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11).ppt.Convertor
旅游景区管理全套课件完整版ppt教学教程最新最全

开
改
开
开
发
造
发
发
新
现
新
新
旅
有
的
的
游
旅
旅
服
景
游
游
务
区
景
项
设
区
目
施
第一节 旅游景区开发模式与程序 二、旅游景区开发模式
(一)资源导向开发模式 (二)市场导向开发模式 (三)形象导向开发模式 (四)产品导向开发模式
第一节 旅游景区开发模式与程序
三、旅游景区开发的基本程序
(一)策划与规划阶段
第三节 旅游景区规划 三、旅游景区规划的内容与要求
(一)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内容与要求
1. 规划期限 2. 任务和作用 3. 资料收集内容 4. 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5. 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第三节 旅游景区规划 三、旅游景区规划的内容与要求
(二)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与要求
1. 规划期限 2. 任务和作用 3. 资料收集内容 4.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5.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观光旅游景区
度假型旅游景区
生态型旅游景区
科考型旅游景区
游乐型旅游景区
第一节 旅游景区概述
四、旅游景区的类型
(三)按照旅游景区的等级划分进行分类 2003年,我国推出了旅游旅游景区的质量等级标准,采用1A级、2A级、 3A级、4A级、5A级。根据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7775—2003)的规定,从旅游交通(145分)、游览(210分)、旅 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30分)、旅游购物(50分) 综合管理(190分)、资源与环境保护(155分)等8个方面,对旅游区进行 平分。全部项目满分为1000分。其中1A级需要达到950分,2A级需要达到850 分,3A级需要达到750分,4A级需要达到600分,5A级需要达到500分。
第7章景区的游客管理PPT课件

4 .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 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 5 .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 风俗; 6.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 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卧室以外 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碍观瞻;
38
二、游客的行为特征 1.团队与散客行为特征的差异 (1)团队 (2)散客
14
(1)团队游客的行为特征
团队游客是由旅行社组织并安排的,按照固定的旅 游线路、交通工具、活动日程与内容,进行一日或 数日游的旅游者
团队游客人数一般为10人以上 团队游客的行为往往比较受到约束,没有自主性
15
(2)散客的行为特征2
第七章 景区游客管理
第七章 景区游客管理
学习目标
掌握游客的定义和行为特征, 根据不同角度划分的游客,其行为 特征有差异; 掌握景区旅游流的时 空分布特征、对旅游景区最大环境 容量的确定与控制、规范旅游景区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并提出了景区 游客管理的具体方法。
第一节 景区游客管理的意义
一、景区游客管理的含义 (一)游客的定义 (二)景区游客管理 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是旅游目的地管理者使用现代管理 手段,通过游客体验与游客责任管理,实现游客满意 与目的地可持续的过程。
4.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占有意识(物质摄取意识)外 显的表现; 5.有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可能是游客的故意破坏行 为。
四、景区游客管理的方法
(一)服务性管理办法 1.信息传递。 2.行为示范。 3.有效引导。 4.解说系统。 (二)强制性管理方法
2013.10.3 南太行山景区垃圾遍地都是
长沙市烈士公园,游客随地扔垃圾。
想抽就抽
上图.珠海海滨公园和石景山公园栽种的多株植物均遭毁容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业务 PPT课件

旅游景区环境质量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景区环境质量支持着并约束着旅 游发展。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制约旅 游开发的过程与成果,同时还直接影响着游客 旅游经历的质量;二是旅游的发展改变着景区 环境质量。旅游开发经营活动和旅游活动均会 对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因此,无论是待开发的旅游景区,还是已开发 的旅游景区,旅游景区环境质量均是表征和判 定旅游景区环境系统优劣的重要因素。
4)当地居民。当地居民是旅游景区的原始居住 者,其中有些居民在旅游景区开发后或参与景 区经营活动,或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活动,他 们与其他利益群体的关系会对景区环境的好坏 产生直接影响。
5)当地政府。在我国,当地政府是旅游景区的 主要管理者,而非主要经营者。政府制定的旅 游法规和政策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环 境的保护产生重要而长远的影响。政府应当在 鼓励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应该首先做好旅 游业的总体规划、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环境保护 规划,并制定以保护为主的旅游景区资源开发 及保护措施。
旅游景区环境质量是旅游地环境质量的集中体现。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 人们在旅游地的选择上,除了考虑优美独特的自 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外,还注重旅游景区的整体环 境瓶量。良好的旅游景区环境有助于树立旅游地 的形象,可以增强旅游景区的竞争力。此外,旅 游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还是影响旅游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旅游景区的经济活动 行为(生产、旅游等)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时, 系统就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 和经济效盆;当旅游景区的旅游经济活动超过生 态环境的承载力时,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2)自然环境质量。它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体环境 质量、地质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 环境噪声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是任何旅游景区的 基础环境,也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物质基础。
景区经营管理7章旅游景区环境管理

一种“长着”鲜花绿叶的新式垃圾箱日前亮相哈尔滨街道。该垃 圾箱为木质结构,箱体美观大方,箱顶种植着各种花卉,增添 了美感。这种垃圾箱在盛装垃圾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街头一 景,吸引了路人驻足观看。景区经营管理7章旅游景区环境管
理
脚踏垃圾箱:该垃圾箱实行分类投放,需脚踩踏板,投入 口才会打开。
景区经营管理7章旅游景区环境管 理
《绿色景区标准》共110多项内容,涉及 绿色设计、资源利用、节能管理、环境管理、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产品与服务、社 会环境经济效益评价以及绿色景区创建组织 与管理等8个方面。
景区经营管理7章旅游景区环境管 理
这是郑州丰乐农庄内用 于大棚温室生产照明和动 力电源的现代化风力发电 系统。
2003年以来,位于郑 州附近黄河南岸的几个大 型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利 用黄河滩区丰富的风力、 光照和地热等资源,大力 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 源,成功解决了当地能源 紧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景区经营管理7章旅游景区环境管 理
。
景区的清景区洁经营员管理,7章理只旅游能景区这环境样管 的小寐
景区的清洁员,只能这样的小寐。
黄龙景区的所有垃圾,全由这些民工担下山区,景区十分的整洁。
景区经营管理7章旅游景区环境管 理
在安徽黄山风景区,两名环卫工人在放绳准备工作。黄山风景区在 主要景区峰顶建有130多个攀岩固定环,每天有几十名环卫工人在悬 崖绝壁上进行作业,捡拾景游区客经随营管手理丢7弃章在旅游山景中区的环垃境圾管
1、自然环境:是指影响旅游区存在和发 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大气、水、土壤、地质、 植被、野生动物等。
2、社会环境:是指影响旅游区存在和发展 的各种社会因素。旅游区社会环境包括人文环 境、经济环境和管理环境三个方面。
第七章旅游景区管理概述.pptx

环境运动的兴起
环境运动兴起于 20世纪的60年代的美 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二战之后,随着生产 力发展的突飞猛进,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公害事件日渐增多。 环境运动的意义在于 它极大地推动了环境 科学的普及和民众环 境意识的提高。
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
对过去社会发展 模式的反思。传统的 社会发展模式集中体 现在社会发展的现代 化理论中。
三、游客期望值理论
期望公式:M = V * E
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 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 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 激发力量(激励motivation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 价valence)和期望概率(期望值expectancy)的乘积。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方面,西方学者提出了 几个演化模型,如戈曼森(Gormsen E)的海滨旅游地的空间-时间模型,米 塞克(Miossec J M)的旅游发展模型,奥珀曼(Oppermann M)的发展中国家旅 游空间模型(Pearce D,1995),但受到学者们广泛注意和应用的是巴特勒 (Butler R W)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成熟的客源市场已经形成 ●本地一些陈旧老化的旅游设施已降为次等设施 ●当地作出努力来延长旅游季节
停滞阶段
●旅游者数量及旅游容量达到顶峰 ●旅游地形象已定型并广为人知,但不再时兴 ●旅游设施的供应逐渐减少其转手率较高
衰落阶段或 复苏阶段
●旅游者被吸引至新的旅游地 ●旅游设施逐渐被非旅游设施所取代 ●旅游地变成了旅游贫民区或是完全没有了旅游活动 ●采用适当的措施,如重新定位旅游吸引物,改善环境等,则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 复兴
第7章 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旅游法规》PPT课件

4.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挖掘等活动,危及文 物安全的,由公安部门或者由公安部门根据文化行政 管理部门的意见予以制止,可处以罚款;
5.未经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从事文物购销活动的,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文 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没收其非法所得和非法经营 的文物,可以并处罚款;
2.在地下、内水、领海及其他场所中发现文物隐匿不报,不上交 国家的,由公安部门给予警告或者罚款,并追缴其非法所得的 文物;
3.未经批准,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的 或在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修建筑物、构筑物的, 由城乡规划部门或者由城乡规划部门根据文化行 政管理部门的 意见责令停工、责令拆除违法修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处以 罚款;
●违反《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的法律责任
♦ 侵占、买卖风景名胜区土地,进行违章建设的,由有关 部门或管理机构责令退出所占土地,拆除违章建筑,并 可根据情节,处以罚款;
♦ 损毁景物、林木植被、捕杀野生动物或污染、破坏环境 的,由有关部门或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破坏活动,赔偿经 济损失,并可根据情节,处以罚款;
所谓文物,是指具有文化、艺术、考古和科学价值或可供人们纪念观赏 的遗存在地上或埋藏在地下的物品。它包括: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 壁画;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 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 资料等; 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PPT课件

下午华山管委会采取两条措施应对东线拥堵问题。一是根据渭南市假日办要求和现场情况
及时停止售票,二是满足游客要求对没有登山游客进行退票,华山管委会工作人员、公安
干警、部队官兵反复耐心地向游客作解释、劝导工作,充分理解游客,做到打不还手、骂
不还口,并给游客免费提供开水等人性化服务,耐心安慰游客。经过耐心解释、劝导,没
.
20
景区厕所管理的新特点
认识上有突破
政府投入增加 建设标准提高
注重综合效益
.
21
2 模块二 景区游客管理
.
22
模块二 景区游客管理
任务导入
华山管委会主任就游客滞留事件致歉
2012年10月2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今日几万游客挤爆华山,管理陷于瘫痪。有成千
上万游客夜困山顶下不来,游客要求退票,与管理方发生冲突,场面混乱,警察已出动。
.
18
厕所管理中的问题
数量少,影响了“市场供给”
位置偏僻,影响了“可进入性” 标志模糊,影响了“可识别性”
卫生较差,影响了“旅游情趣”
.
19
景区厕所规范管理
厕所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 必备设施,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海内外旅游者对旅游 厕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厕所卫生、厕所文 化、用厕文明、卫生洁具革新等为主要内容的 “厕所革命”已成为国家推进文明进步的一个切 入点。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成为直接关系到 旅游业尤其是旅游景区发展及其声誉的问题。
.
13
旅游垃圾的收集
垃圾盛放装置 的类型及要求
垃圾盛放装置 的数量和摆放
垃圾的收集、 清运
.
14
旅游垃圾的处理
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

第七章景区环境管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意义和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理解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游客心理,掌握景区环境的概念、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从而实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景区环境保护措施游客行为游客管理技术和方法案例导入太湖蓝藻拖累无锡旅游损失近半旅游局拟“再唱太湖美”全球变暖在中国淡水湖泊中的影响尤其明显:2007年入夏,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一个多月暴发,形成自然灾害。
由于无锡城区的生活、生产用水主要取自太湖,部分自来水用户因为受到“臭水”的影响,连洗澡后身上都是臭的,鱼虾大批死亡。
无锡市旅游局表示蓝藻事件发生后,无锡市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不少旅游景点近期的客源数量都下降了近50%,尤其是靠近太湖附近的景点,其中“受灾”比较严重的是知名的景点——无锡太湖鼋头渚,而其他景区,比如三国水浒影视基地等近日也只有少量游客,营收惨淡。
有资料显示,当时一些旅游团队根本不把无锡列入华东黄金旅游线,原先预定的一些外地旅行社退团人数达到7000多人,无锡旅游形势十分严峻。
数家旅行社反映,现在赴无锡旅游的客人很少,旅行社也不太敢向无锡送客源,以免惹出纠纷。
无锡的旅游客源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还有部分是境外客源,但蓝藻事件发生后,不少境内外的旅游团队近期都纷纷退团,尤其以注重环保意识的境外团队为主。
甚至还有一些香港的旅游组团企业明确表示,太湖水质不改善,都不会有客源送来无锡。
无锡市旅游局表示,欲出台“再唱太湖美”旅游业振兴计划。
旅行业内人士认为,旅游局积极研究对策的态度是正确的,但旅游业是一个极具脆弱性的产业,一旦发生环境污染,游客内心的阴影很难一时散去,所以即便无锡市旅游局积极推广振兴计划,估计要恢复游客信心还需时日。
(资料来源:无锡综合旅游新闻)景区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景区的生存发展,是景区发展的生命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旅游景区环境管理【案例引入】世界遗产的环境问题中新网布拉格6月25日电由于坚持建造一条有争议的桥梁,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被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成为自从名录设立以来继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之后第2个下榜的景观。
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长18公里,风光秀丽,古老建筑保存完好,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德累斯顿政府以缓解交通堵塞为由,不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反对和批评,于2007年底开始在河谷内建造一条长635米的桥梁,计划2011年竣工通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桥梁会破坏河谷的整体景观,建议用河底隧道替代。
去年他们把易北河谷列入受到威胁的世界遗产红色名单,向德国发出除名警告。
德国易北河谷被世遗除名,该国媒体对此的评价是“难看、丢脸”。
尽管当地建桥有助于改善城内交通拥堵状况,而且大部分居民也同意修建,但是建桥破坏了以河岸草地为主要特征的自然风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挥泪斩马谡”。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德国易北河谷被世遗除名的警示作用呢?笔者以为,德国易北河谷被世遗除名的首要原因是对实用主义的警告,更是对单一考量利益因素进行申遗的善意提醒。
就我国而言,近年来,一些地方热衷申遗,意不在保护,而是为了争取国家下拨的保护经费,也有的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把文化遗产开发成一个个旅游项目,经济利益因素是主要考虑目标。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因旅游设施泛滥,曾受到联合国专家的批评,故宫等名胜的游客数量远超接待能力,频频拉响警报。
正因为如此,笔者以为,必须改变那种踊跃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却不愿意投入金钱和精力进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反而把世界文化遗产当做摇钱树的做法。
当下,我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已经不堪重负,不过,在利益驱动下,管理者罔顾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危,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已经遍体鳞伤,近乎病入膏肓。
当“中国南方喀斯特”和开平碉楼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时,我国就有六处世界遗产被黄牌警告,尤其是“三江并流”,如果得不到有效整治,其称号很可能被吊销。
联合国专家专门针对“三江并流”提出过警告:“希望中国享有世界遗产的地方政府都能从‘三江并流’中认识到,成为世界遗产更多意味着承担责任和兑现承诺,远不仅是享受旅游收益,可以随意开发那么简单。
”据联合国新闻网站报道,2007年,由于阿曼把阿拉伯羚羊保护区的面积缩小90%,并且计划在那儿勘探油气,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与阿曼多次磋商无效后,决定将它除名。
——《燕赵都市报》(2009年7月17日)朱四倍第一节景区环境管理概述一、景区环境要素构成(一)景区自然环境1、生态环境2、自然资源(二)景区旅游氛围1、景区设施2、服务环境(三)景区人文社会环境1、物质文化:文物古迹、生产生活设施等2、非物质文化:民俗风情、价值观等二、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一)正面作用1、促进环境的保存和复原2、推动环境的不断改善3、有利于增强本地环保意识4、有利于提升本地社会文化(二)负面作用1、对自然资源及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土地、水、大气、动植物2、对人文景观及环境的破坏文物古迹破坏生活环境恶化、文化多样性衰退、价值观趋同承德物价及收入状况:资料来源:《河北统计年鉴2007》三、景区环境管理的措施(一)加强景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二)实行景区质量的实时监控法律法规、环境质量标准、景区管理章程环境污染监控、生态环境监控、旅游资源监控(三)采用多种手段设施控制经济手段、教育手段、行政手段(四)利用技术提升景区环保效率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的优势:1、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2、发现新景物、易于定量测量3、能对人迹难至、常规方法无法调查的区域进行调查4、视野开阔、整体性宏观性好5、资料更新快,易于动态监测第二节景区环境影响评价一、景区环境评价的意义景区环境影响评估:是对景区旅游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的评估系统,它通过通过设置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实现对景区环境的全面监控和评估。
1、是景区经营管理者衡量其经营业绩的方式之一2、是旅游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景区环境评估的内容三、景区环境评价的方法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不同影响因素方法也不同自然环境、旅游氛围、生活经济不同景区侧重点不一样有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根据评价任务确定景区环境影响评估矩阵表【资料阅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1、《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美),1962明天的语言、忍耐的义务、死神的特效药、地表水和海洋水、土壤的王国、地球的绿色斗篷、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超过了布尔基亚家族的梦想、人类的代价、通过一扇狭小的窗户、每四个中有一个、大自然的反抗、崩溃的隆隆声、另外的道路本书受到众多大企业的激烈反对,卡逊最后也成为化学污染的受害者,此书出版两年后死于乳腺癌。
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
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
《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阿尔·戈尔2、《增长的极限》1972年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
本书的主要作者德内拉·梅多斯——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丹娜——已于2001年去世。
丹尼斯·米都斯第一章指数增长的本质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和指数增长、界人口增长、世界经济增长第二章指数增长的极限粮食、不可再生的资源、污染、按指数增加的污染、不知道的上限、生态过程中的自然滞后、污染物质的全球分布、污染极限、一个有限的世界第三章世界系统中的增长这个世界模型的目的、反馈回路结构、定量的假定、人均资源利用、期望的出生率、污染对寿命的影响、世界模型的用处、世界模型的行为第四章技术和增长的极限世界模型中的技术、能源和资源、控制污染、增加粮食产量和控制生育、过分的方式、现实世界中的技术、技术的副作用、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极限的选择第五章全球均衡状态自觉抑制增长、均衡状态、均衡状态中的增长、均衡状态中的平等、从增长过渡到全球均衡关于指数增长——等比增长“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重复的,但真理可以———特别是当真理被既得利益所否认而被新的信息所证明的时候。
”1972年做出的预言到现在变得那么更加真实、可信,然而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些预言,世界已经浪费了30多年的宝贵时间而没有采取行动。
30年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许多实业家、政客以及第三世界的创业者都站出来对增长极限的观点表示愤怒。
但是,事实终于证明了关于全球生态制约的观念并不是荒诞不经的。
本书2006年充实了30年的资料再版,作者准备在2012年本书诞生40周年时再版。
3、《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夫人挪威首相198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
l987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提出,后又经第42届联大辩论通过,于1987年4月正式出版。
报告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和现实的行动建议。
报告的指导思想是积极的,对各国政府和人们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节景区环境容量管理一、景区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容(一)环境容量的概念1838年,弗胡斯特提出“环境容量”1972年,米都斯等人《增长的极限》1986年,日本学者将“环境容量”借用到环保世界旅游组织1978-1979年度工作计划报告正式提出”旅游承载容量“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旅游景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相关活动在规模、强度、速度上各极限值的最小值。
(二)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的内容1、按空间计量的环境容量1)面积容量2)线路容量3)卡口容量2、按时间计量的环境容量1)瞬时容量2)某一时间段容量时段容量=瞬时容量×时段内游客周转率天容量、月容量、年容量3、按内容计量的环境容量心理容量资源容量生态容量经济发展容量地域社会容量二、旅游容量的计算(一)基本空间标准基本空间标准:单位利用者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
面积型的景区通常用人均占用面积数(平方米/人)表示线路型景区,用人均占用旅游线路的长度(米/人)表示受国家、文化、地域、季节、景区结构等因素影响,不同情况下,景区基本空间标准不一样我国古典园林游览的基本空间标准,以20平方米/人为宜,山岳型旅游地为8平方米/人,自然风景公园为60平方米/人。
线路型景区,自然风景空间标准为15米/人,人文风景大致为5米/人。
(二)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心理容量1、旅游资源容量测定(旅游资源极限容量)T ACr=-·-t a式中,Cr为极限容量;T为每日开放时间,t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a为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其中A/a为景区瞬时源容量,T/t为每日游客的周转率。
【例】南岳衡山主峰祝融峰,山顶总面积约480平方米,每天开放12小时,每人游览时间取15分钟,人均最低空间标准5平方米,则祝融峰极限瞬时容量、游客周转率、旅游资源极限容量各是多少?(96人,48,4608人/日)如果苍岩山游览路线总长度30000米,人均最低标准米5/人,每天开放12小时,每人游览时间为3小时,计算苍岩山的极限瞬时容量、游客周转率、旅游资源极限容量各是多少?(6000人,4,24000人/日)2、旅游心理容量旅游心理容量可以被被视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容量值旅游者的心理容量一般要比旅游资源极限容量小的多确定合理容量关键是确定合理的基本空间标准则合理自然容量为:T ACp=-·-t a'其中Cp为合理容量,t‘为合理基本空间标准。
仍以祝融峰和苍岩山为例,如果祝融峰合理基本空间标准为8平方米/人,苍岩山合理线路长度为10米/人,分别计算此时两地的旅游合理容量。
(2880人/日,12000人/日)还可以做如下推导:T A a T A a T A aCp=-×-=-×-×-=-×-×-=-×C=Κ·Crt a' a t a' a' t a a'所以,心理容量与资源容量的比值就是两者基本空间标准的反比。
(二)生态容量旅游地生态容量的大小(以可容纳的旅游活动量为指标),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净化与吸收旅游污染物的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出的污染物量。
1、旅游区基本自然生态容量的测定公式:n∑SiTii=1Ce0= ————n∑Pii=1式中,Ce0为生态容量(日容量),即每日接待游客的最大允许量,Pi为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Si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量/日),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n为旅游污染物种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