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晏殊 导学案练习题
浣溪沙练习题含答案

浣溪沙练习题含答案浣溪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词牌名,由宋代词人晏殊所创。
它以五言句式为主,共八句,每句五言,其中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浣溪沙以其流畅的旋律和优美的格律,成为词人们喜爱的词牌之一。
以下是一些浣溪沙的练习题及答案:1.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春天的景象。
- 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答案: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词句,补全这首浣溪沙。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填入合适的词句,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浣溪沙。
答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3.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主题,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秋天的景色。
- 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4.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词句,完成这首浣溪沙。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填入合适的词句,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浣溪沙。
答案: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主题,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冬天的寒冷。
- 表达对家乡的眷恋。
答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家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加深对浣溪沙词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浣溪沙的写作技巧。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浣溪沙(晏殊) 练习

浣溪沙练习浣溪沙①晏殊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练习】二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练习】二1、全诗思绪都围绕“独”字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结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
“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浣溪沙(晏殊) 练习

浣溪沙.....练习浣溪沙①........无可奈何花落去,........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②...一曲新词酒一杯,识燕归来。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练习】一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练习】二.....................3.、......1.、全诗思绪都围绕“”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暗含着:。
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水调歌头浣溪沙复习导学案

《浣溪沙》晏殊复习课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步骤一、知识点拨1.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2.上阙写了什么?下阙又写了什么?上阙怀旧,感伤年华易逝;下阙惜春,悼念春光难留。
3.本词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这首词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律和谐。
词意极为深广,从极为平常的时序转换中引出富含人生哲理的启迪。
4.文章脉络梳理:一曲新词酒一杯——富贵闲适的生活,去年天气旧亭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夕阳西下几时回——就眼前之景来抒写情怀,无可奈何花落去——悼惜的情感,似曾相识燕归来——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小园香径独徘徊——惆怅的感情更为强烈。
5.本词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书写对人生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做到了情景理结合,浑然一体。
7.词的上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夕阳西下几时回”暗含了怎样的哲理?①写词人借酒消愁,抒发孤单冷寂之情,表述了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②“夕阳西下几时回”暗含之意是: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的感叹和对友人的思念。
蕴含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在先,生活的不因为消逝而虚无。
9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
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感时伤春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的表现手法10. “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浣溪沙》晏殊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习题】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2. 全诗的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两句诗好在哪里。
5.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
1. B。
诗人写的不是对燕子归来情景似曾相识,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
2. 独。
3.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4、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5. 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
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26)《浣溪沙》复习课导学案

《浣溪沙》复习课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步骤一、知识点拨1.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2.上阙写了什么?下阙又写了什么?上阙怀旧,感伤年华易逝;下阙惜春,悼念春光难留。
3.本词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这首词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律和谐。
词意极为深广,从极为平常的时序转换中引出富含人生哲理的启迪。
4.文章脉络梳理:一曲新词酒一杯——富贵闲适的生活,去年天气旧亭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夕阳西下几时回——就眼前之景来抒写情怀,无可奈何花落去——悼惜的情感,似曾相识燕归来——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小园香径独徘徊——惆怅的感情更为强烈。
5.本词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书写对人生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做到了情景理结合,浑然一体。
7.词的上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夕阳西下几时回”暗含了怎样的哲理?①写词人借酒消愁,抒发孤单冷寂之情,表述了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②“夕阳西下几时回”暗含之意是: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的感叹和对友人的思念。
蕴含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在先,生活的不因为消逝而虚无。
9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
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感时伤春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的表现手法10. “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七年级浣溪沙练习题

七年级浣溪沙练习题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经典的诗词,而晏殊的《浣溪沙》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首词,我们来一起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首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常见的练习题类型。
一、词语解释1、“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新词”的意思是()A 新创作的词B 新唱的词C 新流行的词答案:A解释:“新词”指新创作的词,这里诗人一边喝着酒,一边欣赏新创作的词。
2、“去年天气旧亭台”中“旧亭台”的意思是()A 古老的亭子和楼台B 去年去过的亭子和楼台C 还是原来的亭子和楼台答案:C解释:“旧亭台”指还是原来的亭子和楼台,表明景物依旧,但时光已经流逝。
二、诗句理解1、“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这句诗通过对夕阳西下的追问,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惋惜和感慨,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惆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诗被誉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无可奈何”表达了诗人对落花凋零的无奈之情;“似曾相识”则写出了燕子归来带来的熟悉之感。
在对比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欣慰和希望。
三、意境分析整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这首词营造了一种怀旧、感伤而又略带希望的意境。
通过描绘旧亭台、夕阳西下、落花、归燕等景象,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感慨时光的匆匆流逝。
但归来的燕子又给人带来一丝熟悉和温暖,让人在无奈中又有一丝期待。
四、主题探究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答:这首词的主题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一丝期许。
五、比较阅读将晏殊的《浣溪沙》与其他同主题的诗词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浣溪沙(晏殊) 练习

浣溪沙练习浣溪沙①晏殊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练习】二1、全诗思绪都围绕“”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暗含着:。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练习】二1、全诗思绪都围绕“独”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
徘徊:来回走。
诗意对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夕阳西下几时回。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小园香径独徘徊。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主旨探讨: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1、夕阳落花归燕感时伤春以景传情
2、两句话(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
3、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4、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孤寂伤感无可奈何花落去
6、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
落寞,孤独无可奈何花落去
7、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8、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