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流行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结核病疫情特点五高一低

结核病疫情特点五高一低

结核病疫情特点五高一低1.结核病感染人数多(感染率高):目前全国已有4亿多人感染了结核菌。

在被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中,其中10%的人将发生结核病。

如果流行与感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今后10年间,感染人群将会增加到8亿人,这是一个极大的潜在性威胁。

2.现患肺结核病人多(患病率高):全国现有500万肺结核病人,占全球结核病人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0万。

75%的肺结核病人年龄在15~50岁之间,是劳动力产出的年龄段,而且病程长,病人身体损害严重,这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

由于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大量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存在于人群中,以至新病人不断发生。

据专家分析,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结核病防治措施,十年内结核病人数将超过3,000万。

3.结核病死亡人数多(死亡率高):解放前我国结核病流行猖撅,素有“十痨九死”之称。

数十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药的开发和联合化疗,使结核病的病死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因结核病死亡每年仍有15万,其死亡人数超过其他所有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

4.耐药结核病人多(耐药率高):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病人须接受至少6个月的药物治疗才能治愈。

据调查,结核病人中因经济困难而中断治疗者近50%。

如果病人得不到规范化的治疗,会导致耐药病人的逐年增多,而耐药菌的传播,又产生新的耐药病人,用现有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难以奏效,而且费用十分昂贵,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我国的结核病耐药情况十分突出,耐药率高达46%。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的结核病耐药监测资料中,中国被列为“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5.农村结核病人多(农村疫情高于城市):结核病是一个贫困病,越是贫困的地区,结核病发病人数越多。

我国80%的结核病人在农村,老、少、边、穷地区更这严重。

结核病已成为农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个主要传染病。

6.传染性肺结核病疫情仍居高不下(低递降率):十年来,全国传染性肺结核病患病率无明显改变,为157.8/10万,尤其是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197/10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疫情呈蔓延趋势。

肺结核的结核病的疫情分析与防控措施

肺结核的结核病的疫情分析与防控措施

肺结核的结核病的疫情分析与防控措施肺结核(Tuberculosis)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由于其高传染性和致死率,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肺结核的疫情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肺结核的疫情分析肺结核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很常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患上肺结核,其中约有150万人因此而死亡。

1.1 肺结核患病率据统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肺结核高发地区,而在发达国家,由于医疗条件的进步,肺结核的患病率已经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乙类肺结核病人占总病例的33.68%。

1.2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进而通过吸入感染。

此外,结核菌也可通过粪便、尿液等不常见的途径传播。

1.3 影响结核病传播的因素结核病传播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感染性、聚集性、接触频率和接触时间的长短等。

此外,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如HIV感染者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结核菌的传播风险更高。

二、肺结核的防控措施针对肺结核的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下面将重点介绍目前常见的防控措施。

2.1 疫苗接种卡介苗是一种有效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患结核病的风险。

卡介苗接种在许多国家都是强制性的,并且已被证明是一项成功的预防措施。

2.2 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早发现肺结核病例并进行适当的治疗对控制疫情至关重要。

对于疑似结核患者,应进行痰液培养和结核菌鉴定,以确认诊断。

并及时开展抗结核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3 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各国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结核病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这包括制定防控策略、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建设、提供经济支持等措施,以确保结核病得到有效防控。

2.4 教育和宣传加强公众对肺结核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防控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高危人群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高危人群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高危人群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要有效防控肺结核的传播,首先需要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高危人群的情况。

本文将针对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高危人群进行探讨。

一、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包括发病率、年龄分布、性别差异、季节变化等方面。

1. 发病率:肺结核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约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菌,其中数百万人患上活动性肺结核。

据统计,2019年全球共有约1040万人感染结核菌,导致约142万人死亡。

2. 年龄分布:肺结核虽然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以15-59岁的成人为主要发病人群。

青壮年的免疫力相对较强,但由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因素,容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3. 性别差异:男性在肺结核的发病率方面明显高于女性。

这与男性职业特点以及生活方式相关,例如男性常从事多人共享空间的工作,如矿工、建筑工人等。

4. 季节变化:肺结核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发病趋势,但总体上冬春季节为高发季节。

这是因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干燥,人体免疫力下降,易使结核菌扩散。

二、肺结核的高危人群肺结核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个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结核菌。

这类人群包括HIV/AIDS感染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

2. 结核菌感染者的亲属和密切接触者:肺结核是一种空气传播病,与病患长时间密切接触的亲属、同事、室友等也容易感染结核菌。

3. 疟疾和糖尿病患者:疟疾和糖尿病等疾病可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感染肺结核的风险。

4. 长期住院患者和监狱人员:长期住院患者和监狱人员由于生活环境封闭拥挤,容易形成结核菌传播的条件。

5. 营养不良和贫困人群:营养不良和贫困人群由于生活条件差,容易患上肺结核。

而肺结核患者也更容易因病情加重而陷入贫困。

结语肺结核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高危人群的情况非常重要。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依然在继续流行,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很大风险,给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对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结核病的传播情况和病因,还可以为进一步治疗和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重点分析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结核病的发病率,发展趋势,感染率和传播途径等情况。

调查的背景是因为近年来结核病仍然是我国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造成大量的人员感染和死亡。

同时由于结核病病原菌的变异性和人群的流动性,使得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多样,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和难度。

所以,加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二、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结核病的发展情况是各不相同的。

总的来说,结核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其中,20-40岁人群的患病率最高,达到40%以上。

另外,农村地区结核病的发病率高于城市,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结核病的发病率更高。

这提示我们在控制结核病时,要特别关注这些高发地区和人群的趋势,及时开展宣传教育和针对性控制。

三、感染途径分析结核病的传染途径非常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食品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由调查可知,结核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空气传播,占比最高,达到80%以上。

其次是食品传播和血液传播。

这提醒我们在预防结核病的时候,空气传播是最为关键的途径,可以采用保持室内通风、隔离孤立等措施,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四、病因分析结核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细菌的毒力、宿主的免疫因素和外界环境等。

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肺部结核病的感染率较高,其中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而且,过分使用抗生素和较长时间的化疗,会加速病原体的变异和扩散,对治疗不利。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肺部结核病的积极治疗,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诊断手段,及时防止病原体的变异。

五、控制策略建议结核病的传染性强,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威胁。

肺结核在我国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肺结核在我国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肺结核在我国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发和流行的趋势。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面临着严重的肺结核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

一、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状况1. 流行趋势我国自1990年代以来,肺结核病例数一直处于高位。

一些地区的高病率和高死亡率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结核病病例数为72,000例,死亡人数为1.5万人。

2. 分布情况我国结核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西部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而阿拉善盟、四川南部、云南等部分地区的发病率居全国之首。

3. 性别和年龄我国肺结核患者中男性较多,其次是女性以及儿童。

年龄方面,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青少年和儿童的肺结核病例数逐年下降。

二、肺结核流行的影响因素1. 疫苗接种不足疫苗是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我国疫苗接种率不高,部分贫困地区甚至没有接种疫苗的条件。

2. 贫困和营养不良研究显示,贫困和营养不良是影响我国肺结核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贫困地区的人群健康水平较低,很难获得必备的医疗和保健资源,导致结核病流行。

3. 环境污染我国的环境污染程度较高,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对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中易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结核分支杆菌。

4. 个人行为个人行为也是影响肺结核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吸烟、过量饮酒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削弱免疫力,增加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风险。

三、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从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趋势、分布情况、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探讨,旨在唤起公众对肺结核问题的关注。

我们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和个人健康素质,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减少肺结核病例。

新疆石河子地区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

新疆石河子地区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
构成差异具有统 计学 意义 ( =3 3 . 9 5 , P < 0 . 0 5 ) 。 不 同 年 龄 段 患 者 各 类 肺 结 核 的 分布 , 见表 1 。
另有 1 0 . 4 %来 源于疆 外农 民工。② 各年
龄 组 中, 男性 病 例 构 成 比 均 高 于 女 性 , 两
cH{ NEsE c0M M I J N| TY 0( ) GT O Rs
防 保廉 复
新 疆 石 河 子 地 区肺 结 核 的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及 分 析
张 砚 检验 。 医 院
结 果
在本组资料 中 , 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所 占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 , 且易合并呼吸系
性别构成 差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X 2=6 .
4 6 ; P< 0 . 0 5 ) 。( 不 同 年 龄 各 类 型 肺 结
核 构成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3 3 . 9 5 ,
P<0 . 0 5 ) 。④3 5 7例肺 结核 患者 中合 并
症 位 居 前 四位 的 是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8 6例 、
结核的误诊率 、 漏诊 率 。
糖尿病是肺结 核 常见 的非 呼吸 系统 合并症。近期 研 究 结 果 进 一 步 提 出 J : 血糖控制不 良是发生结核病 的危险 子 。 而且有研 究 示 , 糖尿 病 与 多耐 性 相
关。本组资料中 , 合 并 糖 尿 病 的肺 结 核 患 者4 0例 , 以中老 年为 主, 其 中有 2 3例 患 者 血糖 控 制 不 理 想 。上 述 数 据 间 接 提 示 , 中老年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 , 以及 『 I I 【 糖控制不理想 , 在 结 核 病 的流 行 特 征 方 面 将 产 生 一 定 的 影 响 。凶 此 , 在 糖 尿 病 患 者 中, 尤 其 是 在 血 糖 控 制 不 良 的患 者 中 进 行

肺结核疾病特点、好发部位、病灶、结节表现、影像学CT诊断等总结

肺结核疾病特点、好发部位、病灶、结节表现、影像学CT诊断等总结

肺结核特点、好发部位、病灶、结节表现、影像学CT诊断肺结核宝典总结!结核病影像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肺结核的CT特点:三多三少(多灶性、多态性、多钙化性、少肿块性、少结节堆聚性、少增强性)。

肺结核的CT特点概括为:1、好发部位。

肺结核好发于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可能因为人直立时,这些部位的血压相对低,血液循环差,巨噬细胞减少,导致局部抵抗力低。

并且,这些部位氧气多,结核是需氧菌,在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聚集。

2、病灶多形态。

很多结核,特别是典型的肺结核,往往是很多种形态。

大叶性肺炎,表现为斑片状阴影;肺癌,表现为肿块,或者结节;金葡菌肺炎,常出现空洞。

但肺结核常常有条索状阴影,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有空洞,有实变,有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等,多种形态的病灶混合在一起!3、多部位。

早期肿瘤、大叶性肺炎等,常常局限在某一个肺叶生长。

但很多典型的肺结核常常侵犯多个肺叶或者肺段。

4、常有结节。

肺结核反映在CT上就是常常有大小不等多发结节,肺结核多发结节,一般偏小。

假如结节偏大,分布不均匀,则要考虑转移性肺癌。

5、结节一般不会堆积在一起。

肺结核特征多个结节堆积,肺结核的小结节常常分散在两肺6、少肿块。

肺结核很少形成肿块,肺穿刺活检提示肉芽肿,也不能轻易诊断肺结核,而要考虑肺癌。

7、少增强。

肺结核因干酪性坏死,增强CT强化一般不明显!但有些肺结核在增殖阶段,生长活跃,没有形成明显坏死,有可能显著增强。

肺癌生长需要血供,常常显著强化。

无强化:强化CT值<10Hu;轻度强化:强化CT值达10~20Hu;中度强化:强化CT值达20~30Hu;重度强化:强化CT值≥30Hu。

也可这样这样分类:轻度强化:CT值上升<20HU;中度强化(CT值上升20~40HU),明显强化(CT值上升>40HU)。

就是增强CT上病灶越白,强化也明显,肿瘤、一般细菌感染引起炎性结节常常明显强化,肺结核强化不明显。

我国肺结核的流行趋势

我国肺结核的流行趋势

我国肺结核的流行趋势
我国肺结核的流行趋势在过去几年有所下降。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自2000年以来,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019年,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为66.4/10万人,较2018年下降了4.4%。

这一趋势反映了我国在预防和控制肺结核方面所取得的一定成果。

我国针对肺结核的控制工作主要包括广泛的结核菌感染筛查、规范的治疗和监测,并加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管理。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病例报告和追踪,加大了对结核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了公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然而,肺结核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仍需继续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艾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增加,相关高风险人群的肺结核感染率可能会有所上升,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控制工作,提高病例的及时发现和治疗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病流行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对住解放军第309医院的部队官兵肺结核病例的流行特点及进行分析,为控制部队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9-2010年某医院部队官兵肺结核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2009-2010年门诊及住院治疗结核病例共207例,平均发病年龄32岁,60岁以上占12.57%,男女比11.94:1。

92.75%来自驻京部队,战士占65.70%,干部占23.67%,军队离退休未交地方人员占10.63%。

原发性占0.97%,血行播散性占1.93%,继发性占73.91%,结核性胸膜炎占12.56%,继发性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占10.63%。

179例新发肺结核病例痰检率为77.10%,痰菌阳性率为18.12%,痰菌阴转率96.77%。

采用6~9月疗程进行化疗,202例完成化疗病例,治愈率98.51%。

结论某医院部队官兵肺结核病例以青年男性战士为主,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肺结核治疗以短程化疗为主,治愈率较高。

《2011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显示,全球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死于结核病的人数已从2003年的180万减少到2010年的140万,在中国、巴西、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家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的情况下,全球结核病致死人口降到了10年来的最低水平。

2010年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与2000年相比肺结核患病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肺结核死亡人数都明显下降。

但军队肺结核近10年的发病率一直在0.5 ‰波动,虽然发病率的升高不明显,但在军队传染病构成中所占比例明显升高。

排位也从第3位逐渐跃到第1位,成为军队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1]。

对部队官兵肺结核病的流行特点分析,对军队肺结核的防控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现对2009—2010年某医院部队官兵肺结核病例进行分析,旨在能为军队制定结核病防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来源于2009-01-01/2010-12-31,在医某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部队官兵肺结核并且已经停药的肺结核病例。

1.2 研究方法用Excel 2003软件对部队官兵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部队官兵肺结核患者情况作出分析。

2 结果
2.1一般状况2009-01-01/2010-12-31,某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部队官兵肺结核病例共207例,其中2008年登记的43例、2009年登记的78例、2010年登记的86例。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季节分布全年均有发病。

春季73例,占总病例数的35.27%;夏季54例,占26.09%;秋季为46例,占22.22%;冬季34例,占16.43%。

春夏季发病占61.37%。

2.2.2人群分布
2.2.2.1性别年龄分别患者平均年龄32岁,20~2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占全部发病人数的6
3.77%,50~5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少,占全部发病人数的1.45%,60岁以上合计占12.57%。

患者男性191例,女性16例,男女比11.94:1(表1)。

2.2.2.2 部职别分布207例病例中92.75%来自驻京部队,7.25%来自外地。

192.例驻京部队肺结核病例中,驻京总直部队占44.27%,北京军区占39.06%,海军占4.17%,空军占12.50%。

207例病例中干部占2
3.67%,战士占65.70%,军队离退休未交地方人员占10.63%。

2.2.2.3肺结核病患者发现及管理方式207例患者中,新发病例占86.47%,复发病例占1
3.53%。

因症就诊发现占82.61%,体检发现17.39%。

8
4.54%的患者管理方式为住院+门诊
管理,门诊管理方式占15.46%。

2.2.2.4 肺结核分型及痰菌情况原发性占0.97%,血行播散性占1.93%,继发性占7
3.91%,结核性胸膜炎占12.56%,继发性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占10.63%。

继发性肺结核中9.71%伴有空洞。

181例肺结核病例中菌阳肺结核占17.13%,菌阴肺结核占70.17%,未查痰菌者占27.07%。

179例新发肺结核病例痰检率为77.10%,痰菌阳性率为18.12%,痰菌阴性率81.88%,痰菌阳性者占所有新发肺结核病例的13.97%。

2.2.2.5合并症有合并症者占27.05%,合并症主要有肺部感染、咯血、心脏病、高血压、肿瘤、肝炎、糖尿病、上感、肾结石、胆囊结石等。

其中有两种及以上合并症者占12.56%。

2.2.2.6 化疗方案与治疗效果新发肺结核治疗:一般采用6~9个月短程督导化疗方案2HRZE/4HR(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空洞、病灶范围较广泛的病例疗程延长至9个月(3HRZE/6HRE)。

复发肺结核治疗:既往未使用含利福平的治疗方案者,仍可使用新发肺结核短程化疗方案。

既往已规范使用含利福平的治疗方案者,可选用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强化期至少3个月,巩固期12个月左右。

207例病例中有3例迁出,1例复员,1例死于肺癌。

202例完成化疗病例,199例治愈,治愈率98.51%。

31例菌阳肺结核中30例阴转,阴转率96.77%。

3讨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疗程长的特点。

部队肺结核疫情一方面受地方疫情影响,另一方面部队人员居住集中、生活紧张、训练强度及体力消耗大,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引起肺结核。

本组调查显示,肺结核发病具有季节性,春季发病高,夏秋季其次,冬季发病最低,这与李升团调查资料基本一致[2]。

20~2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占全部发病人数的63.77%,男女比11.94:1,战士占65.70%,说明部队肺结核病人以男性青年战士为主,战士为部队主要战斗力,且居住集中,一旦发生结核病容易造成传播和小范围的聚集,应当重视战士结核病的诊治及预防。

值得注意的是我院收治的部队60岁以上肺结核所占比例高达12.57%,军队离退休未交地方人员占10.63%,这一方面与驻京部队干休所较多,老年军队人口基数多有关,另一方面也提示要加强重视军队老年肺结核。

某院主要收治驻京部队肺结核,仅有极少数当地诊治不了的病例才会从外地转入北京,驻京部队肺结核病例中,驻京总直部队和北京军区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4.27%和39.06%,海军、空军分别占4.17%、12.50%,这和海军空军驻京人员数较少,轻型肺结核多在自己的医疗体系看病有关。

某医院肺结核病例以新发为主,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为主,管理以住院+门诊管理方式为主。

与全军肺结核疫情监测资料[3,4]相比结核性胸膜炎略有上升,继发性与原发性略有下降,痰菌阳性率变化不大。

有合并症者占27.05%,有2种及以上合并症者占12.56%,合并症主要有肺部感染、咯血、心脏病、高血压等。

某院部队官兵肺结核病患者治愈率98.51%,痰菌阴转率96.77%,治愈率与痰菌阴转率都较高,这与部队肺结核治愈率相一致[5,6]。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也是影响部队官兵健康传染病。

军队结核病控制的目的是遏制结核病在部队的流行,最终消灭结核病。

化疗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督导管理是确保病人规律治疗、完成规定疗程,达到高治愈率的唯一途经。

因此,病例发现与化疗督导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现代结核病控制的作用,做到“有病必查、查出必治、治必彻底”的目的。

部队结核病控制的重点是士兵,因此在新兵入伍时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补种卡介苗,强阳性者预防用药,该方法对减少结核病发病,控制结核病暴发流行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