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
秦穆公简介

秦穆公简介秦穆公嬴任好--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姓嬴,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成公弟,公元前659年一前621年在位,长达39年。
秦原来是一个小国,地处西面,与戎、狄为邻。
进入春秋后,秦国逐渐强盛起来,扩大了疆土和势力,但与中原诸国相比,仍显得比较落后。
秦穆公即位后,奋发图强,锐意进取。
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良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依靠他们修明政治.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
秦穆公选拔人才能够打破尊卑贵贱界限,选拔贵族以外的人,选用别国前来投奔的人,比如百里奚曾是个奴仆,他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换了回来。
秦穆公广纳贤才的做法充分表明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国君。
人才有了,要完成霸业,还一定要得到民心。
秦穆公很重视民心的向背,所以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减轻百姓的负担。
他强调取信于民。
晋国闹饥荒,向秦国求援,他不计过去的恩怨,把大批粮食运到了晋国,说不能让百姓受罪。
晋国臣民都称颂他的大德,他的威信大大提高。
这使他深受下层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有了争霸的基础。
在外交上,秦穆公也很有谋略。
为了打开通道,争霸中原,他利用联姻与晋国结成同盟,以与中原诸强抗衡。
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做夫人,又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晋文公,并帮助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时机已到,想取代晋成为霸主,但在肴之战中败于晋,暂缓了东进的步伐。
秦穆公认真检讨了自己的过失,进一步整顿内政,及时改变战略方向,全力进攻西戎。
西戎泛指泰国西边散布于广大地区的戎族国家。
他通过投奔来的由余了解了西戎各国的山川形势,兵力部署,采用离间计、美人计等策略,突出奇兵,发动全面攻击,征服了这些国家,扩地千里。
这样,东从陕酉、山西交界的黄河起,一直到遥远的西方,都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终于成为西方的霸主。
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著积极的作用,加速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秦国经济。
秦穆公开创的霸业,为战国末年秦统一整个中国打下了基础。
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春秋五霸的小故事

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春秋五霸的小故事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春秋五霸的小故事引子: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被认为是变动频繁、纷争不断的时代。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出现了一群卓越的领袖人物,他们被人们称为春秋五霸。
他们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越王勾践。
他们以其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卓越的军事战略,相继成为各自国家的领袖,为当时的政治局势带来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小故事,介绍这五位春秋五霸的事迹,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一、齐桓公:智勇双全的领袖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位被封为霸王的君主,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英勇无畏的军事策略,为齐国带来了繁荣和辉煌。
有一次,受到晋国的威胁,齐桓公决定采取一种巧妙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请来智者陈轸,向他请教如何对付晋国。
陈轸告诉他一个办法,就是在晋国领土上放置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并给他们各自留下一块食物。
观察它们吃什么。
如果乌龟选择吃草而不吃兔子,那就表明晋国没有统一的领导,可以趁机出兵攻打。
如果乌龟选择吃兔子,那就表明晋国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不宜轻举妄动。
齐桓公采纳了陈轸的建议,派人去实施。
结果乌龟选择了吃草,这说明了晋国的内部分裂,齐国趁机出兵,取得了胜利。
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齐桓公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他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来解决问题,并倾听智者的建议。
正是由于他的英明领导,齐国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极致。
二、晋文公:统一八国的策略家晋文公是战国时期晋国的一位卓越君主,他通过一系列巧妙的策略,成功统一了当时分裂的八个国家,为晋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次,晋文公被曹国封锁在城中,无法出击。
他出人意料地决定剃光头发,穿上流浪者的衣服,混在曹军中逃离曹国。
他故意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无所事事的流浪汉,引起了曹国将士的轻视。
在逃亡的过程中,他遇见了一位鼓鼓囊囊的店老板,在他的骡车上搭了一程。
晋文公打开那个布袋,里面竟然是装满了石头。
他问店老板为什么要装石头,店老板回答说:“在我卖兔肉的时候,我怕人们以为我在卖狗肉,所以我装满了石头。
秦穆公简介,名人故事

秦穆公简介,名人故事
秦穆公个人资料
中文名:任好
别名:秦穆公
谥号:穆
弟,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59年一前62年在位,长达39年。
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62年,秦穆公去世,谥号穆,葬于雍,殉葬的人数
达一百七十七人。
秦穆公生平简介
秦国原来是一个小国,地处西面,与戎、狄为邻。
进入春秋后,秦国逐渐强盛
奋发图强,锐意进取。
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等谋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依靠他们修明政治,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
秦穆公选拔人才能够打破尊卑贵贱界限,选拔贵族以外的人,选用别国前来投奔的人,比如百里奚曾是个奴仆,他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换了回来。
秦穆公广纳贤才的做法充分表明他是一个具有远
直到遥远的西方,都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终于成为西方的霸主。
加速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秦国经济。
秦穆公开创的霸业,为战国末年秦统一整个中国打下了基础。
历史上的秦穆公是谁

历史上的秦穆公是谁秦穆公是历史上春秋时期的秦国的君主,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的秦穆公,希望对你有帮助。
秦穆公(?-前621年),部份记载中被称为秦缪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
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及公孙枝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
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对秦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安葬于雍(今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秦穆公的生平简介秦穆公(?-公元前621年),也作秦缪公,名嬴任好,是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代秦国国君。
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
扶持晋文公,实现秦晋联盟。
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
后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两次被晋军大败,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
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
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
晋军拒不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
转而向西方发展。
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辅佐了晋国三代君主的秦穆公,眼睁睁看着晋文公当了霸主,实在是心中不忿,他不顾老臣百里奚、蹇叔的冒死劝谏,趁晋文公刚死之机,三次挥师东进,却只收获了累累白骨和血的教训。
在执政的最后几年,秦穆公终于改变了东进战略,转而向西,兼并西戎二十国,开疆拓土,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秦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
春秋五霸秦穆公是谁 秦穆公的结局是什么

春秋五霸秦穆公是谁秦穆公的结局是什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秦穆公秦穆公,是秦国人士,曾称霸西戎,是春秋五霸之一,在历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此有名的国君,春秋五霸之秦穆公是谁,秦穆公的结局是什么,他是怎么死的呢。
武林军事XX带大家走进秦穆公的世界。
秦穆公简笔画像春秋五霸秦穆公简介秦穆公公元前682年出生,前621年去世,嬴姓,赵氏,名任好,秦穆公的名称也又说是叫秦缪公。
是秦德公的小儿子,也就是秦宣公、秦成公的弟弟。
在位38年,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缪氏的祖宗。
秦穆公在位时主要经历了秦晋之好、秦晋失和、称霸西戎等重要事件,他帮助晋文公即位,与晋国联盟,形成两国较好的历史佳话,这就是秦晋之好的典故。
下面咱们就详细的来看秦穆公的一生经历和故事。
秦穆公秦晋之好当年,晋文公在外逃亡,最后逃到秦国,秦穆公盛情款待晋文公,并安排人马护送晋文公回国,并将扶持晋文公即位,发展到这里晋文公与秦穆公的关系已经是非常复杂微妙了,所以两个人(其实是两个国家)都相互扶持,最终形成秦晋之好。
其实原本秦穆公与重耳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的,只是起初秦穆公打算借助晋国的力量来强大自己,所以一直想跟秦国联盟,但是当时的晋国君主晋献公太荒淫而且有不讲信用结果还与秦国交恶,所以秦穆公就只能转而选择晋献公的儿子夷吾,晋献公死后,秦穆公扶持夷吾即位,哪知道夷吾也是个忘恩负义之人,秦穆公的目的还是没能达到,所以在夷吾死后又扶持夷吾的儿子圉即位,可是悲剧再一次上演,最后,秦穆公在把希望放在了守信的晋文公重耳身上,所以之后才有了他迎接重耳来秦国避难,并护送重耳回国即位的故事了。
秦穆公这一次算是选对了人,重耳重信,所以与秦国修好,形成联盟,两国建邦交好,相互扶持。
不过秦穆公的想法是自己称霸天下,但是这一次是促进了晋文公的霸业,而自己就只是一个后盾。
所以在晋文公死后,秦穆公就想要效仿晋文公来称霸天下,因此晋文公死后,秦晋交恶,秦穆公开始征伐各国,最终打败晋国、灭掉梁、芮两国,最终成就霸业。
春秋五霸秦穆公生平简介

春秋五霸秦穆公生平简介秦穆公,公元前682年出生,前621年去世,嬴姓,赵氏,名任好,秦穆公的名称也又说是叫秦缪公。
是秦德公的小儿子,也就是秦宣公、秦成公的弟弟。
在位38年,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缪氏的祖宗。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扶持晋文公即位并促进秦晋联盟,晋文公死后秦晋交恶,秦穆公在百里奚、蹇叔、由余等谋臣的辅佐下大败晋国,俘晋惠公,后又消灭梁国和芮国,最后称霸西戎,成为一方霸主。
秦穆公在位时的强化了秦国的国力,这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的霸业打下了基础。
秦穆公在位时主要经历了秦晋之好、秦晋失和、称霸西戎等重要事件,他帮助晋文公即位,与晋国联盟,形成两国较好的历史佳话,这就是秦晋之好的典故。
当年,晋文公在外逃亡,最后逃到秦国,秦穆公盛情款待晋文公,并安排人马护送晋文公回国,并将扶持晋文公即位,发展到这里晋文公与秦穆公的关系已经是非常复杂微妙了,所以两个人其实是两个国家都相互扶持,最终形成秦晋之好。
其实原本秦穆公与重耳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的,只是起初秦穆公打算借助晋国的力量来强大自己,所以一直想跟秦国联盟,但是当时的晋国君主晋献公太荒淫而且有不讲信用结果还与秦国交恶,所以秦穆公就只能转而选择晋献公的儿子夷吾,晋献公死后,秦穆公扶持夷吾即位,哪知道夷吾也是个忘恩负义之人,秦穆公的目的还是没能达到,所以在夷吾死后又扶持夷吾的儿子圉即位,可是悲剧再一次上演,最后,秦穆公在把希望放在了守信的晋文公重耳身上,所以之后才有了他迎接重耳来秦国避难,并护送重耳回国即位的故事了。
秦穆公这一次算是选对了人,重耳重信,所以与秦国修好,形成联盟,两国建邦交好,相互扶持。
不过秦穆公的想法是自己称霸天下,但是这一次是促进了晋文公的霸业,而自己就只是一个后盾。
所以在晋文公死后,秦穆公就想要效仿晋文公来称霸天下,因此晋文公死后,秦晋交恶,秦穆公开始征伐各国,最终打败晋国、灭掉梁、芮两国,最终成就霸业。
史书记载: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于於雍,陪葬之人共有一百七十七人。
春秋时期秦穆公简介

春秋时期秦穆公简介秦穆公别名秦缪公,嬴姓,名任好,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
秦穆公称霸西戎,在《史记》中为春秋五霸之一。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秦穆公人物简介秦穆公(公元前682年-公元前621年),别名秦缪公,嬴姓,名任好,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
秦穆公称霸西戎,在《史记》中为春秋五霸之一;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
秦穆公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
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于雍(今陕西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
人物生平秦晋之好秦穆公为求将来做霸主,巴结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
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受宠最多的妃子骊姬,谎称申生要毒死晋献公,借晋献公之手除去申生。
于是,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为了活命,分别逃往他国避难。
再后来,晋国臣子里克杀死骊姬的两个儿子,想迎奉重耳回国,秦穆公也想这样做,但臣子认为重耳贤能皆胜过夷吾,不能够让晋国强大,于是秦穆公转而迎立夷吾为国君。
但是不久,夷吾畏权杀死里克等老臣,又派人追杀重耳,并且恩将仇报,不接济秦国,导致夷吾与秦国失和,他忘掉了秦国的恩情,反倒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
不得已割地求饶,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穆公为了联络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
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
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就扔下妻子,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
第二年,夷吾一死,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跟秦国不相往来。
没想到公子圉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夷吾,秦穆公当然很生气,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攻下晋都,并派人杀死圉,晋怀公在位不到一年就身死。
历史趣谈:秦穆公是谁他叫什么名字 秦穆公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秦穆公是谁他叫什么名字秦穆公的生平事迹有哪
些
导语:司马迁《史记》记载:“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司马迁对秦穆公的评价并不低
司马迁《史记》记载:“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司马迁对秦穆公的评价并不低,他认为秦国的强盛自秦襄公而起,而在秦穆公、秦献公这几代君主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最终使得秦国能够横扫六国,称霸各诸侯国,成为千古一帝。
秦穆公可以算是一个秦国比较英明的一个君主了,秦国是个尚武的国家,在这种风气下,能够遇到一个君王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人民,可以说是十分难得的。
在众人的眼里,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他凭借烛之武退秦师和蹇叔哭师而闻名,他是秦国的一个比较杰出的君主,也是秦国变强盛的一个奠基人。
秦穆公,出生年月不详,又将他称为秦缪公。
他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
嬴姓赵氏,名任好,是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
在秦襄公之前,秦国的地位并不是很高。
秦国人,赢姓,秦国人因为擅长养马而受到了周天子的赏识,秦国才有了自己的一方土地。
周王室东迁后,周平王的势力大不如以前,很多诸侯王开始冷落周平王,而在此时的秦国,并没有因为周平王的没落而冷落周平王,相反还一路护送周平王回到了周朝的都城,周平王一感动就将秦国封为诸侯国,由此秦国开始发迹。
到了秦襄公这一代,秦国才总算混出点眉目来了。
而真正的开始发展则是在秦穆公时期。
秦国在戎狄中发展壮大,因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
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
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希望对你有帮助。
秦穆公(?;前621)姓嬴,名任好,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
于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谥号穆,春秋时期秦国国君。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击败晋国,俘晋惠公,又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
后在崤(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之战中败于晋军,转而向西发展,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获得大片土地。
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人物生平秦穆公(?-公元前621年),也作秦缪公,名嬴任好,是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代秦国国君。
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
扶持晋文公,实现秦晋联盟。
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
后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两次被晋军大败,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
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
秦军夺得王官(今
山西闻喜西)和郊。
晋军拒不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
转而向西方发展。
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辅佐了晋国三代君主的秦穆公,眼睁睁看着晋文公当了霸主,实在是心中不忿,他不顾老臣百里奚、蹇叔的冒死劝谏,趁晋文公刚死之机,三次挥师东进,却只收获了累累白骨和血的教训。
在执政的最后几年,秦穆公终于改变了东进战略,转而向西,兼并西戎二十国,开疆拓土,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秦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
“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韩非子;十过篇》)。
秦穆公娶晋太子申生的姊姊穆姬为妻。
穆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秦国著名的开明君主。
秦穆公在位期间,广纳贤士,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
在他的感召下,号称“五羖大夫”的百里奚、相马专家伯乐及九方皋纷纷投其门下。
由于他在用人方面,始终采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的相马之法,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不愿意重用本国的贵族,他怕贵族极大势大,国君反倒受了他们的牵制。
他宁可重用外来的客卿,外地来的人权力尽管多么大,也只限于他一个人,不可能象豪门大族那样割据地盘,建立自己的势力,威胁国君。
史载他执政期间,“益国十二,开地千里”,整个广阔的西部地区为他所独控。
秦穆公还是位治军有方的人。
秦人自古就有养马的传统,可以说
是个马背上的民族。
秦穆公当政后,发挥这一优势,建立骑兵部队并为每一位士兵配备一把匕首。
这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制要早得多。
成语“短兵相接”亦因之而来。
秦国僻处西陲,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肃张家川)周围的一个嬴姓部落,周初为附庸小国,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并承周平王赐给岐山以西之地,后定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
国小民弱,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与其他强国相比,显得很不起眼。
到了秦穆公时,国势才逐渐强大起来。
自秦襄公正式立国后,经文、宪、武、德、宣诸公,秦的疆土不断东移,到穆公继位时,已占有大半个关中。
秦穆公继位当年(前659年),就亲自带兵讨伐茅津(今山西芮城东)的戎人,开始了扩张疆土的事业。
秦穆公宽厚仁爱,不计较小事。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秦穆公走失了一匹马,岐山脚下的农民捉得并分给三百个人一起吃了它。
(秦穆公的)官吏追捕到了(食马的人),想按照法律来处置他们。
秦穆公说:“有德才的人不因为畜生而杀人。
我听说吃马肉而不喝酒,就会伤及身体。
”于是便给酒他们饮。
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那)三百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军围困,拿着锐利的武器以死相救,来报答给马肉吃的恩德。
这次秦穆公擒获了晋侯班师回国。
秦国要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其东邻晋国。
晋献公晚年,发生骊姬之乱,世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
穆公九年(前651年)晋献公死,骊姬子奚齐继位,旋即被其臣里克杀死。
秦穆公派百里奚
带兵送夷吾回国继位,为晋惠公。
夷吾事先答应将河西八城割给秦作为谢礼,但继位后却毁约。
晋臣丕豹逃到秦国,受到穆公重用。
十二年(前648年)晋国旱灾,秦穆公运了大量粟米给晋。
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人物形象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
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
秦国第一任君主是秦穆公,他为日后秦国一统六国打下了历史性的基础。
他的意义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对西侵略战争,从西戎诸部落那里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并且几次干预晋国的内政,把秦国的影响力扩张到了中原。
当时,秦族并没有获得中原的华夏族的认同。
中原诸夏一直是把秦族当成是野蛮人和文明人之间的半成品来看待的。
同时,秦穆公很宽宏大量,他的一匹骏马走失了,等到找到的时候,已经被一群山野平民当成了食物。
秦穆公并没有追究。
后来,秦晋大战,秦穆公被晋军围困,危在旦夕,当初吃了秦穆公骏马的山民出来救驾,可谓是德出福反。
但是,尽管秦穆公本人,手下的文臣武将都很有能力,但是却没能成为真正的中原霸主,他的霸业被另一个伟人晋文公阻碍了。
秦穆公的悲剧在于他和齐桓公、晋文公、楚成王这些巨人处于同一个时代。
秦穆公建立的第一个晋侯夷吾(晋惠公)趁秦国的饥荒大举入侵秦国;秦穆公所立的第二个晋侯重耳(晋文公),由于能力太过强大,在很快的时间内整合了晋国国内的力量,并联合其他中、小国击败了楚成王,
成为中原的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