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接触与翻译-以《国际歌》汉译为例

合集下载

国际歌歌词--各种语言版

国际歌歌词--各种语言版

国际歌歌词--各种语言版《国际歌》中文版歌词(完整) 第一段: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第二段: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会成功~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第三段: 压迫的国家、空洞的法律,苛捐杂税榨穷苦;富人无务独逍遥。

穷人的权利只是空话,受够了护佑下的沉沦。

平等需要新的法律,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平等~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第四段:矿井和铁路的帝王,在神坛上奇丑无比。

他们除了劳动,还抢夺过什么呢,在他们的保险箱里,劳动的创造一无所有~从剥削者的手里,他们只是讨回血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第五段: 国王用烟雾来迷惑我们,我们要联合向暴君开战。

让战士们在军队里罢工,停止镇压,离开暴力机器。

如果他们坚持护卫敌人,让我们英勇牺牲;他们将会知道我们的子弹,会射向我们自己的将军。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第六段: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将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法语版【L'INTERNATIONALE】 Version francaise s tabilisée 1871 Paroles d'【Eugène POTTIER】, Musique de 【Pierre DEGEYTER】 Couplet 1 :Debout ! les damnés de la terre Debout ! les forcats de la faim La raison tonne en soncratère : C’est l’éruption de la fin Du passé faisons table rase Foule esclave,debout ! debout ! Le monde va changer de base : Nous ne sommes rien, soyons tout !Refrain : (2 fois sur deux airs différents) C’est la lutte finale Groupons nous et demain L’Internationale Sera le genre humain. Couplet 2 : Il n’est pas de sauveurs suprêmes : Ni Dieu, ni césar, ni tribun, Producteurs, sauvons-nous nous-mêmes ! Décrétons le salut commun ! Pour que le voleur rende gorge, Pourtirer l’esprit du cachot Soufflons nous-mêmes notre forge, Battons le fer tant qu'il est chaud ! RefrainCouplet 3 : L’Etat opprime et la loi triche ; L’Impot saigne le malheureux ;Nul devoir ne s’impose au riche ; Le droit du pauvre est un mot creux. C’est assez languir en tutelle, L’égalité veut d’autres lois ; < Pas de droits sans devoirs, dit-elle,Egaux, pas de devoirs sans droits ! > RefrainCouplet 4 : Hideux dans leur apothéose, Les rois de la mine et durail Ont-ils jamais fait autre chose Que dévaliser le travail ? Dans les coffres-forts de la bandeCe qu’il a créé s’est fondu. En décrétant qu’on le lui re nde Le peuple ne veut que son du^. RefrainCouplet 5 : Les Rois nous saoulaient de fumées. Paix entre nous, guerre aux tyrans ! Appliquons la grève aux armées, Crosse en l’air et rompons les rangs !S’ils s’obstinent, ces cannibales, A faire de nous des héros, Ils sauront bientot que nos balles Sont pour nos propres généraux. Refrain Couplet 6 : Ouvriers, Paysans, nous sommes Le grand parti des travailleurs ;La terre n’appartient qu’aux hommes, L'oisif[*] ira loger ailleurs. Combien de nos chairs se repaissent ! Mais si les corbeaux, les vautours, Un de ces matins disparaissent,Le soleil brillera toujours ! Refrain [*] : dans certaines versionson trouve "le riche" au lieu de "l'oisif"英语版(一)Arise you prisoners of starvation Arise you toilers of the earth For reason thunders new creation `Tis a better world in birth. Never more traditions\\' chains shall bind usArise ye toilers no more in thrall The earth shall rise on new foundations We are but naught we shall be all. Then comrades, come rally And the last fight let us faceThe Internationale Unites the human race. (bis) Arise ye workersfrom your slumbersArise ye prisoners of want For reason in revolt now thunders And at last ends the age of cant. Away with all your superstitions Servile masses arise, arise We\\'ll change henceforth the old tradition Andspurn the dust to win the prize. Then comrades, come rally And the last fight let us face The Internationale Unites the human race. (bis) No more deluded by reaction On tyrants only we\\'ll make war The soldiers too will take strike action They\\'ll break ranks and fight no more And if those cannibals keep trying To sacrifice us to their pride They soon shall hear the bullets flying We\\'ll shoot the generals on our own side. Then comrades, come rally Andthe last fight let us face The Internationale Unites the human race. (bis) No saviour from on high delivers No faith have we in prince orpeer Our own right hand the chains must shiver Chains of hatred, greed and fear 英语版(二)stand up, all victims of oppression for the tyrants fear your might don't cling so hard to your possessions for you have nothing, if youhave no rights let racist ignorance be ended for respect makes the empires fall freedom is merely privilege extended unless enjoyed by one and all. so come brothers and sisters for the struggle carries on the internationale unites the world in song so comrades come rally for this is the time and place the international ideal unites the human race let no one build walls to divide us walls of hatred nor walls of stone come greet the dawn and stand beside us we'll live together or we'll diealone in our world poisoned by exploitation those who have taken, now they must give and end the vanity of nations we've one but one earth on which to live so come brothers and sisters for the struggle carries on the internationale unites the world in song so comrades come rally for this is the time and place the international ideal unites the human race and so begins the final drama in the streets and in the fields we stand unbowed before their armour we defy their guns and shields when we fight, provoked by their aggression let us be inspired by life and love for though they offer us concessions change will not come from above. so come brothers and sisters for the struggle carries on the internationale unites the world in song so comrades come rally for this is the time and place the international ideal unites the human race俄语版Вставай, проклятьем заклейм?нный,Весь мир голодных и рабов! Кипит нашразум возмущ?нный И в смертный бойвести готов. Весь мир насилья мыразрушим До основанья, а затем Мы наш,мы новый мир построим, —Кто был ничем,тот станет всем. Припев: |: Это есть нашпоследний Ирешительный бой. С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омВоспрянет род людской! :| Никто не дастнам избавленья: Ни бог, ни царь и нигерой. Добь?мся мы освобожденья Своеюсобственной рукой. Чтоб свергнуть гн?т рукой умелой, Отвоевать сво?добро, —Вздувайте горн и куйте смело, Пока железо горячо! |: Это есть нашпоследний И решительный бой. С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ом Воспрянет родлюдской! :| Лишь мы, работники всемирной Великой армии труда, Владеть земл?йимеем право, Но паразиты —никогда! Иесли гром великий грянет Над своройпсов и палачей, —Для нас вс? так жесолнце станет Сиять огн?м своих лучей. |: Это есть наш последний И решительныйбой. С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ом Воспрянет родлюдской! :| 影片引用,《空军一号》中芮狄将军被释放时监狱内大批囚徒齐唱国际歌。

布尔什维克歌曲中文

布尔什维克歌曲中文

布尔什维克歌曲中文布尔什维克歌曲是指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创作的一系列歌曲,它们旨在宣传和鼓舞共产主义运动。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布尔什维克歌曲的中文译名:1. 国际歌,这首歌是国际无产阶级团结的象征,也是布尔什维克歌曲中最著名的一首。

它的原名是《国际歌》,歌词由法国诗人尤金·皮埃尔·皮奥特(Eugène Pottier)创作,旋律由比利时作曲家皮埃尔·德吕提(Pierre De Geyter)谱写。

2. 莫斯科进行曲,这首歌是苏联的标志性歌曲之一,由维托尔·卡利宁(Vasily Agapkin)作曲,尼古拉·阿列克谢耶夫(Nikolay Alekseyev)填词。

歌曲以庄严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表达了对苏联首都莫斯科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

3. 三大前锋,这首歌以赞美苏联红军为主题,歌颂了布尔什维克战士的英勇和忠诚。

歌曲由德米特里·波卡列夫(Dmitri Pokrass)作曲,亚历山大·查卡罗夫(Alexander Chakovsky)填词。

4. 红旗飘飘,这首歌以庄严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歌词,表达了对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支持。

歌曲由弗拉基米尔·伊萨科夫斯基(Vladimir Isaakovsky)填词,阿列克谢·卡扎科夫(Alexey Kozlovsky)作曲。

5. 前进,共产国际战士!,这首歌是为了纪念共产国际成立而创作的,歌颂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和力量。

歌曲由德米特里·波卡列夫作曲,亚历山大·查卡罗夫填词。

以上只是一些布尔什维克歌曲的中文译名,这些歌曲在苏联时期非常流行,它们通过音乐和歌词传达了共产主义理念和革命精神,激励人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汉语表述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的语义学探讨——《国际歌》译文与古汉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

汉语表述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的语义学探讨——《国际歌》译文与古汉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

汉语表述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的语义学探讨——《国际歌》译文与古汉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汉语表述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的语义学探讨——《国际歌》译文与古汉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引言:代词主语省略现象是汉语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代词主语省略的现象不仅是口语中的常见现象,也体现在书面语和诗歌中。

这种现象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语境、语法规则和语义因素等。

本文将以《国际歌》这首经典诗歌的译文为例,探讨汉语表述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的语义学原因。

一、《国际歌》的汉语译文中的代词主语省略现象《国际歌》是一首历史悠久的国际气派歌曲,由法国音乐家皮埃尔·德烈杰于19世纪末创作,以其激昂的音乐和歌词表达了国际工人阶级的追求。

在汉语的翻译过程中,常常出现代词主语省略现象,例如“万国共产的旗帜,向我们呼唤。

”中的“向我们呼唤”就是代词主语被省略了。

这种现象在翻译中出现并不罕见,可能与其特殊的语义有关。

二、代词主语省略的语义学原因1. 上下文语义衔接:代词主语省略往往出现在语境明确,上下文清晰的情况下。

在《国际歌》的例子中,前文已经提到了“万国共产的旗帜”,在这个上下文中,代词“他们”作为主语是可以被推测出来的。

这种省略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并迅速衔接前文和后文。

2. 语义推断:在代词主语省略的情况下,阅读者或听者需要通过上下文和相关语义信息进行推断,从而理解句子的完整意思。

在《国际歌》的翻译中,代词“他们”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万国共产的旗帜”推断出来。

这种语义推断的过程是汉语表述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

3. 句子简洁性和语言习惯:代词主语省略现象也与句子简洁性和语言习惯有关。

汉语作为一种主谓宾的语言,对于主语的省略更加普遍。

汉语中的省略现象有助于提高句子的简洁性,符合中文表达的习惯。

三、代词主语省略现象在古汉语中的应用代词主语省略现象在古汉语中也有广泛应用。

在古汉语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就省略了主语“我”。

国际歌翻译

国际歌翻译

国际歌翻译
国际歌是一首象征着团结、平等和自由的歌曲。

它的歌词源自法国社会主义者欧仁·皮奥托于1871年创作的一首诗歌《国际工人之歌》,随后由奥古斯特·普特总结并作曲。

这首歌的翻译有很多版本,以下是一种可能的翻译。

起来,饥寒交迫的工人,
起来,全世界受压迫的民众;
饥饿让我们背负沉重的枷锁,
而贪婪却封住了大肆掠夺者的口。

完整的翻译:
起来,饥寒交迫的工人,
起来,全世界受压迫的民众;
饥饿让我们背负沉重的枷锁,
而贪婪却封住了大肆掠夺者的口。

起来,奴隶们!起来,苦难者!
理想的旗帜发出了光芒,
愿劳动者从此团结起来,
让胜利之歌在我们中间响起。

兄弟们,我们走上了共同的道路,
宣誓要铲除人类的苦难;
照亮心中的爱与自由之火,
让正义的清泉畅流不息。

起来,起来,全世界的人们,
起来,不要再做奴隶!
劳动创造了我们的世界,
让和平和幸福永驻于地球。

这个翻译尽可能忠实于原歌词的含义和韵律。

然而,由于原歌词的讽刺、怀旧和批判性的特点,不同的翻译版本可能会体现不同的风格和语言习惯。

每个版本都可以根据翻译者的出发点和目的来灵活调整,以便更好地传达歌曲的理念和情感。

《国际歌》的中文翻译

《国际歌》的中文翻译

既然“钩沉”开了篇,顺理成章,那就得一篇一篇往下“钩”了。

这一篇选择的是《国际歌》。

2007年,刘欢、莫华伦和廖昌永三种不同唱法的歌者进行首次联袂,共同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台专场音乐会。

当最后结束的时候,让观众着实没有想到的是,在事先设计好但又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三个人突然“秀”出了一把《国际歌》。

这不由使我想到了今天,同样也有人把手机彩铃也设定了《国际歌》。

看来,弄《国际歌》于今已经是很“摇滚”的事。

以往我们所看到的《国际歌》出现,不是在举行入党宣誓的时候,就是革命烈士走向刑场的时候。

其实在列宁来看,《国际歌》更有些介乎于无产阶级通用的红色名片。

有导师的话为证,他说: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据说,在传统规范上,演唱《国际歌》的时候需要举右手握拳致意。

而这首曾经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会歌的《国际歌》,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演唱是被列为违法的。

可以断定,刘欢三位演唱《国际歌》时是背不下全部歌词的,其实大多数人也是背不下来的。

之所以笔者提到这一点,是因为本文做的就是有关于《国际歌》的歌词的钩沉。

下面就进入主题。

谁都知道,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

然而《国际歌》在1920年就有了译文。

但是,熟知今天《国际歌》的歌词之人士,如果读到当年最初的译文,那可真是会惊呼无论如何是意想不到了。

请看第一种译文:起来,现在世上受了饥寒困苦的奴仆!管治将来世界的理性渐渐强起来了!做奴仆的人呀!起来,快起来!不要固执古人的谬误!世界的基础快改变了,无产者将成为万有者!最后的奋斗,快联合,将来之世界只有人类!最后的奋斗,快联合,将来之世界只有人类全体!君主、上帝、空论家,是不能拯救人类的。

工人呀!我们要拯救自己,以谋公众的幸福。

解放精神以脱离掠夺的生活,这是工人唯一的事业。

语言接触与翻译:以《国际歌》汉译为例

语言接触与翻译:以《国际歌》汉译为例

语言接触与翻译:以《国际歌》汉译为例
邓科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本文以《国际歌》的不同汉译本为案例,从语法、篇章结构、词汇语义、音韵等方面,探讨了语言的接触与冲突对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语言接触的背景下,一个文本从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个文本本身就经历着一个冲突过程.无论从语音还是从词法、句法、语义上,都面临着原来模式范畴与新的语言模式范畴的冲突.这种冲突一般体现在译者身上,在不同的时空环境或社会政治环境下,他们处理源语文本中对于译入语读者而言的新、异成分时,很可能开始是生硬的移植,然后经历一个过程,最后到使用得恰到好处.
【总页数】4页(P148-151)
【作者】邓科
【作者单位】重庆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民俗翻译中语言自性和语言他性的矛盾及其解决--以河源客家民俗翻译为例 [J], 黄燕妮
2.法语诗歌翻译的三个层次——以《国际歌》的翻译为例 [J], 段贝
3.从翻译偏误看汉外翻译语料库建设的方法和意义——以汉英翻译为例 [J], 鞠金城
4.全国翻译专业八级考试解析——以英译汉篇章翻译为例 [J], 梁博男
5.生态翻译视角下手机游戏英译汉研究
——以《荒野乱斗》游戏文本翻译为例 [J], 朱云锋;穆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国际歌》的理解,认识和翻译

关于《国际歌》的理解,认识和翻译

关于《国际歌》的理解,认识和翻译
《国际歌》是一首催人行动激励人心的歌曲,它提供了一个视角,以遵循我们
各自的道路,鼓励我们要勇敢、积极地前进,为了今后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着。

歌曲以一首希望而著称,其激发了全球积极正能量,让我们更加自信地追求自己的个人梦想和选择。

由披头士乐队主唱的这首《国际歌》的歌词简单而深刻,他们提到“你可以谈
你的自由,你可以做你想要做的,尽量做到不影响到他人”这句歌词。

这告诉我们,我们有自由去选择我们认为对我们有意义的道路,而且在决定走这一路的时候,我们也要尽量考虑他人。

它唯美的旋律及其歌词极有感染力,带给我们的益处,主要是在于“欢乐”和“激励”,它有助于激发我们积极掌握未来、拥抱改变。

对我们来说,它的氛围不仅是一种传播正能量的信号、也是一种对自由的提醒,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尊重彼此,以求各家能够和睦相处,以普及更宝贵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国际歌》成为了让人们憧憬、行动起来追逐梦想的力量,也是全
球一支号召人们实现一个更加美好,更具有活力,和谐世界的历史性纪录性歌曲。

歌曲里充满正能量,启发人们追求真理自由、不断进步,全民共谋睿智的发展,共绘彼此心中的蓝图。

国际歌歌词中文版

国际歌歌词中文版

国际歌歌词中文版第一节:起义在全球(Arise, ye prisoners of starvation)起义在全球!飢饿者们起来!(Arise, ye prisoners of starvation)愚弄的世界,受罪的人民(Arise, ye wretched of the earth)一切受压迫的人们,为受压迫的人们(Arise, ye prisoners of want)团结起来!战胜饥荒,为自由而斗争!(Arise,ye captives of hunger)第二节:为真理斗争(For truth that tyrannt fear)为真理斗争!真理战胜邪恶!(For truth that dictator fears)在斗争的烽火中,我们站在伟大旗帜下(For truth that tyrant fears)反对邪恶,为正义而斗争!(For truth that tyrant fears)团结起来!为真理而斗争,斩断暴政的锁链!(For truth that tyrant fears)第三节:世界无产者(Beneath our flag we trembling stand)我们立于旗帜下,战栗但坚定不移(Beneath our flag we trembling stand)全世界的无产者,团结起来为解放而战!(Beneath our flag we trembling stand)国家的黎明在我们们面前破晓!(Beneath our flag we trembling stand)团结起来!用我们的鲜血铸就美好的未来!(Beneath our flag we trembling stand)第四节:劳动者的团结(It is the final conflict)这是最后的冲突,在我们中间爆发(It is the final conflict)为工人团结奋斗,铭记国际的联盟(It is the final conflict)迎来新的明天,摧毁压迫的枷锁(It isthe final conflict)团结起来!为劳动者的解放战斗到底!(It is the final conflict)结束语《国际歌》是国际工人运动的象征之一,歌颂了工人阶级的团结和解放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接触与翻译:以《国际歌》汉译为例摘要:本文以《国际歌》的不同汉译本为案例,从语法、篇章结构、词汇语义、音韵等方面,探讨了语言的接触与冲突对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语言接触的背景下,一个文本从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个文本本身就经历着一个冲突过程。

无论从语音还是从词法、句法、语义上,都面临着原来模式范畴与新的语言模式范畴的冲突。

这种冲突一般体现在译者身上,在不同的时空环境或社会政治环境下,他们处理源语文本中对于译入语读者而言的新、异成分时,很可能开始是生硬的移植,然后经历一个过程,最后到使用得恰到好处。

关键词:语言接触翻译冲突《国际歌》一、引言语言接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交流与联系。

而人们关于语言接触的探讨,也影响着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

uriel weineich(1979)指出,只要一个人使用了多种语言,这些语言彼此就发生了接触,因此作为语言使用者的个体就是接触的核心。

他认为这种现象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冲突”,因为接触双方可能会彼此向对方施加某种作用,可能使原来高度系统化的语义、词汇、语法等面临重组的挑战。

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真正能操双语或多语的人并不普遍。

交流目的的实现、社会特殊需求的满足,就需要由能够掌握多种语言的人来间接完成。

而那些能够“使用多种语言”的人多数情况下就是译者,是接触的核心的核心。

由接触引发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翻译而引起。

但这种冲突的可控性并不好把握。

因为,语言接触产生的结果会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weinreich,1979),它总是与文化的接触同步,会因时间、地域、人物、方式以及文化等的不同而形式各异,此外还有其他各种社会因素和纯语言系统的影响造成的语音语义变化(方欣欣,2004)。

因而,冲突中的各方可以在翻译中有意识地利用以上因素来达到各自的目的,而译者也不可能是中立的,他们必然会采取不同的价值定位和立场,根据社会环境和翻译目的的变化而采取各种可能有效的翻译策略(baker,2006)。

但是,社会因素在促成语言吸收其他语言某些成分的同时,这些新吸收的成分又可能使语言产生新的内部矛盾(刑福义,2000)。

因而,同一文本会生成多种译本,一个新译本在应战旧译本存在的矛盾的同时,又为自己埋下了被挑战的伏笔。

那么,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下,根据同一文本生成的多种译本,在语言接触上会呈现什么特征?在本文中,笔者将以《国际歌》原文及其多个汉译本为例,从语法、结构、词汇语义、音韵等方面切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二、《国际歌》在中国的翻译及研究现状《国际歌》(l’internationale)被列宁赞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转引自高陶,1983)。

歌词由巴黎公社诗人鲍狄埃(pottier)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创作,由法国工人音乐家狄盖特(degeyter)于1888年谱曲。

歌曲因其庄严、雄壮的风格和独特的社会政治性,随后逐渐流传至世界各地。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国际歌》也在我国传播开来。

从1920年广州《劳动者》周刊刊发列悲的译文开始,先后有十多位译者参与到《国际歌》歌词的翻译中[1]。

他们对《国际歌》在中国的传播和译文质量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从译介的目的来看,《国际歌》的翻译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为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为第二阶段。

两个阶段的翻译各有其重心所在。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介绍和政治宣传为主,那么第二阶段实际上主要是以修缮和学术研究为特征。

总体上看,第一阶段的译本在对法语原文的忠实性上不及后者,但又因传唱时间最久,歌词通俗易唱(尤指萧三和陈乔年的译本和瞿秋白的译本),因而流传最广。

国内的现行译本就是1962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有关专家”,在萧三的“延安修订版”(1939年)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高陶,1983)。

而第二阶段的译本则主要是对现行本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进行的重译,但译本较少,考虑曲谱因素,因而其学术研究价值要大于歌词本身的价值。

由于跨越历史语境时间长,社会环境各异,对于《国际歌》的理解和态度也迥然不同,体现了历时视角下语言接触与翻译和冲突的关系,尤其是在语法、结构、词汇语义、音韵等方面更为突出。

以下,笔者拟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译本与原文加以对比分析,以便更深切地理解语言接触与翻译的关系。

三、语言接触诱发的语法及篇章结构冲突语法和结构因素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他们的翻译中,语言之间不协调的语法体系,源语语素的复杂功能,源语与目的语现存功能关系的冲突,以及译者对目的语的忠诚度等因素,可能会对语言接触产生阻抗作用,从而增加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语法上,《国际歌》法语原文在号召工农起来反抗剥削阶级和腐朽的旧制度时,大量使用了第一人称复数的直陈式现在时及命令式或虚拟式现在时(以-ons为标记,其逻辑主语是“nous (我们)”,在命令式或虚拟式中可省略),以起到号召、请求和鼓励的作用[2]。

例如:(1)nous ne sommes rien,soyons tout!瞿秋白译:莫道我们一钱不值,/从今要普有天下。

现行本: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伍铁平译:一无所有的人将把世界掌管。

(按:此处sommes和soyons分别是être的第一人称复数直陈式现在时和虚拟式现在时,相当于英语we are和we shall be。

rien 和tout相当于英语nothing和all。

)(2)groupons-nous,et demain/l’internationale,/sera le genre humain.瞿译:同英德纳雄纳尔/人类方重兴!现行本: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伍译: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按:此处groupons是grouper的第一人称复数命令式现在时,相当于英语we shall group together。

)从译本和原文的对比可见,法语原文有效运用了其严格的词汇屈折变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第一人称复数的直陈式、命令式或虚拟式,一方面拉进了诗人与听者(读者)的心理距离,使他们感受到紧密的战友和同志情谊;另一方面又通过其情态功能,使诗人的创作意图得到突显。

因而能够使听者(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最后起到政治号召的目的。

然而,汉语因为缺乏这样的词汇形态变化,原文“以形传意”的手法无法得到保存。

对此,汉译者主要通过语序调整作为补偿手段,来传达原诗的强烈情感和政治号召的功能。

在篇章结构上,目前学界争议最大的地方是《国际歌》原本有六个诗节和一个叠句,但现行译本却只保留了原诗的第一、二、六节和叠句。

绿原(2000)指出,1917- 1944年,《国际歌》被前苏联采用为国歌,歌词仅用原诗的第一、二、六节。

从被删去的三节内容来看:第三节反对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法律和赋税;第四节号召人人向资产阶级争取自己应得的一份,当然是向资产阶级争取;第五节则号召解散资产阶级的军队。

中译本和俄译本均未选用这三节,除了由于六节太长,不便于群众合唱之外,可能还顾虑从中产生或已有的无政府主义、平均主义以及和平主义等倾向的消极影响。

因而,1900年,列宁在《火星报》上只选登了第一、二、六节,这三节诗又由柯茨在1920年译为俄语(吕建强,2008)。

而在众多汉译本中耿济之、郑振铎(1921年)和瞿秋白(1923年)的译文是从俄语转译的。

萧三和陈乔年(1923年)的译本是根据法语原文,参照俄译本生成的(高陶,1983)。

可见,《国际歌》在译为俄语时,就因政治意识形态的冲突而被删减了三节,随后由中国译者转译为汉语时也屈从了俄译本的特点,删去了批判国家、法律、租税、质疑铁路大王、反抗长官的内容。

结合当时中俄在政治、国力和语言上的强弱对比,这一现象并不难理解。

而且“从它(现行本)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群众集会的适应性来看,这样的剪辑早已得到了极其广泛的认可”(绿原,2000)。

但沈大力(1984)认为,为了“一时策略的需要”而删减原文,是对诗人及原诗思想的一种践踏。

因而,他呼吁要“为维护《国际歌》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斗争”。

实际上,其他从法语直接译的汉译本都保留了原文六个诗节的结构,但由于缺乏可传唱性以及在国内民众中的接纳程度较低等因素,其影响都不及瞿译和萧三、陈乔年的译本。

此外,《国际歌》在每段结束后都会重复副歌的段落。

伍铁平(1982)指出,副歌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诗的主题:团结、战斗和对社会主义未来必胜的信心,而通过结构上的重复,诗歌的主题得到反复突出强调,大大加强了诗歌的战斗性和艺术感染力。

正因如此,这一特色在汉译本中也得到了保留。

四、语言接触诱发的词汇语义冲突由于面对新概念时没有恰当词汇进行表示,而译者在翻译时又须考虑到对原文及目的语的忠诚度、形式上的经济性等因素,这些可能会阻碍语言接触的顺利进行,从而加大了词汇语义冲突的可能性。

例如:(3)debout les damnés de la terre!瞿译:起来,受人侮辱咒骂的!现行本: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伍译:起来,世界上被打入地狱的伙伴!法语les damnés源自动词damner,表示“罚入地狱,使入地狱”的意思,damné表示“入地狱的(人)”,成语souffrir comme un damn é表示“受极大的痛苦”[3]。

可见,它体现了基督教的善恶观和原罪思想。

法国是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国家,而宗教思想对人民的思想有很大的束缚,是权贵者打压下层人民的手段。

《国际歌》中的les damnés指的就是尘世间的受折磨或不幸的人(张成柱,1988;李放春,2008)。

从译文对比来看[4],虽然“被咒骂的”或者“被打入地狱的伙伴”在语义上似乎更接近原文,但,les damnés要想在中国定根,就必须为中国革命的政治主体所认同,必须切合中国的革命历史情境(李放春,2008)。

实际上,“受罪”、“受苦”有着深厚的佛学渊源,早已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

一方面,在基督教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借用和吸收了这两个词;另一方面,“受苦人”这一乡土性的集体自我范畴已经被逐步地挪用、改造成为中国革命叙事的主体性概念了。

尤其是在革命文艺中,“受苦人”是频繁出现的语汇。

因而,在这种内在的文化和政治性的要求下,“受苦的人”最后与les damnés实现了更好的对接。

类似的例子还见于les sauveurs suprêmes(救世主), dieu(上帝,神), césar (凯撒),tribun(护民官,政客)的翻译。

鉴于相关论述已非常丰富,在此不作赘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