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出闺塾
《闺塾》教学简案(精选9篇)

《闺塾》教学简案(精选9篇)《闺塾》教学简案(精选9篇)《闺塾》教学简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课文的情节及人物。
2.分析人物性格及其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1.品味语言、揣摩情景。
2.培养欣赏古代戏曲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1.了解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扭曲和伤害。
2.体会杜丽娘、春香追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戏曲的能力。
难点:从语言中揣摩人物性格,从人物性格中探索社会根源。
【教学手段】1.注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形象。
2.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阅读兴趣,适当拓展文章内容。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播放昆曲《游园》选段,引入课文。
“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后花园时,看到眼前的“好天气”而叹出的一句词,唱腔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步美人归,”让我们跟随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2.让学生简介作者汤显祖及全剧剧情。
《牡丹亭》属于明代传奇,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作者汤显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这个故事既曲折离奇又充满了浪漫色彩,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请同学简介了《牡丹亭》的全剧剧情以及作者汤显祖。
二、研习新课:1.进入新课,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归纳文章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诵读精彩片段。
(分角色朗读更能让学生仔细体味人物性格,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3.点读精彩片段。
(自由朗读后,让个别学生表演朗读精彩片段,一来可以检查预习效果;二来让学生体验戏曲的妙处。
)4.研讨剧中人物的角色定位:(在给角色定位时,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并模仿人物有特点的台词)5.给出讨论题:(1)后来有人将这出戏改名为《春香闹学》,很明显其主角就是春香,大家认为这一场戏到底是在写谁?→ 明写春香,暗写杜丽娘(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一问题的落脚点应在杜丽娘的变化上,文章写春香、写陈最良、写闹学,都是为了写杜丽娘那微妙的心理变化,这才有后面那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要在探讨中让学生领悟到这一点。
《闺塾》课件3

三年后,一个名叫柳梦梅的青年赴京
赶考路过梅花庵,拾得丽娘的自画像,顿 生爱慕之情,与其魂魄相恋,并得知真情, 遂开棺使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并 同赴临安。
但柳杜之恋遭到杜父的强烈反对,直到
梦梅高中状元并得到皇帝的支持,这一对 有情人才终成眷属。
闺塾—— 春香闹学
•《闺塾》是其中的第七出。它前面写太守杜宝决定请 塾师,让年已二八的丽娘读书,以便“他日嫁一书生, 不枉了谈吐相称”“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做三从 四德的贤妻良母。后面写的是丽娘偷偷走进了后花园, 与梦梅在梦中结合,真正走上了反礼教与争取个性解 放的道路。《闺塾》反映了丽娘对封建教育的厌恶、 抵制与个性解放的要求,反映了她心灵的初步觉醒。 这是全剧的基础。在这一出戏里,作家把主要矛盾冲 突安排在春香与塾师陈最良身上,而其中隐伏着主线 即丽娘初步觉悟、反礼教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要求。在 这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细腻地体现了 春香、塾师和丽娘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三
个鲜明的形象。
•教学目的: •1.把握冲突三方杜丽娘、春香、 陈最良的性格特征。
•2.学习饶有机趣而富有个性的宾 白语言。
•教学重点: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富有情趣的语言。
选出各组中解释有误的项并改正
(1)A、设帐:汉朝马融讲学时设绛纱帐, 后人称教书为设帐
B、管待:照顾和接待 C、膳:饭食 D、逑:追求
(2)A:上书:上课 B: 款步:快步 C:诨:开玩笑 D: 敷演:陈述而加以发挥
三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
1。春香是如何“闹”学的?
2。这三个人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分析: (1) 春香 机智、勇敢,敢 Nhomakorabea公然嘲弄
宣扬封建礼教的塾师,直爽、率真、 活泼、风趣,和杜丽娘相比更富反抗 性。
昆曲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原文

《牡丹亭》——汤显祖原文戏折列表(前二十五出)(后三十出)第一出标目第二十六出玩真第五十一出榜下第二出言怀第二十七出魂游第五十二出索元第三出训女第二十八出幽媾第五十三出硬拷第四出腐叹第二十九出旁疑第五十四出闻喜第五出延师第三十出欢挠第五十五出圆驾第六出怅眺第三十一出缮备第七出闺塾第三十二出冥誓第八出劝农第三十三出秘议第九出肃苑第三十四出诇药第十出惊梦第三十五出回生第十一出慈戒第三十六出婚走第十二出寻梦第三十七出骇变第十三出诀谒第三十八出淮警第十四出写真第三十九出如杭第十五出虏谍第四十出仆侦第十六出诘病第四十一出耽试第十七出道觋第四十二出移镇第十八出诊祟第四十三出御淮第十九出牝贼第四十四出急难第二十出闹殇第四十五出寇间第二十一出谒遇第四十六出折寇第二十二出旅寄第四十七出围释第二十三出冥判第四十八出遇母第二十四出拾画第四十九出淮泊第二十五出忆女第五十出闹宴第一出标目【蝶恋花】〔末上〕忙处抛人闲处住。
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
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
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
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
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
果尔回生定配。
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
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
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
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杜丽娘梦写丹青记。
陈教授说下梨花枪。
柳秀才偷载回生女。
杜平章刁打状元郎。
第二出言怀【真珠帘】〔生上〕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论星宿,连张带鬼。
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
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鹧鸪天〕“刮尽鲸鳌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
凭依造化三分福,绍接诗书一脉香。
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
必须砍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
”小生姓柳,名梦梅,表字春卿。
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留家岭南。
父亲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
高二语文闺塾

• 一.介绍作者与作品: • 1.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 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现在江西省临 川市)人。明代戏曲作家。所居名玉茗堂。出身 于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时的诗作即已显出 才华。34岁中进土,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 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因作著名的《论辅 臣科臣疏》,批评神宗朱翊钧即位后的朝政,抨 击执政宰相的专横与任用私人,被贬广东徐闻任 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以不附权贵而被 免官,从此隐居家中,专事写作。
;
/ 云创通 ;
挡不住大修行者/谁告诉恁咱还能施展秘法/马开の瞪咯叶静云壹眼/这壹句话让叶静云愣咯愣/随即大骂/面色气の涨红/恁不能对抗大修行者/那恁还骗咱来抢丹药找死/叶静云都险些跳起来大骂咯/这家伙太混蛋咯/它知不知道后果啊?(正文第三百三十八部分空间器)第三百三十九部分 出葬空剑诀马开和叶静云激射而出/两人还未跑多远/就被壹佫里年男子挡在面前/更新最快最稳定/)里年男子怒视着两人/好大の胆子/敢来抢夺灵元丹/|青琥盯着马开/神情狰狞/它原本在闭关/刚刚感悟到壹些东西/却被手下打断/原因就相信面前这两人抢夺灵元丹/青琥着马开怀里慢慢 の灵元丹/甚至到马开打嗝/神情更相信冷凝/即使相信它/都舍不得吃灵元丹吃の打嗝/可对方如此做咯/这矿山虽然开矿炼制灵元丹/可壹佫月也不过就相信能生产不到千颗而已/青琥死死の盯着马开和叶静云/已经打定主意把两人留下来炼丹咯/吃咯这么多灵元丹/唯存在把它们炼制成丹 药/才能弥补损失/青琥气势震动而出/玄命境の气势震动/压迫の叶静云面色剧变/盯着马开嚷道/恁当真不能施展秘法/马开翻咯翻灰眼道/恁以为咱骗恁不成/|混蛋/|叶静云大骂/怒视马开/心想这壹次当真被马开骗惨咯/面对大修行者它如何抵挡?难道动用族里至宝利剑/可相信那样の话/ 得到这些灵元丹也不值得咯/要相信存在可能/它
闺塾

闺塾..张连生《闺塾》【一】学习目的1.体会戏中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味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重点1.体会戏中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味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难点1.这出戏在杜丽娘性格发展中的作用2.戏中反理学的内容是如何表现的。
学习方法解析、鉴赏学习过程一、点拨: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
万历十一年(1583)考中进土,开始进入官场,目睹江南各地连年水旱,“西河尸若鱼,东岳鬼全瘦”、“督理荒政”的大官,“贪赃宴乐,扰害饥民”,以致社会动荡不安,遂于万历十九年(191)上《论辅臣科臣疏》,弹劾执政者申时行,希望朝廷整肃吏治,”以新时政”。
结果,不但意见未采纳,反由南京贬至广东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做典史。
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
在遂昌作过一些抑制豪强、整顿税制的工作。
后因不附权贵,时遭排斥,陷于苦闷徬徨,加上佛道思想,的影响,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家。
此后专心创作,连续写出《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三部戏曲,连同旧作《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因所居名玉茗堂,又称《玉茗堂四梦》。
“四梦”中最突出的是《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
汤显祖通过戏剧讽刺腐败政治和反动理学,具有积极意义。
作品重在表达主题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不受曲律限制,后有不少模仿者。
形成戏曲创作中的“临川派”。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牡丹亭》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
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闺塾》是《牡丹亭》的第七出(全剧共五十五出),是后世经常上演的剧目,称为《春香闹学》。
春香是杜丽娘的侍女,陪伴丽娘读书,她对老学究陈最良迂腐思想十分反感,总要寻些事来嘲笑陈最良,反对封建教条。
闺塾1

《牡丹亭》虽以还魂的爱情故事为内容,却深刻地折 射出当时整个社会在要求变易的时代心声,是当时整 个社会对一个春天新时代到来的自由期望和憧憬,与 明中叶的进步思想家反对程朱理学以摆脱礼教的束缚 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脉相通、遥相呼应的。
闹
矛 盾
春香
观念的冲突 性格的冲突
陈最良
(交流讨论):春香闹学,真正闹的是谁? 丫头浑闹,小姐巧闹,塾师胡闹
思考:
为什么杜丽娘连自家的后花园也没去过?
作家把主要矛盾冲突安排在春香与塾师陈最良 身上,而其中隐伏着主线即丽娘反礼教以及对 个性解放的要求。反映了她心灵的初步觉醒。 这是全剧的基础。
本出戏剧的主题是什么?
陈最良: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 多些,只“无邪”两字, 付与儿家。 性格:迂腐,言谈举止充满穷 酸儒学的味道。在他的脑海中, 只有理学家的腐朽说教,对现 实生活一无所知。在他身上看 不到发自内心的言辞,仿佛全 是播放的圣贤的录音
杜丽娘:
“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 演一番。”“这经文偌多。” 是官宦小姐,她知书达礼而又向 往自由,温顺而又不失个性,稳 重而又不失机敏。她出于礼节上 的尊重,对陈最良的态度始终是 恭谨的,却同样厌烦陈最良的说 教,向往高墙大院外的自由天地, 表现了她对封建教育的抵制、对 个性解放的追求。
归纳字词:
1、戏曲常识:末、旦、贴、介 2、文化知识: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表示请假暂离。 出恭入敬:
3、重要字词:
窈窕:美好。 潜玩:深入玩味。逑:配偶。盥漱 栉笄:洗脸、漱口、梳头、束发。葩:华美 有风 有化:造成好的社会风气、道德。宜室宜家:夫妻 和睦。 奴婢学夫人:学不象
闺塾 PPT课件 24 人教版

•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
T.99(4-2)惊梦
游倦的丽娘回房休息,在梦中与一个英俊的少年男子柳梦梅 相遇,两人互相爱悦,许多花仙齐来作媒……但好景不长,母 亲将丽娘唤醒后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她以后少去游园。丽娘 虽 然应允,但心中仍在追恋梦境,并对梦中所爱之人日夜思念,
怅然感伤,日久成疾,病入膏盲。
丽娘临终时自画肖像一幅,题曰:“他年得傍蟾宫客,不是
•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汤显祖 牡丹亭 闺塾

《闺塾》选自《牡丹亭》第七出,舞台演出一般称为《春香闹学》,是一出长期盛行于戏曲舞台的名剧。
这出戏的结构布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读书,临书,闹学问园。
剧中有三个角色:陈最良、杜丽娘、春香。
1.末上〕{末:陈最良,丽娘的老师}“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
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咂:吮吸}}瓶花。
”{陈最良的四句开场白有两个作用,第一:突出老头的闲情逸致,第二:外面春光流动,与书房的枯燥乏味形成对比.}}我陈最良杜衙设帐,{设帐:教书}杜小姐家传《毛诗》{《毛诗》:即《诗经》,相传汉代毛亨和毛苌曾为之作注,故也称毛诗。
}。
极承老夫人管待。
{特别受到老夫人的照顾和接待,他啃了一辈子书,却几乎绝粮}今日早膳{早膳:早饭}已过,我且把毛注潜玩{潜玩:深入玩味}一遍。
〔念介〕“关关雎鸠,{雎鸠:水鸟名}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窈窕:美好}君子好逑。
”{老夫子咿咿呜呜地吟哦,使书房平添了许多酸霉迂腐之气。
该诗今可译为“雎鸠关关两对唱,就在河的那一方,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哥儿好对相!}好者好也,逑者求也。
〔看介〕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馆:学馆,即学堂}。
却也娇养的凶。
待我敲三声云板。
〔敲云板介〕春香,请小姐解书。
{解书:上课}2.【绕池游】{绕池游:曲牌名}〔旦{旦: 杜丽娘}引贴{贴:丫环春香}捧书上〕素妆才罢,缓步书堂下。
对净几明窗潇洒{潇洒: 整洁}。
〔贴〕《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
{丫环春香一上场就诅咒诗书礼仪把人拘束死了,展示了她向往自由的心声}3.〔见介〕〔旦〕先生万福,〔贴〕先生少怪。
〔末〕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洗脸}、漱{漱口}、栉{梳笄{束发},问安于父母。
日出之后,各供其事。
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
{陈先生知恩图报,准备严格执行杜宝对杜丽娘的教养方针:用诗书礼仪约束其身心}〔旦〕以后不敢了。
〔贴〕知道了。
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
{春香话语带刺,你不是要早吗?三更该早了吧!你能来?她的顽皮尖刻一下子止住了原本木讷而爱唠叨的先生,也打破了学堂窒息的气氛}〔末〕昨日上的《毛诗》,可温习?〔旦〕温习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出闺塾(末上)“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
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
”我陈最良杜衙设帐,杜小姐家传《毛诗》。
极承老夫人管待,今日早膳已过,我且把毛注潜玩一遍。
(念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好者好也,逑者逑也。
(看介)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
却也娇养的紧。
待我敲三声云板。
(敲云板介)春香,请小姐上书。
【绕地游】(旦引贴捧书上)素妆才罢,款步书堂下。
对净几明窗潇洒。
(贴)《昔氏贤文》,把人禁杀。
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
(见介)(旦)先生万福,(贴)先生少怪。
(末)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
日出之后,各供其事。
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
(旦)以后不敢了。
(贴)知道了。
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
(末)昨日上的《毛诗》,可温习?(旦)温习了,则待讲解。
(末)你念来。
(旦念书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末)听讲。
“关关雎鸠,”雎鸠是个鸟,关关,鸟声也。
(贴)怎样声儿?(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末)此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
(贴)是了。
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
(末)胡说!这是兴。
(贴)兴个甚的那?(末)兴者,起也。
起那下头“窈窈淑女”,是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他。
(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末)多嘴哩!(旦)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
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
【掉角儿】(末)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
有指证,姜嫄产哇。
不嫉妒,后妃贤达。
更有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皋,思汉广,洗净铅华。
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旦)这经文偌多?(末)《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
书讲了。
春香取文房四宝来模字。
(贴下取上)纸、墨、笔、砚在此。
(末)这甚么墨?(旦)丫头错拿了,这是螺子黛,画眉的。
(末)这什么笔?(旦作笑介)这便是画眉细笔。
(末)俺从不曾见,拿去,拿去。
这是甚么纸?(旦)薛涛笺。
(末)拿去,拿去。
只拿那蔡伦造的来。
这是什么砚?是一个是两个?(旦)鸳鸯砚。
(末)许多眼?(旦)泪眼。
(末)哭什么子?一发换了来。
(贴背介)好个标老儿!待换去。
(下换上)这可好?(末看介)着。
(旦)学生自会临书。
春香还劳把笔。
(末)看你临。
(旦写字介)(末看惊介)我从不曾见这样好字。
这甚么格?(旦)是卫夫人传下美女簪花之格。
(贴)待俺写个奴婢学夫人。
(旦)还早哩。
(贴)先生,学生领出恭牌。
(下)(旦)敢问师母尊年?(末)目下平头六十。
(旦)学生待绣对鞋儿上寿,请个样儿。
(末)生受了。
依《孟子》上样儿,做个“不知足而为履”罢了。
(旦)还不见春香来。
(末)要唤他么?(末叫三度介)(贴上)害淋的。
(旦作恼介)劣丫头那里来?(贴笑介)溺尿去来。
原来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好耍子哩。
(末)哎也,不攻书,花园去,待俺取荆条来。
(贴)荆条做甚么?【前腔】女郎行,那里应文科判衙?只不过识字儿书涂嫩鸦。
(起介)(末)古人读书,有囊萤的,趁月亮的。
(贴)待映月,耀蟾蜍眼花。
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
(末)悬梁、刺股呢?(贴)比似你悬了梁,损头发。
刺了股,添疤瘌。
有甚光华!(内叫卖花介)(贴)小姐,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
(末)又引逗小姐哩,待俺当真打一下。
(末做打介)(贴闪介)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唬煞。
(贴抢荆条投地介)(旦)死丫头,唐突了师父,快跪下。
(贴跪介)(旦)师父看他初犯,容学生责认一遭儿。
【前腔】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贴)则瞧罢。
(旦)还嘴!这招风嘴,把香头来绰疤。
招花眼,把绣针儿签瞎。
(贴)瞎了中甚用?(旦)则要你守砚台,跟书案,伴“诗云”,陪“子曰”,没的争差。
(贴)争差些罢。
(旦捋贴发介)则问你几丝儿头发,几条背花?敢也怕些些,夫人堂上那些家法?(贴)再不敢了。
(旦)可知道?(末)也罢,松这一遭儿。
起来(贴起介)【尾声】(末)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和男学生一般儿教法。
你们工课完了,方可回衙,咱和公相陪话去。
(合)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绛纱。
(末下)(贴作背后指末骂介)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
(旦作扯介)死丫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他打不的你?俺且问你那花园在那里?(贴做不说)(旦笑问介)(贴指介)兀的不是!(旦)可有什么景致?(贴)景致么,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
绕的流觞曲水,面着太湖山石,名花异草,委实华丽。
(旦)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
也曾飞絮谢家庭,李山甫欲化西园蝶未成。
张泌无限春愁莫相问,赵嘏绿阴终借暂时行。
张祐(末上)“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
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
”我陈最良杜衙高帐(1),杜小姐家传《毛诗》(2)。
极承老夫人管待。
今日早膳已过,我且把毛注潜玩一遍。
(念介)“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
”好者好也,逑者求也。
(看介)这早晚了(4),还不见女学生进馆。
却也娇养的凶。
待我敲三声云板。
(敲云板介)春香,请小姐解书。
[绕池游](旦引贴捧书上)素妆才罢,缓步书堂下。
封净儿明窗潇洒。
(贴)《昔氏贤文》(5),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6)。
(见介)(旦)先生万福,(贴)先生少怪。
(末)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7)。
日出之后,各供其事。
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
(旦)以后不敢了。
(贴)知道了。
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
(末)昨日上的《毛诗》,可温习?(旦)温习了。
则待讲解。
(末)你念来。
(旦念书介){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末)听讲。
“关关睢鸠”,睢鸠是只鸟,关关鸟声也。
(贴)怎样声儿?(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8)(末)此鸟性喜静,在河之洲。
(贴)是了。
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著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9)。
(末)胡说,这是兴(10)。
(贴)兴只甚的那?(末)兴者起也。
起那下头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他。
(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末)多嘴哩。
(旦)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
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11)。
[掉角色](末)论《六经》,《诗经》最葩(12),闺女门内许多风雅:有指证,姜原产哇(13);不嫉妒,后妃贤达(14)。
更有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臬,思汉广(15),洗净铅华(16)。
有风有化(17),宜室宜家(18)。
(旦)这经文偌多?(末)《诗》三百(19),一言以蔽之,没多少,只“无邪”两字,会与儿家。
书讲了。
春香文房四宝来模字(20)。
(贴下取上)纸、墨、砚在此。
(末)这甚么墨?(旦)丫头错拿了,这是螺子黛,画眉的。
(末)这甚么笔?(旦作笑介)这便是画眉细笔。
(末)俺从不曾见。
拿去,拿去这是甚么纸?(旦)薛涛笺(21)。
(末)拿去,拿去。
只拿那蔡伦造的来(23)。
这是甚么砚?是一只是两只?(旦)鸳鸯砚。
(末)许多眼(23)?(旦)泪眼(24)。
(末)哭什么子?一发换了来。
(贴背介)好个标老儿(25)!待换去。
(下换上)这可好?(末看介)著。
(旦)学生自会临书。
春香还劳把笔(26)。
(末)看你临。
(旦写字介)(末看惊介)我从不曾见这样好字。
这甚么格?(旦)是卫夫人传下美女簪花之格(27)。
(贴)待俺写个奴婢学夫人(28)。
(旦)还早哩。
(贴)先生,学生领出恭牌(29)。
(下)(旦)敢问师母尊年?(末)目下平头六十(30)。
(旦)学生待绣对鞋儿上寿,请个样儿。
(末)生受了。
依《孟子》上样儿,做只“不知足而为屦”罢了(31)。
(旦)还不见春香来。
(末)要唤他么?(末叫三度介)(贴上)害淋的。
(旦作恼介)劣丫头那里来?(贴笑介)溺尿去来。
原来有座大花园。
花明柳绿,好耍子哩。
(末)哎也,不攻书,花园去。
待俺取荆条来。
(贴)荆条做甚么?[前腔]女郎行(32)那里应文科判衙(33)?止不过识字儿书涂嫩鸦(34)。
(起介)(末)古人读书,有囊萤的,趁月亮的(35)。
(贴)待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36)。
(末)悬梁、刺股呢(37)?(贴)比似你县了梁,损头发,刺了股,添疤痕(38)。
有甚光华!(内叫卖花介)(贴)小姐,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
(末)又引逗小姐哩。
待俺当真打一下。
(末做打介)(贴闪介)(39)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40),险把负荆人唬煞(41)。
(贴抢荆条投地介)(旦)死丫头,唐突了师父(42),快跪下。
(贴跪介)(旦)师父看他初犯,容学生责认一遭儿。
[前腔]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贴)则瞧罢。
(旦)还嘴,这招风嘴(43),把香头来绰疤(44);招花眼,把绣针儿签瞎(45)。
(贴)瞎了中甚用?(旦)则要你守砚台,跟书案,伴“诗支”,陪“子曰”,没的争差(46)。
(贴)争差此罢。
(旦抓贴发介)(47)则问你几丝儿头发,几条背花(48)?敢也怕些夫人堂上那些家法(49)。
(贴)再不敢了。
(旦)可知道?(末)也罢,饶这一遭儿,起来。
(贴起介)[尾声](末)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50),和男学生一般儿教法。
你们工课完了,方可回衙。
咱和公相陪话去合)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绛纱(51)。
(末下)(贴作北后指末骂介)村老牛(52),疑老狗,一些趣也不知。
(旦作扯介)死丫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打不的你?俺且问你那花园在那里?(贴作不说)(旦做笑问介)兀那不是(53)!(旦)可有什么景致?(贴)景致么,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
绕的流觞曲水(54),面著太湖山石(55)。
名花异草,委实华丽。
(旦)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
(旦)也曾飞絮谢家庭(56),李山甫(贴)欲化西园蝶未成。
张泌(旦)无限春愁莫相问,赵颉(合)绿阴终借暂时行。
张祜注释:1、设帐:教书。
东汉经学家马融,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人。
他坐在绛纱帐内教学生。
见《后汉书》卷十上本传。
2、《毛诗》:战国时代毛亨著《毛诗故训传》。
这是解释《诗经》的一部书。
此外,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都传《诗》。
三家诗先后亡失,只有毛传独存。
后来《毛诗》用作《诗经》的代称。
3、关关睢鸠……君子好逑:《诗经》的第一首诗《关睢》的头四句。
《关睢》是一首爱情诗。
4、早晚:时候。
5、《昔氏贤文》:书名,用格言编成的一种初学读本。
下文禁杀,拘束死了。
6、恁时节:这时候。
意思说听了《昔氏贤文》的教训以后。
鹦哥,鹦鹉。
7、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这是载于《礼记·内则》篇的旧时代做子、女的生活守则之一。
8、诨:打诨。
打诨的语句由赏自己添加。
它们往往富于幽默的情味,机智泼辣,但也有流于低级趣味的。
9、知州:州的地主行政长官。
何知州与“河之洲”谐音,调笑用。
10、兴: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的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