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和趣味题16套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010的数字,并能够进行大小比较。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敏捷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字的大小比较概念的理解。

重点:010数字的认识和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展示。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日常生活场景,如水果摊上的水果数量,引发学生对数字大小的观察和思考。

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详细讲解数字010的大小比较方法,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数字大小比较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中央列出010的数字,旁边标注大小比较的符号,直观展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数字大小比较练习题。

答案:根据题目要求,给出正确的数字大小比较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收集生活中的数字,进行大小比较,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开展数学趣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运用4. 小组讨论5.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如超市购物、水果摊挑选水果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接触到数学知识。

2. 确保情景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使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便于学生观察和思考。

3. 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例题讲解1.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2. 结合教具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字大小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问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问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问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教案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问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引言:数学是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分享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帮助一年级学生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学生用纸和铅笔;2. 相关数学问题的练习题;3.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引导学生观察一幅关于数量比较的图片,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考虑如何比较和表示不同的数量。

例如,有3只红色的苹果和2只绿色的苹果,一共有多少只苹果?2. 探究阶段:a) 进行实物或图片实践,让学生通过比较和组合物品,回答一些基本问题。

例如,有3只鸟,5只兔子,一共有多少只动物?b) 引导学生思考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例如:有3个圆形的面包和2个方形的面包,一共有多少个面包?c) 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和解答。

逐步引导他们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 拓展阶段:a) 提出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例如,在一个花园里,有3朵红花和2朵黄花,一共有多少朵花?b) 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数学问题,并交流解决方法。

鼓励他们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和挑战。

四、巩固与评估:1. 布置相关的作业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2. 进行课堂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思考过程;3. 针对性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得到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他们学会了观察和理解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举一反三的思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需要提醒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找不同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找不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找不同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

2024年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

2024年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比较与排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较与排序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学会用排序的方法解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与排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和排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磁性教具、实物模型。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磁性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磁性教具的大小。

2. 例题讲解:(1)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例题1。

(2)通过例题2,让学生学会用排序的方法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和排序的方法。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比较与排序2. 板书内容:(1)比较大小的方法(2)排序的方法(3)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题1、2、3。

(2)思考:如何将比较与排序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2. 答案:(1)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2)思考题答案:如购物时比较价格,整理物品时进行排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比较与排序的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比较与排序现象,并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与排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例题讲解:在讲解例题时,如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和排序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

教学教具: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教师随着学生回答呈现下图中的1-20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教师: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在上图中呈现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教师:看到大家都认识,又来了更多的数朋友(呈现数字图)。

教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教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再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

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100有什么感受?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

2024年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精彩教案含内容

2024年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精彩教案含内容

2024年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精彩教案含内容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数感和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2.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3.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几何图形的认识。

2.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比如:妈妈给你5个苹果,你要怎么表示呢?生:用数字“5”表示。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2.探索新知(1)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生:(操作)师: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用小棒表示数字1到10的?生:(回答)师:很好,我们发现,数字与数量是有对应关系的,数字越大,表示的数量就越多。

(2)生活中的数字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数字,比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车牌号码等。

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回答)3.实践活动(1)数字接龙师:请大家按顺序用数字1到10进行接龙。

生:(操作)(2)数字猜猜猜师:我在心里想一个数字,请大家猜猜是几。

生:(回答)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数字与数量是有对应关系的。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个知识。

第二课时: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生:认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

2.探索新知(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师:请大家观察这些图形,说说它们的特点。

生:(回答)师:很好,正方形有4条相等的边,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圆形没有边和角,是一个闭合的曲线;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2)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些几何图形,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回答)3.实践活动(1)图形拼拼乐生:(操作)(2)图形分类师:请大家按图形的特点,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

一年级下册_数学思维训练_教案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方法。

通过训练数学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的教案。

第一节: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逻辑思维训练中,可以使用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1. 数字迷宫游戏:在纸上画一个数字迷宫,迷宫中有一些数字,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找到正确的路径。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数字序列游戏:给学生一串数字序列,要求他们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继续序列。

例如,给出序列1,3,5,7,学生需要找出规律是每个数字加2,然后继续序列9,11,13,15。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二节:创造力训练创造力是数学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和应对各种挑战。

1. 数学故事创作: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学题目创作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例如,给出一个加法题目“3+2=?”,学生可以创作一个故事,讲述三只小猪和两只小兔子一起去野餐的情景。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数学图形拼贴:给学生一些彩纸和剪刀,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拼贴出各种数学图形。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第三节:问题解决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挑战。

1. 数学问题解决游戏:给学生一些数学问题,让他们分组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分苹果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计算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数学建模: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然后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建模和解决。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

优质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含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七章《认识图形》第三节“有趣的平面图形”。

具体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识别、分类及平面图形的简单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能够正确识别和分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平面图形的组合及分解。

重点:平面图形的识别、分类及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磁性教具等。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平面图形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新课导入(10分钟)(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平面图形特征。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平面图形的识别和分类方法。

(2)讲解平面图形的简单组合及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并进行分类。

(2)学生用平面图形卡片进行组合,展示给其他同学。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平面图形2. 内容:(1)平面图形的识别与分类(2)平面图形的组合与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并给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

(2)用平面图形卡片拼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

2. 答案:(1)见附件。

(2)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识别、分类和组合。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用平面图形创作有趣的画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与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美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

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个小朋友。

3、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4、小朋友排队。

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

这一行有( )个人。

5、小朋友排队。

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

这一行有( )个人。

6、按规律写数。

35、30、25、20、15、( )、( ) 1、4、3、6、5、( )、( ) 7、( )个长方形8、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

他们三人中( )最重,( )最轻。

9、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

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

那么,( )是第一,( )是第二。

10、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

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 )千克。

11.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

()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瓶。

老师买的是()多。

3、举行跳绳比赛。

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4.找规律,填一填。

(1) 2、4、6、8、()、()、()、()、18、20(2) 19、17、15、()、()、()、()。

3)( )、()、19、5、18、5、17、5。

5.数一数。

6.小朋友们排排坐,小红前面有3人,后面有6人,这一队一共有()个小朋友。

7.一只小猴重还是一只小鹿重?在重的下面画“√”。

8.把一条长绳剪成3根,剪了()次。

9.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0。

10.图形代表几。

○+○=6,○=( ),△+△+△=15( ),○+△=( )。

一年级数学趣味题(3)1、按要求把数填入相应的方框里。

7653882619366731双数个位是6的数比45大的数单数比60小的数比秋秋得分低的有()人,秋秋排名第()。

3、小牛和叶叶各有10颗糖,小牛给叶叶2颗,他们相差()颗。

4、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别得到什么颜色的气球?小红:“我分到的不是蓝气球。

”小军:“我分到的不是白气球。

”小彩:“他们俩的气球一只是红色的,一只是蓝色的。

”小红()、小军()、小彩()。

5、教室里有8台吊扇,下课关掉5台,还有()台吊扇。

6、河里有5只鸭子,6只鹅,游走了6只,游走的至少有()只鹅。

7.画出盒子里串的珠子。

(1)(2)8、在下列图形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请你把它圈出来。

1、 衣服正面有4个扣子,一个袖子上有2个扣子,这件衣服上有多少个扣子?( )2、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小牛去动物园,车票每张1元。

动物园门票全票6元,半票3元,这次游玩,车票、门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3、 丁丁和小彩的铅笔支数一样多,他们的铅笔合起来超过10支但不到20支,他们可能各自有几支铅笔?( )4、1桶水可以装5壶水,1壶水可以冲4杯水。

1桶水可以冲几杯水?( )5、6、房间内有10支点燃的蜡烛。

风从窗外吹进来,吹熄了2支蜡烛,后来又吹熄了1支,这时主人把窗户关了。

第二天,打开房门,房内还有( )支蜡烛。

7、去看电影,进了电影院后对号坐下,正数我坐13排,倒数还是13排。

这个电影院座位有( )排。

8、黑兔、红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

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

”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9、三个小朋友比大小。

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 (2)燕燕比芳芳小1岁; (3)燕燕比阳阳大2岁。

( )最大,( )最小。

10、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

” (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 (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

” 年纪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1、按规律在()里填数。

(1)3,5,7,(),11(2)2,4,6,8,(),()。

(3)1,2,4,7,11,(),()。

2、在每组中圈出不同的。

3、数一数。

有()个长方形有()个正方体有()个正方体4、一根绳子有2个头,三根半绳子有()个头。

5、强强和小华打了2小时的乒乓球,每人打了()小时。

6、8个人排成一排,从左边数起,小明排第7,从右边数起,小明排第()。

7、红花、黄花一共有9朵,猜一猜,红花最多有()朵。

8、华华家上面有3层,下面有2层,这幢楼共有()层。

9、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

根据下面三句括,请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 (1)中班比小班少;(2)中班比大班少;(3)大班比小班多。

()人数最少,()人数最多。

10、三个同学比身高。

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

()最高,()最矮。

一年级数学趣味题(6)1、找规律画2、每个杯子放进两块糖后,哪杯最甜?请在()里打“√”。

()()()()3、找规律,画一画。

4、按照事情的顺序,排列图的次序,把编号写在()里。

()()()()5、数一数。

()个正方形()个长方形6、单人椅只坐1个小朋友,双人椅能坐2个小朋友,当这些椅子坐满时,还有()个小朋友没有座位。

7、请你数一数,图中玩绳的小孩有()个。

8、有8个人,每人坐一把椅子,少了3把,有()把椅子。

9、使横排、竖排的3个数相加都等于9。

10、华华走向公园的时候,迎面来了三个大人三个小孩,那么到公园去一共有()人。

1、请你写出三个两位数,使这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

( )( )( )2、姐姐和哥哥各有12支铅笔。

写字用掉同样多的铅笔后哥哥剩下1支,姐姐剩下( )支。

3、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她怕丢失了孩子,总是数着,从后向前数到自己是6,从前向后数到自己是7,你说鸭妈妈一共有( )个孩子。

4、下面表中,每一行的规律是什么?请根据规律接着写。

5、小华有15本书,小玲有11本书,小华给小玲( )本书,两人的书就一样多。

6、填空。

第一行有( )把伞, 第二行有( )把伞, 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把,从第二行移( )把到第一行,两行的伞就同样多。

7、数一数。

( )个三角形 ( )个长方形 8、哪朵花表示的数大,在( )里打“√”。

( ) ( )9、华华吃了5颗糖后还剩10颗,原来有( )颗糖。

-17=15-18=151.找规律填数。

(1)2、4、6、8、()、()、()、()、18、20。

(2)19、17、15、()、()、()、()。

2. (1)2+()=3+()(2)10-()=6+()(3)10=()+()=()-()=20-()3.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里组成三道算式,每个数只能用1次。

()+()=()()+()=()()+()=()4.小明比小亮大2岁,再过3年,明明比亮亮大( )岁。

5.强强和小军打了3小时乒乓球,两人各打了( )小时。

6.7.列数20、9、3、11、0、15、8、17、6、10(1)上面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左往右数,第6个数是( ),第8个数是( )。

(3)0是第( )个数,你是从( )往( )数的。

(4)把上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8.判断。

(1)17里面有7个十和1个一。

( )(2)从0数到9,9是第9个数。

( )(3)8时整时,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

(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条边是相等的。

( )一年级数学趣味题(9)1、20个小朋友报数,单数一行,双数一行。

单数第5个数是()号,双数第10个数是()号。

5、小朋友排队去公园,小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10个人。

小华排在第()个,一共有()个小朋友去公园。

6、图中共有()个长方形。

7-=6 -= 1+= 4=()=()=()8、小动物开运动会,50米赛跑的成绩表如下;请在跑得最快的动物下面打“√”,跑得最慢的打“×”。

910、把没有按规律写的数划去;(1)1、3、5、6、7、9、11;(2)3、6、9、12、15、16、(3)2、5、8、11、12、14、17;(4)1、5、6、9、13、17、解决问题11.飞机场上停着10架飞机,起飞了3架飞机,现在飞机场上还停着多少架飞机?12.小红要做12个沙包,已经做了10个,还要做多少个沙包?一年级数学趣味题(10)1、教室里的6台风扇全部开着,关掉了4台,教室里还有()台风扇。

2、体育室有45只球,第一次借走9只,第二次借走10只,体育室的球缺少了()只。

3、玲玲看一本70页的书,第一天从第一页看起,看了18页,第二天看了10页,第三天从第()页看起。

4、()-5=()-15、12辆汽车组成一列车队向前进。

从前往后数,红色的汽车是第8辆。

那么,从后往前数,它是第()辆。

6、开联欢会,一年四班有18名同学,2名老师,现在有22瓶汽水,如果每人1瓶,汽水够分吗?差()瓶。

①不够②够7.小芳今年8岁,姐姐今年12岁,5年后,姐姐比小芳大()岁8.连长带着10名战士过河,已经有6个战士过了河,没过河的还有()人。

9、四个小朋友比体重。

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10.图形代表几。

○+○=6,○=( ),△+△+△=15,△=( ),○+△=( )。

一年级数学趣味题(11)1、小力今年6岁,小力的奶奶说等小力9岁的时候奶奶就55岁了,那么奶奶今年()岁。

2、找规律画图。

3、1,2,4,5,7,8,10,11,(),(),16,17……4、我家养了6只兔子,其中有2只是黑兔,4只是白兔。

每只白兔又生了3只小兔,家现在一共有()只兔子。

5、数一数。

()个长方形()圆形6、你能把下面的正方形分成4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吗?7、把4、5、6、7、9、13分别填入下面的()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①()+()=()②()-()=()8、小红参加唱歌比赛,她和参赛的小选手每个人握1次手,一共握了6次,参加唱歌比赛一共有()人。

9、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

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10、有四个木盒子。

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