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 多选
马原多选题刷题(有答案)

欢迎共阅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2.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BC)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BCD)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E.联系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5.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BCD)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8.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ACDE)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D.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E.同样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9.辩证的否定是(ABCDE)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E.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操作系统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E.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而支配主观世界的运行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6.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CD)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E.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原多项选择题库完整

多项选择题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BD 〕.A.人类自身的开展来证实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实C世界的联系和开展来证实出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开展来证实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实2,以下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ACE 〕.A.唯物主义一元论B.相对主义追辩论C.二元论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E.唯心主义一元论3、以下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ABCDE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方案性的C.意识能熟悉客观世界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E.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4、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AE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C.运动是绝对的D.时空是相对的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 按其自身因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过程5,意识是〔ABE 〕.A.人脑的机能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人的头脑里回有的D.有客观容的E.客观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6,以下各项属于实践的根本形式的有〔ADE 〕.A.生产实践B.教育实践C.医疗实践D.科学实验E.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7,以下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BCE 〕.A形存那么神存,形灭那么神灭B熟悉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万物起D吾心便是宇宙, 宇宙便是吾心E经验是熟悉真理性的最终判断标准8,人类对“物质〞的熟悉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物质〞熟悉的深度和广度主要是与〔ACE 〕A社会实践水平相联系B阶级斗争形式相联系C科学技术开展水平相联系D环境优劣相联系E哲学开展水平相联系9、根据关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原理,应成认〔BCDE 〕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B错误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D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E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10、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有〔ABCE 〕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B.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C.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D.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开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开展中那么不起决定作用E.动物的存在不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人的存在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11、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AD 〕A、根本属性B、主观形式C、部结构D,存在方式E、唯一特性12、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以下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ABE 〕A,镜中花,水中月B、阶级斗争C、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D、未实施的城市建设方案E、日月星辰和山川河流1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ABCDE 〕A、总体与局部的统一B、包含和被包含的统一C、无限和有限的统一D、无条件和有条件的统一E、绝对和相对的统一14,坚持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ABC 〕A、坚持了彻底唯物论的一元论B、反对了旧的唯物论形而上学论C、说明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D、反对了客观唯心主义E、反对了主观唯心主义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BCDE 〕A、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动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运动过程中某种稳定形式D、事物仍然保持自身的性质E、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16、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以下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ABC 〕A、镜中花,水中月B,阶级斗争C、引力场D、未实施的城市建设规划E、梦中树17、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联系会导致〔ADE 〕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庸俗唯物论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相对主义的狡辩论18、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CDE 〕A、事物没有任何变化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体间的空间位置未变D、一事物还未转化为它事物E、事物还没有发生根本质变19、成认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ABDE 〕A、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B、把事物区别开来的前提C、熟悉事物的唯一途径D、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E、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20、辩证唯物主义静止是〔BCDE 〕A、绝对不动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形式D、事物仍然保持自身的性质E、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21、物质、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ACD 〕A、担当者B、形式C、主体D、实在根底E、源泉22、人坐在火车上与火车一起向目的地奔驰,这件事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上说明了〔 C 〕A、一直在运动,不存在静止B、在坐位上根本没有运动C、是“动中有静〞D、是“静中有动〞E、运动和静止是混淆不清的2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BD 〕A、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B、任何事物都是绝以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运动和静止不同时存在于一个物体中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E、运动和静止可以截然分开24、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ACD 〕A、担当者B、形式C、主体D、根本属性E、源泉2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BD 〕A、世界的统一性是单纯的统一B、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C、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本质性D、世界的无限多样性统一于物质E、世界统一性的根底在于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6、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D 〕A、机械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相对主义和狡辩论E、绝对不变论27、现代生理学把外界的具体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条件的射活动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D 〕A、人类所独有的信号系统B、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信号系统C、除人以外的动物所具有的唯一的信号系统D、除人以外的动物所独有的信号系统E、生物普遍具有的信号系统26、以下哪些现象属于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AD 〕A、葵花向阳B、饥餐渴饮C、雄鸡报晓D、岩石风化E、蚂蚊搬家29、〞先有方案,后有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DE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C、房子是主观意志的产物D、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E、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0、以下哪些活动属于人所独有的意识活动〔AC 〕A、三思而后行B、饥饿了就要吃东西C、眉头一皱计上心来D、趋利避害的本能E、肌体接触火立即缩回来31、人坐有火车上与火车一起向目的地前进时,说明了〔BCD 〕A、这个人一直在运动,不存在静止B、这个人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就局部来说,这个人是静止的D、这个人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表现E、这个人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32、以下哪些说法表示了时间的一维性〔ABCD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渊明诗句〕B、失落黄金有份量,错过光阴无处寻〔谚语〕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谚语〕D、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莫说时候早,一去没处找.〔打油诗〕E、百事宜早不宜迟.〔谚语〕3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ABD 〕A、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B、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踌C、人们感觉的复合D、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的客观实在E、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3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ABCDE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C、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D、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的客观实在E、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35、意识的产生大体经历的决定性环节有〔ABC 〕A、从反响特性到刺激感应性B、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C、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D、从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E、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36、以下哪些说确地概括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ACEC 〕A、只有在熟悉必然的根底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B、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C、巧妇难为无米火炊D、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E、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37、根据关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原理,应成认〔BCED 〕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的物质B、错误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D、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E、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38、以下哪些活动属于人的意识活动〔ABD 〕A、工程师设计图纸B,学生学习知识C,遇到强光眨眼D、作曲家创作乐曲E、听到巨响把头转向刺激声源39、造成意识主观性的差异是〔ABCE 〕A、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B、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C、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D、意识的对象的差异E、人的立场世界观的差异40、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是〔ABCDE 〕A、意识活动具有能动的目的性和方案性B、意识活动是个人由感性熟悉不断上升到理性熟悉的能动过程C、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能动的调节和限制作用E、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41、根据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 〕A、知识就是力量B,理想是前进的灯塔C、志不强者智不达D、恒心是目的的最近道E、巧妇难做无米之炊42、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CDE〕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能够在思维中实现它C、不能被消灭和创造D、能够熟悉和利用它E、违背它就要受到惩罚44、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的作用,这是由于〔ABCDE 〕A、劳动使人和动物从本质上区别开来B、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C、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可能D、劳动使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得以产生和开展E、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意识的容不断丰富,形成愈来愈多样化45、从起源上说,意识是〔BC 〕A、理念创造出来的B、自然界长期开展的产物C、社会开展的产物D、客观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E、所有物质都有的46、成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只有成认相对静止〔ABCDE 〕A、才能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不同事物C、才能理解事物的分化有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D、才能理解绝对运动E、才能理解暂时平衡状态的可能性47、科学实践观确实立揭示和有力地证实了〔ABcde〕A、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B、劳动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根底C,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D、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E、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9、规律具有如下特点〔BA 〕A、客观性B、稳定性C、普遍性D、随意性50、以下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BC 〕A、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B、审时度势C、运筹帷幄D、巧妇难为无米火炊E、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马原多项选择

多项选择题【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至多可以是全部)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将表征正确答案的标码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一、绪论1.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里所谓“真正的哲学”,……哲学。
(A、B、D)A.可能是唯物主义B.可能是唯心主义C.专指各种唯物主义D.是指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一生主要完成的重大理论发现是……。
(B、C)A.阶级斗争学说 B.历史唯物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 D.劳动价值理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的哲学。
(B、C)A.康德 B.费尔巴哈C.黑格尔 D.斯宾诺莎(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C、D)A.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B.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C.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D.德国古典哲学4.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的哲学。
(C、D)A.康德 B.费希特C.黑格尔 D.费尔巴哈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B、C、D)A.康德星云假说 B.达尔文进化论C.细胞学说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6.促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得以确立的自然科学新发现是……。
(A、B、D)A.细胞学说 B.达尔文进化论C.爱因斯坦相对论D.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7.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A、C、D)A.唯物主义一元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C.二元论 D.唯心主义一元论8.“世界是可知的”,这一观点是……都承认的。
(C、D)A.一切哲学派别 B.一切唯心主义者C.一切唯物主义者D.彻底的唯心主义者9.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C、D)A.绝对精神 B.理念C.人的意识 D.自我感觉10.哲学史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的有……。
(C、D)A.黑格尔 B.孔子 C.贝克莱 D.王阳明11.哲学史上不可知主义的代表人物……。
(B、D)A.黑格尔 B.康德 C.贝克莱 D.休谟12.割裂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就会导致……。
马原考试多选汇总

二、多选题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3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有(3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3 )4、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的伟大变革,这是由于A、实现了辩证法同唯物论的统一B、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6、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的有(3 )B、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ABCD)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B、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D、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1、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2、意识是B.人脑的属性和机能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3、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3)A.教学相长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4、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3)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5、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3)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B.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问题7、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3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B.物极必反C.凡是存在的都是灭亡的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含义是B.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9、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起源问题的基本观点是C.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社会的产物10、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3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原始社会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11、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自考马原多选

马原多选题绪论1.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用几周的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高居榜首。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是因为08.10A、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B、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完成了对各种事物的正确认识D、它对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产生起巨大影响自然科学成果有09.4A、万有引力定律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细胞学说D、生物进化论3.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有09.10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经济学C、法国唯物主义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10.1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5.按照内容划分,人生理想的内容有10.4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810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2.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810;101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欲擒故纵,声东击西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3.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091 ;094A.因地制宜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D.适可而止4.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0910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1.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810A、人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D、人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终极真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091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3.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有094A、自然性B、社会历史性C、群体性D、能动性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原章节测试答案

导论一、单选题1.每题1分1.1.19世纪的()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A.文艺复兴运动B.三大科学发现C.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思想D.德国古典哲学思想本题正确答案为:B,1.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本题正确答案为:D,1.3.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本题正确答案为:C,1.4.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科学社会主义本题正确答案为:C,1.5.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本题正确答案为:C,1.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本题正确答案为:C,1.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本题正确答案为:B,二、多选题1.每题1分1.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A.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B.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C.透过现象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2.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本题正确答案为:B,C,D,1.4.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6年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本题正确答案为:B,C,D,1.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包括()A.科学性B.人民性C.实践性D.发展性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6.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7.19世纪,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的三大科学发现分别是()A.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B.细胞学说C.生物进化论D.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本题正确答案为:A,B,C,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意义在于()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B.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C.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D.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9.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A.认识论B.辩证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本题正确答案为:B,C,1.10.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过程中,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
马原多选题

马原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a、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d、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理论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际出发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4.哲学唯心主义“毫无疑问是一朵没有结果的花,但它生长在活生生的、有结果的、真实的、强大的、无所不能的、客观的和绝对的人类对这棵活生生的树的理解上”。
这表明a.哲学唯心主义不能在人类认识这棵树上结出果实b.哲学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史上是没有根基的c.哲学唯心主义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d、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哲学唯心主义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5.“动与静是阴阳的动与静。
”“一切都是自然的。
”“那些还在动的人还在动,但不动。
”“静止包括运动,运动不包括静止。
”“动与静都在动。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休息的总和6、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已经证明,当宇宙中物体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人们在地球上可以测出:沿着物体运动方向的长度就会缩短,在它上面的时间流逝就会减慢,即“尺缩钟慢”。
这一现象说明a.时空具有相对性b、人们的时空观在不断变化。
C.时间和空间的特征取决于物质运动的状态d.时空具有非客观性7.以下关于实践本质的陈述是正确的。
答:实践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物质活动b.实践是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c.实践是“知行合一”的活动d、实践是一种主客观的物质活动8、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区别,其区别在于a.是否具有客观物质性b.是否具有历史性c.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d、这是社交活动吗9、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马原多选题讲解

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A.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B.列宁主义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D.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理论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际出发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4、哲学唯心主义“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这说明A.哲学唯心主义不能在人类认识这棵树上结出果实B.哲学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史上是没有根基的C.哲学唯心主义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D.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哲学唯心主义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5、“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6、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已经证明,当宇宙中物体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人们在地球上可以测出:沿着物体运动方向的长度就会缩短,在它上面的时间流逝就会减慢,即“尺缩钟慢”。
这一现象说明A.时空具有相对性B.人们的时空观念是不断变化的C.时空特性依赖于物质运动状态D.时空具有非客观性7、下面关于实践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实践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物质活动B.实践是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C.实践是“知行合一”的活动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8、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区别,其区别在于A.是否具有客观物质性B.是否具有历史性C.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D.是否具有社会性9、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多选1.真理具有相对性。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的有()A.任何真理都包含错误成分,需要修正B.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没有普遍性C.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D.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标准答案:CD2.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基本内容的有:()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标准答案:ABD3.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D.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标准答案:ABCD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A.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B.其可能性在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C.需要现实的货币D.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标准答案:ABD5.从本质上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的是()A.商品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B.具体劳动能否转化为抽象劳动的问题C.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的问题D.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标准答案:ABCD6.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E.生产资本标准答案:ACE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文艺复兴思想标准答案:ABC8.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在于()A.划分的目的不同B.划分的根据不同C.划分的阶段不同D.划分的内容不同标准答案:ABD9.在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符合圣人之言的就是真理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D.对我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标准答案:ABCD10.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监狱C.哲学D.逻辑学标准答案:ABC1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标准答案:ABC11.“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标准答案:ABD12.“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
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因素。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D.既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标准答案:ABD13.“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
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因素。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D.既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标准答案:BCD14.关于平均利润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有()A.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的结果B.是社会中所有个别利润的平均化C.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的销售将不再按价值出售D.全社会平均利润的总额将小于剩余价值的总额标准答案:ABD15.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A.资本循环B.资本积累C.资本周转D.资本集中标准答案:BD16.国家是:()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C.统治阶级的国家D.全体国民的国家标准答案:ABC17.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D.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标准答案:ABCD18.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C.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E.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标准答案:ACD19.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
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
这表明了:()A.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B.上层建筑的不断变革完善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D.政治文明的进步标准答案:BCD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标准答案:ABCD21.随着当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在个别高技术行业,技术和信息的生产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这种利润的特点有()A.暂时不参加一般的利润平均化过程B.属于垄断利润C.最终会转化为平均利润D.其成交价格往往高于开发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仍然属于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价值再分配的结果标准答案:ACD22.垄断资本主义总是把殖民地附属国作为()A.商品销售地B.投资场所C.原料供应地D.维持霸权主义的条件标准答案:ABCD23.从本质上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的是()A.商品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B.具体劳动能否转化为抽象劳动的问题C.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的问题D.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标准答案:ABCD2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标准答案:ABCD25.下列关于平均利润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B.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C.平均利润率即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绝对的平均D.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就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标准答案:ABD26.马克思提出在人类历史上人的发展已经经历或将要经历的三大不同阶段是指()A.人的依赖性占统治地位的阶段B.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阶段D.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物的独立性的阶段标准答案:ABC27.经济全球化不同于以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标志有()A.全球化以水平分工为基础B.现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C.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D.世界经济的信息化标准答案:ABCD28.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标准答案:BCD29.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B.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中的应用程度C.劳动者的技能及熟练程度D.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组织和自然条件标准答案:ABCD30.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标准答案:ABC3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A.资本循环B.资本积累C.资本周转D.资本集中标准答案:BD32.“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标准答案:ABD33.国家是:()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C.统治阶级的国家D.全体国民的国家标准答案:ABC3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标准答案:ABCD35.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D.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标准答案:ABCD36.关于平均利润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有()A.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的结果B.是社会中所有个别利润的平均化C.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的销售将不再按价值出售D.全社会平均利润的总额将小于剩余价值的总额标准答案:ABD37.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标准答案:ABC38.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C.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E.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标准答案:ACD39.“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
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因素。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D.既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标准答案:BCD40.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
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
这表明了:()A.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B.上层建筑的不断变革完善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D.政治文明的进步标准答案:BCD41.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E.生产资本标准答案:ACE4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文艺复兴思想标准答案:ABC43.真理具有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