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零售业的经营形态和组织形式
第三章 零售业态 第四章 零售组织形式

第三章零售业态⏹什么是业态?⏹业态,即零售经营形态,美国商业统计中的零售分类在1939年和1977年分别使用了type of operation和type of retailing,在新的零售分类中并不区分业态和业种,因此国内翻译为零售形式、零售机构、零售组织。
⏹日本流通理论界有“业态”的称谓,可以理解为是type of operation,我国流通理论界沿用日本理论界的叫法,称之为业态⏹业态的维度业态的维度是指构成业态,并使不同业态得以相互区别的因素产品结构、定价、服务水平和内容、顾客群定位、选址⏹如何理解业态?1.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消费者需求的外在表现决定特定业态的产生,消费者追求的利益,对应于业态的各特征2.从企业角度来看,业态是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特定消费需求的形式3.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特定业态需要符合成本和利润的约束资本利润率= 资本周转率×销售毛利率⏹最新业态分类最新业态分类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新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于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新标准规定了零售业态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原则和各种业态的结构特点。
1、按照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进行分类。
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
2、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业态,各业态有其相应的技术条件和经营特点⏹二、超级市场的类型⏹普通超市(标准超市)⏹生鲜超市⏹大型综合超市(或称大卖场,General Merchandise Store)⏹仓储超市⏹特大超市⏹高端超市⏹专业店的特点是:◆选址多样化,多设在繁华商业中心、商业街或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内◆营业面积根据主营商品特点而定◆商品结构体现专业性、深度性、品种丰富,选择余地大,主营商品占经营商品的90%◆经营的商品、品牌具有自己的特色◆采取开架销售方式◆从业人员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便利店的新选址现象1、便利店的特征:(1)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办公区等消费者集中的地方;(2)商店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3)步行购物5~7分钟可到达;(4)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兼营彩票、报纸,等;(5)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6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终年无休日;(6)以开架自选为主,结算在收银机统一进行。
国外商业题目

国外商业题目美国部分1.美国零售业的发展概况(发展历史、阶段、业态等)2.美国零售与中国零售之间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零售的启示日本部分1.日本战后流通业的发展概况,两次流通革命的内容,变化2.日本批发、零售业当前的发展变化,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的办法3.对照中国批发、零售业,带给我们的启发和帮助,我们与日本在批发零售方面的差距1.美国零售业的发展概况(发展历史、阶段、业态等)(1)发展历史150多年前,美国主要的零售商业业态是杂货店(general store),这种传统的零售业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和消费需求相适应。
南北战争(Civil War,1861-1865)以后,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产品开始大大丰富,原有业态开始显示其不相适应的一面,某些杂货店开始改变其经营结构,变综合经营各种产品为经营单一系列产品或有限系列产品,从而出现了单一或有限品类商店(Single and limited-line store)。
尽管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公司“好市场”于1862年问世于法国巴黎,这种被称为世界零售业上的“第一次革命”的现代零售业态此后在美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零售业的中坚和“领导”。
百货公司好似由若干个专业商店和单一或有限品类商店的集合体,其宽泛的商品线,齐备的品种规格,良好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周到的服务,较高的商品质量以及较好的信誉和提供的信用条件等优势,比较适应于选购品和特殊品的销售,能吸引一大批收入水平在中等以上的顾客购买。
在50年代以前,百货公司一直开设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地带,此后,由于拥有小汽车者越来越普遍,人口向市郊扩散,百货公司也开始向市郊进发。
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百货公司的数量只占全美零售企业总数的1%不到,但其零售额却几乎占了零售总额的10%。
但是,70年代以后,百货公司遇到了挑战,零售份额开始下降。
被誉为世界零售业“第二次革命”的超级市场的问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危机的产物。
在第一家超级市场1930年于美国纽约问世之前,杂货商和食品商大都属于经营单一或有限品类的小企业。
美国连锁店的商品配送

美国连锁店的商品配送美国连锁店的商品配送有多种形式,在此分别介绍以批发、零售和仓储运输为主导开展商品配送的三种类型的配送中心。
(一)以批发商为主导型的配送中心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组织商品、面向单体超市开展配送的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建于1982年,所属于1926年成立的美国加州食品有限公司。
该配送中心的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2000人,拥有各种运输车辆600辆,年销售量为20亿美元。
经营的商品均为食品,有43000个品种,其中98的商品由该配送中心组织进货,2的商品为该配送中心开发加工的商品。
配送中心拥有全美超市中经营的所有食品,除了满足国内超市所需的各种食品外,还对亚洲的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进行配送。
作为会员,利用该配送中心的客户有1000多家单体超市,与配送中心形成合作关系。
各超市会员由于规模大小的不同,所需配送量不同,因而所交会费也不等。
在日常交易中,会员店与其他店一样,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但可参加配送中心的定期利润分红。
会员店所得分红多少的依据是各店在配送中心的进货量和交易额的大小。
配送中心采购的商品价格是根据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付款时间(如在10天内付款,则可享受2的价格优惠)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进行协商。
配送中心对各超市配送商品的加价率是根据商品品种和档次不同以及进货量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9—8.5。
配送中心的主要营运手段是计算机管理。
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获取订货信息,根据订货信息发出要货指示,再根据要货指示单和配送的先后顺序进行配送。
配送中心实行24小时配送,配送半径一般为50公里,最远的可达300公里—400公里。
(二)以零售业为主导型的配送中心以零售业为主导型的配送中心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沃尔玛公司的商品配送中心。
该配送中心是由沃尔玛公司独资建立,专为本公司连锁店提供配送服务。
沃尔玛公司是目前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连锁集团。
2000年销售额近2000亿美元,拥有连锁店4000多家。
小微业务经营模式篇:富国银行“社区银行”模式

小微业务经营模式篇:富国银行“社区银行”模式富国银行作为美国第四大银行,市值已经超越中国工商银行。
富国凭借独特的发展战略与业务模式,不仅成为美国受次贷危机冲击最小的大型商业银行,更成为唯一在危机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银行。
该行以社区银行为主干,以交叉销售为工具,以小微业务为深耕市场,创立了特色化的国际大型零售银行模式,成为全球银行业的典范。
现阶段,富国银行逐渐形成了以社区银行、批发银行为主,富国理财为辅的三大业务结构。
其中,社区银行是富国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全面且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多年来,社区银行的收入占比一直保持在50%以上,最高峰值达70%。
该银行通过加强社区银行渠道建设、强化交叉销售能力、深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等举措,构建了全面的社区银行管理模式,拥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图表 1:富国银行的三大业务条线富国银行社区银行下辖小企业银行部、个人及小企业存款部、消费者联络部、网络服务部和地区银行,主要包括融资、储蓄、中间三大业务类型。
图表 2:富国银行社区银行具体业务(一)富国社区银行的精细化模型社区银行的一个短板便是业务模型不足容易偏离发展战略,导致经营效率较低。
为实现社区银行业务的精细化运作,富国银行通过分拆,从简单的“收入-费用=利润”公式中导出了密度、交叉销售、效率和投资4大模型,并通过以模型量化指标取代传统的考核指标,使部门和机构的驱动不偏离其总体战略。
这样数量化的考核体系使得员工及部门业务开展不至于偏离既定战略同时科学控制规模发展的成本支出。
图表 3:社区银行业务模型资料来源:富国银行网站1.密度模型密度模型的关键是在不同的市场(城市)中按照合适的密度设立网点并且主要任务在于吸引当地居民开户。
通过调研及数据分析,在网点人口覆盖率及对应的市场份额曲线上寻求斜率最大的位置,同时扩展客户以摊低固定成本。
根据富国测算,每500个住户的增长将提高每个网点10-20bp 的ROA(资产收益率)水平,因此社区网点的数量和质量均为密度模型中的关键部分,在数量化的模型之下,各社区网点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同时也避免集团盲目扩张导致的资本支出上升。
连锁经营的三种模式及优缺点分析

X X学院连锁经营的三种模式及优缺点分析院(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2010-9-18连锁经营的三种模式及优缺点分析按照不同的划分原则,采用不同的划分方法,连锁经营可以划分为多种模式。
按照连锁商店经营权和所有权集中的程度划分,有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三种模式。
一、直营连锁1、直营连锁概述直营连锁(Regular Chain,简称RC),是大资本通过吞并、兼并或独资、控股等途径,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和规模的一种形式。
美国商务部将其定义为:“由总公司管辖下的许多分店组成,它往往具有行业垄断性质,利用资本雄厚的特点大量进货,大量销售,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国际商业技术》1996年第1期)。
日本通产省对其下的定义是:“处于同一流通阶段,经营同类商品和服务,并由同一经营资本及同一总部集中管理领导,进行共同经营活动,由两个以上单个店铺组成的组织化的零售企业集团”。
国际连锁店协会对其下的定义为:“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商店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组织”。
美国哈佛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在其出版的《最新企业管理大辞典》中把它定义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所有权与管理权集中的零售机构所组成的,通常是大规模的零售商。
直营连锁曾是美国连锁店的基本形态。
其典型有最大的连锁店西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Sears &Roebuck Co.);宾尼公司(J.C.penny);凯玛特公司(Kmart)等。
在日本有最大的连锁店集团大荣公司(Daiei);在零售业名列第三的西友公司等。
连锁店在建立早期一直采用直营店的方式,在实力日渐雄厚,名声越来越大之后,便开始征求加盟店,这是连锁店发展的规律之一。
2、直营连锁的优势(1)可以有效地统一调动财力、物力和人力,统一经营战略,统一开发运作整体性事业。
(2)作为同一资本所有者,其雄厚的实力,有利于同金融界、生产部门打交道。
(3)在人才培养使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以及信息、物流和管理现代化等方面,更容易发挥整体优势。
商业特许经营模式综述

商业特许经营模式综述商业特许经营模式综述历史渊源:特许经营最早起源于美国,1851年Singer缝纫机公司为了推展其缝纫机业务,开始授予缝纫机的经销权,在美国各地设置加盟店。
撰写了第一份标准的特许经营合同书,在业界被公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商业特许经营起源。
特许经营的商业模式,经过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实践,已成功地为可口可乐、麦当劳、柯达、福特汽车、沃尔玛、7-11便利店、希尔顿酒店、迪斯尼乐园、21世纪房地产、NAPA、ET教育等世界各行各业的品牌巨人所实践,并为全球中小企业的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了最成功的捷径。
概念界定:商业特许经营(Business format franchising),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通过签订合同特许人将其经营模式以及注册商标、字号、专利、专有技术等授予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Franchise fee)的活动。
中国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对特许经营的定义是:“本条例所称商业特许经营(以下简称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下称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以下称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
”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模式,即特许经营授权人(简称特许人)将其成功的品牌、产品和运作模式传授给特许经营体系中的被特许人使用,使被特许人获权经营一种早已获畅销的产品或服务。
特许经营作为新的现代商业运营组织方式,利用知识产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充分调动一切有利的资本并将其最优化组合,是一种已被公认为有效的经营理念。
它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法律特征:特许经营一词译自英文franchising,目前国内对其翻译和理解大致有两种:一种译为特许经营。
把特许经营组织与连锁店、自由连锁、合作社等并列,属于所有权不同的商店的范畴。
关于零售业态的定义及类型

相 信 相 信 得 力量。 20.10.212020年 10月 21日 星期 三2时 26分35秒 20.10.21
谢谢大家!
连锁经营原理
连锁经营原理
第二节 零售业态类型
百货商店 超市和大型超市 专业店 专卖店 购物中心 零售的其他经营业态
连锁经营原理
百货商店
(一)百货商店的定义 (Department Store) 1. 美国的定义 2. 德国的定义 3. 法国的定义 4. 日本的定义
连锁经营原理
百货商店
(二)百货店业态结构特点 (1)选址 (2)商品结构 (3)商圈 (4)目标顾客 (5)规模 (6)商品售卖方式 (7)服务功能 (8)管理信息系统
连锁经营原理
二、零售业态与零售业种
“业种”用英文表达是“type of business”, 也可译为“商业类型”,指的是按所经营的 商品类型划分或组建的零售商店。
连锁经营原理
二、零售业态与零售业种
零售业态商店与零售业种商店的区别 目的不同。业种商店的主要目的是推销自己 所经营的商品,而业态商店的目的主要是为 了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 核心不同。业种商店的经营是以商品为核心, 而业态商店的经营是以顾客为核心,体现了 营销观念由销售导向向消费导向的转变。 经营重点不同。业种商店强调的是卖什么, 而业态商店强调的是怎么卖。
连锁经营原理
超市和大型超市
2、大型超市的定义 大型综合超市(General Merchandise Store简称G.M.S)是采取自选销售方式, 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并将超级市场 和折扣商店的经营优势合为一体的、满足 顾客一次性购全的零售业态。
连锁经营原理
超市和大型超市
(二)业态结构特征 1、超市业态结构特点 2、大型超市业态结构特点
美国的Dead Mall现象

美国的Dead Mall 现象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地产策划一部 姜鹏自“mall”这个概念于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在美国出现,已逝去近半个世纪的时光。
上世纪1950年代的美国留给我们许多关键词:战后繁荣、婴儿潮、郊区化、汽车普及,等等……如今,诞生于1950年代的美国“婴儿潮世代”已经开始步入老年,美国社会也开始了缓慢的变革;同样的,美国的shopping mall 也随之开始了转型。
本文所介绍的“Dead Mall”现象,就是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副产品。
所谓“Dead Mall”,指的是那些吸引力与客流量下降、租户纷纷迁出、出租率下降,从而陷入衰退中的Shopping Mall,也被称为“GhostMall”。
普华永道(PWC)以及新城市主义协会(CNU)曾于2000年联合发布了一个关于Dead mall 的报告,其中给了Dead mall 一个较精确的定义:每平方英尺的年营业额低于150美元,或者营业额不足行业平均值的1/3。
在2000年的这份报告中,普华永道统计,美国全境有140个大型的跨区购物中心(Regional mall)已经“死亡”,另有250余个正面临着这一残酷的趋势。
据美国的专业房地产机构ULI (Urban Land Institute)估计,在全美近2200多家封闭式的Mall 中,约有15-20%将在近期倒闭。
Dead Mall 较多的几个州纽约州34 马萨诸塞10 宾夕法尼亚14 南卡罗来纳 11伊利诺伊 19俄亥俄 19弗吉尼亚 12德克萨斯11 数据来源:Dead mall 现象的原因简析Dead mall 现象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z 宏观经济环境层面,新经济的兴起以及经济重心的转移。
产业转型使Mall所在地区经济走向衰退。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发展,汽车、钢铁、建筑等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型工业、信息产业、服务业比重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售业态
经营商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营业面积
服务方式
毛利率
百货商店 广泛而齐全的商品
1
万平方米左右
为顾客提 系列服务
供
一
高毛利
杂货店
花色品种有限的食品和日 常用品, 250~ 1, 000 种
120~ 米
400
平方
自我服务
12~ 13%
销售战略 高中档路线
设店位置 城市繁华的闹市 区和郊区购物中 心
商业中心, 城市周 边地区
三、美国零售业的组织形式
1. 多种所有制类型 除了股份制公司, 美国零售企业还有多种所有制类型。
·2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4. 百货商店 (D ep a rtm en t Sto res) 百货商店实际上是把一系列的专卖店和专业店集中在 一个屋顶下面。它是一个大型零售公司, 经营着多种类型的商品。百货商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分成若干个不同部门来经营, 有一位总销售经理负责商店的商品规划。每个部门有一位部门经 理, 也称采购员。部门经理在销售、陈列等方面有相当大的权限, 每一个部门都象是一个独立的 商店。部门经理向总经理负责。采购是商店经营中相当重要的职能, 因此部门经理的主要职责 在采购, 尤其那些负责高度流行化商品部门的经理, 更要用大量精力于制定存货政策。
北京商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6 期 (总第 72 期)
美国零售业的经营形态和组织形式
罗桔芬
零售业的经营形态是指零售商店所经营商品的品种、类型, 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服务的商 圈, 是否采取店铺经营, 以及它所采取的销售战略 (高毛利低流通量或者低毛利高流通量, 服务 导向或者价格导向)。美国零售业发展的历史虽不长, 但一些现代化的零售形态都创始于美国, 当今的美国几乎荟萃了现代世界的一切零售业形态。 因此, 了解美国零售业形态的历史、现状 和趋势是很有必要的。
一、美国零售业形态的发展历史 美国最早的零售业形态是杂货铺, 或称综合商店 (genera l sto re)。它的服务对象是小型社 区或乡村地区的居民。 所经营的商品有: 服装、杂货、饲料、种子、农具、药品、眼镜、糖果等。 现 在美国的某些乡村地区仍有几千个最早类型的杂货铺。美国零售业形态的革新和发展, 其动力 在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要。 一旦消费者对零售商有了新需求, 新的零售形态就会产 生, 以满足其需要。 超级市场产生于 30 年代初, 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更低价格的要 求。 今天的方便食品店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方便购物的需要。 (它的营业时间很长, 顾客可以在 普通营业时间以外来购买。) 折扣商店反映了消费者对更低价格的要求以及放弃服务的愿望。 百货商店满足消费者对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自动售货机、上门零售和邮购零售业为购买 者提供了最高程度的购物方便。 有计划的购物中心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均衡布署。 并 有停车场设施。 总之, 不同的零售形态满足不同的目标市场。 二、美国零售业的主要经营形态 1. 单项和有限商品店 (Sing le L im e and L im ited L ine Sto res) 经营一种或有限几种相关 商品的零售店。这类商店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而发展起来的。有家俱店、杂货店、五 金店、器材商店、体育用品商店等。这类商店所提供的某一项商品往往品种极其丰富, 可向顾客 提供广泛的选择余地。它满足消费者选购某项特殊商品时充分进行选择的需要。同类商品, 单 项和有限商品店的品种可能比百货商店多出几十倍。 美国的大多数零售店都是单项和有限商 品店。 2. 专业店 (sp ecia ity sto re) 专业店所售商品只是单项商品店的一部分, 但它比单项商品 店更专业化。例如: 肉店、袜店、烤面包店、皮货店、女帽及妇女头饰店等。有些专业店由连锁店 经营, 但大部分是由独立商人经营的小店。 专业店并不等于专业商品, 专业店出售的多是方便 商品。 专业店所提供的服务向商品的深度发展。 同类商品, 花色品种更丰富, 可供选择的余地 更大。 如男服店的一种毛衣可有 12 种以上的颜色、5 种尺码、2 种领口。 3. 超级市场 (T he Sup erm a rker) 超级市场的特点是商品价格低, 采取自我服务形式。超
低价策略 靠近居民
单项和有 限商品店
一条或几条相关产品 商品, 花色品种全
线的
中小型
提供多种服务 高毛利
中高档
中心或非中心商 业区
专业店
独特商品或某一产品线的 某一种商品, 花色品种齐全
中小型
提供多种服务
高毛利, 达 100~
高的可 200%
高档
城市繁华的闹市 口和郊区购物中 心
廉价商店
低价的日用商品,
品种繁多
平均 方米
10,
000
平
租金低, 设备简 陋, 自我服务
12~
18%
低价, 低毛利 店 址 在 租 金 低 的
策略
区域
方 店
便
食
品
流通量高的食品和日 品, 2, 000~ 3, 000 种
用商
几十平方米
自我服务, 营业 时间长, 地点便 高毛利 利
价 高
格比超市 10~ 20%
居 头 头
民住宅区或街 巷 尾、车 站、码
自从 1863 年美国产生了第一家百货商店以来, 它一直是零售业的标志和象征。 几乎每个 城市都有一个以上的百货店, 都有主要的购物区。 百货店向顾客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如信用销 售、送货上门、礼品包装、自由退换等等。此外, 50% 的雇员和 40% 的场地用于非销售的活动之 用, 因此, 百货店的经营费用较大, 45~ 60% (占销售额比重)。
7. 目录零售商 (Ca ta log R eta ilers) 目录零售商以商品目录、展厅和货仓方式销售。 商店 经营一间展出每种商品样品的展厅, 同时向顾客邮寄商品目录, 顾客可以参观订购。 顾客提出 要货, 可到后面的货仓提货。 一般价格低廉。 这种零售方式以较少的服务, 以及大部分商品存 放在库房里, 搬运损耗减少, 降低了经营费用。同时, 这类零售商经营的商品多为不易过时的商 品, 例如箱包、小器具、礼品、体育设备、玩具、珠宝等。 目录零售商在 80 年代以来发展很快。
·2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级市场规模大, 商品门类较齐全, 可达 1 万种。 食品种类繁多, 兼售日用杂货, 食品类约占营业 额的 3 4。一般超级市场都有停车场设施, 顾客通常一周光顾一、二次。超级市场的毛利率通常 在 15% 左右, 税后平均利润 1%。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生存, 其策略主要有两个: 其一, 精心研究 设计商品的陈列方式, 以便顾客尽可能多购物, 获得大批量的销售额。 其二, 保持低存货, 以减 少投入。为了抵抗快餐行业的冲击, 超级市场增加了熟食品种, 如炸鸡等。1993 年, 美国的超级 市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35%。
二次大战以前, 百货商店销售占全部零售额的 8~ 10% , 1993 年, 这个比例上升到 13%。 美国的“零售商协会”(N RM A ) 是百货店和专业店的贸易协会。他们近年来企图重新定义 百货店, 以反映产业结构的变革。 他们认为, 百货店包括传统的百货店和以流行趋势为导向的 多部门的纺织品商店, 采取高毛利政策, 规模大到足以成为购物中心的核心商店。 5. 折扣商店 (D iscoun t Hou ses) 折扣商店的特点是有限的服务加上低廉的价格。 现代的折扣商店产生于二次大战结束时期, 消费者有了减少服务、降低价格的需求。 全美 的零售商纷纷办起了折扣商店, 或改造, 或重建。 起初, 折扣商店主要销售家庭用具, 后来逐渐 扩展到家具、纺织品、药品、食品等。到 80 年代初, 美国 12% 的零售店是折扣商店。1993 年, 折 扣商店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21%。新的折扣商店大大不同于以往, 经营着大型商店, 进行大 规模的广告宣传, 强调名牌商品和低价格。新的折扣商店面向广大消费者。折扣商店减去了许 多免费服务项目, 使他们的经营费用大大降低, 他们的毛利能比其他零售商低 10~ 25%。近年 来, 传统的零售商也开始加入了折扣销售这一零售革新的潮流。到 80 年代初, 美国人消费支出 的 38% 左右是花费在折扣商店的。 6. 特级市场——单店购物中心 (H yp erm a rket s- - Shopp ing Cen ters in a Sing le Sto re) 特级市场也称为大型超级市场, 它是购物中心的一种类型, 也是购物中心的初级形态。 最早产 生于法国, 后来流传到加拿大和美国。 这是一种现代的零售形式, 它的特色是: 大批量销售, 低 价格, 自我服务, 兼售纺织品和杂货。 特级市场的营业面积比超级市场大十几倍。 一个典型的 ·2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特级市场一般有 2 万多平方米, 40 多个收银台, 出售食品、五金、纺织品、建筑材料、汽车配件、 家庭用具、药品等, 同时设有餐馆、美容院、理发馆、银行支行、面包房等。 特级市场的商品价格 比普通商店低 10~ 15% , 年销售额平均在 3500 万美元。 到 80 年代初, 已发展到 1 千多家。
8. 无店铺零售商 无店铺零售业主要有三种形态: (1) 上门零售商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销售渠道。 这种方式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最大的方便, 同时也可使制造商控制销售渠道。 上门零售的商人有面包和日用品的制造商、报纸出版商、百 科全书出版商、保险公司等。 这是一种费用极高的销售方式。 上门零售的平均毛利在 50~ 60% , 而一般店内零售的毛利是 25~ 30%。 上门零售的旅途费用很高, 成交额少, 使它的经营 费用大大提高。 上门零售的市场份额很小, 占美国零售总额的不到 1%。 (2) 邮购零售商 邮购零售业的主要特色是为顾客提供坐家购物的方便。顾客可以通过信 件、电话或光顾邮购办事处购买邮购商品。 公司会把商品送到顾客家中。 邮购零售业开始于 1872 年, 一开始只卖一些服装和农具, 后来扩大到百货类商品。 80 年代以来, 邮购业销售额呈 上升的趋势, 1993 年的销售量达 443 亿美元已成为美国很有发展潜力的零售型态。 (3) 自动售货机 也称机器人商店, 出售多种方便食品, 为顾客提供极大的方便。 在美国, 25% 的软饮料、16% 的香烟、20% 的糖果销售是由自动售货机完成的。 自动售货机总数达 6 百 万以上。自动售货机价格昂贵, 维修费用高, 它所售商品仅限于某些规格和重量标准化、流通率 高的方便产品。 自动售货机所售商品价格普遍高于商店的同类商品价格。 附表: 美国零售业的主要经营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