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第三季度免疫规划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为了不断提高我院预防接种专业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保证计划免疫接种门诊规范有序开展,特制定了2017年计划免疫工作培训计划:

一、目的

通过培训,提高我院计划免疫队伍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以便及时率,为消除、消灭相应的传染病奠定基础。

二、参加人员

我院全体工作人员和各卫生室防疫员

三、会议时间

安排2017年9月12号下午2:00-4:30

四、培训地址

横山县白界镇新开沟白界卫生院

五、培训内容

以《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监测为主,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疫苗接种禁忌症、接种现场疫苗管理、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查验接种

证相关知识、冷链系统管理、免疫规划程序AEFI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常见AEFI的诊治督导、考核、评价等,有效结合平时日常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我们主要将采取以下的对策和措施:1、集中培训。2、强化学习。3、课堂考试4、成绩评估培训结束后将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专题分析。

通过培训,能迅速提高我院计划免疫专业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使这支队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我院计划免疫管理水平和整体工作质量,推动我院计划免疫工作规范、有序、持续发展。

2017年9月12日

白界镇卫生院

2017年计划免疫第三季度培训内容

(一)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管理。及时为辖区内所反三连单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

(二)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

(三)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口头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可设立临时接种点,适度增加门诊开放的频率和服务时间等,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四)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

(五)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

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六)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上记录。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七)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理。同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卫生院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

(七)接种单位要求。接种单位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八)接种人员要求。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

(九)主动发现预防接种对象。村卫生室、要积极通过村委会、村民等多种渠道,采取各种办法,主动发现未建卡建证的儿童。

(十)接种服务。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证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应做到卡证合一,接种针次、时间符合要求。合理安排接种门诊日,有条件的机构每月至少开展2次接种

服务。

(十一)、考核指标

建卡(证)率≥100%;免疫规划接种率≥95%

(1)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

(2)某种疫苗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

(十二)、疫苗免疫程序、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疫苗接种对象(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剂量/剂次备注乙肝疫苗0、1、6月龄3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酵母苗5μg /0.5ml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卡介苗出生时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0.1ml 脊灰疫苗2、3、4月龄,4周岁4 口服1粒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30天百白破疫苗3、4、5月龄,18-24月龄4 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白破疫苗6周岁1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 麻风疫苗(麻疹疫苗) 8月龄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 18-24月龄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2周岁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A群流脑疫苗6-18月龄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30μg/0.5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A+C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

注射100μg/0.5ml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ml

(十三)、冰箱储存疫苗方法

(1)冰箱内储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

(2)冰箱门因经常开启,温度变化较大,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

(3)每天上下午各记录一次冰箱内的温度及其运转情况。

(4)制备好接种时使用的冰排

(十四)、报表工作:

(1)各村医生在每月30号以前上报上次接种到本次接种期间的接种针次情况,并及时上卡上证,儿童建卡、证应抓好三个环节:出生关;接种关;上户关。

(2)根据建表情况,按照接种说明要求,确定本次接种对象,并填好《预

防接种通知单》

(3)安排好本次接种工作参加人员,组织学习,明确分工和职责。(4)村医生在该村接种日前1-2日送达《预防接种通知单》,(证内应有张《预防接种通知单》)。

(十五)、村医生职责

1、平时在医疗卫生和其他活动中,注意收集本村儿童出生、

死亡、迁出情况,并利用每月一次的接种会,将儿童接种情况核对了填写到卡、证上。半年和年底前逐家逐户核对两次,确保本村儿童各年龄组数情况清楚,卡证吻合,接种时间合理。

2、参加乡防疫会后按要求时限将接种通知单送到每位儿童家长手中。

(十六)、接种工作运转

(1)工作人员应查验儿童接种通知单、预防接种证、卡,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种证上登记相应疫苗接种日期。

(2)工作人员发现原始记录中受种者姓名,出生年、月、日有误,应及时更正。

(3)对不属于本次的受种者,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4)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接种卡和接种证上记录。

(6)对于首次来接种门诊的新生儿要仔细核对接种凭证,办理接种证,安排接种品种。接种完成后填写接种证和接种卡上疫苗生产厂家、疫苗批号、有效时间、接种部位、接种医生等信息,并告知监护人受种者要留观15-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

注意:严格按照接种说明中规定年龄段接种;未带接种证不接种,接种证和接种卡填写完整准确100%;受种者信息登记上

表100%;

(7)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藏容器的次数,接种台上必须使用冷藏包

白界镇卫生院

2017年9月12日

通知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乡计划免疫的防治工作,提高我乡的接种率,有效的控制传染病在我乡的发生与流行,确保我乡儿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名共和国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防治法》和我县卫生局的的部署与安排,我院开展计划免疫乡村两级会议培训。为了确保会议有效的进行特请注意以下的事项:

1、培训时间:2017年9月24日

2、培训地点:白界乡卫生院

3、参加人员:白界乡卫生院全体员工及全乡村医保健员

4、会议要求:全体参加会议的人员按时到会,将手机机或静音。

白界镇卫生院

2017年9月24日

培训总结

为了提高我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知识,以及医务人员对计划免疫防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县卫生局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院于2017年9月12日对全院员工和乡村村医保健院进行了第一次的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防治培训会议。会上预防专干宣读了计划免疫宣传资料及计划免疫信息化系统的管理、计划免疫的操作程序及操作规范。培训过程中每个人都认真的领会其中的含义,会后的问答卷,每个人的平均水平都达到85分的合格率。最后赵院长做出总结:“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室我乡及县上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乡的位于榆横开发区之间,流动性较大,流动儿童较多,比较难管理,以至于预防接种率较低,忘各位都能好好的做好此项工作”。

此次会议的开展,得到了全乡村医的一致好评,同时对计划免疫有了更好的认识,培训实施取得良好的效果,培训人员更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白界镇卫生院

2017年9月12日

2017年计划免疫第四季度培训试题单位: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下列哪种疫苗接种途径为皮下注射?( )

A、百白破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

2、皮下注射时针头刺入皮肤角度不宜大于度。( )

A、15°

B、30°

C、45°

D、90°

3、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获得免疫力的指标是( )

A HBcAg

B HBsAg

C HBeAg D抗HBe E 抗HBs

4、常见的活疫苗有()

A卡介苗B、乙肝疫苗C、流脑疫苗

D、百白破疫苗

E、白破二联疫苗

5、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E、6岁时接种白破二联疫苗

白界乡2017年计划免疫培训会议议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