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历史唯物主义主观题集锦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主观试题集锦

1、(18全国卷Ⅰ.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1)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0分)

【参考答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分)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分)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破除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4分)

(3)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6分)

【参考答案】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勇于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在不懈奋斗中实现梦想。(每条2分,答出任意3条得满分6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18北京卷.38)(34分)“湖平两岸闲,风正一帆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变化的生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体人民致力同心,共同奋斗,,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舌尖上的美好生活:吃得更营养、更健康、更有文化,绿色食品成为就餐时尚。

家居里的美好生活:更加注重环保和艺术品位,智能家居,个性定制进入百姓生活。

休闲中的关好生活:健身、阅读、培训充电渐成潮流,博物馆、刷场门前的队伍变长了,亲子游、毕业游、定制游深受欢迎。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1)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变化的生活”与“不变的初心”之间的关系。(10分)

【参考答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改变过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衷,并在此初心的指导下,让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②价值存在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正确的价值观应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着力解决人民最关系的利益问题;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在中国共产党“不变初心”的坚持下,才会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其他方面做答,言之有理即可)

3、(18江苏卷.37)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

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6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随着第一次可燃冰试开采成功、“深海勇士号”探索深海4500米区域的神秘资源、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我国走向海洋的步伐越来越快。

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海洋权益争夺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日趋尖锐,以及因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枯竭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依海富国,以海强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中国梦”才会越来越近。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今天我们重视海洋强国建设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家战略利益和战略空间不断向海洋拓展和延伸,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如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角度回答,亦可)

4、(18全国卷III.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网山斗争、五次反“国剿”、长征、抗日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愁越酿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妻子和儿女的唯一遗产是三枚勋章。

将军农民的事迹被编入小学课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习近平高度评价甘祖昌将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强调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1)运用价值观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10分)

【参考答案】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动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精力。(10分)

(3)班级拟举办学习甘祖昌精神演讲会,请围绕“青春、奋斗”的主题列出演讲提纲的三个要点。(6分)

【参考答案】志存高远,树立崇高理想;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增长本领领;弘扬革命精神,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心系祖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青春理想。(6分)

5、(17全国卷I)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首饰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 2分)

【参考答案】(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树立人民是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5、(17江苏卷)34.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有些青少年认为,有了高科技电子产品,就不需要“诗和远方”。请运用价值观的道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该观点是片面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题中观点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物质满足的过分追求。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我们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将物质富足与精神追求结合起来。

6、(2016全国新课标I乙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12分)

参考答案:价值观影响人们对失误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的驱动,否定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

7.(15安徽卷39)(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实现经济稳中有进,要求政府弱化GDP考核机制,弱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盲目投资的冲动,着力解决收入、就业、社保、治安、环保等民生问题;要求政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发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要求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

(2)从认识社会“正确认识社会”角度对材料二进行哲学思考。(20分)

参考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面对稳中有进的要求,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政府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保障经济平稳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

8.(15重庆卷14)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13~14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战国。面对外敌的入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不仅保卫了国家,而且为二战的最终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2014年,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隆重纪念活动,以此铭记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l)今年,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展现共同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决心,警示世人勿忘历史,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世界范圈内举行反法西斯纪念活动的意义(14 分)

答案示例:(1) ①活动让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反对侵略、促进发展是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②活动可以让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既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也符合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望。③活动也可以让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凝聚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国际组织和人民的力量,有力促进世界和平。

9.(15四川卷14)(24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12分)参考答案:①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思维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②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法治体系,改革上层建筑,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依法推动社区协同共治,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每点3分)

10.(15天津卷12)(3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现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3)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10分)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1.(15江苏卷34)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妥善应对。为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组织有关部门,调查了本地的民生状况,获取了相关数据。

◇召开改善民生专题协商会,邀请有关专家、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在政务网上开辟专栏,接受群众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意见反馈。

(1)请简要分析该市政府工作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6分)

参考答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

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2.(15海南卷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2)运用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10分)参考答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4分)我国倡导的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理念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时代发展要求;(3分)有利于凝聚共识,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同发展。(3分)

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提出城市发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如果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的风采、特色和精气神也将因此黯淡。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日趋成为重要竞争力。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是该放缓脚步、重温民族文化、守住我们城市的历史文脉了。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虚高、管理粗放、应急迟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

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结合材料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在实现城市发展中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答案(10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1分)城市发展的五大理念是对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正确反映。城市工作发展牢固树立并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2分)。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主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2分)城市发展的五大理念自觉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利于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幸福,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分)

解析:结合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考查唯物史观的相应哲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正确反映,体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五大发展理念属于价值观,发挥导向作用,城市发展的五大理念自觉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言之有理即可。

14. 人们在选择宜居城市时,往往会综合考虑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创新、绿色等新发展理念,具体落实。

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雄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宜居乐居智慧型城市的相关意见,在保持城市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特质的同时,强力推进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等行动计划,城市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城市建设要求所蕴含的道理。(8分)

答案(1)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设宜居城市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向人民群众学习,对人民群众负责。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越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绿色、开放等新发展理念是正确的、先进的,对于城市建设具有积极作用。(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