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
世说新语魏晋风度的人物故事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名士风度的故事集,它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流和人物品格:
王羲之爱鹅:王羲之爱鹅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著名故事,他不仅喜欢鹅,还善于品评鹅的品质和特点。
这个故事体现了魏晋名士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谢安隐居: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保卫了国家。
后来他因为不满朝廷的腐败和权力斗争,选择了隐居山林,过着清静的生活。
这个故事体现了魏晋名士的超然和洒脱。
何晏王弼之谈:何晏和王弼是魏晋时期的著名玄学家,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玄理,探究天地人的本质和关系。
他们的谈话出神入化,引人入胜,被称为“何王之谈”。
这个故事体现了魏晋名士的智慧和博学。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他们都是出身名门的士族,但是因为不满当时的社会动乱和朝政黑暗,而放弃了仕途,聚集在一起,以酒会友,以诗为乐,以清谈为娱。
他们的行为风格放诞不拘,不受礼法的约束,体现了魏晋名士的个性和自由。
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故事

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故事(原创实用版)目录1.世说新语的背景和意义2.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故事案例3.魏晋风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正文【世说新语的背景和意义】《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了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言行的故事集,作者是南朝宋的刘义庆。
该书以简洁优美的文字,描绘了魏晋名士们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堪称魏晋风度的缩影。
世说新语的诞生,既是对魏晋风度的传承,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启示,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故事案例】在《世说新语》中,有许多故事都生动地体现了魏晋风度。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案例:1.谢安围棋赌别墅: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才情横溢,善于交际。
故事中,谢安和友人下围棋,以别墅为赌注。
赢了之后,他并没有要别墅,而是将别墅送给了友人,这种潇洒豁达的行为,正是魏晋风度的表现。
2.王羲之爱鹅: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故事中,他因为喜爱鹅,竟然不顾身份地去买鹅。
这种率真、自然的行为,也展现了魏晋风度的特点。
3.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他们经常在竹林中畅谈文艺、人生,不拘泥于世俗。
这种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精神,也是魏晋风度的一部分。
【魏晋风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魏晋风度有以下几个特点:1.崇尚自然:魏晋名士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反对矫揉造作,这表现在他们的言行举止、艺术创作等各个方面。
2.豁达潇洒:魏晋名士的人生态度十分潇洒,他们不拘泥于世俗,豁达大度,对待人生和世事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3.重视个人修养:魏晋名士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他们追求才情横溢、学识渊博,以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4.崇尚清谈:魏晋名士喜欢清谈,即以文学、哲学、艺术等为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这种清谈之风,对后世文学、哲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来说,《世说新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魏晋风度的独特魅力。
从《世说新语》中的“酒”与“药”看魏晋名士

从《世说新语》中的酒与药谈起——魏晋名士及其“洒脱”人生简析摘要:魏晋名士指的是生活与三国、两晋晋时期的名士。
此间名士迭出,形成一个非常活跃、影响极大的阶层,虽人格内涵与外在表现仍在流动变化之中,但具有一些比较一致的特征,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里显得特别突出,且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风度”或曰“魏晋风流”,至今人们对此并不感到陌生。
而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对于文人学士来说,天下愈乱,愈见士至;天下越黑,越见士节。
汉末魏晋名士正是处在天下大乱且黑暗的历史时代,故名士之宏志、气节也更加张扬或也更隐晦。
魏晋名士实际上是一批生活于魏晋期间的精神贵族,是高扬生命意识、崇尚清逸自然、具有非凡才情、洞识人生玄理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自觉追求完美的人格,表现出与世俗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①。
他们自建安至东晋末年的两百余年中,在混乱黑暗的社会中闪出耀眼亮丽的色彩,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关键词:酒、药、魏晋名士、魏晋风度一、学术史回顾关于魏晋风度,学术史上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其中罗宗强先生在他的《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是从玄学这个思想领域对魏晋士人的心态以及作为作出的探讨;范子烨先生的《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则是全方位的解读了那个时代的文人生活和文化现象;而余英时先生则是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从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上用了三章(这三章分别是: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主要探讨的就是魏晋时期的士人及魏晋时期的思想与文化;再者如王晓毅先生所著《中国文化的清流》,又是从政治史的角度将魏晋风度的内在精神做出了阐释。
由于魏晋时期文化的大繁荣和魏晋士人之独特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①周海平著,《魏晋名士人格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的学者进行研究,对于前人之探索与研究自己了解的还太少,但感觉对于魏晋风度和魏晋名士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文化史和思想史方面,对于他们的放诞不羁和潇洒风流的生活态度虽然都有提及,但没有集中阐述,特别是对“酒”和“药”这两个在魏晋士人生活乃至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角色还没有较为全面的探讨。
《世说新语》读后感魏晋风度名士风采

《世说新语》读后感魏晋风度名士风采《世说新语》读后感魏晋风度名士风采《世说新语》是一部以魏晋时期名士言谈和轶事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著作,它是有关魏晋风度的重要文化遗产。
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我对魏晋时期的人文、哲学以及人性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魏晋时期名士的风度。
对于这个“风度”这个词,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是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魏晋名士们的谦逊、自律和谨慎。
比如,《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毛玠为朝散大夫时,常谢牀下醒者。
对于这个故事,在现代看来可能没有太大的意义。
然而,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名士们不仅注重自律规范,也非常重视人际关系。
这种处世之道,让我不禁想起我们现代人在面对许多陌生人时的无措和不安。
如果我们能学习魏晋名士们的处世之道,对于我们自己的发展和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魏晋时期名士们的的哲学思想也令人深思。
他们注重“言必信,行必果”的准则,更加强调真实、泰然和稳重。
比如,《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于嵩见孔融,谓曰:“汝为鬼雄,诈术之辈。
世俗之人不知汝之险,天下之士不见汝之险,何也?”孔融笑曰:“吾以骨肉之亲,故蒙侯景之隆。
君子之行也,君子之言也,岂有险阻哉?”这个故事传达的是孔融在面对众人的质疑时,能够镇定自若的态度,以及对待身处困境的风范。
这样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引领和启迪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面对困难时,都能够给我们带来坚定和勇气。
最后,名士轶事,是《世说新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这些轶事里包含着面对人生的智慧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如《世说新语》中有一则轶事:吕袭之初学礼,属意于尹文。
文每至,袭必奉笔墨,听经论,纪录其语;及数年,尹文卒,吕袭自可取焉。
文子诣袭曰:“吾为乡里谏官,俸钱无厌于来;今子在宰辅之侧,窃闻有苦,颇有以结交者,如何为而后可?”袭具言主上难以言之,将休,何恕礼法。
文子笑曰:“子非讼人,乃学者也。
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故事

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故事摘要:1.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的关系2.魏晋风度的特点3.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代表故事a.曹操横槊赋诗b.谢安围棋赌墅c.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d.王羲之兰亭集序正文:【提纲】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的关系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了魏晋时期名士言行轶事的著作,是研究魏晋风度的重要史料。
魏晋风度是一种追求个性、崇尚自然、注重情感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世说新语通过描绘魏晋时期名士们的言行,展现了这一时期独特的文化风貌。
【提纲】魏晋风度的特点魏晋风度有以下几个特点:1.个性张扬:魏晋名士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拘泥于传统观念。
2.崇尚自然:他们热爱自然,向往山水,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注重情感:魏晋风度强调情感的重要性,名士们常以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宽容博爱:魏晋时期的名士尊重各种思想流派,容纳异己,倡导宽容博爱的精神。
【提纲】世说新语中体现魏晋风度的代表故事1.曹操横槊赋诗曹操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世说新语中被描绘为一个才情横溢、气度恢宏的领袖。
横槊赋诗的故事表现了曹操挥洒自如的文学才华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充分体现了魏晋风度的个性张扬和崇尚自然。
2.谢安围棋赌墅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围棋赌墅的故事表现了他临危不惧、泰然处之的气度,展示了魏晋风度中的个性张扬和宽容博爱。
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表现了他坚守节气、不向世俗低头的品质,体现了魏晋风度中的崇尚自然和注重情感。
4.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兰亭集序展示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同时也表现了魏晋风度中崇尚自然、注重情感的特点。
综上所述,世说新语通过描绘魏晋时期名士们的言行,展现了这一时期独特的文化风貌和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风流2019尔雅答案100分

世说新语的奇书论(一)1《世说新语》在中国的目录学上被归为哪一个部类?(C)A、经B、史C、子D、集2关于“世说体”的特点,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D)。
A、分门隶事,以类相从B、篇幅短小C、善于留白D、以记行为主3《世说新语》“远实用而近娱乐,为赏心而作”,这是谁的观点?(C)A、胡适B、陈寅恪C、鲁迅D、茅盾4《世说新语》的上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类。
(正确)5《世说新语》的体例超越子书和史传两大传统,创设了多侧面、多角度、价值判断相对多元化、叙事手法相对客观的立体志人法。
(正确)6《世说新语》是写实性的志人小说,所有记载均有史实为证。
(错误)世说新语的奇书论(二)1《世说新语》的作者是(C)。
A、嵇康B、刘孝标C、刘义庆D、刘伶2《世说》学的四大系统不包括(D)。
A、版本系统B、校注系统C、评点系统D、翻译系统3《世说新语》的语言可以说是简约玄澹,尔雅有韵。
(正确)4《世说新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被评点的小说,也是迄今被点评次数最多的小说。
(正确)5《世说》学的六大分支是文献学、文体学、接受学、美学、文化学、语言学。
(正确)魏晋风度之由来及表现(一)1在唐代比较兴盛的是(c)。
A、子学B、玄学C、佛学D、理学2关于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汉末政治动荡,宦官专权,处士横议,引发两次党锢之祸。
B、道教产生,黄巾大起义爆发。
C、战乱频仍,群雄逐鹿,瘟疫流行,人口锐减。
D、经学兴盛,礼乐流行。
3关于玄学的特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
A、思辨性B、创新性C、调和性D、神秘性41927年,鲁迅发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提出了“魏晋风度”这一命题。
(正确)5冯友兰认为名士应该具有四种基本素质,即玄心、妙赏、洞见、深情。
(正确)魏晋风度之由来及表现(二)1关于魏晋风度的三个面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追求自然B、追求自我C、追求自由D、追求大同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魏晋风度?(D)A、清议之风B、品鉴之风C、容止之风D、尊儒之风3魏晋风度是指汉末魏晋时期,受道家学说和玄学清谈思潮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时代精神和人格理想。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解析

李欣《赠张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殷浩 支道林 王濛 刘惔 孙绰诔:“当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 《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 “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桓又问:“官有 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 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知死!”
桓温:
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礼记》。桓云:“时有入心处, 便觉咫尺玄门。”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 语。”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何图叔夜潦倒,不切于事情;嗣宗猖狂,自贻于耻辱? 杜甫《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汝阳王李琎“与贺知章、褚庭诲为诗酒之交”。 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 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郁蒸。砚寒金井水,檐动玉壶冰。 天宝五载,罢知政事。遽命亲故欢会,赋诗曰:“避贤 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 竹林七贤: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 沛国刘伶、陈 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越名教,任自然
《晋书∙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 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送秀才入军诗》: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晋书∙阮籍传》: 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 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 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心理共性

记述东汉 末年 至东晋时豪 门贵族
和 官僚 士大 夫 的言谈 轶 事 的书 。 魏晋 时期 是 一个 注重 内心世 界 ,
追求人 生理想 的时期 , 从《 世说新
语 》 中 照 映 和 折 射 了魏 晋 名 士 们
的独特 内心世界。
一 .
无求生 以害仁 ,有杀身 以成仁” ,
道、 仁远较个 体生命重 要 , 这 种 平 静勇敢 接受死亡 的态度 是把个人
死 作 为 个 体 的 事 件 ,却 无 法
在其得 到解决 ,魏 晋名士们 把它
和 宇 宙 本 体 联 系 起 来 ,正 好 达 到 对死 的智 慧解 释 : “ 人生 若 朝露 , 天道邈悠悠 ” , “ 世务何 缤纷 , 人 道 若不遑 ” , “ 人 时有否泰 , 人 事 多 盈
祸乱 , 但又一直坚守着 自己的理想和主张 , 甚 至不惜 以死殉道。 关键词 : 《 世说新语》 魏晋名士 嵇康
《 世 说 新 语 》 是 南 北 朝 时 期 ( 公 元4 2 0 年 一公 元 5 8 1 年) 的 一 部
是从社 会 秩序 的角度 观 察个 人 ,
冲” ( 阮籍 《 咏怀诗 》 ) 把世 道沧桑 , 生 命 短促 与天 地大 化 贯穿 体 味 , 在个体 的 自我意味 中包含 了对本 体存 在的思考 。
种哲理高度 , 在《 世说 新语 》 中,
死 的 恐 惧
这种 “ 情” 称为 “ 才情 ” 、 “ 情致 ” “ 神 情” 等, 它 是一 种智 慧深 情 , 使人 重 于 情 而 不 溺 于 情 ,执 着 我 而 能 超越我 , 从哲 学上说 就是 “ 应 物 而 不 累 于物 ” ( 王 弼 )死 亡 问 题 也 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可以说是一部记录魏晋风度的故事集,这些故事形象的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乃至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
他们以清谈玄理不问政事的生活方式,以清净明澈的心灵,以恣情任诞、率真放达、自然适意的性格演绎着千古流传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
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
晋朝屡以历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
我想,正是因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然而,魏晋风度为什么在历代每每遭贬,究其原因,大略是这帮名士们饮酒过度,醉生梦死;再就是放达出格,有悖常理,另就是清谈误国。
据传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纵酒佯狂,经常是抬棺狂饮,且身上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这些名士们为求长生而炼丹服药,穿衣喜宽袍大袖且经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扪虱而谈”,在当时是件很高雅的举动。
其实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的相当深远。
可是,魏晋风度的所及,也带来了弊端,许多人赶时髦,心情也并非嵇康、阮籍似的沉重,却也学他们的放达。
其实现在年轻人作为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与东汉末以魏晋风度的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而现在年轻人在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个性上,又和魏晋风度的美学观相辅相成。
在《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载了魏晋士人的言行轶事,充分体现着魏晋士人独特的言行风范和精神特质。
这些正是魏晋士人在乱世之下对汉儒为人准则的反叛,更是他们在乱世的环境中痛苦内心的折射。
魏晋士人那优雅的风致、脱俗的气质、明澈的内心、诗意的神韵、浓浓的诗情,那率真任性、自然适意、任诞放达的性格,对中国人文精神产生了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