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1

合集下载

2024年《习作 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习作 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习作》章节中的“漫画的启示”。

具体内容包括:漫画的定义与特点、漫画的分类及表现手法、漫画的创意与表达、如何从生活中汲取漫画创作的灵感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漫画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掌握基本的漫画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漫画创作的素材。

3.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漫画创作的灵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漫画的定义、特点、分类及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漫画示例作品。

学具:习作本、铅笔、橡皮、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表现主题的?2. 新课导入(15分钟)(1)介绍漫画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讲解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如夸张、拟人、象征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分组讨论:从生活中发现有趣的情景,讨论如何将其创作成漫画。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漫画创作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讨论创作思路。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独立完成一幅漫画创作。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漫画的定义与特点2. 漫画的分类及表现手法3. 漫画创作实践: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庭趣事”为主题,创作一幅漫画。

2. 答案要求:作品需符合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内容生动有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漫画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发现更多有趣的漫画创作素材,提高习作水平。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漫画的启示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漫画的启示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漫画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意义。

2.能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漫画作品。

3.能够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漫画的基本要素和风格。

•教学难点: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作漫画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笔、漫画书籍、学生准备的素描本。

四、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漫画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漫画的魅力,引起学生对漫画的兴趣。

2.讲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30分钟)•介绍漫画的定义和起源。

•分析漫画的基本结构和构图要素。

•解释漫画的表现形式和喜剧效果。

3.示范创作漫画(2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创作一个简单的漫画作品,向学生展示漫画创作的过程和技巧。

4.学生参与创作(4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和步骤,自行创作一幅漫画作品。

教师在旁边指导和辅助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创作中的困难。

5.展示与分享(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漫画作品,并向全班分享创作的过程和灵感。

同学们互相欣赏、交流意见,共同学习提高。

五、课堂总结(10分钟)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提出课堂作业要求,鼓励学生继续发展漫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六、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到美术馆或漫画展览馆进行实地参观,拓宽他们对漫画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七、作业布置让学生继续观察生活中的趣事趣闻,尝试创作新的漫画作品,以便下节课展示和分享。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漫画的魅力和表现方式,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案(1)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案(1)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习作”,内容为“漫画的启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漫画的特点和寓意,掌握漫画创作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漫画的起源、特点及寓意,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学会运用漫画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并将其运用到漫画创作中。

2. 教学重点:掌握漫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学会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表达观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漫画作品集、板书材料。

2. 学具:漫画创作材料(如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漫画的特点和寓意。

2. 新课导入:讲解漫画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漫画的价值。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漫画的创作手法,如夸张、对比、象征等。

4.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漫画创作。

5.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漫画作品,讲解其创作思路和技巧。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漫画作品。

7.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漫画的起源与发展2. 漫画的特点:夸张、对比、象征等3. 漫画的启示:观察生活、表达观点、培养创新思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环保”为主题,创作一幅漫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表达出对环保的思考和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组织漫画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并将其运用到漫画创作中。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七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学生欣赏漫画,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启示,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学习如何写一篇富有创意和思考的漫画启示作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启示,并能用文字表达出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练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意表达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乐观精神,使他们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和启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启示,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掌握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学会写一篇富有创意和思考的漫画启示作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漫画素材、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习作稿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有趣的漫画,引导学生关注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漫画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漫画的趣味性和寓意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的漫画素材,分享彼此的发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 例题讲解:以一篇优秀的漫画启示作文为例,分析文章的结构、内容和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个漫画素材,尝试用文字表达出漫画中的启示。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创作心得,互相提供建议和意见。

7. 独立练笔:根据讨论结果,学生独立完成一篇漫画启示作文。

8. 作品展示:挑选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漫画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手法2. 漫画启示作文的结构、内容和表达技巧3.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漫画的启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生活,发现更多的漫画素材,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习作”部分,围绕“漫画的启示”主题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涉及观察漫画、分析漫画寓意、学会用文字表达漫画所传达的信息,以及通过写作实践,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细致观察漫画,理解漫画的寓意和作者的观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贴切的文字表达漫画内容及其所蕴含的意义。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用漫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漫画的寓意,并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和用文字表达漫画寓意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漫画图片、例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漫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观察到的内容。

讨论漫画的特点及其传递信息的方式。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漫画的基本知识,如构图、角色、情节等。

分析几幅典型漫画的寓意,指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 例题讲解出示例文,引导学生分析例文作者是如何观察和分析漫画的。

讲解例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幅漫画进行分析和讨论。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分析结果,全班讨论。

5.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个人思考,尝试用文字表达对一幅漫画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辅导。

6.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评价。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漫画的基本知识2. 漫画的观察与分析3. 写作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漫画,运用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漫画启示的短文。

2. 答案示例:通过观察漫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或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观察、分析、表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漫画的启示》优质示范课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漫画的启示》优质示范课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漫画的启示》优质示范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漫画的启示》是一篇指导学生如何从漫画中获取启示,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的作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漫画的内涵,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主题,锻炼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漫画有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生活,勇于表达自我。

但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无从下笔、表达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乐于动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漫画的内涵,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主题,锻炼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勇于表达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漫画的内涵,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主题,锻炼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漫画素材,并将观察到的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漫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实践性教学法:学生动手实践,从生活中发现漫画素材,锻炼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一批具有启示意义的漫画作品,准备相关教学PPT,提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寻找漫画素材。

2.学生准备:观察生活,寻找漫画素材,准备课堂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引发学生对漫画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漫画的内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漫画素材。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发现的漫画素材,每组选出一个主题,进行简要阐述。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及教学反思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及教学反思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通过分析漫画中的角色、情节、背景等方面,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从漫画中获取启示,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2. 漫画中角色、情节、背景的分析3. 漫画的启示及其对生活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漫画中获取启示,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漫画的基本特点、表现手法以及漫画的启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漫画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漫画的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漫画的感悟和启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漫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漫画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分析漫画中角色、情节、背景等方面的设计。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漫画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漫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漫画的感悟和启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漫画对生活的影响和启示。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绘制一幅富有启示意义的漫画作品,并进行简要的文字说明。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漫画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但在分析漫画中的角色、情节、背景等方面时,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观点,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较为沉默,今后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讲解,但对于漫画的启示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方面的引导还不够深入。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分析漫画作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

3. 培养学生运用漫画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漫画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2. 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3. 漫画作品的分析与欣赏4. 漫画习作的创作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漫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并运用漫画表达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漫画作品若干,用于展示和分析。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铅笔等)和笔记本,用于创作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漫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漫画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教师讲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如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分析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并构思漫画习作的主题。

4. 创作: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漫画习作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漫画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反馈。

六、教学拓展1. 邀请漫画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心得。

2. 组织学生参观漫画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3. 开展漫画作品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漫画习作的创意、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九、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其他形式的绘画创作,如素描、水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1
教学目标:
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得到启示。

教学重难点:
1.根据阅读提示把看到的、想到的编成故事,进行习作。

2.抓住中心,恰当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了解漫画。

1.出示几幅漫画,让学生用心欣赏,并找出漫画与普通画之间的异同。

2.教师总结漫画特点:漫画指的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
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所以欣
赏漫画时,我们不能光用眼看,而要用心看,努力思考漫画的深意。

3.试着让学生理解前面几幅漫画中的一幅,体会漫画的欣赏方法。

4.导入新课:这个单元我们徜徉在生活这本大书中,捡拾了许多生活给予的馈赠。

漫画,
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馈赠。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华君武的漫画《假文盲》,看看
它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
二、指导观察,欣赏漫画。

1.观察漫西,理解画面。

出示漫画:这是漫画家华君武的一幅漫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画家都画了些什么。

强调观察时关注细节。

(板书:仔细观察)
指名汇报观察所得。

(老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
2.展开联想,拓展画面。

同学们能透过画面想象画外画家没画出来的内容吗?出示图画指导:这可能是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画上有哪些人?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面对母子,那几个男性角色是什么态度?
这位母亲又是什么表情?她会说些什么?
小结:看图就要这样,仔细观察画面后,要展开联想透过画面看到画外的东西。

(板书:展开联想)
学生采用刚才的方法欣赏漫画,让漫画也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想好后与同桌交流再全班
交流。

3.联系生活,升华画面。

看图,读“假文盲”这个题目。

读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你自身有过类似的现象吗?“假文盲”们为什
么这么冷漠?他们为什么要站在母子上车处?你觉得这幅漫画是在讽刺什么现象?
(提示:
这群“假文盲”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公德心。


总结:文盲固然可怕,但“假文盲”更加可怕,因为他们是“真自私”!社会上某些人缺的
不是文化,而是公德心!这就是画家给我们的警示,也是我们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引导回忆分析的方法。

(板书:联系生活)
(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本中选入的另一幅漫画。


三、明确要求,撰写漫画作文。

1.明确要求。

(1)默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并用铅笔勾画出重点。

(2)归纳要求明确习作内容分哪几方面。

①可以写漫画带来的启示。

②可以根据画意编故事。

(3)指导两个方面的写作侧重点请学生选择要写的内容。

2.指导学生依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用第几人称的叙述方法,指导命题。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漫画,当堂习作,教师随机个别辅导。

四、修改习作,眷写习作。

1.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找出习作的亮点发现不足。

2.同桌交换阅读习作,互相评改。

3.指名在全班交流习作,师生-一起评议、修改。

4.再次默读自己的习作,进-一步修改,然后眷写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漫画的启示
仔细观察

展开联想

联系生活
编故事一- -记叙文
谈感受- -- -议论文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喜欢漫画的心理特点将了解漫画、欣赏漫画与撰写漫画作文结合在-起,在指导过程中教给学生漫画作文的写作步骤:第一步看漫画,定角度;第二步联现实,想寓意;
第三步,述画面,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