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预习学案
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学案

11、《中国石拱桥》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石拱桥的杰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了解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交流1、查找有关说明文知识。
2、作家作品简介:3、给划线字注音弧形()拱桥()陡坡()匀称()惟妙惟肖()洨河()鷟()桥墩()漳州()涧()堤()砌()4、解释下列词语古朴——巧妙绝伦——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惟妙惟肖:绝伦:推崇:5、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要求说明分段依据)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三部分():二、合作探究:1、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2、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3、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三、练习反馈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③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④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第二课时一、预习交流1、介绍桥的特点用了什么顺序?2、课文才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3、课文才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二、合作探究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 读1、2段。
探究: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2) 读4、5段。
探究: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3) 读第6段。
探究: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4) 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18课《中国石拱桥》预习导学案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重点)2.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重点)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难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茅以昇(1896~1989),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桥梁史话》(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曾自叙过撰写此文的构思:(1)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
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
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
(2)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出现较晚,但它一出现便得到迅猛发展,即使在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3)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
二、文体知识说明文1.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
2.分类: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是事物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3.特征: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说明文概念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实用性文体。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性质、种类、关系等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中国石拱桥学案

《中国石拱桥》学案一、作者简介: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1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今镇江市)。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本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
二、课文概述:《中国石拱桥》是篇科技说明文。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
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
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这篇文章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
在介绍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后,作者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文中充满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深深敬佩之情。
三、学习目标:1、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3、学会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四、学习过程: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2、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对赵州桥进行了介绍?其结构特点是什么?它从: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几个方面来写的。
《中国石拱桥》学案5

《中国石拱桥》学案〔第一课时〕执笔:一、学习目标:1、读课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熟悉我国劳作人民的聪慧才智,加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二、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弧〔〕形拱〔〕形洨〔〕河匀称〔〕郦道元〔〕桥墩〔〕惟妙惟肖〔〕2、依据意思写成语:〔1〕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2〕非常精巧美妙无与伦比〔〕〔二〕整体感知速读课文,说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用横线在文中标出。
〔用四字短语表示〕〔三〕合作探究1、、再读课文,文中罗列了我国哪两座最著名的石拱桥?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3、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四〕动手操作1、请同学们制作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模型或画两桥的平面图,并在上面写上桥的长、宽等数据。
2、师做实验,验证石拱桥的承重能力。
〔五〕课堂检测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赵州桥:1只有一个〔〕型大拱。
〔最长、无坡〕2拱肩上各有两〔〕。
〔、防洪、〕3〔〕道拱圈拼成大拱。
〔独立承重〕4结构匀称环境和谐〔〕。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桥:1、〔〕个拱联成整体 --- 牢固。
2、桥面用〔〕铺砌成 ---平坦。
3、石栏上雕刻有〔〕 ----美观。
三、拓展延伸:说不尽的桥一、中国十大名桥〔1)卢沟桥〔2)广济桥〔3)五亭桥〔4)赵州桥〔5)安平桥〔6)十字桥〔7)风雨桥〔8)铁索桥〔9)五音桥〔10)玉带桥二、桥的诗句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扬州慢》姜夔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乌衣巷》刘禹锡4、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5、枯藤老数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四、课后作业将“桥的诗句〞工工整整誊抄在语文作业本上。
《中国石拱桥》预习学案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一、说明文知识回顾(一)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二)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三)常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更好更清楚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1.列数字:准确严密地说明事物或事理2.举例子:使说明内容具体化3.打比方: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4.作比较:使被说明对象特征更加突出、更加清楚明白5.下定义: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6.列图表:弥补文字表达缺欠,对使事物或事理说得更直接、更具体。
7.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8.引言论(引用说明)9.作诠释:对说明对象进行解释说明10.分类别:使文章内容清晰明白、条理分明(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时间先后、朝代先后2.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南到北3.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五)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递进式(六)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平实二、预习生字词:1、注音:雄跨匀称残损古朴推崇雄姿惟妙惟肖巧妙绝伦2、解释词语:惟妙惟肖:巧妙绝伦;【说明文短文练习】竹子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
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十多种。
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
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
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
因而对人类的贡献也最大,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
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
第2段文字的主要说明对象是_____。
(2)文中,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1《中国石拱桥》预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1《中国石拱桥》
一、给加点字注音。
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
匀称.桥墩.郦.道元惟妙惟肖.
二、解释词义。
惟妙惟肖:和谐:
匀称:古朴:
巧妙绝伦:推崇:
三、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
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为我国的桥梁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培养了大批的桥梁设计人才。
晚年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四、写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我国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国际反华势力加强对华经济制裁、叫嚣“红色中国不攻自倒”的反华论调极为猖獗的时代。
在经济贫困,自然灾害连续而至,以及反华势力猖狂叫嚣的情况下,有些人产生了前途渺茫的心理。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进步作家和知识分子写出了大量反应我国聪明智慧、坚强不屈精神的科普性文章,大大鼓舞了当时全中国人民的斗志。
这些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
茅以升以其对桥梁专业的深厚造诣,结合我国桥梁发展的历史,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请仔细阅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非必做题)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
2. 你觉得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 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对赵州桥进行了介绍?其结构特点是什么?
4. 课文从哪些方面对卢沟桥进行了介绍?其结构特点如何?
5.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为什么要选两个例子而不是一例子?。
《中国石拱桥》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题:《中国石拱桥》课型:新授课主备人:王玉兰
1.复习说明文的有关文体知识,了解作者茅以升及其背景,识记“残损”“古朴”“推崇”“匀称”“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重点词语。
2.了解说明对象,概括对象特征,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重点)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知识储备•
文学常识
1.说明文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客观地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
明事物的、、,或。
2说明文常见类型为、。
3.说明文常用说明顺序为、、。
4.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在说明文中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等。
走近作家作品: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
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
江大桥的建造。
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科普文章。
•字词梳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和谐()。
第18课《中国石拱桥》预习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记录疑问与笔 记)
重难点:探究说明技巧并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审读题目,确 定相关句段位 置。
2审读句段,寻 找特征,并依据 说明方法的基本 特征对号入座。
3结合句意和答 题模式分析回 答。
星题模式:
1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通 过……(句/词/ 段/文章的具体 内容),
2……(说明作 用)地说明了某 一事物/理 的……特点,
(节选自罗英《中国桥梁史科》)阅读选文,分别从说明方法和语言上各自选择一处进行赏析。
1.说不尽的桥文化:说一说有关桥的词语、俗语、传说
2.《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
有哪几个特征?,,
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活动二:问学与研学
1.找出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唐朝的张骞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O
答题格式:
1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
2引用了 /列举了,
2)列数字。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 约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通过列数字,准确而 具体地说明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的特点,给人以具体而清晰的印象。
3)摹状貌。例句: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 了石刻狮子的各种情态,说明了卢沟桥在装饰上的特点,突出了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唐朝的张骞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答题格式:
1这段文字运用了引资料/做引用(说明方法),
2引用了/列举了引用唐朝张嘉贞的描述和唐朝张 的赞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中国石拱桥
编制人:张敏琴编制时间:2013-8-13审核人:张敏琴
学习目标:
1、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弧”“洨”“载”“涧”“墩”“堤”等的读音,和“奇观”“巧妙绝伦”“惟妙惟肖”等词的意思。
2、了解作者的地位,成就。
3、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积累有关桥梁知识。
4、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方法。
5、了解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品味本文科学准确而有分寸的语言。
完成目标:
一、识字和释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弧.形()残损.()匀.称()记载.()长虹饮涧.()
桥墩.()河堤.()洨.河()
2、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注释写出相应词语。
匀称古朴
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在原地获取所需要的材料。
巧妙绝伦独一无二
二、本文作者是、专家,在旧中国,他主持建成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加了的设计。
晚年,他编写了《》。
三、速读全文,概括文章思路。
全文可分部分,每部分内容分别是
四、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1、从选文看,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
2、所选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的“大约”“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五、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回答问题。
1、请概括这部分说明的具体内容。
2、根据本段内容,给联拱石桥下定义。
联拱石桥是的石桥。
3、文中“永定河发水时……足见它的坚固”一句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
了。
4、文中引用马可·波罗游记中的有关内容。
①它的作用是。
②从上下文看,“美丽的奇观”是由哪两个方面共同构成的?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长度不一的半圆石拱组成。
B、卢沟桥约8米,路面平坦,差不多与河面平行。
C、卢沟桥的每个石柱头上刻有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D、卢沟桥历来为人们所称赞,主要是因为它地处入都要道。
六、阅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3、确定这种顺序依据文中的哪些关键词语?将它们写在横线上。
4、文中“修建于八百年前……至今还不完全知道”一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文中加点词“极其”和“各种”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极其”
“各种”
七、读完全文你一定知道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
(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
(3)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
(4)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
2、下列两句中加点词能否调换,为什么?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雄跨
..在江河之上。
(2)赵州桥横跨
..在洨河上,是世界着名的古代石拱桥。
3“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4、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根据示例的特点,以“路是什么?”为开头,写一段话。
示例: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
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
把这板凳放大。
“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谷,那就形成一座桥。
仿句:路是什么?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