承祖传的橱柜制作技术,但却对家中手工家具的制作技术表现出浓厚的热情与超常的设计天赋,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纸做的第一件家具:“在我十八岁那年,我独自创作了我的第一件家具,……,我选择色泽较浅的岑树木做我的床和食柜,通过在前部与后部同样的木材以及同样细致的工作,我让它从各个角度看起来都不错,……我很少加工三条边交汇的地方,我的食橱门尽可能精确地安装在前部的框架上,使它在关闭时几乎呈密封状态,带一点气味的摩擦阻力和几乎听不佳的由于气体泄漏产生的声音。

”看得出来,精细制作的过程让卒姆托身心舒爽,倍感满足。

以至于现在,他每栋不大的建筑都需要数百张精致的细部图之加以说明。

此外,我相信卒姆托从他的木匠生涯中一定受益匪浅,除了细致,他还学到了对材料的理解和不畏困难的心态。

卒姆托重视建筑与场所的联系,尊重历史和环境,这一点又可以从他的个人经历中得到解释。

卒姆托大部分建筑知识是在瑞士东部偏远的格劳宾登州学到的。

他一开始在当地的历史保护委员会担任建筑师,接着担任一个住宅发展机构的测量员。

布雷根兹美术馆

布雷根兹美术馆

文章来自:专筑网 转贴请注明出处布雷根兹美术馆
设计师:彼得·佐姆Peter Zumthor
所在国家:奥地利
所在地区:布雷根兹
1999年卒姆托以其明亮的玻璃盒子式的奥地利布雷根茨(Bregenz)美术馆(1997)荣获了第6届欧洲建筑师密斯。

凡。

德。

罗奖。

该美术馆坐落在布雷根茨康斯坦斯湖畔(LakeConstance),它由构成室内空间主体的现浇混凝土盒子、钢和玻璃等组成。

从外面看,建筑就像一盏明亮的灯。

随着一天之内天空光线和湖面薄雾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建筑的外表反射着不同的光影和色彩。

建筑的主体是一个方形玻璃盒子,共六层(地下二层,地上四层)。

最上的三层为三个混凝土盒,垂直方向相互脱开,由三道承重墙支撑。

每个混凝土盒的顶面敞开且封以半透明的玻璃天花。

整个建筑的外表面铺满经过精心加工的大片玻璃板,看起来像是带有褶皱的羽毛或是一种鳞状的结构。

建筑没有明显基座,而是直接立在地上。

所有的玻璃板都采用相同尺寸,既不打孔又不划分,仅仅用大的钢夹子以鳞片状的排布方式固定在钢框架上。

玻璃的侧边缘暴露在外,玻璃与玻璃之间隔着一定的缝隙。

整个外框结构独立于内部的混凝土盒子,就像单独一层皮肤,并使内外的空气可以相互流通。

各层楼板和楼梯都经过打磨,墙体和天花泛着柔和的光。

在正视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设计的考虑因素被精简为静态的基本要素、建筑的用途以及达到该用途的方法等几方面,建筑的构造、材料和视觉形象构成了一个整体。

文章来自:专筑网 转贴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自:专筑网 转贴请注明出处。

建筑师:彼得·卒姆托人物简介

建筑师:彼得·卒姆托人物简介
• 认为建筑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 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 这种建筑思想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中,成为其鲜明的个人特色
卒姆托的建筑思想注重光与影的运用
• 认为光和影是建筑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 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光和影融入建筑中,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品风格独特,既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
卒姆托的建筑风格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点
• 每部作品都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设计理念使卒姆托成为当代建筑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 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也有小型住宅项目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设计与设计理念
卒姆托的建筑设计理念强调结构与空间的统一
• 这些作品展示了卒姆托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
1990年代以后作品逐渐成熟,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声誉
• 1992年设计了奥地利林茨的国家剧院
• 1996年完成了日本东京的新国家美术馆
• 这些作品进一步巩固了卒姆托在国际建筑界的地位
彼得·卒姆托的重要建筑作品与荣誉

1992年设计的德国柏林的德国国家博物馆新馆
• 采用地方材料和传统建筑技术,强调建筑的文化背景
• 作品风格独特,既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事务所在国际建筑界的地位与影响
彼得·卒姆托建筑事务所在国际建筑界享有盛誉
• 事务所的设计作品赢得了众多的国际建筑奖项和荣誉
• 事务所的设计理念和实践为国际建筑界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 事务所成为当代建筑发展的重要代表之一
彼得·卒姆托建筑事务所的设计实践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
• 每部作品都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卒姆托——节点逻辑

卒姆托——节点逻辑

(图片引自网 络)
光线从密封细处渗入,光线昏暗,在大厅里甚至无法辨认出屋顶,墙上都是一片细密的光点,形成游走在大厅里 的光点。每一线光,就像是由天上直接射入的灵光。沿着架在遗址上的木桥小道行走的人,承受着这种可以把精 神带往更纯净平和的气氛,一时之间,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光就成了博物馆的生命。
(图片引自网
木材节点设计
2000年世博会瑞士展览馆——“共鸣箱”,这个由3 万根松木有序叠放组成的“瑞士共鸣箱”,使
人们对材料与建筑本体的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奇特感观。游客可以从任何角度不受限制地进入其中,感触木材 的肌理,嗅闻木料的清香,倾听瑞士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感知自然的阳光、雨滴、清风以及丰富的自然光线变 化,来体验这个北欧国度所特有的民族风情。 (图片引自网
为了使每组玻璃板能在相同的水平和垂直线上安装每块玻璃板的右边在水平方向上往内倾斜一个微小角度大约2同时玻璃板的上边在垂直方向上往内倾斜一个微小角度大约1节点分析确保组装完后的玻璃鳞墙成为横平竖直的墙体这个原则就是玻璃片的左下边总是夹在外夹口1内右下边总是夹在内夹口2内玻璃片的左上边总是夹在外夹口3内右上边总是夹在内夹
(图片引自知
工法特征:砖砌筑的诗意
材料的编织 该建筑结构方式为钢骨架外包双层砖墙,钢骨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砖墙主要作为建筑的围护与装饰体系建 筑砖砌工艺为横砖平砌,其中对建筑工艺表现影响最大的砌筑工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新建墙体与原有残垣断 壁的交界处,另一种是镂空双层墙体的砌筑方式。新建墙体与原有残垣断壁的交界处采用“形式相似”方法 进行“织补”式砌筑。二块新砖的厚度对应一块原有墙体的石材,接缝处用灰浆抹平。新老墙体通过材料模 数自然过渡,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材料特征,又在外观形式上有着鲜明的区别。

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

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

现代建筑思潮·课程论文·2014年10月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摘要:彼得·卒姆托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深受关注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作品以对材料的精选和高质量的手工艺处理,以及规则的几何形体而闻名。

本文试图对卒母的几件作品,从形体、功能、材料、空间和场所等方面,对其超乎寻常的空间设计和独特的表现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唤起人们对建筑本质的思考。

关键词:卒母托;空间;形体;材料;光1引言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者至上主义的文化时代里,仍能偏居于阿尔卑斯山脉,以一种近乎中世纪的步调,一种仍然与土地、大自然发生关系的步调盖着自己的“小”房子,证明着另外一种价值的存在。

而在他的作品里,能明显感受到那种缺失已久的永恒价值。

面对国内如此浮躁的一个建筑时代,彼得·卒姆托的思想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他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找回我们失去的永恒价值。

2卒母托生平介绍1943 年4月26日,Peter Zumthor (图1)出生于瑞士巴塞尔,他的父亲是一位专门制作家具的木匠,1958年,卒母托曾在一位木匠身边以学徒的身份学习木工相关技术,因为有这层关系,一般认为卒母托从他的父亲身上学习到许多事物以及对于材料的了解等,卒母托自己也领悟到那种不畏艰难的心理,认为工匠应该要克服技术上的问题,然后将作品以最完美的形态呈现出来;1963年,卒母托二十岁時进入了巴塞尔艺术工艺学校学习设计,其后到了美国纽约的普瑞特学院学习,在那里,严格的工艺训练使得他清楚的了解到现代主义的想法和感觉。

彼得。

卒母托的作品尺度都不大,但是他的每一栋建筑物对于基地和整体的计划有着很周详的考虑,反应出不同的感受。

每一個作品都反应出人对于建筑物基本元素、位置、材料、空间和光线的感觉。

24 岁的卒姆托回到瑞士在当地历史保护委员会任建筑师,卒姆托于1979年在瑞士的格劳宾登一个偏僻小镇开办了自己的事务所。

在开办事务所的20年中,卒姆托的作品数量并不多。

大师解读-彼得卒姆托

大师解读-彼得卒姆托

34
SPACE:
单一的内部空间
2016/7/1
35
SPACE:
单一的内部空间
2016/7/1
36
SPACE:
单一的内部空间
2016/7/1
37
LIGHT:
高侧窗的静谧光线
2016/7/1
38
LIGHT:
高侧窗的静谧光线
2016/7/1
39
LIGHT:
高侧窗的静谧光线
2016/7/1
40
Form :
生平简介
1943 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父亲是一名橱柜工匠
培养他对手工家具制作的兴趣与设计天赋 对于细节的追求 精细和技巧 初次接触到建筑设计 受到极简主义雕塑家和导师希比尔• 莫霍利 - 纳吉影响 加深对民间传统建筑结构、材料、施工 技术的了解 位于哈尔登施泰因的阿尔卑斯山村,远 离尘世
1958
1963 1966 1968 1979 1988 1989 1992 1997 1999 2009
2016/7/1
2016/7/1
一层平面
2016/7/1
消防疏散口
主入口
2016/7/1
一层平面
承重结构
2016/7/1
二、三层平面
2016/7/1
Servant space
2016/7/1
Servant space
Served space
2016/7/1
剖面
2016/7/1
2016/7/1
——普利兹克9人委员会评语节选
生平简介
1943 1958 1963 1966 1968 1979 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父亲是一名橱柜工匠 在木匠作坊当学徒 在巴塞尔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艺术初级课程和家具设计 作为交换生在普瑞特艺术学院 学习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 在瑞士格劳宾登历史遗址保护部门担任维修建筑师 建立个人事务所

卒姆托

卒姆托

浴场底层平面图
浴场底层平面图
结构单体剖面图
平面草图
屋顶的隔断区域
“我还是从一本书中复印了一张位于布达佩斯、 土耳其人占领时期的卢达什(Rudas)浴室的彩照,并钉 在我的墙上。光线从小穹隆上敞向星空的开口处泻下, 照亮了一间对于洗浴来说并不算完美的房间:在一些石 头槽子里盛满了水,上面飘着热气,在昏暗中,天光闪 烁,整体是一种安静放松的氛围。而旁边的房间们都隐 退到了阴影里;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了不同的水声,听到 房间的回音。这里,存在着某种宁静、原初、沉思的东 西,彻底地令人陶醉。这是一种东方浴室的生活。我们 才开始去学习和理解”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1943 出生于瑞士巴塞尔
1958 亲 技术
1963 学
跟随家具工匠的父 学习家具工匠
在巴塞尔艺术工商 校 学习成为设
Peter Zumtho设计系 做短期 学生 1968 在瑞士格劳宾登洲 建 筑部门的纪念 建筑维
阳光照射到的墙面
单面片麻岩
外墙面与地面
两面片麻岩
天花板
墙 面
地 面
片麻岩与混凝土的浇筑
谢 谢!
“通过我的工作,我塑造着真实,塑造着空间中的氛围,塑造着那些点燃我们 知觉的东西。”
布里根兹美术馆
瓦尔斯温泉浴场
美术馆玻璃幕墙外立面
布里根兹美术馆草图
小礼拜堂The field chapel
小礼拜堂平面图
小礼拜堂外部照片
卒姆托工作室木墙立面图
卒姆托工作室木墙照片
克隆艺术博物馆
瓦尔斯温泉浴场
我基本上对作一门职业的纸上建筑毫无兴趣。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好多建筑师对真实的建筑物不 感兴趣;他们只对建筑理论或者建筑的某些方面感兴趣 。 我关注物质,关注事物是如何被组织在一起的 ,不是单纯的事物形象,而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我对建 筑物本身感兴趣,我关注的是您怎么看待建筑、感受建 筑,以及建筑作为一种身体是怎样被建造起来的” 。 (Zumthor 1997在1997年贝尔拉赫学院的访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