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工艺研究(1)

合集下载

超细银粉的液相化学法可控制备及反应机理

超细银粉的液相化学法可控制备及反应机理

超细银粉的液相化学法可控制备及反应机理摘要:电子浆料作为光伏电池领域以及微电子工业领域的必要导电材料,该材料在其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超细银粉由于其具有比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优良的导电性能和较好的化学性能,化学稳定性较高等特性,所以通常会与粘黏剂,溶剂和助剂一起,通过机械的混合从而能够得到导电银浆。

导电银浆作为最重要的电子浆料之一,由于银粉的形貌,分散性,粒径大小以及分布范围等因素能够决导电银浆在烧结成膜后具有的接触电阻,附着力和致密性等重要参数。

所以,制备出高质量的超细银粉对于助力光伏电子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超细银粉;液相化学法;反应机理1.超细银粉制备方法的研究液相合成法为超细银粉的制备成功带来了较大的成果。

液相合成法是以丁二酸作为分散剂,还原剂用甲醛,从而能够制备出具有高分散性的球形银粉。

研究人员仅仅用硫酸作为制备超细银粉的稳定剂,通过抗坏血酸还原硝酸银溶液,从而得到均一的超细银粉,用这种方法制备出来的超细银粉可以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当中,对实际工业生产中,帮助巨大。

同时,制备超细银粉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电化学沉淀法,微乳液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热解法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对于超细银粉的制备具有较大的帮助。

由于银制车间的工序的不同对银粉参数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以此来调整所制备出的银粉的每一个参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液相化学合成法为基础,以抗凝血剂为还原剂,可控制的制多种类型的超细银粉,分析反应过程和银粉颗粒大小,形状和散射性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银粉在实际生产上的调节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1.超细银粉的液相化学法可控制备实验1.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本次实验所用到的主要实验试剂有硝酸银,氨水,抗坏血酸,氢氧化钠,乙酸铵,无水乙醇,去离子水,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 60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钠,吐温,明胶,天然松香等,实验中所用得到的水均为去离子水,还有其他实验所用耗材有小刀,滤纸,漏斗,滴管等。

导电银浆的单分散超细银粉制备技术研究

导电银浆的单分散超细银粉制备技术研究

导电银浆的单分散超细银粉制备技术研究司华艳;陈瑶;常建辉;南阳;李山【摘要】研究了化学还原法制备片状银粉的工艺,采用多种还原剂及表面活性剂制备银粉,希望得到一种能够批量生产、且适用于太阳能电池电极导电银浆用的一定粒径大小的片状银粉.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直接将FeSO4溶液加入含柠檬酸钠的AgNO3溶液中以1500 r/min的速度搅拌,得到了粒径约1μm、形貌良好的片状银粉.产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以晶种为模板诱导晶体朝着特定形貌生长时,用洗涤干燥好之后的晶体粉末作为诱导剂比直接用溶液中的小晶体作诱导的效果更好.【期刊名称】《石家庄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8)003【总页数】6页(P26-31)【关键词】导电银浆;片状银粉;化学还原法【作者】司华艳;陈瑶;常建辉;南阳;李山【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43;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43;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43;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3;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近年来,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由于人类开采而逐渐减少,同时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开发绿色、环保、低碳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刻不容缓.目前,硅晶体太阳能电池占有光伏市场最大份额.全世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发电并网装机容量50 GW左右,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银粉每年需求量在4.5万吨左右[1].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银粉的性能要求苛刻,粒径过大的银粉短时间无法烧结致密,粒径小的银粉难以提高银浆的银含量.针对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银浆依赖进口的现状,有必要对太阳能电池银浆用银粉的适用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目前常用的液相法来制备各种样品:①以Na3C6H5O7·2H2O作为表面活性剂,室温条件下通过添加FeSO4·7H2O作为还原剂还原得到[2].②以聚乙二醇800作为表面活性剂,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并且在30℃、酸性条件下还原得到[3,4].⑤以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甲醛水溶液作为还原剂,在pH=6.0的条件下对银氨溶液进行还原合成银粉[5].⑦以⑤中制备的纳米银粉诱发葡萄糖还原银氨溶液得到.这几种方法都不需要加热到高温,也不需要昂贵的催化剂等,相对简易和经济.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也运用了水热法:⑧是AgNO3在含氨水的乙醇溶液中经水热反应制备得到[6].通过对比不同方法制备出来的样品,找到最优太阳能电池银浆用银粉的制备方法.1.1 实验材料及设备实验材料:下述实验药品使用前没有做进一步的提纯(见表1).实验设备:HZK-FA210电子天平;2XZ-2型旋片真空泵,搭载YC7134单相双值电容电动机;DZ-2BCⅡ型真空干燥箱;UV-2450紫外可见光谱测试仪;Siemens D-500 X射线衍射仪;JEOL JEM-2010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 hi S4800.1.2 银粉制备1.2.1 硫酸亚铁还原硝酸银制备片状银粉①在室温条件下,将1gAgNO3和4.4gFeSO4·7H2O分别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将0.15gNa3C6H5O7·2H2O加入到AgNO3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将FeSO4溶液倒入其中并伴随磁力搅拌器1 500 r/min的速度搅拌,直到该混合溶液颜色不再变化,反应结束.1.2.2 抗坏血酸还原硝酸银制备片状银粉②将2 g AgNO3溶于20 mL去离子水中,再向其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67%的浓硝酸,以形成pH<2.0的酸性硝酸银溶液,同时搅拌,将1 g聚乙二醇800作为表面活性剂添加到AgNO3溶液中.将1 g抗坏血酸溶于10 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还原液.接着将两种溶液都放在加热装置中恒温30℃,然后将还原液倒至AgNO3溶液中,同时以1 500 r/min的速度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10 min.1.2.3 抗坏血酸还原硝酸银制备片状银粉③方法同1.2.2,反应物用量有所不同.将2 g AgNO3溶于20 mL去离子水中,再向其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67%的浓硝酸,以形成pH<2.0的酸性AgNO3溶液,同时搅拌,将0.6 g聚乙二醇800作为表面活性剂添加到AgNO3溶液中.将2 g抗坏血酸溶于10 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还原液.接着将两种溶液都放在加热装置中恒温30℃,然后将还原液倒至AgNO3溶液中,同时以1500r/min的速度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10 min.1.2.4 甲醛溶液还原银氨溶液制备片状银粉④将0.5 g AgNO3溶于30 m 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向其中缓慢滴加氨水溶液直到沉淀完全溶解为止,接着将溶液加热至40℃,向其中加入0.4 g CTAB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用浓硝酸调节pH=5.0,然后加入5%的甲醛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气泡后停止搅拌,此时得到红棕色溶液.1.2.5 甲醛溶液还原银氨溶液制备片状银粉⑤方法同1.2.4,而pH调至6.0.将0.5 g AgNO3溶于30 m 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向其中缓慢滴加氨水溶液直到沉淀完全溶解为止,接着将溶液加热至40℃,向其中加入0.4 g CTAB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用1 mol/L的HNO3溶液或NaOH溶液调节pH=6.0,然后加入5%的甲醛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气泡后停止搅拌,此时得到红棕色溶液.1.2.6 葡萄糖还原银氨溶液制备片状银粉⑥称量0.6 g AgNO3溶于35 mL去离子水中,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至溶液再次完全澄清,得到银氨溶液,然后滴加1.2.5制备得到的红棕色溶液25滴诱导反应生成片状银粉;称量0.7 g葡萄糖溶于35 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滴浓硝酸,加热至100℃恒温10 min,冷却后加入10滴乙醇得到还原液.然后将两种溶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超声40 min.1.2.7 葡萄糖还原银氨溶液制备片状银粉⑦方法同1.2.6,不同的是将1.2.5制备得到的银粉洗涤干燥后的少量粉末作为诱导.称量0.6 g AgNO3溶于35 mL去离子水中,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至溶液再次完全澄清,得到银氨溶液,然后滴加1.2.5制备得到的红棕色溶液离心、洗涤、干燥得到的银粉少量诱导反应生成片状银粉;称量0.7 g葡萄糖溶于35 m L去离子水中,滴加10滴浓硝酸,加热至100℃恒温10 min,冷却后加入10滴乙醇得到还原液.然后将两种溶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超声40 min.1.2.8 溶剂热法制备片状银粉⑧称量1 g AgNO3溶于100 m L含7 mol·L-1氨水的乙醇溶液中.将上述溶液转到不锈钢高压釜中,250℃恒温10 h,之后,自然空冷至室温.1.3 产物处理以上所有方法制备得到的银粉都经过3次去离子水、3次无水乙醇清洗,然后在50℃条件下经过1.5 h干燥.2.1 UV-vis图1是由银纳米颗粒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引起的吸收峰(SPR).从图1可以看出,用①-⑧的方法制备的银颗粒在320 nm处有一强吸收,这是由于银颗粒的尺寸和形貌不同,从而引起的激发模式不同,因而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由SPR引起的吸收峰峰位也不同.2.2 XRDX-射线衍射(XRD)数据通过λ=0.154 nm的CuKα辐射,衍射角2θ从20°到80°,以0.1°/s的速度扫描得到.图2是各种方法制备出银粉的XRD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到用①、②、③、⑥、⑦、⑧等方法制备出银粉的衍射峰基本都与标准卡片PDF-87-0597吻合,各衍射峰所在位置的2θ分别为38.3°、44.4°、64.6°、77.6°,这些特征峰分别对应于银粉的(111)、(200)、(220)和(311)晶面,这表明这几种方法制备出来的银粉为纯的晶体银粉.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几种方法制备的银粉都是(111)晶面的衍射峰强度比其他晶面稍强,表明这几种方法都是控制晶体主要沿着[111]晶向方向生长.①的衍射峰强度稍低,峰宽稍宽,这可能是方法①制备出来的银粉粒径相对较小;而③和⑧的衍射峰强度最高,峰宽较窄,这可能是因为方法③和⑧制备出来的银粉粒径较大,晶体生长较完整.对比图像②和③可以看出,③的衍射峰强度更强,回顾方法②和方法③可以知道在一定范围内还原剂浓度高可以加速Ag+被还原成Ag的速度,相同条件下Ag+浓度越高银粒子生长的速度也就越快,而且③中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比②少,减少银粒子表面的表面活性剂附着,更有利于银粒子快速生长.而④和⑤除了在2θ分别为44.4°和64.6°的位置出现了Ag的特征峰,还出现了杂峰.这是因为反应体系中CTAB作为表面修饰剂引入的Br-与未反应的Ag+结合形成了AgBr沉淀,因此在2θ分别为31.0°、55.1°、73.3°出现的杂质峰分别为AgBr的(200)、(222)、(420)晶面的特征吸收峰.2.3 TEM和SAED图3为方法①制备出银粉的TEM图谱.可以看出,用方法①制备出来的样品为粒径约为200 nm的片状结构,这也印证了用方法①制备出来的样品其XRD衍射图像特征峰强度稍低,峰宽较宽的原因,而且片状结构厚度很薄,具有较高的宽厚比,该结构非常适合用于太阳能电池电极;从选区衍射图像可以看出该片状银粉为单晶结构.图4是分别用方法②、④、⑤、⑧制备出银粉的TEM图谱.可以观察到用方法②、④、⑤、⑧制备出银粉的形貌和粒径.与图3对比可以看到:这4种方法制备出来的银粉粒径更大,形貌更加不规则.②的粒径约为2 μm,形貌依然是片状;④和⑤两种形貌和粒径很相似,粒径约为100 nm,可以推测浓硝酸不会因为强氧化性和强酸性对反应造成很大的影响;⑧的形貌有点像枝晶结构,即一根棒状主干上长出密密麻麻的棒状分支.2.4 SEM图5为分别用①、②、⑤、⑥、⑦方法制备出银粉的SEM图谱.可以看出,采用方法①制备的样品是薄片状银粉,厚度约为50 nm,这与TEM表征结果一致.而其他几种方法制备得到的银粉均为形貌不规则的颗粒,采用方法②制备的银粉粒径较大,颗粒直径达到4 μm,而⑤、⑥、⑦颗粒尺寸不均一,且⑥和⑦是以⑤为晶种继续生长的,由SEM图像可以看出⑥比⑤只是新生成的小晶体团聚在晶种周围,而⑦在⑤的基础上生长,使晶体生长得更加规则和完整.所以,以洗涤干燥好的银粉作为诱导剂促进晶体以其为模板生长为特定形貌晶体的效果更好.1)方法①在室温条件下将FeSO4·7H2O溶液直接倒入含柠檬酸钠的AgNO3溶液中反应制备得到的是片状银粉.2)方法①制备得到的片状银粉为单晶体.3)以晶种为模板诱导晶体朝着特定形貌生长时,用洗涤干燥好之后的粉末作为诱导剂会比直接用溶液中的小晶体作诱导的效果更好.【相关文献】[1]彭娟,邓建国,黄奕刚.太阳能电池导电银浆的研究进展与市场现状[J].材料导报A:综述篇,2012,(26):141-144.[2]ZhaiAixia,CaiXionghui,Du Bin.ANovelWet-chemicalMethod forPreparationofSilverFlakes[J].NonferrousMet.Soc.,2014,24,1452-1457.[3]BenjaminWiley,Sun Yugang,XiaYounan.SynthesisofSilverNanostructureswithControlled Shapesand Properties [J].Acc.Chem.Res.,2007,40,1067-1076.[4]ZengJie,ZhengYiqun,MatthewRycenga,etal.ControllingtheShapesofSilverNanocrystalswithDifferentCapping Agents[J].J.Am.Chem.Soc.,2010,132,8552-8553.[5]Yu Liguo,ZhangYanhua.PreparationofNano-SilverFlakebyChem icalReductionMethod[J].RareMetalMat.Eng.,2010,39,0401-0404.[6]Du Jimin,Han Buxing,Liu Zhimin,etal.ControlSynthesisofSilverNanosheets,Chainlike Sheets,andMicrowiresviaa Simple Solvent-ThermalMethod[J].Cryst.Growth Des.,2007,7,900-904.。

电子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

电子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

m o l ・ l — J , t h e s i l v e r p o w d e r u s e d i n e l e c t r o n i c p a s t e i s mo r e s u i t a b l e f o r t h e v a r i s t o r s .
然 后 包 封 固化 ,得 到 四种 压敏 电 阻包 封 片 若 干 , 最后进行通流测试 。
Ke y wo r d s :s i l v e r p o wd e r ;e l e c t r o n i c pa s t e ;v a r i s t o r
0 引言
压 敏 电阻器 具有 大 的浪 涌 吸 收 能力 以及 较 高 的工 作 稳 定 性 ,在 电子 、 电力 领 域 得 到 了迅 速 发 展 和广 泛 应 用 ,大 通 流容 量 是 近 期 压 敏 电阻 的研
l o we r t h a n 1 . 0 mo l ‘ I - 1 。a s ma l l e r pa r t i c l e s i z e po wd e r i s go t ,a n d wh e n CAg N O3 i s 0 . 7 5 mo l ・ i — l a n d 1 . 0
过扫 描 电镜 、激 光粒 度分 析仪 分析 银粉 的形貌 和粒 度 ,并制成 浆料 用在 压敏 陶瓷上 。研 究了 Ag NO 浓度对 银粉 分 散性和 粒度 的影响 ,并 且将 银粉 制备 成 电子浆 料 ,研 究其对 压 敏陶 瓷通流 性 能 的影响 。结 果表 明,
当C Ag NO 3 低于 1 . 0 mo l ・ 1 . 1时 ,能够 获得 粒度 较小 、粒径 集 中优 良的银粉 , 而 C A g NO3 为O . 7 5 mo l ・ 1 . 1 和 1 . 0 mo l ・ 1 . 1 时 ,制 备 的银 粉用 于 电子浆料 更适 合于 压敏 电 阻器 。 关键 词 :超 细银粉 电子 浆料 中图 分类 号 :T Q0 4 压敏 电阻 文 章编号 : 1 0 0 3 . 4 8 6 2( 2 0 1 3 )0 3 . 0 0 6 1 . 0 4

电子浆料用银粉制备工艺综述

电子浆料用银粉制备工艺综述

电子浆料用银粉制备工艺综述柳忠琪;刘春松;李代颖【摘要】电子浆料用银粉在银粉的诸多应用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主要有片状银粉和球形银粉两大类.银粉的制备过程决定着其粒度、形貌等特征,本文阐述了片状银粉和球形银粉的制备工艺现状,并指明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期刊名称】《船电技术》【年(卷),期】2014(034)005【总页数】4页(P6-8,13)【关键词】银粉;制备技术;综述【作者】柳忠琪;刘春松;李代颖【作者单位】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 武汉430064;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 武汉430064;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 武汉43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4银粉可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钎料、催化剂、医药卫生、包装、木材防腐、水净化等领域。

在电子工业中,银粉是用量最大、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贵金属粉末,主要用于电子浆料。

电子浆料是由导电相粉末、粘合剂、溶剂以及助剂经一定配比调制而成的一种粘稠状浆料,是集材料、冶金、化工、电子技术于一体的电子功能材料。

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银粉作为电子浆料中的导电相起着核心作用,其形貌结构特征、粒度及分布特性、比表面积、松装密度、烧结性能、抗腐蚀性能等均会影响浆料的使用性能,而形貌结构特征和粒度特性是最关键的特性,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其它性能[1]。

因此,影响着银粉粒度、形貌的制备技术尤为重要。

片状银粉和球形银粉是目前电子浆料使用最多的两种银粉,本文综述了制备过程对两种银粉形貌结构特征、粒度及分布等方面的影响,并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般而言,银粉有两种分类方法。

其一按粒度大小,主要可分为细银粉、极细银粉、超细银粉、纳米银粉四种[2],如表1所示。

其二按形貌,主要可分为球形银粉、片状银粉,树枝状银粉等。

目前电子浆料用银粉多为超细银粉,其形貌一般为球形银粉和片状银粉。

2.1 片状银粉的制备工艺现状2.1.1 片状银粉的特性以及应用片状银粉厚度通常小于100 nm。

电子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电子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t∞ 9
t劲 8
E{强黛露廿小艇踞 n们 9
银离子浓度,%
图l银离子浓度与银粉粒径的关系
Fig l The Variation of grain size of silVer powder witll
silver ions cOncenn姐0n
2.3.3分散剂 在不使用分散剂的条件下,向含银溶液中直接加入
表面结晶成晶体,使晶体长大,生长成大的颗粒。要获
得超细银粉,只有在成核速度远远大于晶体长大速度时
才可能实现。因此,制备超细银粉的关键:一是尽量提
高银粉的成核速度;二是设法阻止银晶体的长大核聚
团。在前述试验中,还原剂、溶液银浓度、分散剂等因
素对银粉粒径均有一定影响,在这里分析讨论如下。
2.3.1还原剂的选择及加入方式
电子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工艺研究木
张健,吴 贤,张晗亮,葛 渊,李程,奚正平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多孔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超细银粉是制备厚膜电子浆料的主体原材料,
而厚膜电子浆料是制取电子元器件的基础材料,主要目
的是促使小型化和提高精度.本课题主要是超细银粉的
研制,采用化学还原法,选用水和联氨为还原剂,具有
正极反应:4A暑++4e=4Ag
爹o+=O.799
负极反应:N2H4—4e=N2+4H+ 爹。一=一0.323
整个反应:4Ag++N2H4_+4Ag+N2+4H+ 爹o+=o.799+(o.059l/4)Lga4Ag十
爹。一=一o.323一o.0591pH+(o.059l,4)LgU够N2曲
巩g,Ag=!F o++爹。一=1.1220+0.059lpH+0.0147Lg
中图分类号:TFl23.7+2

太阳能电池正极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

太阳能电池正极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

液 p H 值对 银 粉 粒度 和形 貌 影 响 , 并 将 银 粉 调 制 成 太
结构及 形貌 的 影 响 。结 果表 明 , 随 着分散 剂 用 量 的增
大, 银 粉 颗 粒 粒度 先 减 小后 趋 于稳 定 。在 溶 液 p H 值
为 4, 抗 坏血 酸 浓 度 和 硝 酸银 浓 度 分 别 为 2 . 0和 0 . 5
小, 会 降低 银浆 中的 银 含量 。 目前 主要 集 中 研究 纳 米 银粉[ 2 ] , 发现 纳米 银粉用 于太 阳能 电池浆 料 中烧 结膜
的 方 阻 通 常 比亚 微 米 或 微 米 银 粉 的要 大 。 而 我 国 太 阳
能 电池用 银浆依 靠进 口 , 成本高, 不利 于太 阳能产 品的 国产 化 , 近年来 许多 工作 者对此 进行 大量 研究 , 但 是银 粉方 面报 道较少 , 工 作进展 不太 明显 , 因此获 得微 米 或 者 亚微米 的高 分 散球 状 银 粉 , 对 于 提 高太 阳能 电池 用
将 4 . 2 5 g Ag NO。和 1 3 . 1 2 5 g抗 坏 血 酸 分 别 溶 于 5 0 mI 去 离 子水 中 , 配成 A g NO。和抗 坏 血 酸 溶 液 , 并 将 0 . 4 2 5 g的聚 乙二 醇 4 0 0 0 溶 于 Ag NO。 溶液; 用 浓硝 酸或浓 氨水 将反应 液 的 p H值调至 3 ; 然后 在磁 力搅拌 条件下 将抗 坏血 酸溶液 缓慢 滴加 到硝 酸银 的混 合 溶液 中使 之 反 应 1 0 ~2 0 ai r n左 右 。反 应 完 全 后 , 沉淀、 过 滤, 用 去离子 水 和无水 乙醇分 别各 清洗 数次 , 最 后 放人 干燥箱 中恒 温 6 O - C干燥 2 h , 过 5 0 0目筛 , 得 到银 粉 。

沉淀转化法制备超细银粉试验研究

沉淀转化法制备超细银粉试验研究

沉淀转化法制备超细银粉试验研究朱明;刘志宏;李玉虎;刘智勇;李启厚【摘要】以Ag2O为前驱体,葡萄糖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为分散剂,对沉淀转化法制备超细银粉进行了研究.试验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分散剂、葡萄糖浓度及反应温度对银粉形貌与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增加,银粉粒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偏酸性体系中银粉粒径分布较宽,而偏碱性体系中颗粒团聚明显且其粒径分布宽;以PVP为分散剂可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类球形超细银粉;提高葡萄糖浓度,银粉粒径减小;温度升高银粉粒径增大且团聚严重.在100 mL高纯水中加入8gAg2O和0.08g PVP,控制反应温度为30℃,接着并流加入0.35 mol/L葡萄糖溶液和0.18 mol/L氨水溶液,控制体系pH值为8的条件下,可制备出粒径在1 μm左右且分散良好的类球形超细银粉,其粒度可调.【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年(卷),期】2011(027)004【总页数】8页(P52-59)【关键词】银粉制备;沉淀转化法;氧化银;形貌与粒度控制【作者】朱明;刘志宏;李玉虎;刘智勇;李启厚【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I23银导电导热性高、抗氧化性强,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1]。

银粉作为厚膜电子浆料的基础材料,其制备技术一直是研究热点[2]。

银粉的形貌、粒度及其分布、分散性和表面状态等,对浆料性能具有重要影响[3,4]。

与其他厚膜银浆相比,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对银粉性能要求更高[5],用于其制备的银粉性能指标为:球形或类球形形貌、粒径(D50)1μm左右、单分散、振实密度大于5 g/cm3,结晶度高、分散性好。

导电浆料用超细银粉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导电浆料用超细银粉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导电浆料用超细银粉制备方法研究进展丁刚强; 常意川; 刘倩倩【期刊名称】《《船电技术》》【年(卷),期】2019(039)009【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导电浆料; 超细银粉; 制备方法; 还原工艺【作者】丁刚强; 常意川; 刘倩倩【作者单位】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43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32超细银粉因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较强的抗氧化性能、较好的可焊性能和较低的使用价格,被广泛地用于导电浆料、催化材料、环保材料、抗菌材料、光学材料等领域[1]。

目前,用于光伏、信息、电子等行业的导电浆料是超细银粉用量最大的领域,其主要应用于汽车后窗玻璃、显示屏、热敏器件、压敏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电极等材料中[2]。

工业生产中,根据银粉粒径的大小将银粉分为细银粉、极细银粉、超细银粉和纳米银粉四种[3]。

其中,制备平均粒径小于1 μm、导电性和分散性良好的超细球状银粉对于提高导电浆料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4]。

超细银粉的制备方法可分为物理制备方法和化学制备方法两种,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球磨法、蒸发冷凝法、激光烧蚀法、雾化法和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等,而化学制备方法则主要包括液相化学还原法、液相沉淀转化法、喷雾热分解法、电解法和超声化学法等。

1.1.1机械球磨法机械球磨法是在机械能的作用下改变银粉颗粒的大小、形貌和性能,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但难以保证银粉性能的均一性,通常用于制备片状银粉[5]。

徐茂[6]等通过表面改性、机械球磨的方法,制备得到平均粒径为1.5~2.5 μm的触摸屏浆料用球形银粉。

1.1.2蒸发冷凝法蒸发冷凝法是在N2、He等惰性气体保护下,通过等离子体、激光辐射、电子束照射等方式将银原料蒸发,形成等离子体并与惰性气体对流,骤冷凝结为超细银粉[5]。

蒸发冷凝法主要用于制备纳米级超细银粉,其优点是银粉纯度高、粒度均匀、结晶性好,而缺点则是对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工业化生产[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