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思考

合集下载

畜牧业养殖中的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

畜牧业养殖中的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

畜牧业养殖中的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养殖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畜牧业养殖也面临着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成为了解决畜牧业养殖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养殖中的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的潜力与挑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的概念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是指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满足畜牧业生产需求的经济模式。

它强调将废弃物和副产品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畜牧业养殖中的资源问题畜牧业养殖包括养殖动物的饲养、饲料生产以及相关环节。

这些活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首先,畜牧业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占据了大片土地和水资源。

其次,养殖动物排放的粪便和尿液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和重金属,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

此外,畜牧业养殖还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废弃物,造成环境压力。

三、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的潜力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在畜牧业养殖中具有巨大潜力。

首先,畜牧业养殖可以通过科学的饲喂管理和育种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养殖场可以采用规模化养殖和农田养殖模式,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

此外,畜牧业养殖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和堆肥等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种植,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的挑战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在畜牧业养殖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措施,促进畜牧业养殖企业积极实施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的措施。

其次,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饲料生产和畜牧业养殖技术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此外,需要提高养殖场的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养殖废水和废气,减少环境污染。

五、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的解决方案为实现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在畜牧业养殖中的应用,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督促畜牧业养殖企业开展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的实践。

如何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实现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何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实现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
4 . 1指导思想
势品种和选 育新 品种, 合理种植农副 产品来 进行经济农 业, 做到合理利用草原和 合理 放 牧, 增加投 资进 行人才培养。 只有这样 。 才能 最终实现 可持续 发展 , 才能造福子孙后代 。 参 考文献 : [ 1 ] 平 俊爱 , 张福 耀 , 杜志 宏 , 吕鑫 , 李 慧明 . 大力推广青贮玉米种植 促进山西畜 牧 业可持 续发展 [ J ] . 中国种 业, 2 0 1 5 ( 1 O ) . [ 2 ] 付蓉 . 对 我 国畜 牧业 可 持续 发展 的建议 [ J ] . 河南农业科学 , 2 0 1 6( 1 2 ). [ 3 ] 马启 军 . 改变饲养模 式 促进畜 牧 业 可持 续 发 展 [ J ] . 山 西 农 业科 学 ,2 0 1 5
何, 饲 料也 是一个 非常重 要的 因素 。 发展 现
我国畜牧业得不到 长久发展 , 得不到先进的 发展 , 只能从事 小农经济 , 而不 是大规模 机 械化养殖生 产, 这也 不利于 畜牧业优势品种 的培 养和研 究, 导致 新品种 研发缓慢 . 无法
选育出更好 的品种 。
代 畜牧业 就是通 过舍饲 化、 集约 化和企 业 化, ~方面 更好地 促进生 产发展 , 提供 出更 多的畜 产品, 另一方面更好地控制 药物科学 合理使 用, 更好地防控禽流感等 各种动物疫 病, 从而提 高畜 产品的 质量安全 水平 , 保 障 消费者的健康。 3 . 3 建 设现代 畜牧业是增 加农 民收入
_ 萧
如何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实现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
陈 丽 娜
( 黑龙 江 省双 鸭 山市畜 牧兽 医局 , 黑龙 江 双鸭 山 1 5 5 1 0 0)
摘 要 近年来, 我 国畜牧 业 加 快发 展 , 在 建设 现代 农 业 、 增 加 农 民收入 、 繁 荣农 村 经济 、 促 进 国民 经济和 社 会发 展 等 方面 发挥 了十 分重要 的作 用 。 畜牧 业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考措施]推进生态畜牧业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考措施]推进生态畜牧业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局部。

大力开展现代畜牧业,对促进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县畜牧业面临加快开展、又好又快开展的历史性机遇,如何抓住难得机遇,突出主攻方向,破解开展难题,真正做大做强我县畜牧产业,推动我县现代畜牧业开展上台阶,是各级党政和畜牧部门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坚决开展现代畜牧业的信心第一,开展现代畜牧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部署。

兴旺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和重要组成局部,其开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省委、省政府作出“要把开展现代畜牧业作为突破口,努力实现畜牧业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率先跨越,在全省掀起一场畜牧业现代化革命”的重大部署。

2022年,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畜牧业“百亿工程”,2022年底作出加快现代畜牧业开展的重大决定。

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畜牧业开展,把其作为农村经济骨干产业来抓,县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到2022年实现畜牧产业化上台阶的目标任务,县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剑府发〔2022〕57号〕。

第二,开展现代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是自然禀赋优越。

我县幅员面积辽阔,气候温和,粮食产量高,有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适宜畜禽生产开展,有利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降低养殖自然风险。

二是生产增量空间大。

散养仍是当前我县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形式,畜禽的家庭零星分散饲养占养殖总量的65%,通过科学规划,开展规模养殖的增量空间大。

三是加工业开展潜力大。

汇丰食品、嘉信食品两家企业年加工能力在100万头以上,海琦牧业万头肉牛低温宰杀加工生产线近期将建成投产,陕西宝鸡鑫海雅各布尔公司在我县投资建设特种羊及土鸡宰杀加工厂已破土开工。

稳定、优质、丰富的畜产品资源和流通加工业的开展,为精深加工业强势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浅述宁国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

浅述宁国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

17浅述宁国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胡 勇(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人民政府,安徽宁国 242332)摘 要:宁国市畜牧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显著实效,文章对宁国市面对“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宁国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1 宁国市畜牧业现状2020年宁国市生猪饲养量25.18万头,其中出栏17.54万头,存栏7.64万头;家禽饲养量达4994.4万羽,其中出栏4353.5万羽,存栏640.9万羽;肉羊饲养量达4.1万头,其中出栏2.6万只,存栏1.5万只;肉类总产7.64万t;禽蛋总产量0.51万t。

“十三五”畜牧业取得显著实效。

主要体现在(1)养殖布局进一步调整。

“十三五”期间,两次调整养殖布局,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区、省级青龙湾风景名胜区、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水阳江宁国段沿岸200m 实行禁养,划定禁养区面积220.364km 2,其中2016年划定禁养区共72个、面积208.29km 2,2019年划定水阳江宁国段禁养区12.074km 2,总共关闭搬迁养殖场156个。

(2)生态养殖进一步发展。

制定了猪、家禽、牛羊、特种养殖等多种技术规范。

对新建养殖小区(场)实行行业准入管理,严格把关。

对全市600余户中小规模养殖场实行标准化提升、逐步淘汰不合格养殖场,节粮型鼓励草食性、无污染中华蜂等生态养殖产业进一步发展。

(3)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突破。

我市314个备案养殖场全部建设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完成率100%,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99%。

探索出社会化专业处理的粪污处理模式,安徽司尔特肥业利用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年处理畜禽粪污能力8万t,2020年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4万t。

(4)畜牧业逐步实现转型升级。

顺安公司实行资产重组,轻装上阵,获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其属下长虹、梅林、程村、高村养殖小区49栋鸡舍已完成笼养,批饲养达206万羽。

云燕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5月份投产,当年税收8000万元。

畜牧业发展中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畜牧业发展中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畜牧业发展中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畜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利用饲料资源饲料是畜牧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畜禽的饲养效益。

首先,合理配置饲料成分。

通过科学配方制定,根据不同动物的需要,将各种饲料原料合理搭配,实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均衡供给,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减少饲料浪费。

其次,降低饲料损失。

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防止饲料霉变、潮湿、露天堆放等导致的饲料损失,提高饲料的贮存和利用效率。

此外,发展节水型饲料,减少饲料生产中的水资源消耗,也是一种重要的节约措施。

二、循环利用畜禽粪便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养分,如果不进行有效利用,将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

因此,循环利用畜禽粪便是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将畜禽粪便进行科学处理,如堆肥处理。

通过堆肥,可以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其次,利用生物发酵技术。

选用适当的微生物菌种,将畜禽粪便进行发酵,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排放的气体和污水,同时生成可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的气体,如甲烷。

三、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水资源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水资源的短缺和浪费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节约利用,首先要加强饮水管理。

合理安装饮水设备,减少饮水的溢出和浪费;其次,发展循环冷却系统。

大型的畜禽养殖场通常需要使用冷却系统来降温,可以利用循环冷却技术,将用于冷却的水进行循环利用,减少水的消耗。

此外,发展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将雨水用于饮水、冲洗和清洁等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

四、推动综合利用畜牧废弃物畜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首先,可以将畜禽粪便和废弃饲料进行生物发酵,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宁国市畜牧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宁国市畜牧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宁国市畜牧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摘要客观分析了宁国市畜牧业现有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畜牧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以期指导今后畜牧工作。

关键词畜牧产业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安徽宁国宁国市是安徽省重点畜禽养殖县市之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畜牧产业经营取得了较快发展,综合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畜牧业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与国内畜牧业先进县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

还需进一步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我市畜牧产业。

1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畜牧业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手段,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集“产加销、牧工贸”于一体的生产经营形式。

它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步走向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畜牧业产业化呈现出集约、现代、持续的特征。

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必然导致集约型取代粗放型。

而集约型畜牧业必须把传统技术、常规技术与现代畜牧新技术优点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龙头,综合运用饲养、加工、销售等科学手段,促进技术、经济、生态协调统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数量型转向品质需求型。

而面对复杂、竞争激烈的市场,畜牧产品要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其市场价值,必须要“优质”,优质是畜牧业的前提,而产业化又是优质的基础。

宁国市畜牧业要在现有基础上再上台阶,必须加大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步伐。

因此,实施畜牧业产业化,是实现宁国市畜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高度统一,保持畜牧业持续发展,促进传统畜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战略措施,同时,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宁国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宁国市地域宽广,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畜牧业于2004年被纳入农业支柱产业范畴。

颍上县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颍上县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颍上县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介绍了颍上县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颍上县的畜牧业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对策;安徽颍上现代畜牧业就是集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化、组织化、品牌化、产业化、经营者管理意识科学化于一体的畜牧业。

1发展现状近年来,颍上县畜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到2008年6月底,全县存栏大牲畜21.42万头,同比增长1.9%;山羊存栏28.94万只,同比增长1.7%;生猪存栏42.76万头,同比增长6.5%;家禽存栏594万只,同比增长11.5%。

全年出栏生猪37.12万头,同比增长9%;出栏肉牛6.51万头,同比增长4.7%;出栏羊21.08万只,同比增长1.8%;出栏家禽242万只,同比增长11.5%。

其主要特点为:一是畜牧业生产各项指标均有增长,尤其是生猪及能繁母猪增长较快;二是良种普及率不断提高;三是规模养殖场建设规模大、标准高;四是畜牧业实用技术进一步推广。

猪、牛、羊的人工授精技术已全面铺开。

为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颍上县委、县政府采取了非常得力有效的措施。

现将颍上县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介绍如下。

1.1以养殖小区建设为平台,促进畜牧生产规模化2007年,在颍上县委、县政府以奖代补扶持畜禽养殖小区(场)政策的激励下,全县畜牧业规模养殖发展是历史上最好、最快的一年,全县建成321个规模养殖场,目前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不少养殖场对圈舍还进行了修整、改造,使之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科技含量大大提高,对2008年的畜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008年上半年,由于政策好、市场好、服务好,颍上县群众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发展规模养殖的积极性仍然高涨,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规模养殖场正在建设中。

其中5 000头猪场16个(1万头猪场3个),500头牛场8个(1 000头牛场1个),羊场3个,兔场4个,鸡场2个,鹅场1个。

畜牧业的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

畜牧业的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

畜牧业的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畜牧业是人类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农业生产活动,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畜禽产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畜牧业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成为了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资源利用资源利用是指对畜牧业所需的水、土地、饲料等自然资源进行高效利用的过程。

首先,水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确保水的供给和排放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精细管理,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土地的草原退化和沙化现象。

再次,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畜牧业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和改良饲料的加工技术,降低饲料的使用成本,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回收与利用畜牧业产生的有机肥料、废弃物等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首先,有机肥料的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环节之一。

将畜牧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理,通过堆肥、厌氧发酵等技术手段,将有机肥料转化为资源,用于农田的施肥,提高土地的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其次,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

将畜牧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生产生物质燃料、生物基肥料、畜禽饲料等产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再次,畜牧业的废水处理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人工湿地等方法,将畜牧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保护水资源的安全。

三、循环经济的推进为了推进畜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畜牧业的监管,推动畜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转变。

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和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畜牧业的环保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提高环保意识,支持和参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策与思考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人畜争粮加剧、畜产废弃物增多、环境污染加重、碳排放增加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严重影响人畜的生存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低碳畜牧业和资源再利用的关键。

根据毫州市的动物、植物、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探讨适宜毫州市实际的多种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畜牧业安徽省规模养殖
近几年来,毫州市在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方面,立足实际,开拓创新,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走新型产业化之路,探索出了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数量、质量、效益的同步增长。

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的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实现低碳畜牧业,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1.“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深加工-废弃物处理-饲料原料”循环链。

这一循环链以畜产品加工为龙头,从粮食生产到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不断转化增值,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畜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血、羽毛、骨骼等)通过加工,又转化为饲料原料,实现了物质能量循环使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循
环链。

2.“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或粪便生化处理加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

通过在规模养殖场户大力实施“沼气工程”或通过畜禽粪便的生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使大量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既生成新的能源和资源,又减少了污染,净化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又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肥源,减少化肥施用量,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3.“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草食家畜养殖-过腹还田”循环链这一循环链。

通过开发秸秆饲料资源,发展生态型、节粮型畜牧业,变废为宝,减少污染,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以农养牧,以牧保农,农牧并举,推动了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实现低碳畜牧业的措施和建议
1.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实行产业化经营
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是整个畜牧产业循环链中经济效益最高的一个环节,不仅能够拉长产业链条,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加大各项扶持力度,精心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加大对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的引进力度,努力提高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三是支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是加强良种繁育等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

二是加大畜牧兽医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龙头企业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大力推广规模饲养、疫病综合防控、配合饲料生产、秸秆青贮氨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3.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畜产品质量
无污染、无残留和无公害的绿色、安全、营养食品日益成为食品生产的发展方向。

全市以畜牧业质量标准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

4.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在防控工作中,毫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坚决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大会战,不断完善组织指挥系统、预警预报系统、防疫监督系统、疫情控制系统,狠抓以疫情监测、强制免疫、消毒灭源、检疫监督和疫情处置等为重点的五项措施的落实,全面提高防控工作水平。

三、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
1.畜禽粪污排放的危害性
畜禽废弃物、粪尿和污水数量大,所含的污染物数量和种类非常多,它们对空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孳生蚊蝇、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畜禽粪污排放对碳排放的影响
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直接表现为来自于畜禽呼吸、排气、粪便发酵、土地使用等方面。

其中畜禽粪尿带来的碳排放列在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之首,其次,冲洗地面、墙壁、栏杆、尿沟、运动场的污水,打扫垫草、地面的污物,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3.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低碳畜牧业的关键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一方面是减少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本身的碳排放,提高资源再利用率;另一方面,减少了煤、油、燃气、化肥和农药等生产与使用,这也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