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注意事项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用药安全知识PPT课件

高钙血症) ❖ 中药进补。如:人参蜂皇浆导致性早熟。
➢ 新药、贵药、进口药
❖ 新药一般上市时间不长,临床用药经验少,安全 性资料有限。
❖ 贵药不一定疗效就好,关键要对症。 ❖ 进口药一般由于原创方面的优势,临床疗效较好。
但价格较高。
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 用药量适宜
原则
❖ 专用药剂安全性好
❖ 药袋标示很重要
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药品的正确存储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由于其呼吸道狭窄,炎症时黏膜肿胀,渗出物较多,故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应以祛痰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疾病恢复。 在选用止咳药时,不主张使用中枢性镇咳药,以防气道阻塞,喘憋加重。 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可造成骨质疏松,影响儿童的生长。 防止含挥发油的药品因挥发和风化而失效(如薄荷油、各种香精、酒精、碘制剂)。 磨粉分包误差大,应避免使用。 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肾毒性、耳聋)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依小孩需求选择适合剂型,如液剂糖浆、颗粒咀嚼 避免药物因吸潮而变质。 小孩的肝肾发育未完全,一次给药的剂量错误,就可能产生毒性或治疗失败,每次服用药量应力求精确。 幼儿前期/书-幼儿期:1-3岁 儿童的给药频率与成人不同 冷处保存为2~10℃,阴凉处保存应不超过20℃,凉暗处保存为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保存为10~30℃。 新药一般上市时间不长,临床用药经验少,安全性资料有限。 冷处保存为2~10℃,阴凉处保存应不超过20℃,凉暗处保存为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保存为10~30℃。
非儿童专用药
儿童专用药
问题
1.很苦有怪味不易喂食 2.不易掌握吃进的药量 3.磨粉药品易变质 4.药物在磨粉器里相互污染 5.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 新药、贵药、进口药
❖ 新药一般上市时间不长,临床用药经验少,安全 性资料有限。
❖ 贵药不一定疗效就好,关键要对症。 ❖ 进口药一般由于原创方面的优势,临床疗效较好。
但价格较高。
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 用药量适宜
原则
❖ 专用药剂安全性好
❖ 药袋标示很重要
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药品的正确存储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由于其呼吸道狭窄,炎症时黏膜肿胀,渗出物较多,故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应以祛痰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疾病恢复。 在选用止咳药时,不主张使用中枢性镇咳药,以防气道阻塞,喘憋加重。 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可造成骨质疏松,影响儿童的生长。 防止含挥发油的药品因挥发和风化而失效(如薄荷油、各种香精、酒精、碘制剂)。 磨粉分包误差大,应避免使用。 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肾毒性、耳聋)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依小孩需求选择适合剂型,如液剂糖浆、颗粒咀嚼 避免药物因吸潮而变质。 小孩的肝肾发育未完全,一次给药的剂量错误,就可能产生毒性或治疗失败,每次服用药量应力求精确。 幼儿前期/书-幼儿期:1-3岁 儿童的给药频率与成人不同 冷处保存为2~10℃,阴凉处保存应不超过20℃,凉暗处保存为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保存为10~30℃。 新药一般上市时间不长,临床用药经验少,安全性资料有限。 冷处保存为2~10℃,阴凉处保存应不超过20℃,凉暗处保存为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保存为10~30℃。
非儿童专用药
儿童专用药
问题
1.很苦有怪味不易喂食 2.不易掌握吃进的药量 3.磨粉药品易变质 4.药物在磨粉器里相互污染 5.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当 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 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儿童安全用药的注意事 项和建议
合理使用儿童药物
尽量选择儿童专用药
儿童专用药是针对儿童身体特点设计的药物,更适合儿童使用。
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滥用。
02
不同剂型的药物有不同的特点和 使用方法,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 孩子的年龄、体重、病情等选择 合适的剂型。
儿童用药的给药方式
儿童用药的给药方式包括口服、注射 、外用等。
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注射和外 用适用于某些特定药物的使用,如注 射剂和外用药膏等。
03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及预 防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定义及分类
给药途径不当
不同的药物需要不同的给药 途径,如口服、外用、注射 等。有些家长在给孩子用药 时,往往忽略了药物的给药 途径,导致药物无法充分发 挥作用。
不良反应和药物 相互作用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药物 代谢特点,儿童在使用某些 药物时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或药物相互作用。有些家长 在给孩子用药时,往往忽略 了这些问题,导致孩子出现 不必要的痛苦或危险。
如抗生素与益生菌、镇静剂与麻醉剂、抗癫痫药与抗抑郁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
预防措施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联合使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 应。
药物相互作用对儿童的影响及处理方式
药物相互作用对儿童的影响
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病程延长或 病情加重等。
处理方式
儿童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特点,制定适合儿童 的用药方案。
05
儿童安全用药的注意事 项和建议
合理使用儿童药物
尽量选择儿童专用药
儿童专用药是针对儿童身体特点设计的药物,更适合儿童使用。
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滥用。
02
不同剂型的药物有不同的特点和 使用方法,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 孩子的年龄、体重、病情等选择 合适的剂型。
儿童用药的给药方式
儿童用药的给药方式包括口服、注射 、外用等。
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注射和外 用适用于某些特定药物的使用,如注 射剂和外用药膏等。
03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及预 防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定义及分类
给药途径不当
不同的药物需要不同的给药 途径,如口服、外用、注射 等。有些家长在给孩子用药 时,往往忽略了药物的给药 途径,导致药物无法充分发 挥作用。
不良反应和药物 相互作用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药物 代谢特点,儿童在使用某些 药物时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或药物相互作用。有些家长 在给孩子用药时,往往忽略 了这些问题,导致孩子出现 不必要的痛苦或危险。
如抗生素与益生菌、镇静剂与麻醉剂、抗癫痫药与抗抑郁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
预防措施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联合使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 应。
药物相互作用对儿童的影响及处理方式
药物相互作用对儿童的影响
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病程延长或 病情加重等。
处理方式
儿童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特点,制定适合儿童 的用药方案。
《儿童合理用药》课件

家长监护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护,确保 孩子按时、按量、按要求用药, 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和病情
变化。
药品管理
家长应妥善保管药品,避免孩子 误食或滥用药物,同时注意药品
过期和损坏的处理。
与医生沟通
家长应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了 解孩子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积极
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THANKS
感谢观龄、体重等因素,评估 药品剂量是否安全,避免过量或不足 。
药品有效性的评估
药品适应症有效性
评估药品是否能够有效治疗儿童的疾病,以及治疗效果的持续时 间和稳定性。
药品使用方法有效性
评估药品的使用方法是否简单易行,方便家长和医护人员操作。
药品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评估药品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是否会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抗生素使用
总结词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 药性。
详细描述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如果不必要地使用或 过量使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效力。因 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确保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并在医 生的指导下使用。
疼痛和发热
总结词
疼痛和发热是儿童常见症状,药物治疗应针对病因。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儿童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发生药 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 应。
注意过敏反应
了解儿童的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过 敏药物,如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 并就医。
02
儿童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感冒和流感
总结词
感冒和流感是儿童常见的疾病,药物治疗需谨慎。
详细描述
感冒和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等,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如使 用解热镇痛药、止咳药等。但需注意,不推荐给儿童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 ,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ppt课件

化层薄,药物吸收迅速,给药方法方便。 ⑵有炎症或破损时局部用药过多,可导致药
物中毒。如滴鼻剂。
精品课件
7
新生儿药物吸收
体液分布的影响: 新生儿总体液量占体量的80%(成人为60
%),相对较成人高,因此水溶性药物在细 胞外液稀释后浓度降低,排出也较慢。
精品课件
8
新生儿药物吸收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精品课件
12
新生儿忌用药
氯丙嗪,可致麻痹性肠梗阻。
磺胺类、亚硝酸类,可产生高铁知红蛋白 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
奎宁,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皮 肤稍挤压即出现局部青紫。
精品课件
13
婴幼儿期生理特点与用药关系
药物吸收 口服药物的吸收与胃肠道有关,婴幼儿胃
内酸度低于成人。6~8个月胃肠才有蠕动, 胃肠排空时间较新生儿短。 吞咽能力差,不愿服药。 口服片剂不慎可误入气管。 喂药时溅撒、量取误差。
精品课件
3
新生儿给药途径
口服 注射 吸入 外敷 哺乳输入 脐带血管注射
精品课件
4
新生儿药物吸收
胃肠功能对口服药吸收的影响: ⑴幽门括约肌收缩较强,贲门括约肌收缩较
弱,胃内容物易返流入食管。 ⑵胃排空时间长达6~8小时,药物吸收更完
全。 ⑶出生24小时内胃液酸度显著增加,不宜口
服易失活药物。
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
精品课件
1
儿科用药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用药特点 婴幼儿用药特点 儿童用药特点 儿科急救药品应用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
精品课件
2
新生儿用药特点
儿童不是成人缩影,新生儿也不是儿童缩 影。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 各种脏器功能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及 药物的代谢动力与成人和儿童极大不同。
物中毒。如滴鼻剂。
精品课件
7
新生儿药物吸收
体液分布的影响: 新生儿总体液量占体量的80%(成人为60
%),相对较成人高,因此水溶性药物在细 胞外液稀释后浓度降低,排出也较慢。
精品课件
8
新生儿药物吸收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精品课件
12
新生儿忌用药
氯丙嗪,可致麻痹性肠梗阻。
磺胺类、亚硝酸类,可产生高铁知红蛋白 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
奎宁,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皮 肤稍挤压即出现局部青紫。
精品课件
13
婴幼儿期生理特点与用药关系
药物吸收 口服药物的吸收与胃肠道有关,婴幼儿胃
内酸度低于成人。6~8个月胃肠才有蠕动, 胃肠排空时间较新生儿短。 吞咽能力差,不愿服药。 口服片剂不慎可误入气管。 喂药时溅撒、量取误差。
精品课件
3
新生儿给药途径
口服 注射 吸入 外敷 哺乳输入 脐带血管注射
精品课件
4
新生儿药物吸收
胃肠功能对口服药吸收的影响: ⑴幽门括约肌收缩较强,贲门括约肌收缩较
弱,胃内容物易返流入食管。 ⑵胃排空时间长达6~8小时,药物吸收更完
全。 ⑶出生24小时内胃液酸度显著增加,不宜口
服易失活药物。
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
精品课件
1
儿科用药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用药特点 婴幼儿用药特点 儿童用药特点 儿科急救药品应用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
精品课件
2
新生儿用药特点
儿童不是成人缩影,新生儿也不是儿童缩 影。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 各种脏器功能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及 药物的代谢动力与成人和儿童极大不同。
儿童安全用药预防药物中毒和不良反应ppt课件

正确使用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以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避免组合用药
催吐
洗胃
给予活性炭吸附
监测生命体征
01
02
03
04
如果儿童刚刚误服药物,可以通过催吐的方法将药物吐出来,减少吸收。
如果催吐无效或者药物已经吸收,需要到医院进行洗胃,通过灌入大量清水来清洗胃部。
对于一些脂溶性药物,可以在胃部给予活性炭吸附,减少药物的吸收。
恶心、呕吐
一些药物可能会刺激胃现儿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寻求医生帮助。
停药并就诊
根据出现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抗过敏药物、止吐药等。
对症治疗
密切关注儿童的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密切观察
家长应记录儿童用药情况,包括用药时间、剂量以及药物名称等,以便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严格遵循医嘱
注意观察孩子反应
避免自行购药
注意药品储存
家长在孩子服药期间,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家长不要自行购买药物给孩子使用,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家长要正确储存药品,避免孩子误服或误用。
02
CHAPTER
儿童药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理
儿童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容易误服药物,特别是把药物当作糖果或其他物品。
神经系统损伤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药物中毒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智力低下、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等。
生命危险
一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等,若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会对儿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儿童对某些药物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以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避免组合用药
催吐
洗胃
给予活性炭吸附
监测生命体征
01
02
03
04
如果儿童刚刚误服药物,可以通过催吐的方法将药物吐出来,减少吸收。
如果催吐无效或者药物已经吸收,需要到医院进行洗胃,通过灌入大量清水来清洗胃部。
对于一些脂溶性药物,可以在胃部给予活性炭吸附,减少药物的吸收。
恶心、呕吐
一些药物可能会刺激胃现儿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寻求医生帮助。
停药并就诊
根据出现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抗过敏药物、止吐药等。
对症治疗
密切关注儿童的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密切观察
家长应记录儿童用药情况,包括用药时间、剂量以及药物名称等,以便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严格遵循医嘱
注意观察孩子反应
避免自行购药
注意药品储存
家长在孩子服药期间,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家长不要自行购买药物给孩子使用,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家长要正确储存药品,避免孩子误服或误用。
02
CHAPTER
儿童药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理
儿童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容易误服药物,特别是把药物当作糖果或其他物品。
神经系统损伤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药物中毒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智力低下、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等。
生命危险
一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等,若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会对儿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儿童对某些药物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儿童合理用药》课件

儿童疾病种类 繁多,需要针
对性治疗
儿童用药不当 可能导致严重 后果,如听力 受损、智力障
碍等
儿童用药需要 遵循安全、有 效、经济的原 则,确保治疗
效果
儿童药物使用现状
儿童用药不当现象普遍存在 儿童用药剂量难以准确掌握 儿童用药种类繁多,容易混淆 儿童用药安全性问题亟待解决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
儿童用药不当可 能导致严重后果
脓疱疮:由细菌 感染引起,表现 为皮肤红肿、脓 疱,可使用抗生 素治疗。
其他常见疾病及用药指导
感冒:使 用儿童专 用感冒药, 如小儿氨 酚黄那敏 颗粒等
腹泻:使 用儿童专 用止泻药, 如蒙脱石 散等
咳嗽:使 用儿童专 用止咳药, 如右美沙 芬等
过敏:使 用儿童专 用抗过敏 药,如氯 雷他定等
皮肤病: 使用儿童 专用皮肤 病药,如 炉甘石洗 剂等
儿童用药需要遵 循医生的指导
儿童用药需要选 择合适的剂量和 剂型
儿童用药需要避 免使用成人药物
03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
遵医嘱用药
儿童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用药,不得 擅自增减剂量
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方案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重复 用药或药物过量
正确选择药物
遵循医嘱: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药物 避免滥用:避免过度使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 考虑年龄:根据儿童的年龄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剂型 观察反应: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药物选择:抗生 素、止泻药、抗 酸药等
用药注意事项: 避免滥用抗生素 ,注意药物剂量 和疗程,及时补 充水分和电解质 。
皮肤疾病
湿疹:常见于儿 童,表现为皮肤 红肿、瘙痒,可 使用抗组胺药和 外用激素治疗。
儿童用药ppt课件

详细描述
发烧时,孩子可能会出现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发烧不需要立即用药,可以采用物理降温 的方法,如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若体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退烧药物。需要注意 的是,不要给儿童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腹泻与用药
总结词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
合法性和规范性。
医疗机构
负责合理使用儿童用药,遵循用药 规范,保障儿童患者的用药安全和 治疗效果。
药品生产企业
负责研发符合儿童用药需求和特点 的药品,提供科学、安全、有效的 药品,并按照规定进行药品注册和 备案。
儿童用药的政策法规与标准
药品管理法
明确规定了儿童用药的研发、注 册、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的
儿童用药的种类与剂型
总结词
儿童用药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解热镇痛药、止咳平喘药等,剂型包括口 服溶液、悬浮剂、片剂、注射剂等。
详细描述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病情,医生会选择适合的药物种类和剂型。例如,对于 年龄较小的儿童,医生通常会选择口服溶液或悬浮剂等方便给药的剂型。同时, 医生也会考虑药物的口感、气味等因素,以提高儿童的依从性。
02
儿童常见疾病与用药
感冒与用药
总结词
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
详细描述
感冒时,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感冒不需要特殊治疗, 多休息、多喝水即可。若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针对症状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止咳 药等。
咳嗽与用药
总结词
法律责任和义务。
儿童用药指南
由专业机构或专家制定,为临床 医生提供儿童用药的指导原则和 建议,以确保儿童患者的用药安
发烧时,孩子可能会出现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发烧不需要立即用药,可以采用物理降温 的方法,如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若体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退烧药物。需要注意 的是,不要给儿童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腹泻与用药
总结词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
合法性和规范性。
医疗机构
负责合理使用儿童用药,遵循用药 规范,保障儿童患者的用药安全和 治疗效果。
药品生产企业
负责研发符合儿童用药需求和特点 的药品,提供科学、安全、有效的 药品,并按照规定进行药品注册和 备案。
儿童用药的政策法规与标准
药品管理法
明确规定了儿童用药的研发、注 册、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的
儿童用药的种类与剂型
总结词
儿童用药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解热镇痛药、止咳平喘药等,剂型包括口 服溶液、悬浮剂、片剂、注射剂等。
详细描述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病情,医生会选择适合的药物种类和剂型。例如,对于 年龄较小的儿童,医生通常会选择口服溶液或悬浮剂等方便给药的剂型。同时, 医生也会考虑药物的口感、气味等因素,以提高儿童的依从性。
02
儿童常见疾病与用药
感冒与用药
总结词
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
详细描述
感冒时,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感冒不需要特殊治疗, 多休息、多喝水即可。若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针对症状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止咳 药等。
咳嗽与用药
总结词
法律责任和义务。
儿童用药指南
由专业机构或专家制定,为临床 医生提供儿童用药的指导原则和 建议,以确保儿童患者的用药安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ppt课件

*
解热镇痛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属对症治疗,诊断不明者慎用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可以交替使用,常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每隔4-6小时一次交替使用 一般不推荐注射制剂 不可滥用激素退热,除非有严重炎症反应(T>41℃)
感冒的概念与分类
*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8¥
普通感冒的病因
病原体 病毒 鼻病毒、冠状病毒:症状多在鼻部;最常见 柯萨奇病毒、埃克病毒:鼻咽部炎症 流感、副流感病毒 腺病毒等 细菌 仅为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
*
解热镇痛药物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仅限于风湿热,川崎病等免疫疾病 尼美舒利:限制使用,肝肾损伤
一、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婴幼儿年龄、发育情况选择药物 新生儿慎用易引起溶血和黄疸的药物,以免加重甚至导致核黄疸 2岁以内的幼儿用药应慎重,很多药品说明书以2岁为界限 避免使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如氟喹诺酮类影响幼小动物软骨发育,儿童禁用 对药物的敏感性与成人不同 敏感-各种兴奋剂、阿片类、利尿剂等 不敏感-中枢镇静剂、阿托品、洋地黄等 慎用或禁用有明显毒性的药物
*
*
四、选择药物剂型
常用药物剂型 —— 口服剂型:片剂、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 注射剂型:与成人相同 皮肤粘膜给药剂型:贴剂、栓剂、软膏等 吸入或雾化剂型:气雾剂、干粉、雾化液等 剂型选择的依据 —— 尽量选择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避免由剂量分割造成的不便或不良后果 尽量选择小儿易于接受的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减少喂药困难 对于没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儿童用量进行准确分割,避免药物过量造成的毒性反应
临床实际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量=儿童体重(kg)×给定儿童剂量 mg/(kg·d) 注:给定儿童剂量由药品说明书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药物选择
• (3)补品:儿童不宜常吃补品,摄取 营养最重要的是均衡,任何一种营养物 质摄入过剩,均会导致营养失衡。人参 蜂王浆之类的补品,用多了会导致儿童 性早熟。要避免滥用滋补品如人参、 人参蜂王浆、冬虫夏草等。
•
18
联合用药须注意的问题
药物种类不易过多,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 用。不要联用可使毒性增加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与 卡那霉素(氨基糖甙类药物)联用。
• 4、镇静催眠药的应用
• 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 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 等效应。儿童有高热、过度兴奋、烦躁 不安、频繁呕吐等情况,使用镇静药可 以使患儿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复。常 用的药物有苯巴比妥、安定、异丙嗪、 氯丙嗪等,但是使用镇静剂不当也可造 成患儿呼吸抑制。不应长期使用镇静催 眠药。
•
10
药物选择
• 2、泻药与止泻药的应用
• 儿童便秘应先调整饮食,可吃些 蜂蜜、水果、蔬菜等,在十分必要的 时候才使用缓泻剂。儿童腹泻时也应 该先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补充液体, 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使用止泻 药后腹泻虽可得到缓解,但可加重肠 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
•
11
药物选择
• 3、解热止痛药的应用 • 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
•
15
药物选择
6.维生素类、微量元素、滋补品的 合理使用:
(1)维生素类:应根据儿童身体生长发 育需要适量补充维生素类药物。不应 将其作为补剂给儿童长期服用,过量 服用也会出现对肝、肾脏损害及中毒 症状,如周身不适,胃肠道反应、头 痛、骨及关节痛等。
•
16
药物选择
• (2)微量元素:儿童缺微量元素如铁、 钙、锌等时,补充时不可长期使用。 最好到医院做生化检验,测定其血中 含量,以调整补充量,血中含量正常 时,停止服用。
•
20
下列两类药物应禁用或慎用:
1、尽可能完全避免使用的药物:右旋苯丙胺(3 岁以下)、哌醋甲酯(6岁以下)、羟基保泰 松、保泰松、四环素类(8岁以下)。
•
3
儿童安全用药三原则 药量不多也不少 专用药剂安全好 药袋标示最重要
•
4
药量不多也不少
给小朋友的药量,是根据年龄 体重(身高)来计算的。 ●主动提醒患儿的家属,确认患儿的年龄、体重、 身高、药物过敏史、既往病史。 ●小朋友的肝、肾发育未完全,一次给药的剂量错 误,就可能产生毒性或治疗失效,每次服用药量 要力求精确。磨粉分包误差大,应避免采用。 ●最好用量具,并正确量取。
6
常用儿童专用药
• 现有119种常用儿童专用药包含镇咳化痰药 28种、止痛退烧药22种、抗生素22种、抗 过敏药21种、支气管扩张剂(抗气喘药)11 种、胃肠药9种,及6种其它药物。
•
7
药袋标示最重要
注意药袋上之姓名
药品总笔数及药品数量
用法用量 (第一次拿药或有新开立的药品)
药袋标示之临床用途及注意事项
•
9
药物选择
• 四环素类可引起齿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齿 黄染。喹诺酮类可引起软骨损害,避免用 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磺胺类药和呋 喃类药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 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缺 乏安全性资料,建议2岁以下的儿童避免使 用或谨慎使用。儿童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 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 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 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的发生。
•
13
药物选择
• 5、激素类药物的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类药,常用的有氢化可的 松、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 松等。应用本类药物时,必需严格掌握适 应症,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大剂 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引起肥胖、高 血压、水肿、血钾降低、骨质疏松等不良 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药物选择
• 一般感染不要使用本类药物,因其对病原微 生物无抑制作用,且可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 反应,降低机体防御功能,反而可使的感染 病灶(如化脓性病灶、结核)活动和扩散。如 必须长期使用本类药物时,应给予促皮质激 素,以防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同时给予钾 盐,并限制钠盐的摄入,还应增加蛋白饮食, 适当加服钙剂及维生素D。停药时应逐渐减 量,不宜骤停,以免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 足症状。
•
5
专用药剂安全好
非儿童专用药
儿童专用药
问题
1.很苦有怪味不易喂食 2.不易掌握吃进的药量 3.磨粉药品易变质 4.药物在磨粉器里相互 污染 5.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 药品的种类及量
特色
1.依小朋友需求选择适 合剂型,如液剂糖浆 、颗粒咀嚼片 2.附专用的量具喂药器 3.不苦好喂药 4.剂量好掌握 5.标示完整清楚,可确 认药品正确性
19
儿童不宜服用成人制剂
• 儿童用药要选择儿童剂型的药物。不要使 用成人规格的糖衣片、缓释片、控释片、 胶囊等。因糖衣片、胶囊剂,一方面可掩 盖药物的苦味,另一方面又可提高生物利 用度。如“速效感冒胶囊”等复方制剂中 含有中枢神经兴奋剂咖啡因,高烧的儿童 服用后易诱发惊厥抽搐,特别是5岁以下的 小儿更不宜服用。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宁夏普济药房
宋凤香
•
1
儿童非成人缩小版
• 胃部吸收 胃肠蠕动在新生儿及幼儿较慢 会增加部分药品吸收
● 肝脏代谢 ●新生儿肝脏功能只有 大人的
20~40%.
•
2
儿童非成人缩小版
• 肾脏排除 新生儿的肾功能约只有大人的
30%,1岁左右才达到成年 人水平。
■皮肤吸收 婴幼儿皮肤通透性高,对于 外用药品的吸收较好。
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 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 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 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 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 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有消化道 出血或溃疡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阿斯匹 林、保泰松等药物。
•
12
药物选择
一般之用药指示
药品之保存方式
•
8
药物选择
• 1、抗菌药物的选择
• 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非 用不可时,也应选毒副反应小的药物,如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禁止或避免使用毒性 大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等可引肾及耳毒性。氯霉素 可引起灰婴综合征。如确有应用指征时, 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个体化 给药方案,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 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