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与我们主题生成课教学设计
初一《走出虚幻,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主题班会教案精品5页word文档

主题班会教案初一《走出虚幻,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主题班会教案精品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逆反期,缺乏很好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控力。
网络游戏对学生的诱惑很大,而且网络提供了太多的不良信息。
学生的好奇心不足以抵制诱惑。
很多报导都是未成年人因此成瘾甚至从此走上邪路。
2010级4班学生很多人均沉迷于网络之中,有的同学甚至为了玩网络游戏花费上千元教学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网络好比一把双刃剑,正确利用可以对学生学习、生活有莫大帮助。
教学过程1.开场词(两分钟)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网络极其发达的时代。
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离不开网络。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快捷、便当的互联网便为大家了解、认识、探索外面的世界提供了一条捷径。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适应现代社会,就不可回避网络,也必须具有相应的网络使用能力。
我很高兴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能在网络上邀游,这证明了大家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的能力正在成为你们以后终生受用的基础能力。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当前许多同学却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上网聊天、游戏和交、友等,给自己、家庭、学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网络上的信息内容千变万化,质量有好有差,我们如何进行分别呢?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许有同学会问了,老师这有啥的,不就是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儿就得了呗,何必那么麻烦呢?我想告诉大家,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对于一些外在的引诱体,还请大家提高警惕心。
好了,多的话我们不说了,我呢是才到这个美丽的学校来,才开始与我们纯真善良的同学们接触,我们就以一个小小的环节来拉近大家的距离可好?2.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网络基本情况(十分钟)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和笔,把你上网时最常做的事或是对网络的看法或是其它的你自己与网络有关的想法和事情写下来,我们来共同分享一下。
附加说明一下,你们可以不写名字,你们的纸条我会当成宝贝保管的哦~。
网络游戏教案

网络游戏教案教案主题:网络游戏教案目标:1. 了解网络游戏的定义和特点;2. 了解网络游戏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 学习如何合理游玩网络游戏,保持身心健康。
教学准备:1. 因特网连接设备;2. 展示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工具;3. 讨论问题的准备。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7分钟)介绍网络游戏的定义和特点,并与学生讨论他们玩过的网络游戏以及个人对网络游戏的看法。
步骤二:讨论网络游戏的优点和缺点(15分钟)分组讨论网络游戏对个人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步骤三:探讨网络游戏对社会的影响(15分钟)使用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网络游戏对社会的影响,并讨论学生对这些影响的看法。
步骤四:学习如何合理游玩网络游戏(15分钟)讨论网络游戏过度使用的危害,以及如何合理游玩网络游戏,保持身心健康。
提供以下建议:- 控制游戏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和学习时间;- 设定游戏目标和限制,并遵守;- 不要沉迷于虚拟世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有效的沟通;- 选择适龄、有教育价值和安全的游戏;- 分享和传授游戏知识和技巧。
步骤五:总结(8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课的内容,并提问解决网瘾的方法和措施。
步骤六:拓展学习(1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自我学习,了解网络游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盈利模式和市场规模。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对游戏发展趋势的理解和预测;2. 邀请网络游戏从业者或相关专家到班级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
评估方法:1. 分组讨论结果的汇报;2.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参与讨论的质量;3. 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理解和看法的书面总结。
网络版小游戏课程设计

网络版小游戏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网络版小游戏的基本原理与编程逻辑;2. 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编程知识,设计并开发一款简易的网络版小游戏;3. 学生了解网络版小游戏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编写游戏逻辑,实现游戏的基本功能;2. 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游戏项目的开发,提高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精神;2.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增强自信心;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共同分享成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网络版小游戏的设计与开发,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网络版小游戏概述:介绍网络版小游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让学生对网络版小游戏有整体的认识。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2. 游戏编程基础:讲解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等,为游戏编程打下基础。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3. 游戏设计思路与流程:分析游戏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游戏规则、界面设计、角色设定等,明确游戏开发的一般流程。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一节4. 编程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开发一款简易的网络版小游戏,例如:贪吃蛇、飞机大战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第三节5. 游戏测试与优化:教授学生如何对游戏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提高游戏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网络游戏与我们》主题生成课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学校班级初一(3)班活动主题网络游戏与我们指导教师第一单元开题活动课型主题生成课活动时间20XX年5月26日课时1课时教学活动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关心身边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过程:问题导入——生成主题——分解主题——巩固拓展方法:归纳法、讨论法知识与技能:知识:了解网络游戏的发展、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情况,掌握总结归纳和分解问题的方法。
技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教学资源图片资源、学生生活经验,网络资源教学活动过程问题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预设图片,引入学生讨论话题。
学生围绕图片内容,交流理解,产生话题。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生成主题以学生自主提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进行分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得出从哪个角度解读问题通过讨论、归纳,生成活动主题分解主题教师按照逻辑归纳对生成主题进行分解学生学会归纳法、分解法按照逻辑归纳分解探究专题,形成小主题巩固拓展简单回顾,突出重点和方法将小课题具体化解决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的问题过程设计教学活动反思教学目标 是否达成需要改进 的地方(1)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带给我们很多的乐趣,其中网络游戏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同学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网络游戏。
说到网络游戏,大家会想到什么话题?或者,你们对哪些方面的内容感兴趣?学生自由讨论,说出他们想了解的内容。
(此时注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避免与前面同学的问题重复。
教师注意板书,把学生提出的内容书写出来,以便接下来对话题进行归纳分类)(2)分类(利用归纳法,形成小课题) 1、网络游戏的起源、类型、发展 2、网络游戏对中学生的影响探究(网络游戏深受欢迎的原因、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等)3、中学生玩游戏的现状调查(包括玩游戏的类型、内容、花费的金钱、是否有过度迷恋网络游戏(网瘾)的情况)4、家长、老师对学生玩游戏的态度调查引导学生将之前的话题进行分类、归纳(3)生成主题: 网络游戏和我们由学生去尝试,根据之前归纳的话题,为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一个概括性的主题,题目可能会与教师预设的不一样。
网络游戏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网络游戏设计课程类型:综合实践课程适用年级:高中课时安排: 4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游戏设计的初步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4.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树立健康游戏观念。
教学重难点:1. 网络游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游戏元素的设计与优化。
3. 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配备必要的软件和硬件。
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3. 游戏设计工具和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网络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有哪些类型?3. 介绍网络游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讲解网络游戏设计的基本流程:- 概念设计- 游戏原型设计- 游戏内容设计- 游戏测试与优化2. 介绍游戏元素设计,包括角色、场景、道具等。
3. 讲解游戏美术设计和音效设计的基本知识。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游戏类型进行设计讨论。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设计游戏原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网络游戏设计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二、深入讲解1. 详细讲解游戏原型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2. 介绍游戏编程的基础知识,如脚本语言等。
3. 讲解游戏测试与优化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继续完善游戏原型设计,并进行初步的编程实践。
2.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游戏编程和测试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编程成果。
二、讲解游戏美术设计和音效设计1. 介绍游戏美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讲解游戏音效设计的方法和工具。
3. 展示一些优秀的游戏美术和音效作品。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游戏美术和音效设计。
网络游戏教案

网络游戏教案
教案标题:网络游戏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网络游戏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热门网络游戏,并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这些游戏的了解和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网络游戏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影响。
知识讲解:
1. 讲解网络游戏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多人在线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策略游戏等。
2. 分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包括时间管理能力、社交交流、注意力分散等方面。
讨论与分享:
1. 分组让学生分享自己玩过的网络游戏,并讨论游戏中的优点和缺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网络游戏,以及如何避免沉迷于游戏中。
案例分析:
1. 提供几个网络游戏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应对网络游戏中的负面影响,如限制游戏时间、合理安排
学习和娱乐等。
总结与反思:
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网络游戏的知识和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应对网络游戏的诱惑和影响。
教案评价: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促进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2.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强调网络游戏的正确使用和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注:此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走进网络游戏》开题课淮阴区实小郑素华

《走进网络游戏》开题课淮阴区实小郑素华《走近网络游戏》开题课教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淮阴实验小学郑素华一、活动背景: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小学生虽然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少,但他们对电脑对网络的热情真是无法形容,兴趣浓厚得不得了,尤其三年级的孩子刚增加这门课。
每到上电脑课学生就非常兴奋、激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凡是接触过网络的孩子基本都玩过网络游戏。
为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能了解网游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而正确处理学习与游戏的关系,做到既能玩健康有益的网络游戏又不影响学习不伤害身体。
二、活动目标:1、明确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子课题,并组成研究小组。
2、初步学会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小课题开展研究活动。
3、学会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力。
4、激发学生对与网络有关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互相交流、相互合作的良好交往品质。
三、活动时长:三星期四、活动年级:三年级五、活动准备:游戏图片、视频录像六、活动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大家应该都知道老师姓名吧?我姓郑,可我还有一个你们不知道的名字,它是我的网名“喜羊羊”。
你们有网名吗?都上网做什么?(指名说)有的同学说到了上网玩游戏,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你们认不认识?4、(出示网络游戏图片)认识吗?(洛克王国、摩尔庄园、疯狂赛车、QQ堂、魔兽世界)昨天老师调查了几个同学,这些就是同学们常玩的网络游戏。
5、既然同学们对网络游戏这么感兴趣,我们这节研究课能不能就针对“网络游戏”来展开研究,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网络游戏,了解网络游戏呢?你们有兴趣吗?6、好,让我们一起《走近网络游戏》(板书主题)(二)、看视频,谈感受对于网络游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让我们来听听不同的人是怎样看待网络游戏的呢?1.学生们的看法(学生视频)(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可以增长知识、锻炼思维还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2.播放视频(《网络游戏的危害》)(新闻综合频道:河南杀人魔士黄勇一案与河南焦作秦姓少年杀人案)3.老师的看法(采访老师的视频)老师认为学生玩网络游戏会占用学习的时间,如果上瘾对学习将会严重影响学习。
《网络游戏制作》教案

编辑演示文稿
第三节弹球的显示和移动
添加命名空间、播放
第三节弹球的显示和移动
加载位图、处理碰撞
第四节 完善游戏
判断是否接住弹球、显示游戏信息、游戏安装文件的制作
第四章 拼图游戏
第一节 界面尺寸设置
菜单栏属性、状态栏属性、添加菜单项
第二节 全局变量及相关类
边框颜色、游戏难度
第二节 全局变量及相关类
职称
授课对象
专业班级:专业级共个班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C# Windows游戏设计》,毕文斌,孙明亮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
《Visual C#.NET经典游戏开发》,夏敏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网络游戏制作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游戏开发的软件工程原理,以及游戏中的图形学、人机交互、网络等基本知识点和技术,让学生具备游戏开发的基本技能。
7.讲解查看文件属性与显示隐藏文件、磁盘格式化、剪贴板的使用,学生练习;
8.回顾教学内容;
9.课后作业。
讲授、演示和指导
思考、练习与实践
教学后记
授课题目
第7讲Windows控制面板
课时
安排
2课时
课次
7
课堂类型
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控制面板各个程序项的使用方法
具体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
教学基本内容
时间分配
方法及手段
1.问题导入:让学生对计算机中数据的编码感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龙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学校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学班级初一(3)班活动主题网络游戏与我们指导教师陈菊
第一单元开题活动课型主题生成课活动时间2011年5月26日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关心身边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过程:问题导入——生成主题——分解主题——巩固拓展
方法:归纳法、讨论法
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网络游戏的发展、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情况,掌握总结归纳和分解问题的方法。
技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教学
资源
图片资源、学生生活经验,网络资源
教学活动过程
问题导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播放预设图片,引入学生
讨论话题。
学生围绕图片内容,交流
理解,产生话题。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
学生探究热情。
生成主题以学生自主提出为主,教
师适当点拨,进行分类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得
出从哪个角度解读问题
通过讨论、归纳,生
成活动主题
分解主题教师按照逻辑归纳对生
成主题进行分解
学生学会归纳法、分解法按照逻辑归纳分解探
究专题,形成小主题
巩固拓展简单回顾,突出重点和方
法
将小课题具体化解决为什么研究,研
究什么的问题
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反思
教学目标 是否达成
(1)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带给我们很多的乐趣,其中网络游戏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同学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网络游戏。
说到网络游戏,大家会想到什么话题?或者,你们对哪些方面的内容感兴趣?
学生自由讨论,说出他们想了解的内容。
(此时注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避免与前面同学的问题重复。
教师注意板书,把学生提出的内容书写出来,以便接下来对话题进行归纳分类)
(2)分类(利用归纳法,形成小课题) 1、网络游戏的起源、类型、发展 2、网络游戏对中学生的影响探究(网络游戏深受欢迎的原因、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等)
3、中学生玩游戏的现状调查(包括玩游戏的类型、内容、花费的金钱、是否有过度迷恋网络游戏(网瘾)的情况)
4、家长、老师对学生玩游戏的态度调查
引导学生将之前的话题进行分类、归纳
(3)生成主题: 网络游戏和我们
由学生去尝试,根据之前归纳的话题,为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一个概括性的主题,题目可能会与教师预设的不一样。
(4)分解主题
提示:想想,每一个小主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方法包括:上网、查阅书籍、访问教师、家长和学生(问卷或访谈)、小品表演、实地调查等
成果包括:PPT 、小论文、画册、调查结果分析等
将小课题具体化,每一个小课题课涉及到哪些内容?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可研究性的评估,以确保后续活动可以顺利开展。
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