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合集下载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腾讯巨大的市场价值将成为腾讯利用全球(跨国公司)的重要经济杠杆,这是中国第二代企业建立大型商业组织的战略选择。

自1994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每半年增加一倍,并且该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从1997年到1999年,网易,腾讯,新浪,搜狐,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相继成立,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标语公司。

2000年,新浪,网易和搜狐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进入21世纪初,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进入萧条期,这反映了复杂的商业环境和人们对网络经济的高度期望。

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和行业寒冬之后,许多大型和小型网站都被关闭。

三个主要门户网站的股价已暴跌,网易在2001个月被纳斯达克暂停。

但是,中国政府对信息产业和互联网发展的态度,以及电信运营商对网络接入等硬件建设的投资,使中国互联网产业仍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01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约有1254台计算机,约有3370万互联网用户,在CN下注册了127319个域名,277100个WWW站点,以及7597.5个米国际出口带宽。

与1999年12月底相比,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和用户数量分别增加了258%和278%。

这种情况为那些务实,旨在提供灵活的网络内容和服务,继续满足用户需求并具有相对充裕的资本的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基础,从而迅速抢占了潮起潮落的市场份额,并且在此期间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

在2003-2004年,中国的网站数量仍在快速增长,但是基本上已经建立了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形象及其在细分市场中的地位,例如三大门户网站,百度(搜索引擎),腾讯(即时消息),盛大网络游戏和阿里巴巴电子商务。

此外,大型互联网公司已经明确了其盈利模式。

其中,互联网广告已成为用户群体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最受认可的盈利模式。

一些大型网络公司通过在2004-2005年公开上市,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领导地位。

在快速增长的用户群体的帮助下,这些公司获得了很高的市场价值。

腾讯融资史1

腾讯融资史1

融资规模扩大
2011年,腾讯获得了规模达 20亿美元的第十三轮融资, 这再次创下了公司历史融资 记录。
投资阵容强大
本轮融资由软银、IDG等多 家知名投资机构牵头,反映 了资本市场对腾讯的高度认 可。
资金用途广泛
这笔庞大资金将用于加大在 关键技术、产品创新和市场 拓展等方面的投入。
2012年:腾讯获得第十四轮融资
融资时间
2000年
融资金额
4000万美元
投资方
美国凯鹏华盈、 Horsley Bridge Partners
2000年,腾讯获得了第二轮4000万美元的融资,主要来自于美国知名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和Horsley Bridge Partners。这笔融资帮助腾讯进一步壮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矩阵,为公司后续的快 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腾讯获得第八轮融资
资金注入
2006年,腾讯获得了第八轮2亿美 元的融资,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 资金实力。这笔资金将用于深化 技术创新、扩大人才队伍和加快 海内外市场开拓。
投资团队
本轮融资由软银中国、IDG资本 等知名投资机构共同主导,进一 步彰显了腾讯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和发展潜力。
发展扩张
2001年:腾讯获得第三轮融资 Nhomakorabea提升产品力
1
进一步增强技术实力
加强团队建设 2
扩大专业人才队伍
优化业务布局 3
拓展海内外市场
2001年,腾讯成功完成了第三轮4500万美元的融资,主要由投资基金 Granite Global Ventures 和 IDG Capital Partners 领投。这笔资金的注入帮助腾讯进一步优化产品线、壮大技术团队,并为海外市场的拓 展奠定了基础,为公司未来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腾讯的发展历程及盈利方式

腾讯的发展历程及盈利方式

腾讯的生存法则在众多人电脑桌面上,总会有一个小企鹅在闪来闪去,QQ这只小企鹅改变了三亿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用科技生产出了一种时尚。

拥有了三亿多人的用户群,在这个巨大的平台上,腾讯借助互联网又创造出一种科技时尚的商业模式。

吸星大法有记者曾这样提问盛大董事长陈天桥,"有没有想过像腾讯QQ那样做即时通讯。

"他的回答耐人寻味,"司马昭之心,谁不想做?问题是,腾讯有'吸星大法',你有什么好创意,它立刻就能照搬过去,忙活半天等于给腾讯打工了。

只有找一个腾讯模仿不了的,我才会去做。

"陈天桥所谓的"吸星大法"无疑揭示了腾讯的技术跟进策略。

从2002年到2004年腾讯业绩的增长速度令人侧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腾讯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不断推出新的业务吸引用户的眼球。

而这些新业务的灵感不少都来源于互联网上。

一个可以证明的例子就是QQ游戏,由于和QQ社区捆绑,从去年投入到现在,QQ游戏最高在线人数已经突破130万,远远超过联众,成为中国排名第一位的游戏门户,这就是跟随战略的体现。

另外,像过去开拓的铃声、短信、交友、校友录等服务,莫不是跟随战略的结果。

目前,QQ有着将近3.7亿的超大注册用户量,在此基础上,腾讯完全可以看到别人的成功后再去跟随,因为新开拓业务的成本会比较低。

所谓的吸星大法确实为腾讯带来了很多的商业机会,但是实际上这种方法对于腾讯来说并不是百试百灵。

腾讯确实存在着一些社区壁垒,但并不是说腾讯在什么行业做都能成功,比如QQ交友、邮件等,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腾讯的QQ用户其实就是一个大平台,各种项目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孵化。

但是腾讯实际上之所以能连续开展那么多项目,吸纳众家所长,很大一部分是源于腾讯的企业文化,一种轻松、自由、开放的企业文化。

在腾讯内部员工因为工作问题争吵是家常便饭,这种习惯甚至还被带到了会议上,员工会经常反驳领导的意见,包括马化腾在内的公司管理层也都非常注意吸纳员工的好点子。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腾讯是一家来自中国的科技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社交媒体、游戏、金融科技等领域。

在上市十年后,腾讯一路飞速发展,成为20世纪以来全球最不可思议的创业故事之一。

以下是腾讯这十年的3个阶段和12个印象:第一阶段:2004年至2009年1. QQ的崛起:QQ是腾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在这个时期,国内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迅速,QQ以其独特的聊天功能和易用性成为了年轻人之间最受欢迎的通信工具。

2. 游戏业务的初步发展:在这个阶段,世界上最流行的网络游戏之一《征途》在中国上线,为腾讯的游戏业务奠定了基础。

腾讯也在这个时候推出了QQ游戏大厅,为自己的游戏业务打造了一片天地。

3. 社区化运营:腾讯在这段时间也开始转变为一个社区型的公司,推出了类似于QQ 群、Qzone等社交产品,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方式。

4. 微信的上线:这是腾讯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微信是一款极度便捷的社交工具,获得了数以亿计的用户。

它迅速成为了互联网中心的最大用户聚集地,并逐步成为了社交、商务、支付等领域的领导者。

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段时间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时期。

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推出了众多的移动应用,包括微信、QQ、QQ音乐、QQ浏览器等等。

腾讯在移动互联网上掌握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并凭借微信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之一。

6. 游戏业务的快速扩张:这个时期,腾讯的游戏业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扩大了游戏业务的版图,发行了很多成功的游戏,如《英雄联盟》、《QQ 斗地主》等等。

7. 支付业务的发展:腾讯的支付业务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

它推出的腾讯支付和微信支付已成为中国最流行的支付方式之一。

这也让腾讯在金融科技领域较早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8. O2O业务的尝试:腾讯在这段时间内开始探索在线到线下(O2O)业务,通过收购等方式进军在线订餐、电影票等领域。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2010年腾讯的净利润是95亿,2019年腾讯的净利润达到了1042亿,10年增长了近11倍,在这10年里,腾讯不但没有任何亏损,连利润增速每年都是正增长。

腾讯的ROE逐年下滑,是因为它的净资产增速高于利润增速,但是ROE依然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连续10年ROE大于20%的公司,港股上市企业中仅有9家公司,如果再剔除毛利率小于40%、负债率大于60%的公司,就只剩下腾讯和另一家公司了。

毛利率的下滑,是因为腾讯的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前腾讯的收入来自增值业务、网络广告和其他,前两项都是高毛利业务,但是到了现在,腾讯的收入在这三项的基础上,增加了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这项业务只有27%的毛利,随着这一项业务收入的扩大,腾讯的毛利自然就被拖下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坏事。

腾讯的三费占营收的比率,近5年一直维持在20%左右,并呈逐年下滑的趋势,说明腾讯的费用控制非常优秀。

近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在135%-160%之间,说明腾讯的现金流非常健康,所有赚到的净利润都变成了现金回到了公司账户上。

腾讯的负债比较高,负债总额4652亿,占总资产9540亿的48.7%,其中数额较大的科目有:应付账款807亿,其他应付452亿,应付票据938亿,递延收入682亿,短期借款227亿,长期借款1042.6亿。

应付款就是占用上游企业的资金,这项加起来2197亿,占总负债的47%。

递延收入就是待确认的收入,相当于预收款,比如游戏的充值、广告的预付款等等,相当于下游客户提前支付的货款,占总负债的14.7%。

腾讯的短长期借款几乎都是无抵押的信用贷款,贷款利率非常低,账户上的准货币资金1821亿,足够偿还借款,没有偿债风险。

腾讯的业务腾讯的收入主要来自4大业务:增值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网络广告、其他,这4个业务之间的收入占比如下图。

增值服务——游戏、音乐、视频等付费收入,这一块目前占比最大,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3%,其中一半都是游戏收入,1014亿,同比增长10%,另一半是社交网络收入,852.8亿,同比增长17%。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腾讯: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

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腾讯融资的过程在马化腾四处化缘之时没有慷慨解囊,至今仍是深圳几家风险投资商心中的伤疤。

与之相对应,作为腾讯的天使投资人,刘晓松所获得的上1000倍回报则成为圈内的一个奇迹——也有投资界人士说他的回报上2000倍,获利在35亿元左右刘晓松和腾讯的几个创始人都有良好的私交:刘晓松和张志东是同事,他们两人都在黎明电脑公司工作过。

刘晓松帮深圳电信做过系统集成项目,配合刘晓松的正是曾李青。

腾讯最开始注册资本是50万,后来增资扩股到100万,曾李青对应的要交一笔钱,之前在深圳电信的曾李青第一次入股的时候已经是倾囊而尽,他去找了刘晓松借的钱。

刘晓松答应帮曾李青介绍人来做投资,曾李青自然高兴,并约定以融资额的5%作为股份送给刘晓松。

刘晓松向IDG的熊晓鸽推荐了腾讯,熊晓鸽和刘晓松同出湖南大学,刘晓松比熊晓鸽低3届。

刘晓松简历1965年出生于贵州省晴隆县1980年就读于湖南大学1984年就读于电力科学院获得工学硕士199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994年辍学创业,创办信力德系统有限公司1999年投资腾讯,成为腾讯早期投资者之一。

解密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解密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解密腾讯融资发展过程解密腾讯融资发展过程在最新披露的腾讯2018年财报中,金融科技第一次被写入,浓墨重彩地。

马化腾在财报中表示,“我们增强了移动支付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丰富了金融科技服务的产品。

”对于2018年的财务表现,财报提到,“收入同比增长32%,主要是受金融科技服务、社交及视频广告、数字内容订购及销售的推动。

”在监管环境趋紧、“去金融化”泛滥的当下,素来审慎的腾讯正式使用“金融科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而值得高度关注。

不仅如此,在2016年”支付相关服务“被纳入核心业务之后,第一次出现在财报中的”金融科技服务“同样被归为核心业务的范畴。

这意味着,腾讯金融被“扶正”了,腾讯对金融终于不再遮掩——以金融科技的名义。

在惹眼的业务数据面前,腾讯盖不住了,很难再以”其他业务“的形式去轻描淡写了。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以支付、金融科技和云服务为主的“其他业务”,营收达到780亿元,同比增长80%,是腾讯增长最快的业务,也是仅次于游戏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占比达到25%。

事实上,随着支付战争进入持久战阶段,在备付金集中存管全面实施之后,支付业务本身的营收前景难以令人乐观。

这促使腾讯近年来大力拓展金融业务,不断提高变现能力。

去年9月,腾讯FiT线(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首次以“腾讯金融科技”的整体形象对外呈现,此后FiT的官方网站及公众号悄悄变更为“腾讯金融科技”。

下文,我们将透过腾讯过去6年来的财报新闻稿,梳理腾讯金融的崛起轨迹。

01管窥财报:一部腾讯金融崛起史相比阿里巴巴很早就重视支付及金融业务,腾讯要晚的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于腾讯而言,支付不过是电商、游戏的底层工具,从支付到金融的延展同样姗姗来迟。

我们以支付、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为关键词,从财报中探寻腾讯金融业务的发展轨迹。

2012年财报:仅有1处提到了“支付”。

这是多年来腾讯财报第一次正面提及支付业务。

当时腾讯还将电商作为主要业务来对待,在阐述电商业务的竞争优势时,提了一句:“我们为消费者提供的结算支付服务。

腾讯企业发展历程概览

腾讯企业发展历程概览

一、公司简介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多年来,腾讯主打产品腾讯QQ早已深入人心。

尽管互联网用户增长已趋成熟,国内经济增长逐渐放缓,腾讯公司在近几个季度仍保持着收入和盈利稳健的同比增长。

2012年第二季度,腾讯营业收入约为亿人民币,同比增加了%;净利润达到亿人民币,同比增加了32%;净利润率超过40%。

2012年11月,腾讯市值已达到63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谷歌和亚马逊,超过百度,排在全球互联网上市企业的第三位。

第二季度,腾讯即时通信服务月活跃帐户数达到亿,是当之无愧的行业第一。

二、发展历程初创探索阶段(1997—2002年):1997 年,马化腾受到第一款即时通讯软件ICQ的启发,开始做一个ICQ的汉化版—OICQ;受到丁磊,张朝阳等人外国融资创业的成功故事激励,1998年,他创立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在当时,选择一个受欢迎的软件给用户提供汉化版是整个中国IT 业的一种潮流。

而OICQ不单是ICQ的汉化版,它将即时通讯功能和用户需求有机结合,具备离线消息,个性化头像等功能。

随着互联网通过网吧形式在中国全面铺开,这些细微却极具针对性的特点让OICQ迅速流行起来。

创立之初的腾讯处在一个谋求生存的艰难起步阶段,与政府的合作开发才促成了OICQ的诞生。

最开始的OICQ互联网版本和深圳电信合作开发,由深圳电信出资60万,提供服务器和带宽。

刚推出的OICQ大受欢迎,用户数飞速增加,腾讯公司因此决定独立发展。

期间,IDG和盈科数码为腾讯注资400万美元,帮助腾讯脱离资金困境。

拓展扩张阶段(2002—2009年):灵活地借鉴和创新让腾讯始终保持在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领先地位。

当2002年3月 QQ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时,进军中文社区的MSN Messenger对其构成威胁。

腾讯参考韩国社交网络Cyworld 的运作模式,销售虚拟物品如人物形象服装、背景等,推广到QQ上尝试,取得了巨大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在最新披露的腾讯2018年财报中,金融科技第一次被写入,浓墨重彩地。

马化腾在财报中表示,“我们增强了移动支付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丰富了金融科技服务的产品。


对于2018年的财务表现,财报提到,“收入同比增长32%,主要是受金融科技服务、社交及视频广告、数字内容订购及销售的推动。


在监管环境趋紧、“去金融化”泛滥的当下,素来审慎的腾讯正式使用“金融科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而值得高度关注。

不仅如此,在2016年”支付相关服务“被纳入核心业务之后,第一次出现在财报中的”金融科技服务“同样被归为核心业务的范畴。

这意味着,腾讯金融被“扶正”了,腾讯对金融终于不再遮掩——以金融科技的名义。

在惹眼的业务数据面前,腾讯盖不住了,很难再以”其他业务“的形式去轻描淡写了。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以支付、金融科技和云服务为主的“其他
业务”,营收达到780亿元,同比增长80%,是腾讯增长最快的业务,也是仅次于游戏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占比达到25%。

事实上,随着支付战争进入持久战阶段,在备付金集中存管全面实施之后,支付业务本身的营收前景难以令人乐观。

这促使腾讯近年来大力拓展金融业务,不断提高变现能力。

去年9月,腾讯FiT线(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首次以“腾讯金融科技”的整体形象对外呈现,此后FiT的官方网站及公众号悄悄变更为“腾讯金融科技”。

下文,我们将透过腾讯过去6年来的财报新闻稿,梳理腾讯金融的崛起轨迹。

01
管窥财报:一部腾讯金融崛起史
相比阿里巴巴很早就重视支付及金融业务,腾讯要晚的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于腾讯而言,支付不过是电商、游戏的底层工具,从支付到金融的延展同样姗姗来迟。

我们以支付、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为关键词,从财报中探寻腾讯金融业务的发展轨迹。

2012年财报:
仅有1处提到了“支付”。

这是多年来腾讯财报第一次正面提及支付业务。

当时腾讯还将电商作为主要业务来对待,在阐述电商业务的竞争优势时,提了一句:“我们为消费者提供的结算支付服务。


2013年财报:
“支付”出现了7次。

2013年是一个分水岭,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元年,微信支付亦在这一年8月问世,并很快显示了惊人的爆发力。

马化腾指出,“通过智能手机游戏、公众帐号和微信支付等举措,巩固了微信和WeChat的市场领先地位……也将投资于长远发展的领域,
如网络视频、网络支付和WeChat国际化的拓展。


在展望2014年的时候,腾讯称,将继续大力投资“若干我们认为具战略性的长期项目”,其中之一就是“鼓励用户使用我们的支付方案,如通过向消费者与商户提供补贴的方式”。

自此,支付不仅成为巩固微信市场地位的重要工具,更被上升到长期战略投资的范畴。

2014年财报:
“支付”出现了7次,“互联网金融”首次出现。

2014年是腾讯从支付迈向金融的重要一年,年初理财通上线,年末微众银行开业。

财报称,“我们大幅扩大了移动支付平台的用户群并探索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机会。


财报提到,“由于我们丰富了支付场景并推出如微信红包的活动培养了用户意识及习惯,绑定银行帐户的微信支付和QQ钱包帐户超过1亿。


在展望2015年时,腾讯提出,“透过丰富支付场景使我们的支付服
务更受欢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