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抗生素效价的测定
抗生素效价的测定方法

抗生素效价的测定方法1. 磁敏感性法:该方法是将细菌和抗生素共同培养在琼脂平板上,然后在琼脂平板的一侧放置磁性探针,通过磁力对菌落的影响,测定抗生素效价。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重复性好。
2. 微量滴定法:该方法是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加入含有微生物的培养基中,控制每次加量相同,直至培养基中出现明显的抑菌圈,然后根据最小抑菌浓度来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这种方法对药物浓度的变化比较敏感,但误差较大。
3. 黏度测定法:该方法是根据细菌代谢后产生的黏性物质的变化,来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对试验条件较为严格。
4. 限制性酶切割法:该方法是将抗生素和细菌混合后,通过限制性酶将其切割成小片段,进而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这种方法需使用限制性酶切割试剂和设备,相对较为复杂。
5. 形态学观察法:该方法是观察抗生素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的影响,来判断抗生素的效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菌的菌落比较大的情况,但操作比较繁琐。
6. 代谢产物测定法:该方法是根据细菌代谢产物的变化,来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但对试验条件较为严格。
7. 荧光标记法:该方法是将抗生素用荧光标记,然后与细菌共同培养,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来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这种方法对试验条件要求比较高,但结果可靠性较高。
8.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该方法是将抗生素用于特定的抗体结合,然后通过检测抗体与细菌结合的情况,来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同时避免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9. 质谱法:该方法是使用质谱仪分析样品中的分子质量的变化,来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这种方法可分析多种抗生素,但设备价格昂贵。
10. 核磁共振法:该方法是使用核磁共振仪测定样品中的氢、碳、氮等原子的共振频率和空间结构,来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这种方法对试验条件的要求非常高,且设备也价格昂贵。
测定抗生素效价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抗生素的效价测定方法

抗生素的效价测定方法一、引言抗生素是指能够抑制或杀灭某些细菌的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兽医学中。
为了保证抗生素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其效价进行测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生素效价测定的方法。
二、理论基础1. 抗生素效价抗生素效价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抗生素所能杀灭或抑制的菌落数量。
通常使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或最小杀菌浓度(MBC)来表示。
2. 测定原理抗生素效价测定是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抗生素与一定数量的细菌接触后,确定其最小有效浓度来评估其功效。
通常使用微量稀释法、滤纸片扩散法、管式稀释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准备所需试剂和设备:包括培养基、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
(2)选择适当的细菌株:选取适合该种类药物敏感性测试的细菌株,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制备细菌悬液:将选定的细菌株接种于含有适当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其稀释到一定浓度。
2. 测定方法(1)微量稀释法① 准备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将抗生素溶解于含有适当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制成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② 在试管中加入细菌悬液和药物溶液:取一系列标准试管,分别加入相同数量的细菌悬液和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混匀后孵育。
③ 观察并记录结果:观察每个试管内是否有细菌生长,记录最低有效(2)滤纸片扩散法① 准备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滤纸片:将抗生素溶解于无菌蒸馏水中,然后在无菌平板上放置一张过滤纸片,在过滤纸片上滴入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② 在平板上接种细菌悬液:在已经凝固的无菌平板上均匀涂布一层细菌悬液。
③ 孵育并观察结果:将含有药物滤纸片的平板孵育,观察抑菌圈的大小,记录最小有效浓度。
(3)管式稀释法① 准备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将抗生素溶解于含有适当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制成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② 在试管中加入细菌悬液和药物溶液:取一系列标准试管,分别加入相同数量的细菌悬液和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混匀后孵育。
管碟法

实验2 管碟法测定土霉素生物效价一、目的要求1、了解管碟法测定抗生素生物效价的基本原理。
2、学会管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方法,并学习抗生素发酵过程一些重要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二、基本原理衡量抗生素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含量称效价。
抗生素效价测定可采用化学法或生物效价测定法。
抗生素生物检定法是利用抗生素对细菌(或真菌)的杀死或抑制的程度,作为客观指标来衡量维生素中有效成分的效力的一种方法。
此法检测灵敏性高,由微量抗生素即可检出(0.5u/ml)。
因此,微生物检定法被作测定抗生素效价的一种经典方法。
生物效价测定有稀释法、比浊法、扩散法三大类。
管碟法是扩散法的一种。
本实验采用管碟法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管碟法就是利用有一定体积的不锈钢制的小管(牛津杯),将抗生素溶液装满小杯,在含有敏感试验菌的琼脂培养基上进行扩散渗透,经过一定时间后,抗生素扩散到适当的范围,产生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半径与抗生素在管中的总量(单位)、抗生素的扩散系数(cm2/h)、扩散时间(即抗生素溶液注入钢管至出现抑菌圈所需的时间)、培养基的厚度(mm)和最低抑菌浓度(u/ml)等因素有关。
抗生素总量的对数和抑菌圈直径的平方呈直线关系。
因此,抗生素效价可以由抑菌圈的大小来衡量。
将已知效价的土霉素标准液先制成标准曲线,比较已知效价标准液与未知效价的被检品溶液的抑菌圈的大小,就可算出样品中抗生素的效价。
三、实验材料1、培养基(供摊布平板用)蛋白胨6g 酵母膏6g 牛肉膏1.5g 葡萄糖1g 琼脂15—18g蒸馏水1000ml pH:6.8 1.05kg/cm?/SPAN> 121.3?/SPAN>C灭菌20分钟2、菌种:黄色八叠球菌(Sarcina flava)3、土霉素碱标准品4、仪器:玻璃试管、试管架、吸管(1ml,2ml,10ml)、吸耳球、离心管、容量瓶、烧杯、三角瓶(5 00ml)、量筒(250ml,500ml,1000ml)、玻璃棒、温度计、牛津杯、镊子、培养盘、恒温箱、台秤等管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管碟法的原理。
抗生素效价测定实验报告

抗生素效价测定实验报告抗生素效价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更好地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和开发新的抗生素药物,了解抗生素的效价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抗生素的效价,为抗生素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1. 实验菌株:选择一种常见的细菌菌株,如大肠杆菌。
2. 抗生素:选择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
3. 培养基:选择适合实验菌株生长的培养基。
4. 细菌培养器:提供适合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
5. 稀释液:用于制备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
6. 培养皿:用于培养细菌和抗生素溶液的混合物。
7. 灭菌器:用于灭菌培养皿和其他实验用具。
8. 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培养皿和其他实验用具放入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实验中的污染。
2. 制备抗生素溶液:根据实验要求,将抗生素溶解在稀释液中,制备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
3. 制备菌液:将实验菌株接种到含有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中,培养至合适的生长期。
4. 稀释菌液:将培养好的菌液按照一定比例稀释,以获得一定浓度的菌液。
5. 实验操作:在灭菌的培养皿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溶液和稀释后的菌液,使其均匀混合。
6. 培养细菌:将培养皿放入细菌培养器中,提供适合细菌生长的条件,培养一定时间。
7. 观察结果: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生长情况,记录下不同抗生素浓度下的细菌生长情况。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抗生素浓度下的细菌生长情况。
通常情况下,抗生素浓度越高,细菌的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也越强。
通过对比不同浓度下的细菌生长情况,我们可以确定抗生素的效价。
效价越高的抗生素,其抑菌作用越强,对细菌的杀灭效果也越好。
实验中还可以进行一些控制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可以设置对照组,即不加入抗生素的培养皿,以观察细菌的正常生长情况。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管碟法)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管碟法)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测定抗生素效价的方法比较多,一般可以分为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和两种方法配合等四大类,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生物学方法以抗生素的杀菌力作为衡量效价的标准,其原理恰好和临床应用于的要求一致这是它的优点;又其灵敏度较高,需用检品的量较小,也是其它方法所不及的。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常用的有稀释法、比浊法和扩散法(或称渗透法)。
稀释法这一方法是用培养基将检品抗生素稀释到各种浓度,并依次分装到一系列的容器内,再加入等量“试验菌种”菌种菌液,并放在37 ℃保温箱内培养一定时间,观察何种稀释度适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该稀释度即为测定终点(或以细菌生长所引起的PH改变及溶血现象等生化反应作为测定终点),再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抗生素的终点作比较,即可求得检品的效价。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液体培养基,也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
所用的材料及培养基都必须严格无菌,并要注意无菌操作。
由于测定终点是以有无细菌生长来判断的,因此所得结果公是一个范围。
比浊法原理及操作大致与稀释法相同。
比浊法也是将不同量的检品及标准品分别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其对“试验菌种”的效应——即细菌生长所引起的混浊。
这一方法和稀释法的区别有二:a.比浊法的稀释间隔的密度比较近,准确度高一些;b.比浊法不以细菌有无生长的区分为终点,而是将标准品浓度和细菌生长所引起的混浊度求得一定的比例,再由检品的细菌生长混浊度推算检品的效价。
这一方法易受杂质的影响,并且不适用于有色或混浊的检品。
扩散法使用固体培养基,在培养基凝固以前将“试验菌种”混合进去,在这样备妥的培养表面,可以用种种设计使检品液或含有抗生素的物质与有菌种的培养基接触。
经过培育后,由于抗生素向培养基中扩散,凡抑菌浓度所能达到之下细菌不能生长因而形成透明的抑菌范围,此种范围一般都呈圆形,称为“抑菌圈”。
抗生素生物效价测定

抗生素生物效价测定【实验目的】1. 掌握抗生素生物效价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管碟法测定抗生素生物效价相关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抗生素的效价常采用微生物学方法测定,它是利用抗生素对特定的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的原理来测定抗生素效价的方法,如管碟法。
管碟法是根据抗生素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中的扩散渗透作用,比较标准品和检品两者对试验菌的抑菌圈大小来测定供试品的效价。
管碟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含有高度敏感性试验菌的琼脂平板上放置小钢管(内径6.0±0.l mm,外径8.0±0.l mm,高10±0. lmm),管内放人标准品和检品的溶液,经16~18小时恒温培养,当抗生素在菌层培养基中扩散时,会形成抗生素浓度由高到低的自然梯度,即扩散中心浓度高而边缘浓度低。
因此,当抗生素浓度达到或高于MIC(最低抑制浓度)时,试验菌就被抑制而不能繁殖,从而呈现透明的无菌生长的区域,常呈圆形,称为抑菌圈。
根据扩散定律的推导,抗生素总量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的平方成线性关系,比较抗生素标准品与检品的抑菌圈大小,可计算出抗生素的效价。
管碟法系将抗生素标准品和供试品各稀释成一定浓度比例(2:1或4:1)的两种溶液,在同一平板上比较其抗药活性,再根据抗生素浓度对数和抑菌圈直径成直线关系的原理来计算供试品效价。
取含菌层的双层平板培养基,每个平板表面放置4个小钢管,管内分别放入供试品高、低剂量和标准品高、低剂量溶液。
先测量出四点的抑菌圈直径,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检品的效价。
(1)求出W和V:W=(SH+UH)-(SL+UL)(式 2.10-1)V=(UH+UL)-(SH+SL)(式 2.10-2)式中:UH:供试品高剂量之抑菌圈直径;UL:供试品低剂量之抑菌圈直径;SH:标准品高剂量之抑菌圈直径;SL:标准品低剂量之抑菌圈直径;(2)求出θ:θ=D·antilog(IV/W)(式 2.10-3)式中:θ:供试品和标准品的效价比;D:标准品高剂量与供试品高剂量之比,一般为1;I:高低剂量之比的对数,即log2或log4。
实验三 抗生素效价的测定

实验三抗生素效价的生物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抗生素效价测定的原理2.掌握培养基的配制、灭菌3、掌握接种技术二、实验原理抗生素的医疗价值决定于它的抗菌特性,因此利用它们各自的抗菌活性来测定其效价有着特殊的意义。
效价的测定法有:液体稀释法,比浊法和扩散法等。
本实验采用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杯碟扩散法来定量测定洁霉素的效价。
测定时,将规格完全一致的不锈钢小管(即牛津小杯)置于含敏感菌的琼脂平板上,并在牛津小杯中加入己知浓度的标准青霉素溶液和未知浓度的青霉素发酵液。
于是,抗生素就自牛津小杯处向平板四周扩散,在抑菌浓度所达范围内敏感菌的生长被抑制而出现抑菌圈。
在一定的范围内,抗生素浓度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呈线性关系。
因此,只要将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抑菌圈直径进行比较,就可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未知样品的抗生素效价。
三、材料和器皿1 菌种:大肠杆菌(E.coli)。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作生物测定用时,平板应分上下两层,上层须另加25%葡萄糖)。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配方:牛肉膏3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15-20g 1000ml 水pH 7.4-7.63试剂(1)l%pH6磷酸缓冲液:K2HPO4 0.2g(或K2HPO4·3H20 0.253g)KH2P040.8g,蒸馏水100ml。
(2)25% 葡萄糖溶液100ml。
(3)苄青霉素钠盐:1667U/mg(1U即1国际单位,等于0.6ug)。
4其他:牛津小杯(不锈钢小管,内径6土0.lmm,外径8土0.lmm,高10土0.1mm),培养皿(直径90mm,深20mm;大小一致,皿底平坦),试管、滴管、移液管(5ml)、移液枪(1ml)、枪头、镊子、涂布棒等。
四、方法和步骤1标准曲线的测绘(1)倒底层培养基:取无菌培养皿5套,每皿移入20ml牛肉膏蛋白陈底层琼脂培养基,置水平待凝,备用。
(2)铺含菌上层培养基:将装在三角瓶中的牛肉膏蛋白陈琼脂培养基(100ml)融化,待冷却到50℃左右时再加入25%葡萄糖液2ml和大肠杆菌菌液5ml(加入菌液的浓度应控制在使IU/ml青霉素溶液的抑菌圈直径在20-24mm),充分混匀后,用移液管吸取4ml于底层平板上迅速铺平,然后移水平位置凝固。
31 抗生素效价的测定

A=1u/ml
continue
A B
第一组 0.4u/ml
B
A C A
A B
A B
B
A C A
A
B
A B
B
A
A B
第二组 0.6u/ml
A C
A C
A C
A C
A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A
A C
第三组 0.8u/ml
A D
D A
A D
A D
D A
A D
A D
D A
A D
共18个培养皿,分为6组:B、C、D、E、F、G
continue
第四组 1.0u/ml A E
E
A F A G A
A E
A E
E
A
A
E
A E
E
A F A
A E
第五组 1.2u/ml
A F
A F
A F
F A
A F
A F
A F
第六组 1.4u/ml
A G
A G
A G
G A
A G
A G
G A
A G
continue
加好,盖盖,37度培养16~18h,精确测量各个 抑菌圈的直径。 分别求出每组3个培养皿中1U/mL标准品抑菌圈直 径的平均值n1,n2,n3,n4,n5,n6,再求出 6组中1U/mL标准品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a,总平 均值与每组1U/mL标准品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的 差,即为各组的校正值。即: a1=a-n1; a2=a-n2; a3=a-n3; a4=a-n4; a5=a-n5; a6=a-n6;
稀释法 比浊法 管碟琼脂扩散法(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抗生素效价的生物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抗生素效价测定的原理
2.掌握培养基的配制、灭菌
3、掌握接种技术
二、实验原理
抗生素的医疗价值决定于它的抗菌特性,因此利用它们各自的抗菌活性来测定其效价有着特殊的意义。
效价的测定法有:液体稀释法,比浊法和扩散法等。
本实验采用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杯碟扩散法来定量测定洁霉素的效价。
测定时,将规格完全一致的不锈钢小管(即牛津小杯)置于含敏感菌的琼脂平板上,并在牛津小杯中加入己知浓度的标准青霉素溶液和未知浓度的青霉素发酵液。
于是,抗生素就自牛津小杯处向平板四周扩散,在抑菌浓度所达范围内敏感菌的生长被抑制而出现抑菌圈。
在一定的范围内,抗生素浓度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呈线性关系。
因此,只要将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抑菌圈直径进行比较,就可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未知样品的抗生素效价。
三、材料和器皿
1 菌种:大肠杆菌(E.coli)。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作生物测定用时,平板应分上下两层,上层须另加25%葡萄糖)。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3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15-20g 1000ml 水pH 7.4-7.6
3试剂
(1)l%pH6磷酸缓冲液:K2HPO4 0.2g(或K2HPO4·3H20 0.253g)KH2P040.8g,蒸馏水100ml。
(2)25% 葡萄糖溶液100ml。
(3)苄青霉素钠盐:1667U/mg(1U即1国际单位,等于0.6ug)。
4其他:牛津小杯(不锈钢小管,内径6土0.lmm,外径8土0.lmm,高10土0.1mm),培养皿(直径90mm,深20mm;大小一致,皿底平坦),试管、滴管、移液管(5ml)、移液枪(1ml)、枪头、镊子、涂布棒等。
四、方法和步骤
1标准曲线的测绘
(1)倒底层培养基:取无菌培养皿5套,每皿移入20ml牛肉膏蛋白陈底层琼脂培养基,置水平待凝,备用。
(2)铺含菌上层培养基:将装在三角瓶中的牛肉膏蛋白陈琼脂培养基(100ml)融化,待冷却到50℃左右时再加入25%葡萄糖液2ml和大肠杆菌菌液5ml(加入菌液的浓度应控制在使IU/ml青霉素溶液的抑菌圈直径在20-24mm),充分混匀后,用移液管吸取4ml于底层平板上迅速铺平,然后移水平位置凝固。
(3)放牛津小杯;待上层充分凝固后,在每个琼脂平板上轻轻放置4只牛津小杯,其间距应相等,如图所示。
(4)滴加标准样品液,用无菌洁净移液管滴加标准样品,每一稀释度应更换一根移液管。
每只牛津小杯中的加量为0.2ml。
或者用带滴头的滴管加样品,加液量如图所示与杯口水平为准。
每一稀释度做三个重复。
(5)培养:待样品加毕后,最好换上无菌陶瓷盖作培养皿的盖子,并将平板置于37℃温箱内培养18-24h观察测定结果。
(6)测量与计算:移去测定培养皿的陶瓷盖,再将牛津小杯移去,精确地测量各稀释度的青霉素的抑菌圈直径(若用圆规两脚的针尖测量则更精确),并记录。
计算步骤:
算出各组(即各剂量)抑菌圈的平均值。
算出各组IU/ml的抑菌圈平均值。
统计5套培养皿中IU/ml的抑菌圈总平均值。
以IU/ml抑菌圈的总平均值来校正各组的IU/ml抑菌圈的平均值,即求得各组的校正值。
以各组IU/ml的抑菌圈的校正值校正各剂量单位浓度的抑菌圈的直径,即获得各组抑菌圈的校正值。
举例:若30个IU/ml青霉素溶液的抑菌圈直径的总平均值为22.6mm。
而第一组内6个IU/ml青霉素溶液的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为22.4mm,则:第一组的校正值=22.6-22.4=0.2mm。
若第一组皿内40 IU/ml青霉素溶液的抑菌圈平均值为18.6mm,那么,第一组中40 IU/ml青霉素溶液的抑菌圈校正值=18.6+0.2=18.8mm。
其他各组依次类推以获得各自的校正值。
(7)绘制标准曲线:在对数坐标纸上,以青霉素浓度(对数值)为纵坐标;以抑菌圈直径的校正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青霉素发酵液效价的测定
用1%pH6磷酸盐缓冲液将青霉素发酵液作适当稀释。
每个被检样品用3套培养皿进行测定。
青霉素标准液(IU/ml)与发酵液的稀释液间隔地加入牛津小杯中,然后将平板放37℃下培养18-24h后,测定抑菌圈的直径。
3青霉素发酵液效价的计算
(1) 将青霉素标准工作液(IU/ml)在培养皿中抑菌圈的平均值与标准曲线上IU/ml的抑菌圈直径进行校正,求得校正数。
(2)将此校正值校正被检发酵液抑菌圈直径,求得该被检发酵液的校正值。
(3)将此校正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得被检青霉素发酵液稀释液的效价。
(4)将被检青霉素稀释发酵液乘上其稀释倍数,就可求得青霉素发酵液原液的效价。
五、结果记录
1将标准青霉素和青霉素发酵液的实验数据分别填入表中。
2在对数坐标纸上,以青霉素浓度(IU/ml)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抑菌圈直径的校正值(mm)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计算发酵液中青霉素的效价。
注意事项
l要注意控制大肠杆菌的菌液浓度,否则会影响抑菌圈的大小。
2不同的青霉素制剂每毫克所含的国际单位有差异,做标准曲线测定时应注意选择。
苄青霉素钠盐1mg=1667国际单位
苄青霉素钾盐1mg=1595国际单位
六、思考题
1用微生物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有何优缺点?
2本实验中哪些操作易引入误差,如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