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化学考纲
2023年上海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3篇

2023年上海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3篇上海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1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 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2023上海化学高考考纲解读——化学键和有机化合物

2023上海化学高考考纲解读——化学键和有机化合物本文档将解读2023年上海化学高考考纲中关于化学键和有机化合物的内容。
以下是主要的考点和要点: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化学键是原子间形成的一种力,用于稳定原子的排列形式。
根据电子的相对分布,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强电相互吸引力形成的。
例如,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共享电子形成的。
相对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化学键强度较弱。
例如,氢气中的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中的自由电子形成的。
它们是金属物质的特殊性质之一。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在生物体内至关重要。
饱和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饱和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
饱和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周围没有多余的键合位点。
典型的饱和化合物是烷烃。
不饱和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通过双键或三键连接,具有多余的键合位点。
典型的不饱和化合物是烯烃和炔烃。
功能性基团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功能性基团包括羟基、卤素基、醛基、酮基、羧基等。
它们可以赋予化合物特定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
总结本文解读了2023年上海化学高考考纲中有关化学键和有机化合物的内容。
化学键的分类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有机化合物根据饱和度可分为饱和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并且包含不同的功能性基团。
以上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概要,供参考。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物质的量

高考化学考纲-物质的量1.本单元主要包括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的计量问题、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问题等知识,它们与物质的量一样,都是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物质间定量关系的重要工具。
2.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1)复述标准状况的含义,识别标准状况和通常状况。
(2)比较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和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等因素对物质三态体积大小的影响。
(3)解释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不同气态物质体积基本相同的原因。
3.复述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4.复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单位。
5.辨析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并进行换算。
6.溶液稀释与混合:(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
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不变。
(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
溶液总质量不变、溶质总质量和总物质的量不变,由于溶液的密度有改变,溶液体积一般不为两者之和。
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应根据质量和密度进行计算。
7.化学变化中的多种守恒关系:(1)质量守恒: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具体表现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原子的种类不变;某种元素的总质量及其原子的总物质的量都不变:多步反应或平行反应前后某种微粒的总物质的量守恒。
(2)电荷守恒:是指离子方程式两边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或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电荷守恒的思路不仅适用于溶液中,而且适用于固态离子化合物及它们的混合物中。
(3)电子得失守恒: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
化学变化中守恒思想的实质,是把复杂的化学问题归结为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一正与负、得与失、初态与终态等,从中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整体分析,进而解决问题。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化学与生活、工业

高考化学考纲-化学与生活、工业1.列举氨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列举常见氮肥,识别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有机氮肥。
3.描述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对环境的影响。
列举氮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
4.铵态氮肥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不可与碱性物质(石灰、草木灰等)混合使用。
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时,会使铵根转变为NH3挥发,从而造成氮元素流失,降低肥效。
(2)碳酸氢铵(又称碳铵)易分解,所以应该深施,使用后应立即盖土。
(3、氯化铵(又称氯铵)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土壤酸化板结。
5.6.说出人类对碳、硫、氮等元素循环的影响以及引起的环境问题。
7.复述合金的概念。
说出金属形成合金后,熔点、硬度、延展性等性质的改变。
8.列举合金的用途。
9.列举主要的铁合金。
说出生铁和钢的成分和性能的区别,列举它们的不同用途。
10.说出铝合金的性能特点。
列举铝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各类型合金大都有以下通性:(1)多数合金熔点低于其组分中任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比如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用于原子反应堆里的导热剂;(2)硬度一般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比如钢的硬度高于纯铁;(3)许多合金具有特殊性能,比如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强,适用于化学工业。
(4)生铁含碳量较高,质地硬而脆,钢含碳量较低,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两者的不同性能决定了它们用途的差异。
(5)铝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合金之一,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的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被大量应用。
11.描述海水提溴的主要原理和过程,书写相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2.归纳海带提碘的主要原理和过程,书写相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3.合成氨工业:(1)书写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氮分子的结构解释反应难以发生的原因。
(2)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合成氨合理生产条件的选择。
14.硫酸工业:(1)说出接触法制硫酸的化学原理和原料,书写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8上海化学高考考纲解读——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4.1.1】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复述标准状况的含义,识别标准状况和通常状况◇比较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和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等因素对物质三态体积大小的影响◇解释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不同气态物质体积基本相同的原因【知识点】一、标准状况1.标准状况,即0℃和101.325 kPa,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气体的体积才约是22.4 L。
因此,22.4 L是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①这里所说的标准状况指的是气体本身所处的状况,而不指其他外界条件的状况。
例如,“1 mol H2O(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标准状况下,我们是无法得到气态水的。
②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就是标准状况。
根据温度、压强对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影响规律知,温度升高一倍或压强降低一半,分子间距将增大一倍;温度降低一半或压强增大一倍,分子间距将减小一半。
由此可知,1 mol任何气体在0℃、101 kPa条件下的体积与273℃、202kPa条件下的体积应相等,都约为22.4L。
二、物质的体积影响因素:物质的体积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微粒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
我们假定所有物质都为1mol,那么1mol任何物质中的粒子数目都是相同的,都约是6.02×1023个,请问在粒子数目相同的情况下,物质体积的大小一样吗?表一1 mol固体和液体在特定条件下所具有的体积表二1 mol气体在特定条件下所具有的体积通过观察计算结果,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1 mol固态、液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各不相同,而1 mol气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却大致相同。
为什么呢?我们看一张图片,观察分析讨论一下。
在1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中,虽然含有相同的粒子数,但粒子的大小是不相同的。
同时,在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中粒子之间的距离又是非常小的,这就使得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了。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知识点精编

201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试题纲目录第一章物质的微观世界 (6)一、原子结构: (6)1、原子核;( A) (6)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B) (6)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B) (6)4、离子; (B) (7)二、化学键; (7)1、离子键:( B) (7)2、共价键; (B) (7)3、金属键; (A) (8)第二章物质变化及其规律 (8)一、能的转化: (8)1、溶解过程及其能量变化;(B) (8)2、化学反应中能的转化;(B) (8)二、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 (9)1、化学反应速度; (B) (9)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B) (9)3、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B) (10)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B)115、勒夏特列原理;(B)116、化学平衡的应用;(B)11三、元素周期表; (12)1、元素周期律;( B) (12)2、元素周期表;( C) (13)四、电解质溶液; (13)1、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B) (13)2、电离、电离方程式、电离平衡;(B) (14)3、水的电离、 pH;( B) (14)4、常见酸碱指示剂;( A) (15)5、离子方程式;( C) (15)6、盐类水解、水解的应用;(B) (16)五、氧化还原反应; (18)1、氧化剂、还原剂 ; ( B) (18)2、原电池;( B)183、电解;( B)18 第三章一些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9)一、氯; 191、氯气的物理性质;(A)192、氯气的化学性质;(B)193、漂粉精;( A)19二、氯; 191、海水提溴和海带提碘;(A)192、氯、溴、碘单质活泼比较;(B)20三、硫; 201、单质硫;( B)202、硫化氢;( B)213、硫的氧化物;(B)214、浓硫酸的特性;(B)215、硫酸和硫酸盐的用途;(A)21四、氮; 221、氨;( B)222、氨盐;( B)223、氮肥;( A)23四、铁; 231、铁的物理性质;(A)232、铁的化学性质;(B)233、铁合金及其用途;(A)23五、铝; 231、铝的物理性质;(A)232、铝的化学性质;(B)233、铝及其合金的用途:(A)244、氧化铝、氢氧化铝;(B)24 第四章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26)一、有机化学基本概念;261、有机物的性质;(A)262、同系物;( B)273、同分异构体;(B)274、结构式、结构简式;(B)275、有机物的反应类型;(B)27二、甲烷与烷烃;281、甲烷的分子结构;(B)282、甲烷的物理性质;(A)283、甲烷的化学性质:(B)284、烷烃 ; ( B)29三、乙烯;291、乙烯的分子结构;(B)292、乙烯的物理性质;(A)293、乙烯的化学性质;(B)294、乙烯的实验室制法;(A)295、乙烯的用途;(A)29四、乙炔;291、乙炔的分子结构;(B)292、乙炔的物理性质;(A)303、乙炔的化学性质;(B)30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A)30五、苯; 301、苯的结构;(B)302、苯的物理性质;(A)303、苯的化学性质;(B)30六、乙醇;311、乙醇的分子结构;(B)312、乙醇的物理性质;(A)313、乙醇的化学性质;(A)314、乙醇的工业制法及用途;(A)32七、乙醛;321、乙醛的分子结构;(B)322、乙醛的物理性质;(A)323、乙醛的化学性质;(B)32八、乙酸;331、乙酸的分子结构;(B)332、乙酸的物理性质;(A)333、乙酸的化学性质;(B)33九、高分子:331、聚乙烯、聚氯乙烯;(A)33十、有机化工与矿物原料;331、石油;( A)332、煤;( A)333、天然气;( A)34 第五章化学实验活动 (34)一、物质的性质;341、氯、溴、碘的性质比较;(B)342、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B)343、乙烯的性质;(B)354、乙炔的性质;(B)355、乙醛的性质:(B)36二、物质的分离;361、海带中提取碘;(B)362、粗盐提纯;(B)36三、物质的制备361、制 NH 3、 HCl ;( B)362、实验室制乙烯;(B)373、实验室制乙炔;(B)374、实验室制乙酸乙酯;(B)37四、物质的检验;371、阴离子的检验;(B)382、阳离子的检验;(B)38五、溶液酸碱性的检测;381、几种酸溶液或碱溶液的pH;( B)38六、定量实验;391、配置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 B)392、气体摩尔体积测定;(B)393、结晶水含量的测定;(C)404、中和滴定;(C)40 拓展课程 (42)第六章研究影响物质性质的内因 (42)一、研究原子的特性; 42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42㈠电子云和电子运动状态;(B)42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2㈠核外电子排布;(B)42㈡电子排布式;(B)42㈢轨道表示式;(A)42二、研究物质的结构;431、分子结构;43㈠极性键;(A)43㈡非极性键;(A)44㈢分子结构;(A)44㈣分子模型;(B)44㈤分子的稳定性;(B)442、分子间相互作用;44㈠范德华力;(B)443、晶体;44㈠离子晶体;(B)44㈡分子晶体;(B)44㈢原子晶体;(B)44㈣金属晶体;(A)45三、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451、不饱和烃的官能团;45㈠双键;( B)45㈡叁键;( B)45㈢苯环;( B)452、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46㈠卤原子;(B)46㈡羟基;( B)47㈢苯环与羟基;(B)47㈣醛基;( B)48㈤羧基;( B)49 ㈥酯的结构;(B)49㈦氨基与羧基;(B)49 第七章研究化学反应的规律 (50)一、平衡常数K 的意义;501、化学平衡常数K;50㈠化学平衡常数K;( B)502、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50㈠电离平衡常数K;( B)50二、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501、氧化剂;50㈠氧化剂、氧化性;(B)50㈡过氧化钠 Na2O2;( B)51㈢三价铁盐 Fe3;( B)512、还原剂;51㈠还原剂、还原性;(B)51㈡钠; Na (B)51㈢硫化氢; H 2S ( B)52 ㈣二价铁盐;Fe2( B)523、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53㈠配平;( B)534、原电池;53㈠铜锌原电池;(B)535、钢铁的电化防护;53㈠阴极保护;(B)536、钢铁的冶炼;53㈠炼铁;( B)53㈡炼钢;( A)54 第八章化学与化学工业 (54)一、化学生产;541、硝酸工业及其原理;54㈠氨的氧化;(A)54㈡ NO、 NO2;( A)54㈢硝酸与硝酸盐;(B)542、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和简单流程;54㈠制碱原理;(B)55㈡侯氏与索氏法的比较;(C) 553、氯碱工业和电解池的改进;55㈠氯碱工业原理;(B)55㈡电解池的改进;(A) 56二、石油化工;561、以乙烯为原料的化工生产;56㈠制乙醛、乙酸;(B)56㈡制氯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B)56 第九章化学实验活动 (57)一、化学实验活动;571、物质的制备;57㈠、香料的制备;(B)572、物质的性质;57㈠、比较苯酚、乙酸、碳酸的酸性强弱;(C)573、物质的检验;58㈠、纸上层析;(B)58㈡、醛基的检验;(B)584、定量实验;58㈠、小苏打中碳酸氢钠含量测定;(C)58㈡、镀锌铁皮锌厚度的测定;(C)58 第十章化学计算 (59)一、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等之间的换算;( B)59二、根据化学式的计算;(B)59三、有关溶液的计算;(B)59 附录 (66)附录 1:补充实验; (66)附录 2:元素周期表; (68)附录 3:溶解度表; (69)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试题纲基础课程第一章物质的微观世界一、原子结构;1、原子核;( A)(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惠施:物质无限可分。
第二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要点精讲
1.五种符号 元素符号:如H、Ca 离子符号:如 五 种 符 号 化合价符号:如 核素符号:如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如Na+
2.四种式子
分子式(化学式):如H2O
四 种 式 子 电子式:如 结构式:如 结构简式:如CH2===CH2
D.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解析: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C .
4.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均可跟强碱起反应
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气态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解析:由酸性氧化物概念: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A正确.酸性氧化物中的
3.化合物
4.酸
5.碱
6.盐
温馨提示:
(1)NO、CO是不成盐氧化物.它们既不和酸反应又不和 碱反应,此性质可作为无机框图推断题的突破点.
(2)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为过氧化物.
(3)在氯的含氧酸中,HClO的氧化性最强,HClO4的酸性最强. (4)酸酐不一定是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 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1)常见的物理变化 ①三态变化;②金属导电;③蒸馏、分馏;④挥发、 升华;⑤吸附、盐析;⑥溶解(汽油去油污)、潮解; ⑦盐的焰色反应. (2)常见的化学变化 ①风化、硫化、老化、裂化(裂解)、硝化、磺化、钝 化、(油脂、水泥)硬化、同素异形体间的相互转化; ②脱水、脱氧;③干馏、燃烧、火药和粉尘的爆炸; ④电解、电镀、原电池反应、电化学腐蚀.
上海高考化学大纲

上海高考化学大纲
上海高考化学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 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原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等。
2.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配位反应、置换反应、水解反应等。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物态变化、物质的性质与分类、物质的制备、分离和纯化等。
4. 化学能量和化学动力学:化学能量的计算和转化、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等。
5.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有机合成等。
6. 物质的分析:常见的物质分析方法、色谱、质谱、光谱等现代分析技术。
7. 化学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工业、环境问题、化学肥料、化学食品添加剂、药物、化妆品、能源等方面的应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上海高考考试手册——化学学科一、考试性质上海市化学科高考是为高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考试。
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考试对象为2012年参加高考选考化学科目的全体考生。
二、考试目标化学高考是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并对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
具体考查目标为:1.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l.1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l.2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基本知识1.3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4熟悉和掌握基础化学实验1.5能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2.化学思维能力2.1 应用化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2.2 从文字、图、表等情景资料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2.3运用化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3.化学探究能力3.1 能根据情景资料提出问题3.2能制定或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予以实施和验证3.3能对探究过程、结果作出评价三、考试细则1.考试内容在试题中的比例按内容划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约占30%,元素及其化合物约占20%,有机化合物约占15%,化学实验约占20%,化学计算约占15%。
2.试题难易度比例基础部分约占70%,较高要求部分约占30%。
3.考试方法和试卷总分考试方法为闭卷书面考试,试卷总分为150分。
4.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5.试卷形式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试题为选择题。
考生按卷面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采用机器阅卷。
第Ⅱ卷试题为填空题、计算题。
考生按卷面要求答题,答案写在试卷上。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根据《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
知识内容的要求:知道(A)、理解(B)、掌握(C)三个层次。
知道(A):识别、记忆和再现学习内容。
理解(B):领悟学习内容的确切含义并能运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c):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并综合其他内容解决较复杂的化学问题。
实验内容的要求:初步学会(A)、学会(B)、设计(C)三个层次。
初步学会(A):根据实验目的和具体的实验步骤,正确使用给定的仪器和试剂进行观察,测量等实验。
学会(B):根据实验目的和简要的实验步骤,合理选择实验仪器和试剂,独立完成观察、测量、验证和探究等实验。
设计(C):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和试剂,独立完成观察、测量、验证和探究等实验。
考试内容列表如下:基础型课程部分五、样题示例例1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参考答案】B【测量目标】化学思维能力/从文字、图、表等情景资料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知识内容】物质变化及其规律/能的转化/化学反应过程中能的转化例2.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A. Ba(OH) 2B. Ba(NO3) 2C. Na2S D. BaCl2【参考答案】D【测量目标】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知识内容】一些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硫/硫的氧化物例3.β-月桂烯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一分子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A.2种 B.3种 C.4种 D.6种【参考答案】C【测量目标】化学思维能力/运用化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知识内容】研究影响物质性质的内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不饱和烃的官能团例4.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为与PH都为11的PH为3的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会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b不可能显碱性B. 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C. a不可能显酸性D. b可能显碱性或酸性【参考答案】AB【测量目标】化学思维能力/运用化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知识内容】物质变化及其规律/电解质溶液/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例5.物质的量为0.10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 2 和O 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A.3.2g B.4.0g C.4.2g D.4.6g【参考答案】D【测量目标】化学思维能力/运用化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知识内容】化学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6.雄黄(As4 S4)和雌黄(As4 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As4 S3和SnCl2 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 S4和SnCl4并放出H2气体。
若As2S3和SnCl2 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_吸收。
(3)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 10H+ +10NO3-2H3A s O4 + 3S + 10NO2 + 2H2O若生成2 mol H3A s 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 应该在______(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_________(选择编号)a.小于0.5molb.等于0.5molc.大于0.5mol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1)1:1(2)As2S3,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3)10 mol,正极(4)a【测量目标】(1)化学思维能力/运用化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2)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基本知识(3)化学探究能力/能对探究过程、结果作出评价(4)化学思维能力/运用化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知识内容】(1)研究化学反应的规律/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物质变化及其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3)研究化学反应的规律/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氧化剂(4)化学与化学工业/化学生产/硝酸工业及其原理例7.CuSO4·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CuSO4·5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⑴向含铜粉的稀硫酸中滴加浓硝酸,在铜粉溶解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⑵如果铜粉、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净,则制得的CuSO4·5H2O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除去这种杂质的实验操作称为。
⑶已知:CuSO4+2NaOH=Cu(OH)2↓+ Na2SO4称取0.1000 g提纯后的CuSO4·5H2O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0.1000 mol/L氢氧化钠溶液28.00 mL,反应完全后,过量的氢氧化钠用0.1000 mol/L盐酸滴定至终点,耗用盐酸20.16 mL,则0.1000 g该试样中含CuSO4·5H2O g。
⑷上述滴定中,滴定管在注入盐酸之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
在滴定中,准确读数应该是滴定管上蓝线所对应的刻度。
⑸如果采用重量法测定CuSO4·5H2O的含量,完成下列步骤:①②加水溶解③加氯化钡溶液,沉淀④过滤(其余步骤省略)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操作是⑹如果1.040 g提纯后的试样中含CuSO4·5H2O的准确值为1.015 g,而实验测定结果是l.000 g 测定的相对误差为。
【参考答案】(1)溶液呈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2) Cu(NO3)2 ,重结晶(3) 0.0980(4)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粗细交界点(5)称取样品;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6)-1.5%(-1.48%)【测量目标】(1)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和掌握基础化学实验(2)化学思维能力/运用化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3)化学思维能力/运用化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4)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和掌握基础化学实验(5)化学探究能力/能制定或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予以实施和验证(6)化学探究能力/能对探究过程、结果作出评价【知识内容】(1)化学与化学工业/化学生产/硝酸工业及其原理(2)物质变化及其规律/能的转化/溶解过程及其能的转化(3)化学实验活动/定量实验/中和滴定(4)化学实验活动/定量实验/中和滴定(5)化学实验活动/化学实验活动/定量试验(6)化学实验活动/化学实验活动/定量试验例8.化合物M是一种治疗心脏病药物的中间体,以A为原料的工业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RONa+ R’X→ROR’+ NaX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⑴写出反应类型。
反应①反应②⑵写出结构简式。
A C⑶写出的邻位异构体分子内脱水产物香豆素的结构简式。
⑷由C生成D的另一个反应物是,反应条件是。
⑸写出由D生成M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⑹A也是制备环己醇()的原料,写出检验A已完全转化为环己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测量目标】(1)化学思维能力/从文字、图、表等情景资料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2)化学思维能力/从文字、图、表等情景资料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3)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4)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5)化学思维能力/从文字、图、表等情景资料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6)化学探究能力/能制定或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予以实施和验证【知识内容】(1)研究影响物质性质的内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2)研究影响物质性质的内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3)研究影响物质性质的内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4)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乙酸/乙酸的化学性质(5)研究影响物质性质的内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6)研究影响物质性质的内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例9.氨和联氨(N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计算:⑴联氨用亚硝酸氧化生成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计算确定该氢化物的分子式。
该氢化物受撞击则完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
4.30g该氢化物受撞击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⑵联氨和四氧化二氮可用作火箭推进剂,联氨是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反应产物是氮气和水。
由联氨和四氧化二氮组成的火箭推进剂完全反应生成72.0kg水,计算推进剂中联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