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简称ASF)是一种对猪类具有高度致病性的病毒性疾病,曾在非洲及欧亚大陆引起大规模的疫情。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野生猪和软体动物传播,对猪的感染率极高,症状严重,病死率极高,传播速度快,对猪肉生产业造成了重大的危害。需要对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有一定的了解和应对。

一、流行病学

1. 病原体:非洲猪瘟病毒(ASFV)属于病毒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对抗干燥环境的能力较差,但在感染猪体内却有较强的稳定性。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途径传播。

2. 传播途径:非洲猪瘟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包括病猪间的直接接触、消化道传播和呼吸道传播。而通过叮咬,猪笼子、扇动携带病毒的苍蝇和螨虫均能传播病毒。

3. 敏感宿主:猪是非洲猪瘟的唯一敏感宿主,但不同品种对病毒的敏感性也有所差异。

4. 流行趋势:非洲猪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且持续时间很长,曾在欧洲、非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大规模的疫情。其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二、临床症状

1. 急性型病例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厌食、站立困难、呼吸急促、皮肤发绀、脸部皮肤充血、浑身出现瘀斑、肛门流血、黏膜出血等。病猪表现出极度的痛苦和不安。

2. 慢性型病例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周期性波动,病程较长,贫血和食欲减退等。临床上由于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但对慢性型病例的治疗可能性很小。

3. 子宫类型:母猪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性出血、胎儿死亡、早产、流产或胎儿发育不良等。

三、防控措施

1. 加强国际合作:由于非洲猪瘟的传播具有全球性,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协商制定统一的防治策略,共同应对非洲猪瘟病毒。

2. 开展宣传教育: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非洲猪瘟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养猪场主和猪农的防控意识,对疫情应急预案有所了解,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3. 禁止非法进口猪和猪产品:严格执行猪肉和猪产品检疫制度,禁止非法进口猪和

猪产品,避免病毒通过这一途径传播。

4. 加强养殖场管理:加强养殖场的管理,严格规范养殖操作,做好猪舍、设备、人

员管理和消毒工作。平时要做好疫病防范,采取封闭放养和严密监控措施,保持猪场的卫生。

5. 灭杀传染源:一旦发现疫情,需要及时隔离病猪,进行强制扑杀,对饲养及其附

近的养猪场、健康猪的动物要进行隔离防疫,密切接触者要观察14天。

6. 健全预警制度:建立完善的非洲猪瘟病毒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野生猪群的监测,及时掌握疫情的动态,提前做好防控准备。

7. 加强疫苗研发:加大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投入,提高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

性。

对于非洲猪瘟这种具有很强传染性和病死率的疾病,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

防控措施。只有通过政府、相关机构和养猪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非洲猪瘟的

传播,维护猪业的健康发展。

非洲猪瘟临床诊断及防控

非洲猪瘟临床诊断及防控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猪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但死亡率高达100%,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明显出血。 世界非洲猪瘟发病情况 本病自1921年在肯尼亚发现以来,一直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1957年先后流传至西欧和拉美国家,多数被及时扑灭,但在葡萄牙,西班牙西南部和意大利的撒丁岛仍有流行。 2018年8月2日下午17时,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诊断,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新城子)五五社区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并于8月3日上午11时确诊。截至8月3日15时,疫点内913头生猪已经全部扑杀和无害化。 病原发病机理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重要成员,病毒有些特性类似虹彩病毒科和逗病毒科。病毒粒子的直径为175-215纳米,呈20面体对称,有囊膜。基因组为双股线状DNA,大小170-190kb。在猪体内,非洲猪瘟病毒可在几种类型的细胞浆中,尤其是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该病毒可在钝缘蜱中增殖,并使其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本病毒能从被感染猪之血液、组织液、内脏,及其他排泄物中证实出来,低温暗室内存在血液中之病毒可生存六年,室温中可活数周,加热被感染病毒的血液55℃30分或60℃10分钟,病毒将被破

坏,许多脂溶剂和消毒剂可以将其破坏。ASFV可经过口和上呼吸道系统进入猪体,在鼻咽部或是扁桃体发生感染,病毒迅速蔓延到下颌淋巴结,通过淋巴和血液遍布全身。强毒感染时细胞变化很快,在呈现明显的刺激反应前,细胞都已死亡。弱毒感染时,刺激反应很容易观察到,细胞核变大,普遍发生有丝分裂。 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5~9天,往往更短,临床实验感染则为2~5天,发病时体温升高至41度?,约持续四天,直到死前四十八小时,体温始下降为其特征,同时临床症状直到体温下降才显示出来,故与猪瘟体温升高时症状出现不同,最初三至四日发热期间,猪只之食欲,显出极度脆弱,猪只躺在舍角,强迫赶起要它走动,则显示出极度累弱,尤其後肢更甚,脉搏动快,咳嗽,呼吸快约三分之一,显呼吸困难,浆液或粘液脓性结膜炎,有些毒株会引起带血之下痢,呕吐,血液变化似猪瘟,从三至五个病例中,显示有50%之白血球数减少现象,淋巴球也同样减少,体温升高时发生白血球性贫血,至第四日白血球数便降至40%才不下降,未成熟中性球数增加也可观察到,往往发热後第七天死亡,或症状出现仅一、二天便死亡。 流行病学易感动物? 猪与野猪对本病毒都系自然易感性的,各品种及各不同年龄之猪群同样是易感性,梦特哥马利氏等(Montgomery)于1921年曾设法试验白鼠、天竺鼠、兔、猫、犬、山羊、绵羊、牛、马、鸽等动物,

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措施

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措施 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引起了农业生产和经济的不利影响。猪瘟病毒的病原体学特性非常稳定,对于猪类具有很 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能够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动物福利问题。 流行病学 猪瘟是一种严重的动物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而传播。目前 还不存在针对猪瘟的有效疫苗,传染病控制的主要措施是预防和隔离感染的猪。 猪瘟最初发现于非洲,目前已经扩散到了亚洲、欧洲以及大洋洲。病毒通过野猪等野 生哺乳动物以及获得感染的猪进行传播。在流行病学中,病毒以野猪-养猪场-野猪的环路 进行传播。猪瘟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轻易地跨越国家或地区间的边界,因此在全球范 围内引起了高度关注。 临床症状 猪瘟主要感染猪,其中幼仔猪和年轻的仔猪感染率较高。感染后的猪体温会上升,出 现全身无力、食欲降低、呼吸急促等症状。同时,猪的皮肤会变成紫色或深红色,呈现出 出血性体征。在病程晚期,猪会出现呕吐、腹泻、瞳孔扩大等症状,最终导致猪因为病情 加重而死亡。猪瘟对猪的威胁非常大,一旦发生疫情,往往会导致大规模的死亡和养殖业 的损失。 剖检变化 猪瘟引起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性出血,包括心、脾、肝、肺、肾等多个器官。此外,病毒还会进入和破坏造血细胞,导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在病毒感染后的早期,猪的淋巴 结会出现肿胀,干燥的肌肉表面也会出现充血和肿胀。随着病情的加重,猪身体的颜色会 由淡红色变为紫色,主要是由于肌肉和皮肤内的血管出现了破裂和出血。最终,猪的各个 器官都会被病毒侵蚀,最终导致猪的死亡。 防控措施 猪瘟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检测和隔离。预防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生产和消毒 措施,防止感染其它猪场的病毒。预防措施包括猪场和野生猪栏建造的设施,以及食品加 工工厂的相应工序。此外,在病毒检测方面,建立有效的监测和筛查制度也非常重要。对 于发现感染猪的猪场,需要立即隔离感染的猪,并采取消毒和严格监测措施,以避免病毒 扩散。隔离猪场需要控制人员和物品的输入和输出,以保证病毒不被传播到其他地方。 总之,猪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疫病,对于动物福利和经济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预防 和隔离是控制疫情的主要方式,应引起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非洲猪瘟的诊断和防治

非洲猪瘟的诊断和防治 非洲猪瘟是一种极具传染性、致死性极高的猪病,一旦出现会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下是非洲猪瘟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一、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 1.高热:非洲猪瘟的患猪体温会急剧升高,甚至可达41℃以上。 2.食欲不振:患猪会出现食欲不振、口渴,甚至拒食现象。 3.呼吸困难:患猪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4.皮肤出血:患猪体内的血小板数量会急剧下降,出现皮下出血、鼻出血、咳血等症状。 5.全身乏力:患猪会出现全身乏力、行动不便的现象。 1.流行病学调查:由于非洲猪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例多发生在盛行地区,可以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2.临床症状: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非常明显,可以通过这些临床表现确定病因。 3.实验检测:常用的非洲猪瘟实验检测方法有ELISA、PCR等,在实验室中对病毒进行检测可以明确病因。 4.病理学检测:可以对死亡猪进行尸检,观察猪体内的器官是否出现出血、浑浊等症状特征,以明确病因。 1.加强猪场管理:猪场要进行必要的消毒、清洁工作,卫生条件要严格把控,生物安全措施要得到加强。 2.加强猪只检疫:新引进的猪只或者有病症的猪只,要进行检疫隔离,确保猪场不受病毒的感染。 3.强化疫苗接种:科学选用效果较好的非洲猪瘟疫苗,对猪群进行强制性接种,防止病毒扩散。 4.保持免疫屏障:养猪户若发现猪有非洲猪瘟的症状,要立即隔离,并进行消毒。另外,要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保持免疫屏障,防止病毒传播。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猪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比较困难。养猪户应当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范意识,认真遵守相关防治措施,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保证猪场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传染性、急性、出血性疾病,是唯一能够感染猪类的病毒性疾病, 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病原体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ASFV可以通过血液、鼻涕、粪便、尿液、精液和肉类等进行传播,疫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野生猪和家养猪之间的接触。 临床症状 感染ASFV的猪类通常会在感染后5-14天内出现症状。病情发展较快,并会快速传播。临床症状通常为以下两种类型: 1. 高热型:热度达到41摄氏度,体温持续升高,再伴随着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持 续性呕吐和腹泻。这些症状都与 ASFV 造成的大量器官损伤密切相关。 2. 出血型:这种类型的 ASFV 病情通常更为严重,感染猪会出现全身多处出血现象,包括皮下淤血、眼结膜充血、肺部渗血和肺水肿等症状,常常伴随或不伴随高热。 防控措施 1.建立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系统。饲养员和农民应该强化动物健康与病症的防范, 并且及时报告疫情。针对 ASFV 提供监测报告,并隔离感染猪只。在发现疫情时,必须立 即通报局部卫生部门,遵循相应的处理流程。 2. 健全消毒体系。ASFV 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因此需要严格的消毒体系来避免其传播。所有猪舍、设备和工具都必须定期进行消毒。 3.隔离感染猪只。 ASFV 极易传播,当在一个农场内发现感染猪只时,应该立即将其 隔离,避免病毒传播至其他类群。 4. 在猪舍内加强昼夜温度统计,并保证舒适温度。 ASFV 高传染性、严重危害生猪 健康,其传播方式也与环境影响非常相关。温度过高、过低、通风不良等不宜改变猪舍环 境搬动猪只。 5. 停止向 ASFV 疫区传输猪只和猪肉。停止过去批量转运猪只的做法,优先消费本 地猪肉,并严格控制猪肉的进口和出口。

猪的疾病 非洲猪瘟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非洲猪瘟的知识和防治 一、概述: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与猪瘟很. 难区分,从超急性到隐性,以高热、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功能改变、肺水肿和淋巴组织的广泛坏死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达100%。本病于1921年首次在肯尼亚发现,已在非洲、欧洲和美洲等数十个国家流行,且有不断蔓延的趋势。OIE将其列人必须通报的疫病之一,在我国列为一类传染病。该病于2018年8月传于我国。 二、病原: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 是非洲猪瘟病毒科的唯一成员,是一种具有20面体结构、带囊膜的双股DNA病毒,直径为172〜220 纳米,似六角形。基因组全长170〜190kb,编码200多种蛋白。该病毒至少有8 个血清型。抗原变异主要发生在结构蛋白P150、P14和 P12上。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吸附猪红细胞的特性,但细胞传代培养可使病毒失去这种特性,抗血清也可阻断此吸附特性。根据猪红细胞吸附特性,非洲猪瘟病毒可分为红细胞吸附性病毒和非红细胞吸附性病毒。无论是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该病毒均不产生典型的中和抗体,参与保护性免疫的机制有待探讨。但除某些超强毒株外,感染康复猪能抵抗同源毒株的攻击或再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能在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复制。体外培养时,可在猪的单核细胞、骨髓细胞和白细胞中复制,还可在鸡胚卵黄囊内生长,也可适应猪肾细胞、BHK-2 1 和 Vero细胞。非洲猪瘟病毒对温度和酸的抵抗力很强,室温干燥或冰冻数年不死。对高热敏感,在 60°C 经 3 0 分钟即死亡,对乙醚、氯仿等许多脂溶剂和常用消毒剂敏感。 三、流行病学: 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病猪体液、各组织器官、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均含多量病毒,带毒猪、猪肉及猪肉制品等都是重要的传染源。被病毒污染的饲料、水源、工(器)具、圈舍、相•水、牧场及污染空气等均能成为传染源,经口和上呼吸道途径传播。其中猪群中引进外观健康的感染猪(潜伏期病猪)及猪的下脚料是非洲猪瘟暴发的最常见的原因。非洲猪瘟病毒是唯一的虫媒DNA病毒,猪虱、隐喙婢和純

非洲猪瘟流行特点(无症状型)及防控

非洲猪瘟流行特点(无症状型)及防控 非洲猪瘟自2018年发生以来,从最早的呈现最急性型的4-7天发病、IO0%死亡率,到现在2-4周才发病,死亡率也降到个位数。这其中有猪与病毒的斗争,更有人为疫苗毒的介入,非洲猪瘟临床表现开始更多表现为无症状型。 一、非瘟发病类型 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无症状型。 二、无症状型特点 由于当前的更多无症状非瘟临床病例增多,发病过程和新增病例缓慢,并造成诊断困难(时阴时阳),对养猪业尤其是规模场危害巨大。 1、潜伏期长,最长3-6个月。 2、症状缓和、隐秘。部分仅表现为减料,部分无症状。 3、散毒弱、间歇性排毒。感染猪散毒少,并表现出间歇性排毒。 4、无症状感染比例大。 三、当前对养猪业危害 1、发病范围广。当前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发生,无论大型养殖集团或小型散养户。(散养户鉴别能力弱) 2、潜在危害大。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等发现后已在群中造成大量传播。 3、清理难度高。由于具备间歇性排毒、无症状等特点,无症状型鉴别困难。 四、如何防控 1、管理网格化、硬件单元格化 管理方面把不同单元、作业场景进行网格化区分,精确到人,单向流

动。如分区管理、分栋管理、分净污管理。 猪舍硬件方面单元格化,实体墙、实体门、独立料槽、防止串风(增加地沟风机、增加连体猪舍单元间防护)。 2、内部防交叉 员工不和猪粪接触(当前重要感染途径)。减少员工与猪只接触,减少员工与员工之间接触。 工器具分类、分区、分车间管理,物品单向流动。 分颜色管理。 目视化管理。 监督检查。 3、外部生物隔离 所有车间、走道增加防鸟虫网,防鼠墙、板,场内增加灭鼠、灭鸟措施。 人员多级隔离洗澡进场。 物品多级消毒进场。 4、提高猪体免疫力 猪只对营养需求有维持需要、生长需要、繁殖需要,目前很多人提出来防病需要。目前的全价料仅仅为了满足生长需要,部分阶段满足繁殖需要。但很少关注防病需要。通过提高蛋白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已经被研究证明。采用营养冗余策略,使用优质蛋白含提高饲料抚度,是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控当前无症状非瘟的有效手段。 可选择鱼粉、鸡蛋粉、鸡肝粉、奶粉、豆粉,发酵蛋白粉,发酵中药。 微生态制剂方面在改善肠道健康、环镜有益菌占位方面也起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猪瘟,又称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疾病。该病毒主要侵害家猪,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对猪场的经济损失极大。近年来,猪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流行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猪瘟,我们有必要对该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流行特点: 1. 高度接触性:非洲猪瘟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不但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等途径传播,因此易于在猪场内迅速蔓延。 2. 强大抵抗力:非洲猪瘟病毒几乎不受常规的消毒剂和高温的影响,因此在猪场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 3. 季节性流行:猪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多发生在秋季和冬季,这与猪场内环境的变化以及病毒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关系。 二、临床症状: 1. 发热: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会出现高热、全身不适的症状,体温可达40℃以上。 2. 呼吸道症状:猪在感染后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鼻孔流脓浊等症状,呼吸道症状严重的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3. 消化道症状:猪感染非洲猪瘟后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 4. 皮肤症状:部分猪在感染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溃烂等症状,严重时皮肤可出现大片的脱皮、渗液。 5. 血液症状: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体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导致出现出血倾向。 6. 行为改变: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会出现精神抑郁、站立不稳、步态异常、运动受限等症状,甚至出现昏迷、瘫痪。 三、剖检变化: 1. 头部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感染非洲猪瘟后,猪的头部和颈部淋巴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征及地理分布规律研究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征及地理分布规律研究 一、引言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类传染病。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死性,对猪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研究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其在地理上的分布规律。 二、非洲猪瘟的表现特征 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后,猪的症状表现多样化。病猪常出现高热、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体温可达40°C以上。此外,病猪还可能出现皮肤充血、瘀斑、呕吐、下痢等症状。病猪可在感染后数日至几周内死亡,病死率高达90%以上。 三、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只、间接接触受污染物品(如猪舍、车辆、工具等)以及野生动物的传播途径传播。感染猪只的分泌物、排泄物、组织等均含有病毒,具有强烈的传染性。野生动物(如野猪、埃塞洛亚山羊等)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四、非洲猪瘟的地理分布规律 非洲猪瘟在地理上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总体来看,该病在非洲大陆、欧洲、亚洲等地广泛流行,其中非洲地区感染率最高。此外,近年来,中国、越南、泰国等亚洲国家的猪瘟疫情也较为严重。

五、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传播,各国纷纷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 施阻断传播途径。其次,加强种猪源头管理,确保引种猪只的检疫合格。此外,做好畜禽养殖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也是防控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结论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猪类传染病,其流行病学特 征与地理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为了应对该病的挑战,各国应加强疫 情监测与报告、严格限制动物交易、加强养殖环境卫生等措施,共同 促进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African swine fever (ASF)[EB/OL]. (2020-04-19)[2021-12-21]. https://www.oie.int/en/animal-health-in-the-world/animal-diseases/african-swine-fever/. 2. Zhou X, Li N, Luo Y, Liu Y, Duan M, Li C, et al. African swine fever epidemic in China[J]. Vet Rec. 2019;184(8):1-4.

非洲猪瘟及其生物安全防控

非洲猪瘟及其生物安全防控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严重的猪病,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对猪类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这种疾病在非洲、亚欧大陆和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近年来,非洲猪瘟在中国等地区的爆发引起了广泛关注,对猪业、农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 影响。加强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对于维护猪业发展和保障国民经济安全具有重要 意义。 一、非洲猪瘟病毒特征及病原学 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复杂的病毒,属于病毒科。该病毒在外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在不同物体表面上存活数周,极易通过抵达感染性的猪兽之间的直接接触和运输 工具、环境等介质传播。感染后的猪只,其临床症状包括高烧、乏力、食欲减退、呼吸急促、皮肤发绀等。病变主要表现为血管炎、出血性肠炎和淋巴组织增生等,最终导致死 亡。 非洲猪瘟病毒对猪类的致死率极高,虽然在猪只之间传播广泛,但对人类和其他动物 不具有传染性,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由于防控工作不力,非洲猪瘟病毒在全球范围 内持续蔓延,对猪业、农业和经济造成了极大影响。 二、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 1. 直接接触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患病猪与健康猪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猪 场内的患病猪只和健康猪只之间的隔离十分重要。 2. 饲料、水源传播:非洲猪瘟病毒也可通过受感染的饲料、水源和环境传播。对饲 料和水源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监控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措施之一。 3. 人为传播:人为传播是非洲猪瘟蔓延的重要途径之一,包括在外国引进病毒携带 者和非法运输生猪等。 4. 虫媒传播:某些昆虫和节肢动物可能成为非洲猪瘟的传播者,例如蜱虫等。 三、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1. 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对非洲猪瘟的监测和早期预警工作,对可疑病例进行及时诊 断和报告。要建立健全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2. 强化疫苗防控:疫苗是预防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之一,积极研发和使用疫苗可以 帮助提高猪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猪只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

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目前已流行于非洲、欧亚大陆和亚洲部分地区,威胁着全球猪肉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介绍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1.1 流行范围 目前,非洲猪瘟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主要包括非洲、欧亚大陆和亚洲部分地区。在非洲,疫情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地区,如芬兰、波兰和立陶宛等欧洲国家,以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韩国等亚洲国家。其中,中国是最受影响的国家之一,已有多个省份报告 了非洲猪瘟疫情。据统计,自2018年8月份发现首例非洲猪瘟病例以来,中国已损失了数以百万计的猪只和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 1.2 病原学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大型 DNA 病毒,属于病毒纲铜线虫病毒科铜线虫病毒属。它主 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猪或野猪、斯蜱等昆虫的体液或分泌物、肉或肠道内脏等途径进行传播。病毒可以在猪的血液、体液、病理切片和器官、粪便、饲料、衣物、车辆等物品表面 存在数天到数周的时间。 1.3 临床表现 非洲猪瘟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从轻微的病毒感染到急性和猝死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病猪主要表现出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萎靡、皮肤发红、皮下淤血等症状。高度致死 性非洲猪瘟病毒株会在猪的内脏组织中造成严重的出血、肿胀等症状,导致很多猪只猝 死。 2.1 注重场内场外防控 场内防控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日常消毒和及时发现疑似病例的及时隔离等。场外防控主要措施包括做好入口检疫、控制野生动物和斯蜱等传播可能来源的传播 等。 2.2 控制疫情扩散 在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后,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具体措施包括:立即隔离、治疗或扑杀疑似或感染病猪,并对不明确病因的病猪进行检测;对场地、设施、饲料、人员、车辆等进行彻底消毒和封锁管控;调查流行病学史,依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适宜 的动物运输安排和统一处置方式。 2.3 强化宣传教育

非洲猪瘟的病理特征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病理特征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特征为高热、出血现象和死亡率极高。该病对猪只的生产和养殖造成 了严重的危害,也给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及时了解非洲猪瘟的病理特征以及 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具有重要意义。 非洲猪瘟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热 非洲猪瘟感染后,猪只体温迅速升高,最高可达41℃-42℃,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 1-2周。高热是非洲猪瘟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也是该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2. 呼吸道症状 非洲猪瘟感染的猪只在发病初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感染 的猪只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甚至较多的黏液鼻涕,严重的还会有呼吸窘迫现象。 3. 消化道症状 非洲猪瘟感染的猪只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慾不振、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严 重者可出现肠道出血、休克等症状。 4. 出血现象 非洲猪瘟感染后,猪只体内出现多种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肠道出血,肺部出血等。出血现象是非洲猪瘟病变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也是该病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现象之一。 5. 死亡率极高 非洲猪瘟的死亡率极高,潜在致病率高达100%。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和隔离,猪只感染非洲猪瘟后很容易迅速死亡,甚至整个猪群都可能被感染。 针对非洲猪瘟的病理特征,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减少非洲猪瘟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 1. 加强管理 养殖户应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管理,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定期清洗养殖场、 做好采食和饮水的卫生环境管理,避免野生猪的入侵,严禁私自引进猪只等措施,都能有 效降低非洲猪瘟的感染风险。

非洲猪瘟诊断及综合防控技术

非洲猪瘟诊断及综合防控技术 非洲猪瘟,又称非洲猪瘟疫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猪类传染病,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该病毒主要感染猪类动物,引起的疾病严重,死亡率高,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尤其在亚洲和非洲地区,近年来更是造成了大规模的瘟疫,给养猪业和相关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针对非洲猪瘟的诊断和防控技术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诊断和防控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非洲猪瘟的诊断 1. 临床症状:非洲猪瘟感染的猪群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食 欲减退、呼吸急促、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感染病例还会出现昏倒、惊厥、抽 搐等症状。部分猪只会出现生殖系统异常、呈现流产、胎儿畸形等情况。 2. 实验室检测:非洲猪瘟的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的检测手段来确认,主要的检测方 法包括病毒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 病毒检测主要采用PCR技术,通过提取猪体内的组织样本或血液样本,检测是否存在 非洲猪瘟病毒的遗传物质。PCR技术的敏感性高,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是否感染非洲 猪瘟。 血清抗体检测则是通过检测猪的血清中是否含有非洲猪瘟病毒的抗体来确认感染情况。这种方法是间接诊断法,主要是用于筛查具有免疫力的猪只,帮助饲养者和兽医确定病 情。 3. 野外调查:针对非洲猪瘟的诊断也需要进行野外调查,收集疫情的临床资料和样本,进行综合分析确认感染情况,帮助确定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非洲猪瘟的诊断是非常关键的,在感染疫情出现时,需要快速并准确地进行确诊,为 后续的防控和治疗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非洲猪瘟的防控技术 1. 完善的养猪管理制度:养猪场应建立完善的进出场管理制度,保持场所的清洁卫生,防止疫情的传播。控制猪只的密度,并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检疫工作,排除潜在的病毒 感染源。 2. 病毒灭活和灭菌:在感染病例出现后,需要对猪场内的环境和设施进行严格的消 毒和灭菌处理,杀灭病毒和细菌,减少疫情的蔓延和扩散。

庆城县非洲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

庆城县非洲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 庆城县是位于中国甘肃省陇南市的一个县,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在该县爆发,给当地的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及时控制疫情的蔓延,了解疫情的流行规律以及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势在必行。下面将对庆城县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防控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1. 流行特点:庆城县非洲猪瘟的发病率较高,病例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以春季和秋季为高发期,冬季为低发期。疫情主要集中在畜禽市场和农户饲养场,通常从市场扩散到养殖场。 2. 病原分布:在庆城县猪养殖区,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野生猪和污染的饲料、工具等传播。 3. 发病人群:主要是猪群,特别是生猪养殖户的猪群。医疗工作人员与经常接触猪只的居民也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4. 症状特点:非洲猪瘟潜伏期短,发病迅速,临床表现为高烧、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皮肤和粘膜出现紫色出血点等。 5. 病程及治疗:非洲猪瘟一般会导致猪只死亡,且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病毒扩散。 二、防控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向养殖户及居民宣传非洲猪瘟的基本知识、症状特点以及防控措施,使大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 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的发展趋势、扩散途径等进行详细调查,寻找可能的传播源,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非洲猪瘟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对畜禽市场、养殖场等重点场所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实行隔离措施:对于发现病例的养殖户,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病毒传播。对于极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养殖户,应存栏猪只全部扑杀,且进行彻底消毒。 5. 严格管控交通:对畜禽流通进行严密管控,加强对病毒携带者的禁止运输,防止病毒通过交通工具传染。 6. 加强饲料与饮用水卫生管理:确保饲料和饮用水的卫生安全,防止受污染的饲料和水源成为病毒的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临床诊断及防控知识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高致死率传染病。该病以高热、皮肤发绀及内脏器官严重出血为特征。其病毒毒力分为强毒力毒株、中等毒力毒株和低毒力毒株三种类型。强毒力毒株可引起最急性型(感染1~3天死亡)和急性型(感染6~15天死亡)发病。中等毒力毒株可引起亚急性型(感染7~20天死亡)发病。低毒力毒株可引起慢性型(感染30天内或更长时间内死亡)发病。该病致死率高,强毒力毒株和中等毒力毒株引起的症状以发热和网状内皮组织出血为特征;均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引起胎儿全身水肿,胎盘、皮肤、心肌或肝脏可见瘀血点。 一、流行病学 传染源 血液、组织、分泌物和排泄物(发病动物和死亡动物)为非洲猪瘟传染源。野猪、疣猪和软蜱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天然宿主和储存宿主。该病潜伏期为4~15天。 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由感染猪排泄物经口鼻传播,或通过摄入含有病毒的食物或其他污染物(如潲水、废物、猪屠体等)而被感染,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物或被软蜱叮咬而感染。所有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受感染。

二、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 发病特征是高热(41~42℃),食欲废绝、厌食,不愿活动,气喘。猪在发病3天内有可能突然死亡,或在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死亡。最急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急性型 病猪表现发热(40~42℃),食欲不振,厌食,嗜睡且体质虚弱,身体蜷缩,呼吸频率增加,呼吸困难;耳朵、胸部、腹部、后腿、会阴、尾巴、臀部等处皮肤充血,变红色或蓝色,出现青紫斑块和出血斑(出血斑呈点状或片状);眼和鼻有脓性分泌物,或鼻子和口腔有血液泡沫;有的出现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有的出现腹泻,粪便带有黏液或血液(黑便),尾部周围区域被带血的粪便污染。妊娠母猪在孕期各个阶段都有可能流产,流产胎儿皮肤水肿。猪在发病15天内死亡。发病仔猪的耳、鼻、唇和腿皮肤发红;共济失调或步态僵直,出现神经症状,数小时内死亡。急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临床症状与急性型的临床症状相似(通常较不强烈)。病猪常见不同程度的发烧(波动性发烧),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行走时出现疼痛,关节因积液和纤维化而肿胀;呼吸困难,出现呼吸道症状。

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

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为防范、控制和扑灭非洲猪瘟疫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非洲猪瘟的诊断、疫情报告和确认、疫情处置、防范等防控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与非洲猪瘟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2.诊断 2.1 流行病学 2.1.1 传染源 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包括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和钝缘软蜱为主要传染源; 2.1.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2.1.3 易感动物 家猪和欧亚野猪高度易感,无明显的品种、日龄和性别差异;疣猪和薮猪虽可感染,但不表现

明显临床症状; 2.1.4 潜伏期 因毒株、宿主和感染途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家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潜伏期为15天; 2.1.5 发病率和病死率 不同毒株致病性有所差异,强毒力毒株可导致猪在4~10天内100%死亡,中等毒力毒株造成的病死率一般为30%~50%,低毒力毒株仅引起少量猪死亡; 2.1.6 季节性 该病季节性不明显; 2.2 临床表现 2.2.1 最急性: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 2.2.2 急性:体温可高达42℃,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可视黏膜潮红、发绀;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或腹泻,粪便带血;共济失调或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其他神经症状;妊娠母猪流产;病死率高达100%;病程4~10天; 2.2.3 亚急性:症状与急性相同,但病情较轻,病死率较低;体温波动无规律,一般高于40.5℃;仔猪病死率较高;病程5~30天; 2.2.4 慢性:波状热,呼吸困难,湿咳;消瘦或发育迟缓,体弱,毛色暗淡;关节肿胀,皮肤溃疡;死亡率低;病程2~15个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