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1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设计模板

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策 略与方
法
本节课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教学、启发式教学、 直观式教学、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通过看、听、说和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 觉地完成本课的内容。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帮 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课 前准备
课前预习单词,练习本。小组准备对话
教 知识 类 内容 教学作用 使用
所得结论
学 点编 号
媒1 体
的2 选
择 3
型 要点
方式
课 复 习 所 学 过 提 供 直 观 的 图 边 播 放 边 问 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
的单词、短 片及熟悉的情 答
注意力。
件 语、及句型 景,建立经验。
本班共 29 名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三年英语,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
学情 分析
差,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厚,缺少持之以恒的英语学习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容易半途而 废。所以我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
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 英语
授课年级 六年级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 Part A Let’s learn
课学时: 1 学时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on foot,by taxi,by bus,by train, by plane,by ship, by subway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通用8篇)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通用8篇)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根据省教育厅、市、区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特制订我校关于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实施方案。
二、参与范围全校注册参加全省远程研修且集中研修与校本研修成绩合格的各学科教师。
三、课题内容分指定课题和自选课题。
指定课题(占推荐课例总额的10%):20xx至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学段教学进度第三周)。
自选课题(占推荐课例总额的90%):教师可根据自身实际自定。
四、活动安排主要包括教师线下创课、网上晒课、逐级赛课三个阶段。
(一)创建优课学校在完成20xx年全员远程研修任务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一师一优课创建活动,通过上课、创课、亮课、观课、研课、评课等活动,遴选出具有创新特色,推广价值的优秀课例。
按照优课内容要求、教学标准、技术标准,制作优课。
在校级优课创建过程中,学校电教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做好配合工作,特别是教学过程视频制作工作,确保视频质量与展示效果。
(二)组织晒课及赛课以校为单位组织晒课、赛课。
在校本研修的基础上,学校组织每位教师按照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的内容要求上好研究课,自行开展校内晒课、观课、评课、研课活动,活动形式不限,并在此基础上遴选优秀课例推荐参加区晒课、赛课活动。
做好向区电教站平台的素材上传工作。
五、时间安排1.3月6日-壹五日。
组织教师全员开展一师一优课创建活动;以校为单位组织晒课和赛课,向区推荐优秀课例并评出校级优课。
3月壹五日前将推荐教师的名单及课例(指定课题和自选课题的40%)的教学设计、课件一并分学科发送到学科教研员的邮箱。
2.3月16日-31日。
3月31日前将剩余自选课题的课例教学设计、课件一并分学科发送到学科教研员的邮箱。
3.4月-12月,组织教师参加区及区级以上优课的选拔及观摩展示活动。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1)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解决问题;设计者:袁媛;单位(学校):安阳市人民大道;授课班级:二(2)章节名称用加法、乘法解决问题的对比学时 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让学生掌握乘法应用题与加法应用题各自的特点,能准确地使用乘法或加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根据情境能熟练选择运用乘法或加法算式解决问题学生特征学生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后,已基本了解了口诀的思路与方法。
同时,二年级学生思维虽然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和迁移的意识。
因此,充分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辨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23先自己填在本子上,填好后,一人汇报,大家对照答案。
挑出错误重点讲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为什么这道加法算式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呢?练习巩固,深化拓展。
1:小马虎自从学习了乘法可了不起了,他呀看到题就算,让我们看看他昨天的家庭作业吧!出示例题:(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2)有2排桌子,一排4张,另一排5张,一共多少张?小马虎看了心想这还不简单,都有4和5,都用乘法吧?他写的对吗?让我们来帮助他们吧!1、小组合作,师提要求:(1)这两道题的意思相同吗?(2)每一道题中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3)怎样列式解答?3、再次追问:为什么第1题是乘法,而第二题是加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第1题是求4个5相加是多少?第2题是求4和5合起来一共是多少?而第二题的加数不相同,所以不能用乘法。
4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得理解题意,我们可以画出示意图来帮忙。
(见书63页的图示)1、如何验证我们的解答正确?我们该怎么做呢?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学会根据不同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辨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观察、比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乘法和加法的应用题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2学生掌握乘法与加法应用题各自的特点能准确地使联系实际生活课件课件出示情景,学生自主填在本子上,填好后,一人汇报,大家对照答案。
“一师一优课”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章节名称章节名称学时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本节(课)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并能的数学问题.过程和方法:1.在发现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关系,并进一步应用这个关系解决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与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在发现、探究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渗透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实例探究、知识应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谨性.学生特征学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学时习目标描述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本节(课)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并能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过程和方法:1.在发现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关系,并进一步应用这个关系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与人合作、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在发现、探究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渗透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实例探究、知识应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严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设计者 张福林 单位(学校)安阳市瓦亭中学 授课班级 九一班谨性.学生特征九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学 习 目 标 描 述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具 体 描 述 语 句(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并能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2)数学思考 在发现、探究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渗透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解决问题 在发现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关系,并进一步应用这个关系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与人合作、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情感与态度 经历实例探究、知识应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严谨性.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掌握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关系,并能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本节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创设情景——自主、合作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的模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坐标符号的关系,体会类比、数形结合的思想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相关推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通用16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目标通过在全校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力争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能较熟练地利用信息技术上好一堂课,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我校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为形成特色品牌,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组织1、设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2、活动执行小组组长:xx组员:xx工作人员:xx(负责活动日常联络与资料收发)xx(负责设备调配与技术指导、录相)三、活动实施具体进度1、组织发动(20xx年1月8日—20xx年1月15日)20xx年1月8日参加区教育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工作布置会。
20xx年1月9日学校成立“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领导小组。
20xx年1月13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全体教师动员大会。
学习教育部、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传达本方案的相关要求,研读“优课”评价标准,熟悉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相关操作。
20xx年1月14日全体教师登陆湖南省基础,激活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账号。
20xx年1月15日培训备课组长,掌握“晒课”的操作流程。
备课组长技术指导全组教师掌握“晒课”的操作流程。
2、制定方案(20xx年1月9日—20xx年1月20日)(1)制定方案20xx年1月9日教科室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初步的实施方案上报学校领导小组。
20xx年1月12日教科室根据学校领导小组的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20xx年1月20日前教科室上报教育局。
20xx年1月25日前教育局反馈各学校方案审核结果,待学校实施方案通过教育局审核后组织校内赛课。
“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格式 (1)

教 学 设 计
课名
省份市区/县单全称教师姓名学段 学科
教材版本
册次 章节
课时
年级
学习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要求:
1.请将您做好的教学设计以word 形式上传至平台,命名为姓名+教学设计名称;
3.网络教学环境;
4.移动教学环境(例如使用手机、IPAD等)。
2.请您保持自己作品的原创性,禁止从已有资源(网络、参考书等)的直接拷贝,原创性将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
备注:
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
2.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教学设计模板(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散步设计者吕晓云单位(学校)横水镇一中授课班级八一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节名称 第五单元22课学时 一课时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 本节(课)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1)进行朗读和圈点勾画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文章的巧妙构思,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关键语句,提高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朴实深沉的爱和欢乐真诚的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学生特征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已经形成了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能够自己解决字词,理解能力较强,也有了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高效课堂的锻炼,他们发言的积极性较高。
但是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他们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成长过程中也有许多烦恼和困惑,通过学习本文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心灵。
学习知识点 编 号学习目标具 体 描 述 语 句22-1 22-222-322-4认识感知理解感受阅读感悟研读探究师生谈话,激趣导入,了解作者赏读课文,以读悟情,自主感知,概括内容再读课文,合作探究,汇报交流重点研读,探讨主旨媒体(资源)知识点 编 号学习 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 作用 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 时间媒体 来源22-1 22-2 22-3 22-422-5 22-6 22-7 22-8 22-9 了解目标认识作者掌握生字理解感受理解品味探究借鉴写法品评鉴赏拓展提高Ppt文字Ppt文字Ppt文字Ppt图片Ppt文字Ppt文字Ppt文字Ppt文字Ppt文字出示目标作者简介预习检测出示问题图文朗读出示问题归纳总结出示提示、引导读文,点拨分析出示问题,分析人物,借鉴写法出示提示、提供示范,引导读文句子仿写,KAJIGDKDDBJJJBBH.KDJ.了解学习达到的目标通过阅读了解作者掌理握本课字词的读写以读悟情,理解了文章要表达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理清文章脉络,深刻感悟作者的思想。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设计模板

七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旨在通过教师创设情境,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实验,互疑提升过程中逐步体会数学学习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数学学科素养,在课堂实施中践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在小学期间已学过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知识,经历了分析简单数量的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方程、检验结果的过程。
对方程已有初步认识, 但并没有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准确的理性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分式方程的基础,在今后的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
2、学生情况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
感到比较困难的学生是数学语言的表述上,往往把握得不够准确和严密,教学中采用直观的实验演示能使他们体会出其中的数学知识,采用实际问题----①设未知数----②找等量关系---③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结构,整个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要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完成学习活动,并在探究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加以应用。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方程、方程的解的定义,并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
2.能根据简单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
过程与方法1,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基础上,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通过对分析归纳,对比鉴别,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数学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交流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自主学习、交流反馈,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
五、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