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转体施工转动体系及关键工序.pdf

合集下载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摘要:转体施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得桥梁建设施工范围有效的增大,实现了桥梁新思路的转化,即桥梁从跨中分为两个半跨,直接设置在偏离轴线的位置上,经过成型处理之后,可以利用转动体系把两个半跨同时进行旋转,安装到规定的位置上,在跨中完成合龙作业。

从世界范围内进行分析,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该技术就研发成功,并且应用到桥梁实践中,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获取成功的案例已经非常多。

因此,转体施工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较大的促进了桥梁领域全面发展。

关键词:桥梁转体;施工工艺1 桥梁转体施工原理桥梁转体结构施工是通过转体结构进行的,其可以把施工部位进行转化,把有障碍物的部分直接转换到正常的位置上,从而可以减少项目实施难度,这与挖掘机转臂是极为相似的,可以根据施工的需要随时调整和转动,一般都会在桥台或者桥墩表面制作一个轴心,保证转动可以有效的进行。

在施工中把这个轴心作为分界点,将梁体分解成为上、下两个结构,上部是整体性的转动,下部则为墩台、基础结构的形式,这样可以保证上部结构在河岸表面进行施工,而旋转角度结合现场情况做出调整,以提高施工的质量。

2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应用2.1 项目概况某桥梁项目设计为T型梁,主要应用的是2~50 m跨度的转体T形刚构,该项目基础结构是F1.8 m的冲孔灌注桩的结构形式,长度尺寸为24 m, 入岩2 m, 承台高5 m; 合龙段高1.8 m, 底宽7 m, 腹板和底板厚0.5 m; 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应用纵向、横向结构预应力的方法。

按照施工方案的标准,整个钢构结构采用的是平面转体的形式,需要在支架现浇施工,墩身和基础结构部位上安装转盘的装置,转动规定的角度满足施工的要求,切实提升结构的性能。

2.2 转体系统施工(1)转盘结构墩地与承台位置上需要转盘,上部结构转动半径 1.500 m, 下部结构转动半径是1.501 m。

在转盘中间部位安装转轴,下转盘选择的是Φ288 mm的钢转轴,上转盘结构底部设置Φ290 mm的钢轴套。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构造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

根据桥梁构造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

本文论述了桥梁施工工艺的特点、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认为此工艺为东北地区填补了桥梁转体施工的空白。

0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无支架施工不断出现新工艺,转体施工就是其中的一种。

桥梁转体施工适用跨越深谷急流、难以吊装的特殊河道,具有节省吊装费用,安全、可靠、整体性好等特点。

1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工作原理所谓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工作原理,就像挖掘机铲臂随意旋转一样,在桥台(单孔桥)或桥墩(多孔桥)上分别预制一个转动轴心,以转动轴心为界把桥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整体旋转,下部为固定墩台、根底,这样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上部构造可在路堤上或河岸上预制,旋转角度也可根据地形随意旋转。

2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点2.1桥梁转体施工工艺适用于跨径较大的单孔或多孔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

尤其适用于跨越深谷、水深流急和公铁立交、风景胜地、自然保护区等施工受限制的现场。

2.2由于桥梁转体施工是靠构造自身旋转就位,不用吊装设备,并可节省大量支架木材或钢材。

2.3采用混凝土轴心转体施工,转体工艺简便易行,转体重量全部由桥墩(或桥台)球面混凝土轴心承受,承载力大,转动安全、平衡、可靠。

2.4可将半孔上部构造整体预制,构造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更能表达构造的力学性能的合理性。

2.5施工工艺和所用施工机械简单,转体时仅需两盘绞磨、几组滑轮即可使上部构造在短时间内转体就位,简便易行,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3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转动设备与转动能力,施工过程中的构造稳定和强度保证,构造的合拢与体系的转换。

3.1竖转法竖转法主要用于肋拱桥,拱肋通常在低位浇筑或拼装,然后向上拉升到达设计位置,再合拢。

桥梁转体工程施工方案

桥梁转体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市某河上的桥梁工程,采用转体施工技术,桥梁全长X米,主跨为Y米,桥面宽度为Z米。

本工程转体施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组织:成立转体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整个转体施工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施工设备:准备转体施工所需的设备,如转体装置、千斤顶、钢丝绳、锚杆等。

(3)施工材料: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等。

2. 施工步骤(1)下部结构施工:首先进行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待基础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承台、墩身施工。

(2)上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分为箱梁和桥面板两部分,箱梁采用现场预制,桥面板采用现场浇筑。

(3)转体装置安装:在墩顶预埋转体装置,包括转体球铰、撑脚、砂箱等。

(4)转体施工:① 解除临时固结:在转体前,对墩顶进行临时固结,确保墩顶稳定。

② 安装牵引索:在墩顶安装牵引索,并与箱梁相连。

③ 转体:启动千斤顶,带动牵引索,使箱梁进行转体。

④ 调整姿态:在转体过程中,实时监控箱梁姿态,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⑤ 停止转体:当箱梁达到设计位置后,停止转体,进行临时固定。

⑥ 桥面板施工:在箱梁转体完成后,进行桥面板的施工。

3.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混凝土强度、钢筋位置、转体装置安装等。

(3)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安全(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如高空作业、电焊作业等。

三、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四、施工费用预算根据工程量、设备、材料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施工费用预算,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五、施工总结在工程完成后,对转体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桥梁转体施工2013.5.21

桥梁转体施工2013.5.21
背墙下支架的牢固性;
3、上转盘施工完成后应对上
、下转盘进行临时封固。
第二十八页,共49页。
钢球铰施 工
1、利用下转盘预埋件安装
下球铰定位骨架,骨架安 装精度:高差5mm 、中心
偏差不超过1mm; 2、下球铰精调:盘面圆周 设16个观测点,利用 0.5mm/丝的细牙螺纹调高
; 3、环道分块调高,控制板 块误差、接缝误差、总体 误差。
小跨径的肋拱桥,跨径较大时由于支架太高,与满堂支架相比节省有限,且转动较难控制等特点 ,并未引起桥梁界
的关注。
1976年奥地利在维也纳的多瑙河上平转了一座 55.7+119+55.7m 的双塔斜拉桥后,桥梁平转施工以
其跨越障碍物的独特优点开始引起桥梁界的广泛关注 1991年比利时修建了平转施工的本•艾因桥,该桥
2、关于采用球铰还是混凝土铰的问题,中国瑞林程懋芳教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结
论为:
(1)国内目前采用混凝土球铰转动的最大重量为苏州一座88m连续梁,为9000t。 (2)当球铰直径用到3.8m,承受1.5万吨重量时,其应力水平基本与现在常用球铰应力水平相
当。
第四十页,共49页。
二、 采用平铰还是球铰?混凝土铰还是钢铰?
施工用木材100m3,聚四氟乙
烯60㎏,钢材15吨,手摇卷扬 机2台,千斤顶8台,一岸拱 箱全宽7米一次转体安装就位 约4~5小时。实验证明, “拱桥转体施工”具有经济、快速、安全等优点,施工设备省、施工简便、适于地方 施工。由于转体施工不影响交通,也逐渐用于铁路立交桥及较大的通航河流上。
第四页,共49页。
为3x42m+168m的单塔混凝土斜拉桥,转体重量1.95 万吨。
第三页,共49页。

简析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

简析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

简析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摘要】桥梁的建设与施工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重用,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施工工艺也不断出现,而转体施工正是这些新工艺中的一种。

现代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需要把桥梁搭建在难以施工的位置,比如深谷中的急流,一些不好吊装的河道等等,这种工艺为许多地区的桥梁施工填补了空白。

【关键字】桥梁,团体施工,新工艺,技术【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in modern society and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eus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lso continue to occur, and it is these new technology swivel construction of a kind. Modern people’s request more and more high, often need to build Bridges to the pos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uch as the rapids ravines, some bad channels of hoisting and so on, this process for many areas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fill the blank.【key words 】bridge, group construction, the new process, technology一桥梁转体施工工艺1.桥梁转体施工原理桥梁转体施工其实就是通过转体来进行的施工,它可以将施工位置进行转化,将施工有障碍的位置转到能够正常施工的位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桥梁施工的难度。

浅谈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及关键技术

浅谈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及关键技术

浅谈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及关键技术【摘要】随着现代桥梁的快速发展,桥梁的跨径越来越大,施工方法也多种多样,越来越先进。

桥梁转体施工是一种将竖转、平转及平竖转施工相互联系、相互结合起来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由于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力学性能好,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安全,施工工期短,成本投入少等优势,在同等施工条件下应用与桥梁工程优于搭架法、悬吊拼装法以及桁架伸臂法等工艺。

每一到施工工序和技术都是转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这些关键性的施工技术全面了解和分析,才可以进一步的将工程建设中的转体梁建设好。

本文简单介绍了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点与平转、竖转技术,并以实际工程为例重点分析了平面转体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桥梁;转体;平面转体一、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一)桥梁转体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是指桥梁在非设计位置完成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然后通过转动体系使桥梁上部结构转动一定角度后就位于设计位置的一种施工方法(平面或竖向角度)。

为了确保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尽量减少施工对既有铁路运输的影响,铁道部及相关铁路局在进行跨越既有铁路桥梁方案的审批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转体施工方案。

特别是跨越既有电气化铁路、繁忙客货运铁路均要求转体施工。

(二)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点(1)由于桥梁转体施工是靠结构自身旋转就位,不用吊装设备,并可节省大量支架木材或钢材。

(2)采用混凝土轴心转体施工,转体工艺简便易行,转体重量全部由桥墩(或桥台)球面混凝土轴心承受,承载力大,转动安全、平衡、可靠。

(3)可将半孔上部结构整体预制,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更能体现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合理性。

(4)施工工艺和所用施工机械简单,转体时仅需两盘绞磨、几组滑轮即可使上部结构在短时间内转体就位,简便易行,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三)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分类1.平转法在平转法施工中,由转动支承系统、平衡系统以及转动牵引系统三部分构成了平转法的转动体系。

转体桥要点施工技术交底

转体桥要点施工技术交底

京秦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制表机关:天津市市政工程局批准文号:质监字[2001]315号场已做好标识并加以保护。

主桥T构布置平面图大秦铁路邦喜公路Y18T型钢构Z16T型钢构整个T构全部重量转移至球铰上。

T构临时约束示意图采取人工凿除支撑墙、切除JL32精轧螺纹钢筋,两边同时拆除,确保结构受力均匀。

(2)、砂箱拆除拆除上、下转盘间的砂箱,清理滑道与撑脚间的干砂,按照环绕对称原则进行,确保结构受力均匀,拆除后清洗干净。

(3)、清理滑道①将滑道表面进行清理并对滑道钢板进行除锈,清除滑道与撑脚之间的石英砂并清理干净。

②在撑脚下放置3块四氟乙烯滑板,四氟面朝下,并在滑道上涂黄油以减小摩阻力。

③采用精密水准仪结合靠尺对滑道平整度进行检查,转体前滑道应全面打磨除锈并涂抹黄油。

④滑道清理并安装四氟乙烯滑板后,使用铁楔子对滑道进行锁死固定,防止转体前转体系统因受力不均而自行滑动。

清理滑道安装四氟滑板(4)、安装牵引索将预埋好的钢绞线牵引索顺着牵引方向绕上转盘后穿过千斤顶,并用千斤顶的夹紧装置夹持住,调整转台上钢绞线,使其均匀整齐布置,确保每根钢绞线受力均匀,且在转体前进行预紧。

(5)、转盘安装刻度在转台上根据转体角度换算成刻度,每一度为6.2厘米,按装指针和刻度盘。

刻度总长3.9米。

(6)、箱梁的称重及配重为了确保桥梁转体过程的顺利进行,及时为T构转体阶段的指挥和决策提供依据,转体前需对T构进行转体前称重试验,测试转体部分的不平衡力矩、偏心矩、摩阻力矩及摩擦系数等参数,实现桥梁转体的配重要求。

结构配重采用砂袋法。

施工时将填充好的砂袋按照称重过程中计算出来的重量及位置整齐码放在梁顶。

千斤顶布置平面示意图千斤顶布置立面图大秦铁路Z16#主桥Y18#主桥配重砂袋配重砂袋62°62°⑤转动时油压:实际持续转动时,相应高压电源泵压力值。

3、正式转体(1)、要点封锁按照太原铁路局要求,根据铁路局批准的时间同时封锁大秦铁路上下行,接触网停电,做好封锁要点防护系统,进行主桥双幅同步转体施工。

我国桥梁工程中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关键技术分析

我国桥梁工程中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关键技术分析

我国桥梁工程中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关键技术分析摘要: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桥梁工程的施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工程的施工组织等,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功用,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桥梁工程中使用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关键技术,以期能够为相关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在进行桥梁施工过程中,采用转体施工的方式具有诸多的优势,此种施工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无需采用支架,并且广泛应用在跨越山谷与河流的桥梁工程中。

采用合适的施工方式与技术是保证桥梁工程质量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实现桥梁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桥梁工程中的主要施工转体方法竖转法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牵引系统、索塔、拉索。

竖转的拉索索力处于脱架的状态下力量最大,这是由于脱架的时候拉索的水平角是最小值,此时的竖向分力也是最小的,同时拱肋要实现从多跨承到铰支承和扣点处索支承的过渡,在脱架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桥梁本身结构的转化,并且还要承受相应的力度,有时为了促使竖转脱架顺利实行,需要在提升索点的时候设置助升的千斤顶。

平转法还可以细分成平衡转动体转体施工和无平衡重转体施工,分类的根据是实现平衡的方式有所区别。

平衡转动体施工的主要特点是转体结构的重心全部落在球铰的中心位置。

这种方式还可以细分成结构自平衡转体施工以及需要专门配重的转体施工。

前者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桥梁结构自身就能达到平衡的目的,后者则需要配置专门的平衡设施。

无平衡重转动施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锚固体系、转动体系、和位控体系,三者的作用是和谐统一的。

锚固体系的组成部分有锚碇、尾索、平撑、立柱等;转动体系的主要构成包括下转轴、拱箱和扣索;位控体系的操作目的是有效控制拱肋在施工过程中的转动速度以及位置。

平转和竖转相结合的转体施工方式综合了二者各自的特点,通常多用在跨度比较大的拱桥转体的施工中。

总体来看,在桥梁工程中采用转体施工的方式具有很多的优点,第一点是该种施工方式充分运用了桥梁自身的结构特点形成科学的转动角度,发挥了桥梁钢结构的特性,可以有效避免在河道或者山谷间另外搭建支撑体系的施工环节,降低了钢管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了桥梁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