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
铝合金门窗试验检验方法

铝合金门窗试验检验方法1、材料与附件(1)质量验证铝合金门窗所用材料及附件进厂时,检查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等随行技术文件,或通过必要的测量、试验,验证其所标示的性能和质量指标值与附录A所示相应标准(或合同要求)的符合性。
(2)铝合金型材1)基材横截面及尺寸偏差基材壁厚采用分辨力为0.5μm的膜厚检测仪和分辨力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表面处理层膜厚和型材总壁厚,型材同一类型部位测点不应少于5点。
基材的实测壁厚为型材总壁厚与表面处理层厚度之差,精确到0.01mm,取平均值。
基材非壁厚尺寸偏差检验按GB/T 5237.1的规定执行。
2)表面处理层厚度采用分辨力为0.5μm的膜厚检测仪在型材的同一类型部位测量,测点不应少于5点,取平均值。
(3)玻璃玻璃的品种、性能及质量按6.1.1的规定进行验证。
(4)钢材钢材表面热浸镀锌、锌电镀及防锈涂料处理层厚度检验按GB/T 4956的规定进行;钢铁黑色氧化膜质量检验按GB/T 15519规定进行。
(5)密封及弹性材料密封材料与所接触材料的相容性、黏结性、污染性,以及玻璃支承、定位弹性材料的性能质量,按使用要求和6.1.1的规定进行验证。
(6)五金配件与紧固件五金配件承载能力及反复启闭性能和紧固件的材质与力学性能,按6.1.1的规定进行验证。
2、外观与表面质量按GB/T 12967.6-2008第8章规定的观察条件,采用钢直尺及目视观察法检验。
3、尺寸采用钢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深度尺、塞尺检验。
4、装配质量采用目视观察和手试方法检查。
5、构造采用目视观察和手试方法检查。
6、性能(1)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同一试件以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的顺序按GB/T 7106的规定进行试验。
(2)空气声隔声性能按GB/T 8485的规定进行试验。
(3)保温性能按GB/T 8484的规定进行传热系数试验;或按JGJ/T 151规定,在冬季标准计算条件下计算门窗传热系数。
铝合金拉伸试验标准

铝合金拉伸试验标准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因此在工业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铝合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各种试验来评估其力学性能。
其中,铝合金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本文将介绍铝合金拉伸试验的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
1. 试验标准。
铝合金拉伸试验的标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试样的制备,按照标准规范,制备符合要求的试样。
通常情况下,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试验设备,使用专业的拉伸试验机进行试验,确保试验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试验机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经过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3)试验过程,在进行拉伸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程进行操作,包括加载速度、试验温度、应变率等参数的控制。
同时,需要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如载荷-位移曲线、应力-应变曲线等。
(4)数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2. 注意事项。
在进行铝合金拉伸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应符合标准规范,避免出现缺陷或不合格的情况,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试验设备,拉伸试验机的选用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试验过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试验过程,在进行试验时,需要严格控制试验参数,避免出现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同时,需要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数据记录和分析,对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 结论。
铝合金拉伸试验是评估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通过严格遵循试验标准和注意事项,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在工程实践中,这些试验结果对于材料的选用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总之,铝合金拉伸试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铝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相关行业单位和科研人员能够重视这一工作,不断完善试验标准和方法,推动铝合金材料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制定 / 日期审核 / 日期批准 / 日期文件发行栏□ 执行董事□ 总经理□ 财务总监□ 生产副总□ 财务部□ 管理部□ 计划物料部□ 采购部□ 出口部□ 研发部□ 技术部□ 品保部□ 前加工车间□ 装配车间□ 喷涂车间□ 镜柜车间□ 杭洲湾分部修改履历序号章节版次修改内容生效日期1 全部A0 初次发行2012-07-011、目的:为了保证铝合金(铝型材)材料的来料质量和满足制程中各项工艺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铝合金(铝型材)材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外购的所有的铝合金型材材料。
本规范规定的原材料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为正常检查项目,化学成分和力学分析为特殊检查项目。
3、职责:品质部:负责原材料来料检验;工程技术中心:负责新工艺、新材料的试验;采购部:负责联系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信息反馈及品质要求。
4、内容:、外形尺寸测量工具:测量工具型号精度游标卡尺0~300mm 0.02mm千分卡尺0~25mm 0.01mm铝合金型材截面尺寸:技术要求中除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按执行,铝型材开口尺寸除外。
(见表1、表2)。
表1 铝合金型材截面尺寸及允许偏差截面尺寸/mm公差截面尺寸/mm公差大于至大于至0 1 ±19 25 ±1 2 ±25 38 ±2 3 ±38 50 ±3 4 ±50 100 ±4 6 ±100 150 ±6 12 ±150 200 ±12 19 ±200 350 ±注:铝型材的长度尺寸按供需双方在订单合同的技术要求约定执行。
表2 铝合金型材管壁厚允许偏差mm铝合金管材壁厚允许偏差外径壁厚大于至壁厚允许偏差3 15 ±±±±±±±15 25 ±±±±±±±25 50 ±±±±±±±50 80 ±±±±±±±80 100 ±±±±±±±注:方管的外径系指为切圆直径或两平行面之间的距离。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方案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方案一、引言铝合金材料具有轻质、可塑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良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各个领域。
为保证铝合金材料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试验。
本方案旨在制定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检验项目1.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成分分析仪,对铝合金材料进行成分检验,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
2.机械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等,通过对铝合金材料的机械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其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金相组织检验:通过金相显微镜对铝合金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检验其金相组织情况,确认是否存在缺陷、夹杂物等问题。
4.腐蚀性能测试:通过盐雾试验、浸泡试验等方式,评估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确认其适用于特定的工作环境。
5.表面质量检验:通过目视检查、光学显微镜等方式,检验铝合金材料的表面状态、氧化膜、划痕等问题。
三、检验仪器设备1.化学成分分析仪:用于进行铝合金材料的化学成分检验。
2.材料试验机:用于进行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等机械性能测试。
3.金相显微镜:用于观察铝合金材料的金相组织情况。
4.盐雾试验箱:用于进行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测试。
5.光学显微镜:用于检查铝合金材料的表面质量。
四、检验流程1.采集样品:根据实际需要,采集铝合金材料的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化学成分分析:将样品送入化学成分分析仪,进行成分分析,比较检验结果与相关标准的要求。
3.机械性能测试:根据需要进行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等,测量相关参数,与标准进行对比。
4.金相组织检验:将样品镶嵌、研磨、抛光,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样品的金相组织情况。
5.腐蚀性能测试:根据需要进行盐雾试验、浸泡试验等,评估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6.表面质量检验:对样品进行目视检查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查表面质量、氧化膜、划痕等问题。
五、记录和报告每一项检验项目完成后,要详细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样品编号、测试方法、测试数据及结论等。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标准

轴线保持在垂直于弯曲轴的平面内。
8.3 试验设备8.3.1一般要求弯曲试验应在配备下列弯曲装置之一的试验机或压力机上完成:a)配有两支辊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辊式弯曲装置,见图1b)配有一个V型器具和一个弯曲压头的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见图2c)虎钳式弯曲装置,见图3图1图2 图38.3.2支辊式弯曲装置8.3.2.1 支辊长度和弯曲压头的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见图1).弯曲压头的直径由产品标准规定。
支辊和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硬度。
8.3.2.2除非中有规定,支辊间距离L应按照式(1)确定:L=(D+3a)±a/2 (1)8.5.3试样弯曲至规定弯曲角度的试验,应将试样放于两支辊(见图1)或V形模具(见图2)上,试样轴线应与弯曲压头轴线垂直,弯曲压头在两支座之间的中点处对试样连续施加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方法进行弯曲试验。
试样一端固定,绕弯曲压头进行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弯曲试验时,应当缓慢地施加弯曲力,以使材料能够自由地进行塑性变形。
弯曲时,试验速率应为(1±0.2)mm/s.当使用上述方法如不能直接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可将试样置于两平行压板之间(见图4),连续施加力压其两端使进一步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图4 FF8.6. 试验结果的评定:L 试样长度mm9.3原理垂直于金属管纵轴线方向对规定长度的试样或金属管端部施加力进行压扁,直至在力的作用下两压板之间的距离达到相关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值(见图5a和图5b)。
如为闭合压扁,试样内表面接触的宽度应至少为标准试样压扁后其内宽度b的1/2(见图5c)图59.4试验设备9.4.1试验机(可采用是冲床或钳工虎钳台)应能将试样压扁至规定的两平行压板之间的距离。
压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压板的宽度应超过压扁后试样宽度,即至少为1.6D。
压板的长度应不小于试样的长度。
9.5 试样9.5.1 试样长度应不小于10mm,但不超过100mm。
【铝合金工艺】铝型材6061-T6检验规范

铝型材6061-T6检验规范
1铝型材的采购要求
1.1铝型材的材质为6061-T6。
1.2铝型材的各项指标(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技术标准等)应符合铝合金国家规定标准。
1.3供应商应根据图面要求提供1、合金成份分析2、抗弯曲试验3、尺寸偏差检验4、硬度
试验5、机械性能试验6、氧化膜(涂层)厚度试验7、封孔质量试验8、颜色色泽试验9、氧化膜耐腐蚀性试验10、氧化膜耐候性试验11、氧化膜耐磨性试验12、涂层压痕硬度试验
13、耐湿热试验。
14、涂层耐冲击试验15、涂层杯突试验16、耐化学稳定性试验17、外
观质量检验。
等材质合格报告。
2铝型材的技术要求
2.1铝型材的技术要求除非在技术工程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尺寸允许偏差
按表1执行(铝型材开口尺寸除外)。
表1
1
铝型材的长度尺寸按供需双方在订单合同中的技术要求约定执行。
3铝型材的检验方法
3.1铝型材坯料或表面氧化处理后表面检验在适应的自然光线下目测,目测距离为45±5cm。
抛光
后的表面质量检验在规定的灯光下按抛光表面质量检验标准检验
铝型材表面氧化处理后,其色泽与光亮均匀一致,无脏污。
如果有缺陷,按表2要求检验。
表2
2
3.2铝型材坯料,表面色泽一致,无脏污。
如果有缺陷,按表3要求检验。
表3
3。
铝合金拉伸试验标准

铝是强度低、塑性好的金属,除应用部分纯铝外,为了提高强度或综合性能,配成合金。
铝中加入一种合金元素,就能使其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改变,适宜作各种加工材或铸造零件。
铝及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加工性好、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铝和铝合金可以制成窗户框架、门框、幕墙、屋顶、天沟、立柱等建筑构件。
这些构件由于其轻质并且不易生锈,因此在设计大型建筑时得到广泛应用。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钢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应符合GB/T 20975或GB/T 7999的规定。
2.力学性能:型材的室温纵向拉伸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16865的规定。
3.布氏硬度:型材的布氏硬度测试方法按照GB/T 231的规定进行。
4.超声波探伤性能:型材的超声波检验方法按GB/T 6519的规定进行。
5.电导率在拉伸试样的样胚上进行测试,测试方法按GB/T 12966规定进行。
6.厚度≥20mm的型材应力腐蚀试验按GB/T 22640规定进行检验,厚度<20mm的型材应力腐蚀试验按照GB/T 15970.7的规定进行。
7.剥落腐蚀性能试验按GB/T 22639进行。
8.低倍组织:型材的低倍组织检验方法要符合GB/T 3246.2的规定。
9.外观质量:未经表面处理的型材外观质量以目视检验,当缺陷深度难以确定时,可以打磨后测量。
表面处理的型材,外观质量检测方法按GB/T 8013.1~GB/T 8013.3的规定进行。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规范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规范铝合金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检验规范。
下面是一份针对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检验规范,包括材料检验、尺寸检验、表面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一、材料检验1.铝合金材料的检验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2.对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试,确保合金成分符合要求;3.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如强度、硬度、延伸率等指标;4.检查材料的外观,包括气孔、夹杂物、裂纹等缺陷的情况;5.检验材料的金相组织,确保组织均匀、致密。
二、尺寸检验1.根据设计图纸,对铝合金压铸件的尺寸进行检验;2.检验件应符合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等要求;3.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包括千分尺、卡尺、量具等;4.尺寸检验应包括外观尺寸、内孔尺寸、孔距等方面的检验。
三、表面质量检验1.对铝合金压铸件的表面进行检查,包括表面光洁度、光泽度等指标;2.检查表面是否有划痕、氧化、气孔、砂眼等缺陷;3.对表面的涂层进行检验,如喷漆、镀层等。
四、力学性能检验1.对铝合金压铸件的强度、硬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进行检验;2.根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测试,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
五、工艺性能检验1.对铝合金压铸件的可焊性、可加工性等工艺性能进行检验;2.根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工艺性能测试。
六、标识和包装1.对符合质量要求的铝合金压铸件进行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型号、批次号、生产日期等;2.对铝合金压铸件进行适当的包装,确保其安全运输和质量保持。
七、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1.对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检验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2.编制相应的检验报告,归档保存,以备查阅。
以上是一份关于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的规范,目的是确保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符合要求,以提供优质的产品给客户。
这份规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厂家和产品的特点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别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制定日期2012-05-23 技术文件页次Page 8 of 14
性能切削加工性% 655℃
切削加工性% 50
有良好的强度,热态下塑性良好,冷态下,切削加工性好,易焊接,耐蚀性好。
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易于抛光、上色膜,阳极氧化效果优良。
8 铝合金型材抗弯试验 ( GB/T232-2010 )
8.1 范围:规定了测定金属材料承受弯曲塑性变形能力。
8.2 原理:弯曲试验以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试样在弯曲装置上经受弯曲塑性
变形、不改变加力方向,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弯曲试验时,试样两端的
轴线保持在垂直于弯曲轴的平面内。
8.3 试验设备
8.3.1一般要求
弯曲试验应在配备下列弯曲装置之一的试验机或压力机上完成:
a)配有两支辊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辊式弯曲装置,见图1
b)配有一个V型器具和一个弯曲压头的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见图2
c)虎钳式弯曲装置,见图3
图1
图2 图3
类别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制定日期2012-05-23
技术文件页次Page 10 of 14
图4 F
F
8.6. 试验结果的评定:
8.6.1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评定弯曲试验结果。
如未规定具体要求,弯曲试验后不
使用放大镜观察,试样弯曲外表面无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8.6.2 以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规定的弯曲角度作为最小值;若规定弯曲压头直径,以规定的
弯曲压头直径作为最大值。
8.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试样标识(材料牌号,取样方向)
c)试样的形状和尺寸
d)试样条件(弯曲压头直径,弯曲角度)
e)与标准的偏差
f)试验结果评定
9. 铝型材管材压扁试验(GB246-2007)
9.1 范围
规定了测定圆形横截面金属管塑性变形能力的压扁试验方法,包括显示其缺陷。
适用于外径不超过600mm,壁厚不超过外径的15%的金属管。
本试验适用的金属管外径和壁厚范围可以见4.2,4.3,4.4条规定。
9.2符号、名称和单位
本试验使用的符号、名称和单位在表12和图5中规定
类别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制定日期2012-05-23
技术文件页次Page 11 of 14
表12
符号名称单位
a 管壁厚度mm
b 压扁后试样的内宽度mm
D 金属管外径mm
H 力作用下两压板之间的距离mm
L 试样长度mm
9.3原理
垂直于金属管纵轴线方向对规定长度的试样或金属管端部施加力进行压扁,直至在力的作用下两压板之间的距离达到相关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值(见图5a和图5b)。
如为闭合压扁,试样内表面接触的宽度应至少为标准试样压扁后其内宽度b的1/2(见图5c)图5
9.4试验设备
9.4.1试验机(可采用是冲床或钳工虎钳台)应能将试样压扁至规定的两平行压板之间的距离。
压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压板的宽度应超过压扁后试样宽度,即至少为1.6D。
压板的长度应不小于试样的长度。
9.5 试样
9.5.1 试样长度应不小于10mm,但不超过100mm。
试样的棱边允许用锉刀或其它方法将其倒
圆或倒角。
(注:如果试验结果满足试验要求,可以不对试样的棱边倒圆或倒角。
)9.5.2 如要在一要命全长度的管端进行试验时,应在距管端面为试样长度处垂直于管纵轴线切
口,切割深度至少达外径的80%
9.6 试验程序
9.6.1试验一般应在10℃~35℃的室温范围内进行。
对要求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试验,试验温度
类别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制定日期2012-05-23
技术文件页次Page 13 of 14 图6
10.3 原理
用圆锥形顶芯扩大管段试样的一端,直至扩大端的最大外径达到相关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值(见图6)。
10.4 试验设备
10.4.1压力机(冲床)
10.4.2圆锥形顶芯应具有相关产品标准所规定的角度,其工作表面应磨光并具有足够的硬度。
推
荐采用的顶芯角度为30°、45°、60°。
10.5 试样
10.5.1 试样长度取决于顶芯的角度。
当顶芯角度等于或小于30°时,试样长度L应近似为2D;
当顶芯角度大于30°时,试样长度L应近似为1.5D。
如果在扩口试验后剩余的圆柱部分长度不小于0.5D时,可以使用较短的试样。
10.5.2试样两端应垂直于管子轴线。
试验端的棱边允许用锉刀或其他方法将其倒圆或倒角。
(注:如果试验结果满足试验要求,可以不对试样的棱边倒圆或倒角。
)
10.5.3试验焊接管时,可以去除管内的焊接缝余高。
10.6 试验程序
10.6.1 试验一般应在10℃~35℃的室温范围内进行。
10.6.2 平稳地对圆锥形顶芯施加力使其压入试样端部进行扩口,直至达到所要求的外径。
扩口
期间圆锥形顶芯的轴线应与试样的轴线一致。
试样扩口后的最大外径Da或以原始外径D的百分比表示的扩口率应在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
顶芯角度β也应在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