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制度与加班工资1——工时制度资料共29页
工时制度和用工制度

工时制度和用工制度一、工时制度工时制度是指企业或者组织对员工工作时间的管理规定和安排,旨在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员工的劳动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以下是一个标准格式的工时制度文本:1. 工作时间安排1.1 工作时间: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每天工作8小时。
具体工作时间安排由部门经理或者主管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
1.2 上班时间:上班时间为早上9点至下午6点,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为午休时间。
1.3 加班时间:员工需要加班时,应提前向上级主管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加班。
加班时间将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或者提供补休。
2. 歇息时间2.1 歇息日:员工每周享有连续歇息两天,通常为周六和周日。
特殊情况下,需要员工在歇息日工作时,应提前通知并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或者提供补休。
2.2 节假日:员工享有法定假期,如春节、国庆节等,具体安排将根据国家法定假期安排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
2.3 年假: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后,享有带薪年假。
年假的具体天数根据员工在公司工作年限和公司规定进行计算和安排。
3. 加班和调休3.1 加班:员工需要加班时,应提前向上级主管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加班。
加班时间将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或者提供补休。
3.2 调休:员工在法定假期需要工作时,应提前通知,并根据公司规定获得相应的调休。
4. 请假和迟到早退4.1 请假:员工需要请假时,应提前向上级主管提出请假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请假期间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将根据公司规定进行调整。
4.2 迟到早退:员工迟到或者早退时,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扣除相应的工资或者调整福利待遇。
二、用工制度用工制度是指企业或者组织对员工招聘、录用、培训、晋升和离职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和安排,旨在建立健全的用人机制,确保用人公平、公正,并提供员工发展和晋升的机会。
以下是一个标准格式的用工制度文本:1. 招聘和录用1.1 招聘渠道:企业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招聘,包括招聘网站、招聘会、内部推荐等。
基本工时及加班管理制度

基本工时及加班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了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时间,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工作效率,特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员工,包含全职员工和兼职员工。
二、基本工时1.基本工时定义:基本工时是指员工在一周内正常工作的时间,为保证员工的生活与工作平衡,本企业设定每周基本工时为40小时。
2.工作日:本企业的工作日为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
3.弹性工作制度:为了满足员工个人生活的需要,本企业允许员工依据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工作时间,但必需保证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40小时。
三、加班管理1.加班定义:加班是指员工在工作时间外连续工作的情况。
加班分为正常加班和特殊加班。
2.正常加班:员工需完成工作任务而超出基本工时范围的工作,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可以进行正常加班。
正常加班的时间原则上不得超出每个月的上限,具体上限时间由公司依据业务需要和员工工作强度合理设定。
3.特殊加班: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员工需在非工作日加班的,应提前向部门负责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特殊加班。
特殊加班所需时间和弥补方式由公司和员工协商确定,在合理范围内保障员工的权益。
4.加班弥补:员工加班应依照国家有关劳动法规定进行弥补。
具体弥补方式有以下几种选择:–现金补贴:依照加班时间和员工的基本工资进行计算,并在下个月工资中支出。
–调休假:员工可以选择将加班时间折算成调休假,并通过请假手续在限定时间内休假。
–综合福利:公司可依据员工实际情况,结合公司发展和运营情况,予以适当的绩效嘉奖或其他福利。
5.加班管理记录:公司将对员工的加班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以便于部门负责人和公司高层对员工加班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员工应依照公司要求如实填写加班记录表,确保加班时间的准确性和可查性。
6.加班审批流程:员工加班必需提前向部门负责人进行申请,并经过批准后方可加班。
部门负责人应在合理的时间内审批加班申请,并确保加班合理且能得到适当的弥补。
四、违反规定的处理1.对于严重违反工时管理制度的员工,公司将依据劳动法规,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工时制度和工资制度

他是9月1日入职到公司的,那么当年剩余的 “ 日历天数” 为122。甲当年的年休假天 数应为(122/365)×10天= 3.34天。由 于0.34天不足整天,因此甲在当年的年休假 天数是3天。
特殊休假制度包括探亲假、产假、婚 假、丧假等假期。
计件工资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企业根据员工 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按计件单价支付 的工资。计件工资的核心是计件单价即生产某一 单位产品或完成某一单位工作的应得工资额。一 般来说, “计件单价”的标准为单位时间标准工 资除以单位时间劳动定额。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可 以说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实践中,计件工资的表现形式较为多样, 根据不 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如无限计件工资与有限 计件工资、直接计件工资与间接计件工资、个人 计件工资与集体计件工资、超额计件工资与累进 计件工资、包工计件工资与提成计件工资等等。 与计时工资中选择何种计算单位的标准相同,采 取何种形式确定计件工资标准,同样与员工岗位 及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密切相关。
作为对加班的补偿,国家规定 了两种方式:补休和支付加班工 资。
Hale Waihona Puke 所谓补休,是指用人单位由于安排 劳动者加班,从而允许在其他工作日 休息的制度。加班工资是指用人单位 由于安排劳动者加班而支付给劳动者 正常工资之外的报酬。
我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 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 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报酬:(一)安排劳动 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 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 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 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 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工时制度和用工制度

工时制度和用工制度一、工时制度工时制度是指规定员工每天、每周、每月或者每年的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的一套管理规定。
合理的工时制度可以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以下是一个标准的工时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工作时间- 每天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为8小时,包括午休时间。
- 每周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为40小时,每周工作5天。
- 加班时间:加班时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加班时间不得超过每天2小时,每周不得超过10小时。
2. 歇息时间- 每天歇息时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6小时的员工,享受1小时的午休时间。
- 每周歇息时间:每周至少歇息1天,即周末歇息。
- 法定节假日:员工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歇息时间。
3. 调休制度- 当员工需要在歇息日工作时,应按照法定规定进行调休。
- 调休时间应提前与员工商议,并在人事部门进行备案。
4. 加班管理- 加班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但不得成为常态。
- 加班应提前与员工商议,并经过正式的加班申请和审批程序。
- 加班应按照法定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者提供相应的调休机会。
5. 休假制度- 年假:员工在公司工作满一年后,享受带薪年假,年假的天数根据员工工龄进行逐年增加。
- 病假:员工因病无法工作时,享受带薪病假,病假的天数根据员工工龄进行逐年增加。
- 事假:员工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时,可以申请事假,事假的天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批。
二、用工制度用工制度是指规定员工招聘、录用、培训、晋升、离职等方面的一套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个标准的用工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招聘与录用- 招聘需根据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招聘职位、条件和要求应明确。
- 招聘程序应公开、公平、公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录用程序应包括面试、背景调查、体检等环节,确保录用的员工符合岗位要求。
2. 培训与发展- 公司应制定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 培训内容应与员工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相关,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劳动法上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的规定

劳动法上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的规定劳动法上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的规定我们都知道加班是需要支付加班工资的,那你知道劳动法是如何规定上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的吗?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上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的规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法上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的规定11、工作时间规定《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第三条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2、加班费计算《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扩展资料:加班费,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劳动者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
对劳动者而言,加班费是一种补偿,因为其付出了过量的劳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支付加班费能够有效地抑制用人单位随意地延长工作时间,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12年2月,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表示节假日加班费需依法纳税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都是占用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都应当严格加以限制,高于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报酬即是国家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
但是,在上述三种情形下组织劳动者劳动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法定休假日对劳动者来说,其休息有着比往常和休息日更为重要的意义,也影响劳动者的精神文体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这是用补休的办法无法弥补的,因此,应当给予更高的工资报酬。
工时制度和用工制度

工时制度和用工制度一、工时制度工时制度是企业用来规范员工工作时间的一套管理规定。
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标准格式的工时制度。
1. 工作时间安排1.1 每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按照5天工作制进行安排。
1.2 上班时间为早上9点至下午6点,中午12点至1点为午休时间。
1.3 加班时间应提前向上级汇报,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2. 加班与调休2.1 加班时长不得超过每天2小时,每周累计不得超过8小时。
2.2 加班工资按照国家劳动法规定支付,或者根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相应调整。
2.3 加班调休可根据员工个人意愿,在经过上级批准后进行。
3. 休假制度3.1 年假:员工入职满一年后享有带薪年假,具体天数根据员工工龄进行递增。
3.2 病假:员工因病需要请假时,应提供医疗证明,病假天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3 事假:员工因特殊原因需要请假时,应提前向上级申请并说明原因,事假天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 节假日安排4.1 法定节假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员工享有相应的休假权益。
4.2 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特殊节假日进行灵便调整,具体安排由公司领导决定。
5. 值班制度5.1 值班制度适合于需要24小时运营的部门,具体值班人员由部门负责人安排。
5.2 值班人员应保持电话畅通,并及时响应紧急情况。
二、用工制度用工制度是企业用来管理员工招聘、录用、培训和离职等方面的一套规定。
以下是一份标准格式的用工制度。
1. 招聘与录用1.1 招聘需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制定招聘计划,并通过正规渠道发布招聘信息。
1.2 招聘流程包括简历筛选、面试、体检等环节,录用决策由相关部门负责。
2. 员工培训2.1 新员工入职后,应进行岗位培训,熟悉工作流程和相关规定。
2.2 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3 培训方式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在线培训等。
3. 薪酬福利3.1 薪酬标准根据员工岗位等级和绩效进行确定,具体薪资由财务部门负责发放。
工时制度及加班工资相关政策规定

4.省直、中央驻穗单位已批准实行综合计时
工作制岗位
建筑业:从事建筑、安装、水利水电建设 作业的一线生产人员、二线辅助工人实行 以工作周期或以年为计算周期;电焊工、 外架工、泥工、硂工、木工、铁工、混凝 土工、机械工、电工、油漆工、杂工、仓 管员、机械操作人员、施工员、工程技术 员、材料员、安全员、结算员、资料员实 行以季为周期; 施工现场作业的管理人 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及与之配套的辅 助人员实行以月、季度或半年为周期。
⒉审批。对企业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根据 实际需要,可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企业进行 实地核查。企业和劳动者应当对审查工作予以配 合,据实提供材料。
⒊批复。同意单位某特殊岗位实行不定时或综合 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函复单位。
(九)计件工时制度
1.定义:
计件工时制也称为计件工作制,是以工人完成一定数量的
(3)因工作性质或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标准工时 的,可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劳动法》第39条), 即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行特殊工时制度,采取集中工作、集
中休息或轮休调休办法等,以保证职工的休息权;
(4)周六、周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可根据实际情 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但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工 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且至少休息一日( 《劳动 法》第38条)
主要内容: 一、工时制度相关规定 二、加班工资相关规定
一、关于工时制度相关规定
(一)定义:
工时制度是国家为了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和休息 时间,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维护职工的休息休 假权利,通过法律规定作出的制度性安排。
(二)工时制度的主要形式: 1.标准工时制度; 2.不定时工作制; ⒊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⒋计件工时制; ⒌缩短工时制。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工时制度和用工制度

工时制度和用工制度一、工时制度工时制度是指企业对员工工作时间的安排和管理规定,旨在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1.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指企业规定的每天或者每周的正常工作时间。
普通来说,标准工时为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
根据具体行业和工作性质的不同,标准工时也会有所调整。
2. 加班工时加班工时是指员工在标准工时之外的工作时间。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加班政策,明确加班的条件、报酬和歇息补偿等规定。
加班工时普通应限制在每天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3. 歇息时间为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企业应规定员工的歇息时间。
普通来说,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员工应享有1小时的午餐歇息时间,每天工作4小时以上8小时以下的员工应享有30分钟的午餐歇息时间。
4. 节假日和年假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规定员工的节假日和年假制度。
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享受相应的加班工资或者调休。
二、用工制度用工制度是指企业对员工招聘、录用、管理和离职等方面的规定,旨在确保用人单位和员工的权益,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稳定就业。
1. 招聘与录用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和岗位需求,制定招聘与录用的程序和标准。
招聘时,应公开、公平、公正,遵守招聘程序,不得歧视任何人。
录用时,应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2. 岗位职责和权责明确企业应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和权责,确保员工清晰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心。
岗位职责和权责应通过岗位说明书、工作手册等形式进行详细说明和传达。
3. 薪酬福利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市场行情,合理制定薪酬福利政策,保障员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
薪酬福利可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年终奖金、带薪年假等。
4. 培训与晋升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素质,企业应制定培训与晋升制度。
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岗位轮岗等方式,提供员工的个人发展机会,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