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时间的测量知识点

合集下载

考点0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考点0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 m,1 m=10 dm=100 cm=103 mm=106μm=109 nm(3)单位换算的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3)长度估测:黑板长2.5 m、课桌高0.7 m、篮球直径24 cm、指甲宽度1 cm、铅笔芯直径1 mm、新铅笔长1.75 dm、手掌宽1 dm、墨水瓶高6 cm3.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长度的物体叠放在一起,测出叠放后的总长度L,用总长度除以叠放物体的个数n,得到单个物体的微小长度l=L/n。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2)平移法——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刻度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

如测小球、硬币、圆柱形物体的直径,测量人的身高等。

(3)化曲为直法——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如不易拉长的细软线)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

如测量图示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小心地让细线与曲线重合,在细线上标记出起点和终点,再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4)化直为曲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路程(如操场跑道、某段道路等)上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滚动的圈数得出路程的长度。

如用自行车测一段马路的长度。

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3)“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长度时,要从整刻度开始),有刻度的一边必须紧贴被测物体。

初中科学测量知识点归纳

初中科学测量知识点归纳

初中科学测量知识点归纳测量是科学实验和观测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初中科学中的测量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基础的,下面将对初中科学中的测量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长度的测量长度是物体的直线距离,测量长度的单位是米。

初中阶段主要包括皮尺测量和尺规测量两种方法。

皮尺是一种基本的测量工具,常用于测量较小的物体;而尺规则是一种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常用于较长的物体。

二、时间的测量时间是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持续的长短,测量时间的单位是秒。

初中科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秒表和钟表。

学生需要掌握正确使用秒表和钟表进行时间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将时间单位进行转换。

三、质量的测量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测量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初中科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天平常用于比较物体的质量,而弹簧测力计常用于测量物体受力的大小,从而间接得出物体的质量。

四、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测量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

初中科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有直尺、容器和砂浆坛。

学生需要掌握使用这些工具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并能够进行单位的转换。

五、面积的测量面积是平面上一个区域的大小,测量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

初中科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有直尺、面积仪和光栅纸等。

通过这些工具,学生可以将物体的面积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计算。

六、温度的测量温度是物体热量的表征,测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初中科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

学生需要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温标的转换关系。

七、电流的测量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测量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初中科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有电流表和电阻丝变阻器。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正确连接电流表和测量电流的方法。

八、电压的测量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势差,测量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初中科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有电压表和电压计。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正确连接电压表和测量电压的方法。

九、功率的测量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测量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解析 此题中0.175 3 m的个位“0”对应的单位是m,“1”对应的单位 是dm,“7”对应的单位是cm,“5”对应的单位是mm。在物理实验中, 测量长度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题中的“3”是估读的,而“5”是 准确读数,即分度值就是1 mm。 答案 1 mm 方法归纳 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可以用“对位法”。 ①看所给测量结果的单位;②从小数点的前一位开始,逐级缩小单位,并同 时在各个数位上标出对应的单位,直到倒数第二位为止;③看标出的最 后一级单位(即倒数第二位数字所对应的单位)是什么,就可以确定此刻 度尺的分度值。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1-1-1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解析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故B正确。由图知,刻度尺上1 cm之 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1 mm,即此刻度尺的 分度值是1 mm;物体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45 cm对齐,所以物 体的长度为3.45 cm。 答案 B 3.45
例3 (2018福建龙岩上杭联考)如图1-1-4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 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 )
A.20 s C.200 s
图1-1-4 B.3.2 min D.180 s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解析 分针指在“3”和“4”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 间为t分=3 min=3×60 s=180 s;秒针指在“20”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t秒=20 s,即停表的读数为t=t分+t秒=180 s+20 s=200 s。 答案 C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4 (2018湖南张家界永定期中)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是因为未遵守操作规则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解析 错误与误差有本质区别,错误可以避免,但误差不能避免,A、B错 误;未遵守操作规则会产生错误,C错误;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 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选项正确。 答案 D

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精细梳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精细梳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 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 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4)一本书的厚度为8_mm_; 课桌的高度约为80_cm_;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_cm_;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_cm__;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_cm__;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_mm__;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_mm__;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_m__。

手指的宽度约为1_cm__; 自行车的高度约为1.1_m__。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00_μm__。

一元钱硬币的厚度约为2_mm__; 手掌的宽度约为1_dm__; 一个分子的直径是20_nm__;分析:先把长度的几个单位都写出来,然后代入原题的数字,看一下是否符合常理,就可以了。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国际单位制①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②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③我国法定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2、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长度的测量①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②正确使用刻度尺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的测量结果:数字:准确值+估计值。

4、时间的测量①基本工具:停表。

②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5、误差①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②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二、重、难点重点: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③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2、正确使用刻度尺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师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师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1、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其换算关系为:1千米=103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生活中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钢尺、卷尺、米尺、皮尺、三角尺等。

3、时间的常用单位有小时、分钟、秒,其换算关系为: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知识点1、测量的意义及其单位(1)测量的意义:如图甲所示,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 那个较长?如图乙,中心的两个圆那个面积较大?先目测,在用刻度尺测量,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AB和CD一样长,中心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由此说明仅凭感觉判断一个物体的大小、长短,有时并不准确,所以要对物体的某些外观特征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和工具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2)国际单位制:测量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区选定的标准各不相同,交流就会很不方便。

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知识点2、长度的单位物理量单位符号换算关系(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

(2)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注意: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位之间的换算,不仅仅是数值参与运算,且单位也同时参与运算;(2)换算过程中,不要再写上原单位,只写目标单位;(3)明确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其中的估读值为cm.(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cm。

(图1)(图2) (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

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经典笔记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经典笔记

一、长度换算;长度常见的单位有光年、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国际单位是m。

(kilometer 千米millimeter毫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m =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00μm;1μm=103 nm;1m=10dm =100cm=1000mm=106μm=109 nm二、时间单位的换算;时间的单位常用的有小时(h)、分钟(min)、秒(s)。

国际单位是秒,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hour小时),(minute分钟)(second秒)三、速度单位的换算;1m/s=3.6km/h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二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2.速度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利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可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这种方法叫比值定义法。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变形公式:S=vt t=sv18、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1、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于岗亭是___________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_________的。

(填“运动”或“静止”)2、我们说:“长江滚滚向东流”,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认为水是向东运动的;如果我们坐在顺水向东漂流的船上,以我们自己为参照物,会感觉江边的树木和房屋是向___________运动的。

15、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8 m B.教室内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3m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0m/s 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长度、时间的测量知识点
一、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____)、分米(____)、厘米(____)、毫米(____)、微米(____)、纳米(____)】
2、单位换算
2-1、1km= m = dm = cm = mm= μm = nm 1m= ______ dm=_______cm=________mm
1mm= ________μm= _______nm
1km= _______ m
2×10-10m=_______nm
2-2、课桌的高度约0.75______。

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________。

小姆指宽约有1_______。

手掌的宽大约有1_______。

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________。

2-3、小华在2008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60,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
A.160m B.160cm C.160dm D.160mm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度尺的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观察刻度尺的、和的位置;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紧贴且平行(或重合),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并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录结果时,必须有和。

3、测量过程中,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做。

和错误不同,
它是(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4、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减小系统误差:换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实验方法;
②减小偶然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①化少为多(又称累积法):待测量较小时,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和,然后计算出带测量;
②化曲为直(又称替代法):用弹性很小的细线与待测物体完全重合,然后拉直测长度;
③化直为曲(又称滚轮法):利用圆周长(如轮子)与圈数的乘积,得到路径的长度。

汽车、摩托车的里程表就是用的此原理;
④组合法(又称平移法):常见如“三角板+直尺”测量硬币的直径
练习:1、小平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①. ;
②. __________ ;

④.
2、如图所示,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

3、写出下列测量值的准确值、估计值和分度值
①2.32dm 准确值________ 估计值________ 分度值________
②452.86m 准确值________ 估计值________ 分度值________
③0.71cm 准确值________ 估计值________ 分度值________
甲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