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使用案例
学业质量 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

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
以下是几个关于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优秀案例:
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利用学科评估结果改进教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学科评估结果上,采用了全面、科学、客观的方法,通过对课程、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评估,得出了一系列改进
教学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质量。
其中,学生评估意见更是成
为了学院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利用学生评教数据提高教学效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评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将其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依据。
学校校长还曾于2014年在全国高校开
学典礼上表示,“学生评教是我们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的重要途径”。
3.浙江大学:利用学生选课数据调整课程安排。
浙江大学以学生选课数据为依据,对课程内容和安排进行了调整,有
效改善了教学效果。
该校还通过定期的学业质量监测和学生毕业调查等方式,及时获得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质量。
4.东南大学:利用学业测评结果调整教学内容。
东南大学将学业测评结果作为调整教学内容的依据,通过定期的评估
和反馈机制,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该校还注重师生互动和学术交流,通过引进优秀教师和学者,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基于《学业评价标准》下“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作是有待教 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和不 断开发的学 习资源 。因此在实施过 程中 ,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 沟通 ,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 活动 的 紧密结合 ;倡导学生关注生 活,能
提 出生 活 中 的问 题 ,并 能 以此 为 学
发了 《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
业质 量评 价标 准 ・ 文 》 语 ,该 书对 “ 综合 性学 习 ”给 出 了 比较 明确 、
清 晰 的评 价 目标 ,要 求 教 师 围 绕评 价 目标 去 设 计 和 实 施 活 动 ,从 引导
《 文课程 标准》 中指 出了语 语
文 应 培养 学 生 识 字 与 写 字 、 阅 读 、
在 内容 的综 合 、教 育 功 能 的综 合 和
要培养学 生语文知识 的综合运用 ,
以及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
的学 习资源 ,当地 自然环境 、风俗 民情 、传统文化、校 园文化 、节 日
文化都可成为有益 的学习资源。开
展 语 文 综 合 性 学 习 要 充 分 利 用 学
堂
聚
焦
先 ,评价 内容 突 出整 体性 和综 合 性。 “ 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 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态度 ;能否
学生关注 自然 、关注社会 、关 注身 边生活 的角度 ,积极开发语文综合 性学 习的课程资源 ;并 注重培养学 生听 、说 、读 、写 、思 的素养和创 新的素养。 综合性学习做 为一个独具特色
的教 学 领域 ,成 为我 国 当前 语 文 课
习 的主题 ,搜 集 资料 ,进 行讨 论 等 ;提倡在生活 中学习 ,获得与生
课
堂
聚
焦
高中地理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案例

高中地理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案例一、背景分析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人文、环境等多个领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业评价方面,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需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本案例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高中地理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二、评价目标1. 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基本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包括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 具备基本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地理视角和尺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3. 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和方法:学生能够形成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地图使用、实地考察等。
4. 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学习习惯。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4. 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评价标准1. 优秀:能够全面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具备较高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良好:能够较好地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 及格:基本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观察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基本问题。
4. 不及格:未达到基本要求,需要加强学习。
通过以上评价标准和方式,可以对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业质量进行评价,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使用案例

《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使用案例——《分数的简单应用》新授课教学案例《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标准》)的宗旨是培养教师的学科学业质量意识,同时规范、健全和完善课堂教学要求,期望通过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改革,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在深化素质教育的同时能有效地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课堂标准》中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形式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而新课堂教学改革也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让老师们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大胆创新,找到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
那么一节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利用学科学业评价质量标准来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新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种关注以及以及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起来。
下面以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为个案,谈谈我是如何利用质量监控工具《评价标准》来导向课堂教学的。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同学们,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研究分数。
谁来说一说对于分数你都有了哪些了解?(设计意图:唤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第100页例1(1)左侧的内容。
1、你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吗?2、这个1/4表示什么意思?3、这样的2份呢?(设计意图:复习分数的意义,为后面学习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作铺垫)(二)初步感受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
1、课件出示第100页例1(1)右侧的内容,动态演示剪的过程。
2、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个小正方形,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这样的一份还能用分数表示吗?23、在4个小正方形外面画圈,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1/4.每份是几个小正方形?4、这样的两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呢?3份呢?(设计意图:通过剪一剪的活动,实现“1”由一个物体到一组物体的自然过渡。
高中生物学学业质量评价的案例评析

高中生物学学业质量评价的案例评析周炳渠%!浙江省嘉兴市教育学院%嘉兴%Q#'"&#"摘%要%以一道实测试题的评价目标%考试数据和学生答案为例#评析了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生物学学业质量评价的考试目标的设定%试题情境的编选%设问的形式和结构%测评的素养类型及其评定$关键词%学业质量评价%案例评析%高中生物学%%.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I年版"/!以下简称0课标1"与实验版课标相比#增加了关于0学业质量1的内容-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个方面分别划分了'级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命题建议中指出#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学业水平考试对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价#充分发挥考试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积极影响#也为了今后的命题工作提供实践经验#在嘉兴市!"#$,!"!"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学试卷中#特命制了如下一道试题$期望通过命题%施测和分析等工作#为根据高中生物学课标进行学业质量评价提供实践经验$!"试题和答案试题-!"#$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揭示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机制所做的贡献$研究表明#肾脏细胞内的缺氧诱导因子!U>V"在缺氧条件下被激活#导致细胞核内促红细胞生成素!L4M"基因表达#L4M能够增强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活动#最终保证氧气的供应$肿瘤细胞也同样具有感知氧的机制$当肿瘤增长超过了血管供应能力#肿瘤内部会缺氧$肿瘤细胞U>V激活#可促进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学业质量监测是评估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学业进展和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量化和定性分析,从而为学校提供决策和教改建议,促进学校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
下面将介绍几个优秀案例,展示学业质量监测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gaokao)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中国高中生毕业的一项重要考试,也是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考试之一、这个监测工具可以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业质量和学习水平。
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获取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学科能力,为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和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提供指导。
案例二:学期考试学期考试是每学期结束后进行的一次考试,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业水平。
学校可以对学期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和比较,了解学生在各个学科上的优劣势,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个性化辅导方案,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对学期考试成绩的分析,发现问题和差距,为课程和教学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案例三:学生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是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学业质量监测方法。
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教学质量、师生关系、学习环境等方面的评价和反馈,学校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教育教学的需求和意见,帮助学校改进教学方法和提升教育质量。
此外,学生问卷调查还可以帮助学校评估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依据。
案例四:学生学习档案学生学习档案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业成果的综合性记录和分析。
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学习兴趣和潜能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课程选择提供参考。
同时,学生学习档案还可以帮助学校评估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学校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学业质量监测是一个多样化和综合化的评估工具,通过运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和工具,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业水平,为学校提供决策和教学改进的依据。
以上案例只是学业质量监测的一部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未来还将有更多科技手段投入到学业质量监测中,为学生和学校提供更好的评估和指导。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在考试评价中的运用及思考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在考试评价中的运用及思考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路漫妍一、在本区期末调研测试中第一次运用《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情况海珠区思想品德科于2009学年上学期的期末调研测试中首次运用广州市中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命题。
在本区各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的质量分析中,我们强调“本试卷对照广州市中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思想品德科》(以下简称《评价标准》)进行命制,体现‘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
"试卷的设计对《评价标准》作出了迅速的反应,每一小题都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过斟酌,既体现《评价标准》要求,又考虑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希望本区师生藉此尽快树立“标准意识”,尽快适应广州市中考的新要求。
在命题过程中,我们的总体感觉是,考查目标比以前没有《标准》的时候更加清晰了,但对命题技巧的要求却更高了。
同时,由于考试直接导向平时的课堂教学,所以命题者的使命感更强了,对学业评价的思考也更多、更成熟了。
之所以觉得考查目标比以前没有《标准》的时候更加清晰,是因为《评价标准》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广州市中学现行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制定的;它“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终结性课程目标,转化为不同年级和单元的过程性目标;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细化为教学和评价中的可操作目标。
”(摘自《评价标准》前言)之所以觉得对命题技巧的要求更高了,是因为命题时一方面要更深入地把握了解、理解和运用等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另一方面要更透彻地理解在各种能力层次要求规定下的各个知识点(考点),否则就会使课堂教学和质量评价之间出现偏差,甚至由后者的不慎而误导前者。
以下是本区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的试题分析和部分数据分析:试题分析本试卷对照《广州市中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思想品德科》进行命制,体现“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
试题重视基础,关注能力,凸显教育价值。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杨向东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评价改革

教育教学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状态或结果
◦ 教育总体目标 学生个性发展;社会适应能力
◦ 课程教育目标 学科与跨学科素养 学科知识结构与技能
◦ 学段、学期、单元、课时目标 总体或学科目标具体化的连续体
总体目标—教育目标—教学目标 (Anderson et al., 2001)
素养1 素养2 素养3 素养4 …… 素养n
水平1 水平2
12 1
12 12
水平3 水平4
34 2 3 3
水平5
5 3 4
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指向,通过结构化的 方式优化和简化课程内容
◦ 以(跨)学科大观念统整和重构内容,关 注学科知识技能的结构化
◦ 凸显学科实践,强调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 模式的渗透
——OECD Education Minister(2005)
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
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
◦ (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 ◦ 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 ◦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
三维 目标
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
结构化的 知识系统
整合的学科化情境
整合的 知识系统
真实现实情境
原始的 探究方法
原则性的 探究方法
适应性的 探究方法
朴素的情感 和价值系统
发展的情感 和价值系统
成熟的情感 和价值系统
以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为参照,结合具体任务和课程 内容,制定等级化的、描述性的评分标准
真实反映不同水平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展示处 理的各种结果、表现以及背后的思维特征和探究方 式
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使用案例
——《分数的简单应用》新授课教学案例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标准》)的宗旨是培养教师的学科学业质量意识,同时规范、健全和完善课堂教学要求,期望通过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改革,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在深化素质教育的同时能有效地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课堂标准》中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形式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而新课堂教学改革也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让老师们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大胆创新,找到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
那么一节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利用学科学业评价质量标准来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新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种关注以及以及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起来。
下面以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为个案,谈谈我是如何利用质量监控工具《评价标准》来导向课堂教学的。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同学们,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研究分数。
谁来说一说对于分数你都有了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唤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第100页例1(1)左侧的内容。
1、你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吗?
2、这个1/4表示什么意思?
3、这样的2份呢?
(设计意图:复习分数的意义,为后面学习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作铺垫)
(二)初步感受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
1、课件出示第100页例1(1)右侧的内容,动态演示剪的过程。
2、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个小正方形,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这样的
一份还能用分数表示吗?
3、在4个小正方形外面画圈,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1/4.每
份是几个小正方形?
4、这样的两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呢?3份呢?
(设计意图:通过剪一剪的活动,实现“1”由一个物体到一组物体的自然过渡。
)(三)从份数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课件出示100页例1(2)的内容(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了3份)
2、你看到了什么?
3、小组讨论:1份是苹果总数的1/3,那这一份有几个苹果啊?
4、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有几个苹果啊?
小结: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完整的物体或者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5、小组合作学习:请你也试着平均分一分、画一画,想一想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
6、汇报交流:1/3 ,1/6, 1/2
7、都是1份,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啊?
小结: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分一分,画一画的自主探索的活动,加深认识苹果总数相同时,由于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分母就用不同的数表示,进一步体会“1”是一些物体时平均分成若干份,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关系)
(四)、比较辨析,提升认识。
出示课件。
1、你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吗? 31 31 31
2、哪儿相同?怎么都能用1/3表示呢?(都是把整体平均分成3分,取其中的一份。
)
3、哪儿不同?(苹果的总数不同,所以每一份的数量也不同。
)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辨析总数不同的苹果数平均分成3份,每份都可以用三分之一表示的异同,提升认识整体与部分关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1、涂色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说一说。
(设计意图:借助图形,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经历“整体”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加深理解分数的含义。
)
(二)对应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有9个△,把其中的1/3涂上红色,2/3 涂上蓝色。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涂一涂”,让学生体会“1”是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关系,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
(三)综合练习:
有10根小棒,取出它的 5
2,有( )根, 取出53有( )根。
(设计意图:理解和掌握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
(四)拓展练习
在每幅图里涂上颜色,分别表示出的1/5。
想一想,为什么都是1/5,但涂的个数不同?
(设计意图:借助操作和直观图进一步巩固分数的含义。
使学生认识到:虽然每次涂的都是1/5,但由于“1”的数量不同,1/5对应的数量也不同。
)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加强对学习内容的重视的同时,将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也表达出来。
)
【课后反思】:
在学习了《评价标准》后,发现原来自己无论是备课还是实际的教学都与《标准》有些差距。
有了《评价标准》作为质量的重要参考,发现不足,就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行为更切合质量评价标准,我认为这本《评价标准》可以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
所以我会充分研究《标准》,具体做法如下:
1、在各个单元备课前都会先翻阅《评价标准》,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有了这个标准的指导,我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更加明确,而学生可以因此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也能够因此采取更加积极,以至于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推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2、把握好《评价标准》每节课的重难点,同时根据重难点和这本书指引的方向补充相应的练习,能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从中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能有效地提高中下生的学习效果。
3、《评价标准》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
不只是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也应当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整体评。
在课堂上我会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我都会给予鼓励。
是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评价标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参考底线,我会认真研读、感悟、领会和创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