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矿深加工及矿物材料试题库 (1)
非金属矿物材料制备与应用试题考核试卷

B.能源开发
C.建筑装饰
D.电子信息
5.下列哪种非金属矿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A.硅藻土
B.石墨
C.钙石
D.长石
6.以下哪个应用不是非金属矿物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A.装饰材料
B.结构材料
C.隔热材料
D.电池材料
7.下列哪种非金属矿物材料主要用于制备陶瓷?()
A.石英
B.石膏
C.硅灰石
D.长石
9. ABCD
10. ABC
11. ABCD
12. ABC
13. AB
14. ABC
15. AC
16. ABC
17. ABC
18. ABCD
19. ABCD
20. ABC
三、填空题
1.石墨
2.粘土
3.石英
4.活性炭
5.吸附剂
6.导电
7.矿物棉
8.石墨
9.硅酸盐
10.羟基磷灰石
四、判断题
1. ×
2. √
8.以下哪些过程属于非金属矿物材料的物理制备过程?()
A.粉碎
B.筛分
C.浮选
D.煅烧
9.以下哪些非金属矿物材料可以用于制备塑料?()
A.碳黑
B.硅藻土
C.方解石
D.钙石
10.非金属矿物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包括?()
A.污水处理
B.空气净化
C.固废处理
D.土壤改良
11.以下哪些非金属矿物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玻璃?()
A.石英
B.碳酸钙
C.硼砂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题及答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题及答案(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影响熟料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A.一次游离氧化钙B.二次游离氧化钙C.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镁D.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钠2、粉磨水泥时,掺的混合材料为:矿渣16%,石灰石5%,则这种水泥为()A.矿渣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复合硅酸盐水泥D.硅酸盐水泥3、以下哪种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A.降低液相粘度B.减少液相量C.降低烧成温度D.缩短烧成带4、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中各个品种的初凝时间均不得早于()A.45分钟B.55分钟C.60分钟D.390分钟5、和硅酸盐水泥相比,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的如下那个性质较差()A.耐水性B.后期强度C.抗冻性D.泌水性6、引起硅酸盐水泥熟料发生快凝主要原因是()A.C3S水化快B.C3A水化快C.C4AF水化快D.C2S水化快7、水泥产生假凝的主要原因是()A.铝酸三钙的含量过高B.石膏的掺入量太少C.磨水泥时石膏脱水D.硅酸三钙的含量过高8、根据GB/T175-2007,下列指标中属于选择性指标的是()A.KH减小,SM减小,铝率增大。
B.KH增大,SM减小,铝率增大。
C.KH减小,SM增大,铝率减小。
D.KH增大,SM增大,铝率增大。
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结范围一般在()A.50-80℃B.80-100℃C.100-150℃D.150-200℃10、国家标准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中SO3()A<3.5%B≤3.5%C<4.0%D≤4.0%11、复合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A P·SB P·OC P·FD P·C12、国家标准规定骨质瓷的热稳定性为()A.140℃B.160℃C.180℃D.200℃13、一般来说,凡烧成温度降低幅度在()以上者,且产品性能与通常烧成的性能相近的烧成方法可称为低温烧成。
A.40-60℃B.60-80℃C.80-100℃D.100-120℃14、炉温为1250-1400℃的电炉,电热体可采用()。
非金属矿资源勘查与评价综合试题

B.石英
C.氯化钠
D.铝土矿
14.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非金属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A.矿石的放射性
B.矿石的化学成分
C.矿石的物理性质
D.所有上述因素
15.在非金属矿资源勘查中,以下哪个步骤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的基础?()
A.矿石选矿试验
B.矿体地质填图
C.矿石储量估算
D.矿石样品分析
(以下为答题纸部分,请考生在答题纸上作答。)
3.下列哪些非金属矿可用于建筑材料?()
A.水泥用石灰石
B.玻璃用石英砂
C.陶瓷用高岭土
D.所有上述选项
4.非金属矿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
A.矿石质量评价
B.矿石储量估算
C.开采技术条件评价
D.环境影响评价
5.以下哪些技术可用于非金属矿的遥感探测?()
A.光谱分析
B.热红外遥感
C.雷达遥感
D.激光雷达
A.优化开采工艺
B.恢复生态环境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限制矿产资源开发
(以下为答题纸部分,请考生在答题纸上作答。)
第三部分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非金属矿资源勘查的主要目的是寻找金属矿藏。()
2.地球化学勘查是通过分析土壤、岩石等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含量来寻找非金属矿床的方法。()
8.评价非金属矿床的经济价值时,只需考虑矿石的品位和储量,无需考虑市场需求。()
9.非金属矿的开采活动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10.提高非金属矿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部分主观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与应用考核试卷

B.硅藻土
C.石墨
D.滑石
16.以下哪个性质决定了非金属矿物材料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
A.硬度
B.耐酸性
C.颜色
D.导电性
17.以下哪种非金属矿物材料可用于制造高级耐火材料?()
A.石墨
B.高岭土
C.硅藻土
D.铝矾土
18.以下哪个因素影响非金属矿物材料的粉碎效率?()
A.材料的湿度
B.粉碎设备的类型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非金属矿物材料都是不导电的。()
2.粉碎是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中唯一的一个步骤。()
3.高岭土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供陶瓷的机械强度。()
4.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取决于其比表面积的大小。()
5.石墨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层状结构存在,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很弱。()
1.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加工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A.矿石开采
B.矿石粉碎
C.物理分离
D.化学处理
2.以下哪些非金属矿物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A.石墨
B.碳化硅
C.氧化铝
D.硅藻土
3.非金属矿物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制造刹车片
B.作为隔热材料
C.用于轮胎加固
D.制造汽车电池
6.非金属矿物材料在核工业中可作为核燃料的______。()
7.造纸工业中,______常用作纸张的填料和涂布颜料。()
8.石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可用于制造______。()
9.非金属矿物材料中的______可以用作高性能的摩擦材料。()
10.新能源领域,______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金属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试题考核试卷

D.铝土矿
20.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非金属矿产资源保护的成效?()
A.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B.企(请注意,以上试题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可能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0.在非金属矿产资源利用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开发替代品是相互矛盾的。(×)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非金属矿产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分析其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针对非金属矿产资源的保护,请提出三项具体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如何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题目给出的陈述中,判断其正误)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根据题目要求简要回答)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案例并回答问题)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合理规划开发
B.提高开发效率
C.过度开发
D.开发替代品
16.以下哪种非金属矿产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A.石墨
B.煤矸石
C.铝土矿
D.硅藻土
17.非金属矿产中,用于制作高级陶瓷的主要成分是?()
A.硅藻土
B.石英砂
C.萤石
D.铝土矿
18.以下哪个部门负责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A.国土资源部
C.开采成本
D.国家政策
14.以下哪些非金属矿产可用于航空航天材料?()
A.石墨
非金属矿深加工试题

10级矿物加工专业《非金属矿深加工-材料改性原理与应用》期中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2分、每题2分)1、岩石:组成地壳的天然矿物集合体。
2、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由天然产出且具有特定的(但一般并非固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晶体结构的均匀固体,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
3、矿石: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人们能够将含有有用矿物的岩石中的某些组分加以富集并利用,这类岩石就称为矿石。
矿物集合体4、粉体表面特性:粉体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比表面积、表面能(或表面张力)、表面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官能团、表面润湿性、表面电性、空隙结构和孔径分布以及表面晶格缺陷、电子态、表面吸附与反应特性等5、磁流体:也称磁性液体(magnetic liquids) ,是由粒径为纳米级的磁性颗粒,经表面活性剂活化处理后高度弥散于某种液体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胶体体系。
磁流体受一般的离心力和磁场作用不会发生团聚或沉淀,它是一种具有随外加磁强而有可控流变特性的特殊的智能材料。
由于该流体在静态时无磁吸引力,当外加磁场作用时才表现出有磁性。
磁流体是铁磁性或超磁性微细颗粒借助于表面活性剂稳定的分散于载液的胶体溶液或悬浊液中,它将固体的磁性和液体的流变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呈现出许多特殊的磁、光、电现象,具有很特殊的理化性质,比如磁光特性。
6、粉体物理法表面修饰。
不用表面修饰剂而对粉体实施表面修饰的方法,包括电磁波、中子流、α粒子、β粒子等的辐照处理、超声处理、热处理、电化学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是很常用的超细粉体的表面修饰方法。
如气相沉积、真空或溅射镀膜、机械研磨二、简答题(48分、每题8分)1、机械力化学效应(作用):2、矿物的零电点和等电点的区别和联系:总电位Ψ0与溶液中定位离子的浓度(活度)密切相关,Ψ0为零时定位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名为“零电点”(PZC)。
非金属矿床深部资源勘查与评价考核试卷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非金属矿床勘查中,地质填图主要用于了解矿区的大致地质情况。()
2.地球化学勘查只能用于寻找金属矿床,对非金属矿床不敏感。()
3.矿石的可选性是指矿石中有用组分被选矿工艺提取的难易程度。(√)
4.在进行非金属矿床勘查时,所有的勘查方法都无需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D.遥感技术
8.以下哪个步骤不属于非金属矿床评价的基本步骤?()
A.矿床地质研究
B.勘查方法选择
C.资源估算
D.矿山设计
9.在进行非金属矿床勘查时,以下哪种方法主要用于寻找近地表矿体?()
A.地震勘探
B.地质填图
C.钻探
D.矿石开采
10.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非金属矿床的开采难度?()
A.矿石硬度
B.矿体形态
()
3.在非金属矿床勘查中,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主要包括岩石地球化学勘查、土壤地球化学勘查和______地球化学勘查。
()
4.矿石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通常用______或者质量百分比来表示。
()
5.非金属矿床的经济评价中,常用的方法有成本法、市场法和______法。
()
6.地球物理勘探中,重力勘探主要依据的是地球的______场变化来推断地质体的存在。
A.遥感技术
B.地震勘探
C.重力勘探
D.磁法勘探
17.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非金属矿床的经济价值?()
A.储量规模
B.开采成本
C.市场需求
D.以上都是
18.在非金属矿床勘查中,以下哪种方法主要用于了解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A.钻探
B.地球物理勘探
非金属矿资源勘查与开发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种非金属矿主要用于建筑材料?()
A.石墨矿
D.硼矿
9.非金属矿资源开发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环保措施?()
A.生态修复
B.废水处理
C.合理开采
D.噪音污染
10.下列哪个地区是我国石灰岩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区?()
A.河北
B.广东
C.四川
D.浙江
11.下列哪种非金属矿产主要用于化工原料?()
A.石墨
B.硫矿
C.铝矿
D.钼矿
12.非金属矿勘查中,以下哪种方法适用于浅层矿体勘查?()
1.非金属矿资源勘查主要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和钻探工程。地质调查提供基础地质信息,地球物理勘查和地球化学勘查辅助定位矿床,钻探工程验证矿床品质和储量。
2.环境影响包括生态破坏、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保护措施:生态修复、废水处理和粉尘控制。
3.市场需求受价格波动、性能要求、应用领域扩展和替代品竞争影响。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矿产销量和价格指导资源开发与利用。
6.__________是非金属矿资源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和化工等行业。
7.非金属矿资源的开发过程中,__________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有助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8._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非金属矿开采方法,适用于露天矿和浅层矿体。
9.非金属矿资源的加工主要包括__________、烧结、粉碎等环节。
C.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粉碎定义:利用外力(人力、机械力、电力、热核力、风力等)克服固体物料分子间内聚力,将固体粒度减小的操作。
3.粒度: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度。
4.等效粒径:是指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 , 就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
5. 比表面能:是固体颗粒表面增加单位面积所需要的能量。
6. 碱熔法提纯:是在500℃以上的高温下,氢氧化钠与石墨等非金属矿物中的杂质(硅酸盐等)起反应,一部分生成溶于水的反应产物,被水浸出除去。
7. 酸溶(浸)法提纯:是盐酸等酸溶液与非金属矿物中的着杂质铁的各种化合物(Fe 2O 3、FeO 、Fe 2(OH)3、Fe(OH)2、FeCO 3等)起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铁等,通过洗涤除去。
8. 氧化漂白法提纯:是采用强氧化剂,在水介质中将处于还原状态的黄铁矿等氧化成可溶于水的亚铁。
同时,将深色有机质氧化,使其成为能被洗去的无色氧化物。
9. 高温煅烧法提纯:是将非金属矿物中比较容易挥发的杂质(碳质、有机质等),以及特别耐高温的矿物中耐火度较低的矿物通过煅烧二蒸发掉。
10. 奈思斯特附面层:浸出过程是发生于固-夜两相间的反应,固体处在液体中其表面附着一层液体,这个液层叫奈思斯特附面层,其厚约0.03mm 。
11. 扩散控制反应:固液界面上的化学反应速度远快于浸出剂扩散到界面的速度,此时反应处于“停工待料”状态,反应速度受扩散速度控制。
12. 化学处理改性:即通过矿物与碱、酸、盐等化合物作用,改变或改善矿物的理化性能。
13. 表面处理改性:即通过矿物与有机偶联剂等改性剂作用,改善其表面化学性能,或与其他涂敷材料作用,改善其表面物理或机械性能。
13. 热处理和高温处理改性:即通过加热的方法或高温煅烧的方法,使矿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能得到该变或改善。
14. 粉体表面改性:是指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对粉体材料表面或界面进行处理,有目的地改变粉体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能、表面润湿性、电性、吸附和反应特性、表面结构和官能团、等等,以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15. 粉体表面吸附特性:是当气相或液相中的分子(或原子)碰撞在粉体表面时,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一些分子(原子、离子)停留在粉体表面,造成这些分子(或原子、离子)在粉体表面上的浓度比在气相或液相中的浓度大,这种现象称为吸附。
16. 物理吸附的特征:是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无电子转移,吸附热小,吸附无选择性,其结合力主要是范德华力和静电引力,而且是可逆的多层吸附。
17. 化学吸附的特征:是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有电子转移,形成化学键,吸附热大,吸附有选择性,而且是非可逆的单层吸附。
18. 物理涂覆:是利用高聚物或树脂等表面改性剂对粉体表面进行物理处理而达到表面改性的工艺方法。
19. 颗粒的形态:颗粒的轮廓边界或表面各点的图像,称作颗粒的形态。
20.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颗粒体的表面积,称为颗粒的比表面积或比表面。
23. 白度:它是指矿物材料及制品(多为粉体材料)反射白光的能力,也即其洁白的程度。
23. 折射率:物质的折射率是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在该物质中传播速度之比。
24. 透明度:是指物质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25. 物质的反射率:投射到非发光物体上面被反射的辐射能与投射到物体上的总辐射能之比。
26. 物质的发光性:是指物质在外来能量的激发下,发出可见光的性质。
27. 矿物的介电性:指矿物在外加电场中产生感应电荷的性质,它由介电常数来表征。
30. 胶凝材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由浆体变成坚硬的固体,并能将散粒或片、块状材料胶结成整体的物质。
31. 矿物胶凝材料:是这样一类矿物粉末材料,当其与水或水溶液拌和形成浆体,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后,从具有流动性的浆体,逐渐硬化变为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它物料,形成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块体。
32. 胶体矿物材料:指由天然粘土矿物组成的、具有分散性、触变性、流动性、粘结性的一类细分散材料。
主要有粘土矿物构成。
33. 氟石膏:是在萤石制取氢氟酸过程中排出的废渣。
34. 磷石膏:是在用磷灰石生产磷酸过程中排出的废渣。
35. 脱硫石膏:是用石灰水净化含硫烟气时形成的一种化学石膏。
36. 欠烧石灰:生产时石灰,由于火候或温度控制不均,常会含有欠火石灰或过火石灰。
生石灰中残留有未烧透的内核,37. 过烧石灰:由于烧制的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使得石灰表面出现裂缝或玻璃状的外壳,体积明显收缩,颜色呈灰黑色,38. 压电效应:某些晶体,当沿着一定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使带电质点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在晶体表面上产生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恢复到不带电状态,39. 热释电效应: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晶体表面荷电的现象。
40. 绝热矿物材料:是指一类天然具有低导热系数或经加工后具有低导热系数的矿物(或岩石)材料,或以低导热系数的矿物材料为主要矿物成分经复合加工制成的一类绝热材料。
41. 环境矿物材料:通常意义上的环境矿物材料是指由矿物(岩石)及其改性产物组成的与生态环境具有良好协调性或直接具有防治污染和环境修复功能的一类矿物材料。
1.非金属矿物粉碎,粉碎至不同粒径大小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破碎、磨碎、超细粉碎。
2. 矿石粉碎的施压方式有压碎、劈碎、折断(碎)、磨剥(碎)和冲击破碎。
3.锤式破碎机按转子数目分类可分为单转子破碎机和双转子破碎机两种类型。
4.振动筛按照运动轨迹不同,可分为圆运动振动筛和直线运动振动筛。
5.酸溶(浸)法提纯设备有机械搅拌浸出槽、空气搅拌浸出槽、高压釜浸出器等。
6.目前非金属矿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氧化法、还原法、氧化-还原联合法等三种。
7.表征颗粒的大小常用粒径和粒度两个指标。
8.根据导电能力不同,矿物可分为良导体矿物、半导体矿物和非导体矿物。
9. 矿物材料受侵蚀的作用方式有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三种。
10. 矿物材料吸附性按吸附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
11.按孔径大小将孔隙分为微孔、中孔(或介孔)、大孔。
13. 镁质胶凝材料包括两种:苛性苦土和苛性白云石。
14. 可以作胶矿物材料的粘土矿物有膨润土、坡缕石粘土、海泡石粘土、累托石粘土等。
15. 电气绝缘云母制品按其结构形式和用途可分为云母板、塑型云母板、衬垫云母板、柔软云母板和云母箔等。
16. 云母纸浆的制造方法有煅烧化学制浆法和水力制浆法。
17.环境矿物材料可分为环境治理矿物材料、环境防护矿物材料、环境调控矿物材料。
18. 常用作大气污染治理用矿物材料制备的矿物有沸石、凹凸棒石、海泡石、硅石、等。
19. 常见射线防护用矿物材料制备的矿物有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重晶石等。
三、简答题(分,每小题5分)1.非金属矿行业常见的破碎和磨矿设备有哪些?答:(1)破碎: 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等(2)磨矿:球磨机;棒磨机;自磨机;砾磨机;悬辊磨;其它:冲击磨、压辊磨、涡轮机、振动磨等。
2.为什么要提出“多碎少磨”理论?答:破碎主要靠破碎设备的挤压和冲击作用;而磨矿则靠偏心力、摩擦力的作用,使矿石不断受到冲击、挤压、剪切和研磨而被磨碎。
在常规破碎范围内,能耗随着粒度减小的变化率是很小的;但在磨矿范围内,随粒度减小,磨碎作业所消耗的能会急剧增加。
物料从入料端进入磨机后,总趋势是向排料端运动的。
但从单个物料颗粒看,需要多加破碎的粗颗粒可能得不到频繁的破碎,而成为成品的颗粒不能够及时地排出,又继续遭到破碎,增加了能量的消耗。
细颗粒的滞留还对粗颗粒的磨碎起到保护作用,严重阻碍磨矿过程的合理进行。
在研磨过程中的破碎力不具有选择性,过粉碎现象严重。
3. 石墨碱熔法的原理及化学反应式。
答:原理:石墨中的杂质(硅酸盐等),在500 ℃以上的高温下与氢氧化钠起反应,一部分生成物溶于水的反应产物,被水浸出除去;另一些杂质,如铁的氧化物等,在碱熔后用盐酸中和,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铁等,通过洗涤而除去。
化学反应式:4. 在化学漂白法中,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答:强氧化剂:次氯酸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气、臭氧等。
还原剂:连二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锌、硼氢化钠等。
5. 高速旋转撞击式粉碎机工作原理及其分类?答:原理:是利用高速回转叶轮,轮子上装有固定的或活动的锤子、棒、叶片等,对物料进行激烈的打击、撞击并使其集中在转子与定子之间,物料的颗粒与颗粒之间产生高频率的相互强力撞击、剪切,能量通过高速旋转的转子直接传给颗粒,同时由于高速旋转气流对极细颗粒可以间接传给能量,颗粒总是在粉碎机内部件上受力。
转子圆周速度可在40m/s ~120m/s ,在某些情况下可达160m/s ,一般情况下粒度可达100μm 以下(可根据物料的性质有所变化),有时会更细。
分类:高速旋转撞击式粉碎机的分类有几种方法,按机械构造的不同,可以将其简单地分为锤式、销棒式、回转圆盘式、轴流式、环式等。
按转子的不同可分为立式、卧式。
按粉碎方式可分为干式与湿式粉碎。
6.气流粉碎机的工作原理,工业上常用的气流粉碎机有哪些。
答:工作原理:气流粉碎机(又称气流磨),它是利用高速气流(300~1200m /s )或过热蒸汽(300~400℃)喷出时形成的强烈多相紊流场,使其中的物料通过颗粒之间相互撞击、气流对物料的冲击剪切以及物料与设备内壁的冲击、摩擦、剪切等作用而粉碎的一种超细粉碎设备。
目前工业上应用较广泛的气流粉碎机有:扁平(水平圆盘)式、循环管式(跑道式)、对喷式(逆向式)、冲击式(靶式)、超音速和流化床逆向气流磨机等。
7.气流粉碎机的优点和缺点都有哪些?答:优点:(1)粉碎环境温度低,适用于热敏性、低熔点物料的粉碎。
(2)对设备磨损少,产品污染小,纯度较高,产品粒度细且均匀,易进行封闭式操作。
(3)生产能力大,连续、自控程度高,设备结构简单,内部无动件也无介质。
因此,操作、维修、拆卸、清理、装配都较方便。
缺点:能源利用率低,因而使生产成本较高,对于电费较高、且附加值较低的物料,不易采用气流粉碎机生产。
8.粒度测试中D50是什么意思,样品D50=5μm 代表什么?答: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这是一个表示粒度大小的典型值,该值准确地将总体划分为二等份,也就是说有50%的颗粒超过此值,有50%的颗粒低于此值。
如果一个样品的D50=5μm ,说明在组成该样品的所有粒径的颗粒中,大于5μm 的颗粒占50%,小于5μm 的颗粒也占50%。
9.粒度仪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并对其进行说明。
答: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同一个样品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偏差,是衡量一台粒度测试仪或一种测试方法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