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谈话教案:我从哪里来(三篇)

合集下载

我从哪里来教案设计(3篇)

我从哪里来教案设计(3篇)

我从哪里来教案设计(3篇)《我从哪里来》教案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动物卵生和胎生的科学常识,并了解自己生命的生长过程。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增加爱妈妈的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气球壹五个、图片:ppt、1--10月胎儿视频:胎儿成长、剪脐带、受精卵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了解胎生与卵生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分胎生与卵生谈话:猫妈妈生的宝宝是什么?鸡妈妈生的是什么?小结: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并出生的动物是胎生动物,妈妈生出蛋再孵化出来的是卵生动物。

2、谈话:还有哪些动物是胎生的?哪些动物的卵生的?我们人是什么动物?二、了解自己的生命生长过程。

1、生命的形成谈话:你是怎样生出来的?你为什么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呢?要待多久才生出来?观看小威向前冲视频小结: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卵子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留在妈妈肚子里面叫子宫的地方。

在这里面一天一天的长大,经历了九个月(280天)左右,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

2、成长经历谈话:你们还记得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的吗?吃什么?(观看视频:胎儿成长)(胎儿成长照片)了解成长每个阶段的情况。

小结:在妈妈肚子里的九个多月,随着宝宝的慢慢成长,妈妈的肚子也会越来越大,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妈妈非常辛苦。

三、体验每位幼儿肚子前绑一气球,听指令做各种动作,感受妈妈保护宝宝的艰难。

小结:你们是在妈妈辛苦的保护下出生的。

回家后每位孩子都说一句爱妈妈的话或做一件爱妈妈的事,感谢妈妈的养育。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充满着欢声笑语,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和成长过程。

还知道了妈妈怀自己时的辛苦及不易,更加加深了对妈妈的爱。

家是一个温馨的乐园。

妈妈、亲情的宽厚无私及其在幼儿成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已是勿容置疑的真理。

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他人(首先是父母),只有这样,健全人格的形成才有可能。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探索我自己》,具体涉及第三章“我从哪里来”。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生命的起源,了解婴儿的成长过程,以及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自己是爸爸妈妈爱情的结晶。

2. 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以及生命的珍贵。

重点: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培养他们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婴儿成长模型。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婴儿成长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2. 例题讲解(1)教师播放PPT,展示生命的起源和成长过程。

(2)教师结合PPT,讲解生命的形成,让幼儿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婴儿的成长过程。

(2)幼儿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一幅关于“婴儿成长”的画作。

(1)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呢?”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从哪里来2. 内容:(1)生命的起源(2)婴儿的成长过程(3)珍惜生命、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我的成长”的画作。

2. 答案:幼儿根据所学内容,发挥想象,创作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语言表达要简练、生动,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关注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孩子充分的表达机会。

4. 课后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增进亲子关系。

5.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探讨如何关爱他人,将珍惜生命的观念延伸到关爱他人。

2023最新-《我从哪里来》教案【4篇】

2023最新-《我从哪里来》教案【4篇】

《我从哪里来》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我从哪里来》教案【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我从哪里来》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以及出生过程。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进一步体会伟大,培养幼儿爱情感。

活动准备:1.关于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图片、碟片。

2.磁带两盘、鲜花一束。

3.皮球二十个,角色游戏用的火车一列。

活动过程:一、听录音《开火车》进入场景,设疑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列火车。

看,火车开进来啦。

”——开进场“刘老师,你怎么这么高兴啊?”。

刘:“小朋友,你们猜猜看!”小朋友猜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还是让刘老师自己来回答吧。

”刘说:“你们看我的肚子,因为再过几天,我就要做妈妈了。

”“噢,原来刘老师要做妈妈了,所以才特别高兴。

那你们想知道你们在妈妈肚子里怎样长大的吗?看看小火车上的这些图片,你们就知道答案了。

”二、利用图片,通过看、听、摸、玩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长及出生的过程。

1.出示图一,了解精子和卵子以及结合成胚胎的知识。

“小朋友看,这个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呀?”“其实它叫卵子,它长在身体里。

”“再看看这又是什么?它像什么呢?” “对了,这个像蝌蚪一样的东西叫精子,它长在爸爸的身体里。

当你们的爸爸妈妈结婚后,爸爸就将精子作为礼物送给了妈妈,让它成为妈妈肚子里圆圆卵子的好朋友,两个好朋友合在了一起,猜猜看,他们会变成什么?”2.了解孕早期胎儿的大小、形状以及子宫是宝宝生长的第一个家。

(1)边出示图二边说,“对了,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他们就变成一个像蚕豆一样小的胚胎。

”——(学小胚胎)“这时的胚胎和大多数动物的胚胎一样,都有一条小尾巴。

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

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

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理解人类的生殖方式
2. 掌握一些简单的人体结构名称
3. 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懂得排除随意抱怨、撒谎等不良行为。

【教学内容】
1.讲述自己的降生过程(适当使用生育、孕育、分娩等词语,
注意用词得体)
2. 给孩子们展示一个骨骼模型,介绍人体有哪些骨骼和器官,以及它们的作用。

3. 与孩子们分享在怀孕期间的感受以及分娩时父母的爱与关心,让他们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爱。

【教学过程】
1. 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出生过程。

在讲述过程中,可以使用需要合理的术语,比如生育、孕育、分娩等。

2. 给孩子们展示一个骨骼模型,并介绍人体有哪些骨骼和器官,以及它们的作用。

同时,可以跟孩子们一起触摸和摸索模型中的各个部位,让他们感受人体中每个部分的重要性和功能。

3. 与孩子们分享在怀孕期间的感受以及分娩时父母的关爱,让他们了解到父母对于自己的付出和爱。

在分享中,教师可以提
出一些问题,让孩子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感恩和爱。

【教学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多了解人体结构和作用。

2. 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我和家人,说出自己的情感和需要,让家庭和社会更健康和和谐。

3.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从身边的小事中懂得爱和关爱,爱自己,爱家人,爱周围的人。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增进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2. 培养幼儿自我意识,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增进与同伴之间的交流。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

2. 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用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讲解生命的孕育和出生过程。

2. 如何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谈话法: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生命的孕育和出生过程。

3. 游戏法:通过趣味小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生命的奇妙。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生命孕育和出生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 准备幼儿能操作的趣味小游戏道具。

3.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书籍。

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讲解生命的孕育过程,让幼儿了解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

2. 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

二、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起源。

2. 讲解生命的孕育过程: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讲解婴儿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3. 互动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出生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4. 学习保护自己:教育幼儿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避免受伤。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正确表达和保护自己。

四、教学反思:1. 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了解生命的孕育和出生过程?2. 是否激发了幼儿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3. 是否帮助幼儿形成了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保护意识?六、教学内容:1. 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了解自己出生的过程。

2. 引导幼儿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进对家庭的感情。

幼儿园我从哪里来教案

幼儿园我从哪里来教案

幼儿园我从哪里来教案【篇一:我从哪里来教案】《我从哪里来》贾杉琪活动目标:1、对自我生命的起源感兴趣,加深对妈妈的爱。

2、知道是妈妈的子宫孕育了自己。

3、初步了解胎儿在子宫内成长的粗浅知识。

活动准备:1、胎儿在子宫内生长的视频。

2、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图片。

活动过程:1、设置疑问,引发幼儿思考:我从哪里来?(1)小鸡是从哪里来的?小狗呢?小朋友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妈妈生出来的)(2)我们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引导幼儿根据以后经验自由讲述) 2、观察ppt,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1)师: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2)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师: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4)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宝宝。

宝宝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宝宝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5)幼儿议论;师:?每个妈妈的‘子宫’房子都有一个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宝宝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就走到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宝宝就沿着走廊出来了。

?3、了解小宝宝在子宫内成长的粗浅知识,感受妈妈的辛苦,爱自己的妈妈。

(1)幼儿观察视频,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

(2)小结:小宝宝要在妈妈的子宫内生活10个月,他(她)不停地吸收营养,从一个小小的像卵泡一样的东西慢慢长出了头、手脚、五官,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最后妈妈的子宫再也装不下他(她)了,小宝宝就出生了。

妈妈真辛苦真伟大!活动延伸:让妈妈讲讲怀孕、生孩子时经历的事情给幼儿听,加深母子感情。

【篇二:我从哪里来教案】《我从哪里来》执教教师:王敏活动领域:语言、健康综合课活动班级:大二班幼儿人数:人活动地点:二楼大二班授课时间:9月29日9:40我从哪里来一、设计意图:对于生命的开始,孩子们都很好奇这个问题。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docx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从哪里来,知道自己的出生过程。

2. 培养幼儿对自己身体的基本认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

2.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生动形象地解释出生过程,让幼儿易于理解。

2. 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

2. 观察描述法: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生过程。

2. 身体部位卡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身体特征。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5分钟)1. 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二、观察描述(5分钟)1. 发放身体部位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小组讨论(5分钟)1. 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观察和描述身体特征。

2. 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幼儿总结自己在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反思和感受。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们对出生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生动地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但在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时,部分幼儿表现出害羞和紧张的情绪,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并在家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2. 区域活动:设置“认识自己”的区域,让幼儿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出生过程和身体特征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解出生过程时,注意语言的生动和形象,以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

【创意幼教】最新幼儿园中班谈话教案:我从哪里来(四篇)

【创意幼教】最新幼儿园中班谈话教案:我从哪里来(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谈话教案:我从哪里来(四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谈话教案:我从哪里来一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两只小小鸭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冬天再见三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创意跳舞毯四
- 1 -
幼儿园中班谈话教案:我从哪里来

1、通过看看、讲讲,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家长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2、在日常生活中能体谅、关心孕妇及自己的父母。

幼儿1:做操不方便,弯腰不方便。

幼儿2:姜老师上楼梯很累,我见过她扶着栏杆很累的。

幼儿3:她重一点的东西会拎不动。

3、小朋友,你怎么关心姜老师?你能为他做什么?
幼儿1:看到她的东西掉在地上,我会帮她捡。

幼儿2:我帮她擦桌子、我帮她擦椅子。

幼儿3:如果我和姜老师一起乘汽车,我就把座位让给她。

4、小结:小朋友都愿意关心、帮助姜老师,姜老师心里一定很高兴,小宝宝也会生活得更舒服,长得更健康。

评析:因为幼儿亲眼目睹了怀孕老师在工作、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幼儿积极性很高,帮助怀孕老师的愿望油然而生,我们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对不同的幼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是这一环节成为关爱教师和幼儿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看看、讲讲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父母的准备工作。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长大的?妈妈要为他准备那些事情?(看录像)
幼儿1: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的,妈妈要为小宝宝准备小衣服。

幼儿2:妈妈要吃很多有营养的东西,妈妈要做操。

小结: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越长越大,等到妈妈的肚子里放不下时,小宝宝就出生了。

2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谈话教案:我从哪里来(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中班谈话教案:我从哪里来一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两只小小鸭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冬天再见三
- 1 -
幼儿园中班谈话教案:我从哪里来一
1、通过看看、讲讲,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家长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2、在日常生活中能体谅、关心孕妇及自己的父母。

幼儿1:做操不方便,弯腰不方便。

幼儿2:姜老师上楼梯很累,我见过她扶着栏杆很累的。

幼儿3:她重一点的东西会拎不动。

3、小朋友,你怎么关心姜老师?你能为他做什么?
幼儿1:看到她的东西掉在地上,我会帮她捡。

幼儿2:我帮她擦桌子、我帮她擦椅子。

幼儿3:如果我和姜老师一起乘汽车,我就把座位让给她。

4、小结:小朋友都愿意关心、帮助姜老师,姜老师心里一定很高兴,小宝宝也会生活得更舒服,长得更健康。

评析:因为幼儿亲眼目睹了怀孕老师在工作、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幼儿积极性很高,帮助怀孕老师的愿望油然而生,我们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对不同的幼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是这一环节成为关爱教师和幼儿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看看、讲讲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父母的准备工作。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长大的?妈妈要为他准备那些事情?(看录像)
幼儿1: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的,妈妈要为小宝宝准备小衣服。

幼儿2:妈妈要吃很多有营养的东西,妈妈要做操。

小结: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越长越大,等到妈妈的肚子里放不下时,小宝宝就出生了。

评析:幼儿边看录像边议论:小宝宝吸收的是妈妈的营养,是靠脐带吸收营养;长大一点小脚会踢来踢去,还会翻身呢。

孩子们的注
3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