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作业指导书-3847-2018

3
全国机动车检测站
检测作业指导书
编制:文件编制小组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JNJG ZD03-19(00)
公布通知
批准:技术负责人
第 B 版 第 0 次修改
共1页
关于公布检测作业指导书的通知
全国机动车检测站全体员工: 公司根据检测仪器设备的构造、原理、出厂说明书和车辆检测的要求,
制订检测仪器设备的作业指导书(即操作规程),规范车辆检测的检测目 的、判定标准、精度、安装调试、检测范围、工作原理、操作规程、注 意事项、检定与校准、维护与保养等内容。检测车间全体检测员、引车 员、营业厅人员等在车辆检测中必须严格按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 的要求进行作业。作业中如存在问题,请向公司检测车间提出。
分 发 号: JNJG ZD03(
)
受 控 号: JNJG SK (
)
编 制:
文件编制小组
审 核:
批 准:
持 有 人:
2
目
录
第一章 安检人工检验………………………………………………………………5 第二章 车速表检测…………………………………………………………………21 第三章 侧滑量测量…………………………………………………………………25 第四章 汽车轴荷及质量参数核定检测……………………………………………27 第五章 汽车制动性检测……………………………………………………………32 第六章 前照灯检测…………………………………………………………………36 第七章 喇叭声级检测………………………………………………………………39 第八章 联网系统操作规程…………………………………………………………42 第九章 引车员操作规程……………………………………………………………44 第十章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47 第十一章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操作规程…………………………………………50 第十二章 转向力∕角检测……………………………………………………………54 第十三章 制动踏板力检测……………………………………………………………57 第十四章 玻璃透光率计作业指导书…………………………………………………61 第十五章 外廓尺寸测量………………………………………………………………63 第十六章 汽油车污染物检测…………………………………………………………65 第十七章 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检测……………………………………………………88 第十八章 管理制度…………………………………………………………………110 第十九章 客车乘客通道、引道测量规程 …………………………………………122 第二十章 反光标识检测规程 ………………………………………………………125 第二十一章 行车记录仪检测规程……………………………………………………127 第二十二章 底盘间隙仪检测规程……………………………………………………129 第二十三章 电子汽车衡操作规程……………………………………………………132 第二十四章 道路运输车辆人工检验…………………………………………………134 第二十五章 动力性检测/车速表检测 ………………………………………………140 第二十六章 燃料经济性检测…………………………………………………………144 第二十七章 客车级型复核……………………………………………………………150 第二十八章 悬架特性检测……………………………………………………………153 第二十九章 道路运输车辆等级评定…………………………………………………156 第 三十 章 综检制动性能检测………………………………………………………190 第 三十一 章 外出检验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烟度检测………………………194
第8章汽车的技术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8教学提示: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参数的总和。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是指汽车技术状况与行驶里程或行驶时间的关系。
研究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目的在于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降低零件磨损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分级和评定方法。
重点内容是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原因和影响因素。
要求学生了解汽车技术状况分级与评定方法熟悉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掌握延缓汽车技术状况劣化的方法。
8.1 8.1.1 汽车技术状况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其技术状况将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外界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变坏致使汽车的动力性下降经济性变坏排气和噪声污染加剧及可靠性变坏直至最后达到使用极限。
因此必须研究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只有掌握其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合理地使用和组织汽车技术维护保持良好的汽车技术状况。
8.1.2 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汽车的运用性能是由原设计与制造工艺所确定下来的并主要取决于原车产品的制造质量。
汽车的运用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使用方便性、行驶安全性、使用可靠性、载质量、容积等。
由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其技术状况将逐渐变坏从而导致汽车的实际运用性能不断下?怠F 翟擞眯阅艿变化及评价指标见表8-1。
汽车运用性能下降将导致汽车运输生产率下降及运输成本增加所以使用技术状况不好的汽车经济效益很差。
同时技术状况不好的汽车还增加对环境的污染甚至造成事故。
表8-2为载货汽车随使用时间增加生产率和维修工作量的变化情况。
由表8-2可以看出使用了12年的汽车与新车相比其生产率下降5055而维修工作量和运输成本分别增加了150200、70100。
这是汽车技术状况变坏导致汽车的实际运用性能下降的结果。
汽车各项运用性能随使用时间里程增加而下降一般按式8-1的指数规律变化:1exp1ktkAAkt8-1式中——在用车技术性能——新车初始性能——汽车连续工作时间单位年——系数随汽车工作强度运用条件而变。
第8章汽车排放法规及测试规范

2.2
0.5
欧3 2000.01 2.3 0.20
0.15
欧4 2005.01
1.0 0.10
0.08
欧5 2009.09
1.0 0.10 0.068
0.06
欧6 2014.09
太原理工大学车机械工程学院辆工程系
15
第8章 汽车排放法规及测试规范
8.3.2 欧洲轻型汽车排放法规和测试规范 ➢ 从1992年开始实施,欧洲采用ECE15(城区)工况
+EUDC(城郊)工况试验循环,欧洲现行的轻型车排 放测试循环如图。
➢ GB 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 测量方法》规定,我国轻型汽车实施运转循环是由1 部(市区运转循环)和2部(市郊运转循环)组成。
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00kg的6座或6座以下的乘用 车
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00kg的6座或6座以下的乘用 车
最大总质量在2500kg~3500kg的7~9座乘用车以及 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商用车
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 类、M2 类、N1 类 汽车
基准质量不超过2610kg的M1 类、M2 类、N1类和 N2类汽车。
太原理工大学车机械工程学院辆工程系
19
第8章 汽车排放法规及测试规范
表8-3 欧洲乘用车排放标准(M1①类) g/km
标准 实施日期 CO HC NMHC HC+NOx NOx 柴油
欧1②
1992.07
2.72 (3.16)
0.97 (1.13)
欧2,IDI 1996.01
1.0
0.7
欧2,DI 1996.01
太原理工大学车机械工程学院辆工程系
3
汽车试验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晓美 第8章 汽车环境保护特性试验

3.自由加速不透光烟度法试验
(1)测量方法 ① 测量仪器的调整和标定
② 被检测车辆的准备
③ 检测过程
各工况下的排放限值
怠速
高怠速
CO/ % HC/ ×10-6 CO/ % HC/ ×10-6
4.5
1200
3.0
900
4.5
900
3.0
900
0.8
150
0.3
100
1.0
200
0.5
150
5.0
2000
3.5
1200
4.5
1200
3.0
900
1.5
250
0.7
200
2.双怠速测量法
(2)测量标准与结果判定 测量结果判定:
1.柴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仪器
(1)滤纸式烟度计
滤纸式烟度计是一种非直接测量仪器,通过检 测测量介质被所测烟度污染的程度大小来间接 读出烟度的大小。
1.柴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仪器
(1)滤纸式烟度计 烟度用符号SF表示,烟度的大小用FSN值表示。 滤纸染黑的程度不同,则对照射到滤纸表面光线 的反射能力不同。 烟度SF可表示为SF=10(1-Rd /Rc)。 全黑滤纸FSN值为10,全白滤纸FSN值为0。
2.双怠速测量法
(2)测量标准与结果判定 测量标准: 在用汽车双怠速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表, 而过量空气系数要求在1.00±0.03或制造厂 规定的范围内。
2.双怠速测量法
汽车检测设备概述

全部部件。
⑵上下回转机构:
①光接受箱作上下回转; ②光接受箱作左右回转。 2 立柱和底座 ①支承光接受箱; ②使光接受箱在水平方向(沿 导轨)作左右移动。 ; ③使光接受箱在垂直方向(沿 立柱)作上下移动。
显示面板
按键 光接收箱
方立柱
追光装置 圆立柱
底箱
(1)光接受箱结构 ①大透镜:对前照灯的光束进行会聚。 ②半反射镜:将会聚后的光束分成二路,一路到达光
F=a+Bv
⑵消除系统误差,改善设备或测量系统的正 确
度。 二、检定 ⑴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确定计量器具
是 否符合法定要求。 三、标定与检定区别 1、目的不同; 2、实施时间不同; ⑴标定时间
检测设备修理后; 新购设备在使用前; 固定式检验设备在移装后; 日常设备检查或者设备期间核查发现有异常时; 每次设备检定前。 ⑵检定时间 按周期进行,(每年一次); 以下特殊情况下要重新进行检定。 ①检测设备修理后; ②新购设备在使用前; ③固定式检验设备在移装后; ④日常设备检查或者设备期间核查发现有异常时。
②差动变压器式。
第二节 侧滑检验台保养 一、保养内容 1、每天
使用前清除检验台盖板、滑板上的油水、泥、砂 等杂物,检查活动滑板运动是否灵活。 2、每三月 ⑴检查联杆机构的工作状态,各接触部位不得有移 动和窜动等不良现象。 ⑵检查测量机构的杠杆及回位情况,如果杠杆动作 不够灵活,需进行清洁与润滑。 ⑶调整回位弹簧拉力。
第二章 侧滑检验台
第一节 侧滑检验台结构 一、侧滑检验台的结构 (一)双板联动侧滑检验台组成: 1 机械部分; 2 电气部分;
1 机械部分
⑴滑板;
⑵联动机构;
⑶回零
夏利2000原厂维修手册 第八章2车辆电器装置

第四节组合仪表的维修组合仪表示意图见图8-38所示,仪表对应的传感器见图8-39所示。
图8-38 组合仪表示意图图8-39 传感器(开关)示意图组合仪表连接端子如图8-40所示。
各端子所对应项目见表8-2,组合仪表电路见图8-41。
图8-40 组合仪表接头端子序号项目A 2 机油压力开关5 转向信号开关(右)6 乘客座带扣开关7 乘客安全带警告灯8 交流发电机9 仪表保险丝12 超速档解除开关13 发动机ECU15 气囊传感器总成16 IGN保险丝B 1 接地2 转向信号开关(左)3 车内灯保险丝4大灯光束开关(不带有DRL)接地(带有DRL)6 不包括驾驶员侧门控开关9 制动液液面警告灯10 接地C 9 灯控开关10 点火开关(ST端子)11 车内灯保险丝12 接地14 车速控制元件15 车速传感器(SI端子)16 驾驶员侧门控开关17 驾驶员侧座带扣开关18 燃油传感器19 ACC保险丝20 ABS ECU21 发动机和ETC-ECU22 空D 4 单程里程表开关(ODO/TRIP/RESET)5 单程里程表开关(变阻器)6 接地图8-41 组合仪表电路(1)检查组合仪表电路连接插头A、B和C到组合表上,如图8-42所示,检查各线路端子,检查结果见表8-3。
图8-42 仪表电路端子连接检查条件标准值A2-接地点火开关ON且机油液面警告灯亮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机油液面警告灯不亮电源电压A5-接地点火开关ON且转向开关关闭或左转向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右转向电源电压A6-1-接地点火开关ON且乘客座带未锁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乘员座带锁住电源电压A8-接地点火开关ON且停机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发动机运转电源电压A9-接地点火开关OFF 无电压点火开关ON 电源电压A12-接地点火开关ON且O/D开关打开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O/D开关关闭电源电压A13-接地点火开关ON且发动机停机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发动机运转电源电压A15-接地点火开关ON且SRS指示灯亮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SRS指示灯不亮电源电压A16-接地点火开关OFF 无电压点火开关ON 电源电压B1-接地常态导通B2-接地点火开关ON且转向开关关闭或右转向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左转向电源电压B4-接地点火开关OFF 无电压远光打开电源电压B6-接地点火开关ON且乘客门打开无电压B9-接地点火开关ON,手制动解除且制动液面低无电压点火开关ON,手制动解除且制动液面正常电源电压B10-接地常态导通C9-接地灯控开关OFF 无电压打开前灯或尾灯电源电压C10-接地点火开关ON 无电压点火开关在起动档电源电压C11-接地常态电源电压C12-接地常态导通C14-接地点火开关ON且慢慢移动车轮 4.5~5.5V C15-接地点火开关ON且慢慢移动车轮电源电压C16-接地点火开关ON且驾驶员侧车门打开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驾驶员侧车门关闭电源电压C18-接地点火开关ON且汽油传感器在高位0.3~0.6V 点火开关ON且汽油传感器在低位 4.9~6.9VC19-接地点火开关OFF 无电压点火开关ON 电源电压C20-接地点火开关ON且ABS失效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ABS正常电源电压C21-接地点火开关ON且发动机运转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停机电源电压C22-接地点火开关ON且水温警告灯亮无电压点火开关ON且水温警告灯不亮电源电压D1-接地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H)OFF 4.5~5.5V 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H)ON 无电压D2-接地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M)OFF 4.5~5.5V 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M)ON 无电压D3-接地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复位)OFF 4.5~5.5V 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复位)ON 无电压D4-接地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ODO/TRIP)OFF 4.5~5.5V 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ODO/TRIP)ON 无电压D5-接地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变阻器)OFF 4.5~5.5V 点火开关ON且里程开关(变阻器)ON 无电压D6-接地常态导通(2)检查车速里程表用车速里程检测仪检查里程表是否正常,并检测里程表性能是否在允许范围(表8-4)内。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课件-第八章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

(2)充电结束阶段 车辆会根据BMS是否达到充满状态或是受到充电桩
发来的“充电桩中止充电报文“来判断是否结束充电。
满足以上充电结束条件,车辆会发送“车辆中止充电报 文”,在确认充电电流小于5A后断开。充电桩在达到操 作人员设定的充电结束条件,或者收到汽车发来的“车
性负载。如果在高压电路接通过程中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高压电路在上电瞬间,由于系统电路容性负载的存在,将会对 整个高压系统电路造成上电冲击。为此,在上电过程中需要对 高压电路进行防电流瞬态冲击预充电。
电动汽车在接到有效启动的命令组合信号之后,整车管理 系统(VMS)低压上电,对高压电路系统进行高压上电前预诊 断,如果SOC达到一定值,电压正常,并且电路无绝缘和短路 等故障,接通防电流瞬态冲击预充电系统进行高压电路预充电。 如果高压电路预充电在约定的正常时间范围内完成,则系统允 许接通高压电路,否则禁止高压电路接通。
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在寒冷的冬季,用户在出门前就
可以通过手机指令实现远程的空调制冷、空调暖风和除霜功能。
(3) 远程充电控制 用户离开车辆时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桩,并不进行立即充电,
可以利用电价波谷并在家里实时查询SOC值,需要充电时通过 手机APP发送远程充电指令,进行充电操作
11. 整车CAN总线网关及网络化管理 (1)整车CAN总线
7.电动化辅助系统管理 电动化辅助系统包括电动空调、电制动、电动助力转向。
整车控制器应该根据动力电池以及低压电池状态,对 DC/DC、 电动化辅助系统进行监控。
电动车辆在正常使用中,电动空调、电制动、电动助力
转向等辅助功能是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随着环境 温度、不同路况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辅助系统的工作中 会引起不合理的应用与能量浪费,所以有效对车辆的辅助系 统进行管控可以节省部分能源。
习题册参考答案-《汽车修理与检测(第三版)习题册》-A07-0417

将环放在环槽内,围绕环槽滚动一周, 应能自由滚动,既不松动又无阻滞现 若边隙过小,可将环放在
平板上面的砂布上研磨; 象,如图 2-35 所示;也可用塞尺测其 过大,则应另选新环 间隙大小,应符合表 2-4 要求
将活塞环相切插入相应的环槽中,并将
其按入槽底,若环的外圆低于环岸,表 若背隙过小,可更换活塞
次装入。安装时应注意:分辨第一道气环,其表面常镀有光亮的硬质层;辩明安 装方向,活塞环侧有标记的一面朝上安装,非对称断面的活塞环,内圆有切槽或 倒角的一面朝上,外圆有切槽或倒角的一面朝下安装,即“内上外下”;各道活塞 环的开口端,应交错均布于活塞四周,且各环的开口(尤其是第一道气环的开口) 不要朝着活塞受侧压力的方向。
2、答: 对运用止推板定位的(如丰田 2Y、3Y,标致 505 发动机),用塞尺测量止 推板端面与凸轮轴轴颈端侧的间隙。也可在凸轮轴正确安装后,用百分表测量凸 轮轴的轴向移动幅度。当凸轮轴轴向间隙超差时,可更换止推板或减薄止推板隔 圈的厚度,加以修理。 对运用轴承定位的(如桑塔纳发动机),首先拆去筒形挺杆,然后将凸轮轴 装入轴承中,将百分表触头顶到凸轮轴轴端,推、拉凸轮轴,百分表上的摆差即 为凸轮轴的轴向间隙。桑塔纳发动机的凸轮轴轴向限位在第 1 和 5 道凸轮轴轴承 上,轴承翻边后成为止推片。若间隙超限,应更换凸轮轴轴承。
明背隙合格;也可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 环或车深环槽;过大则应
活塞环槽深和环宽,两者之差即为背隙 更换新环
值,应符合表 2-4 的要求
3、答: 首先用溶剂和刷子彻底清洗活塞,注意不要使用钢丝刷,然后用专用工具按 顺序逐个装配活塞环。 油环安装:普通油环用手直接安装;对组合式油环,先将螺旋衬环装入油环 槽,再将上、下两刮油环装入,并使两刮油环开口互成 180 气环安装:将选配好的气环,按第三、二、一道的顺序,用活塞环拆装钳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utomobile Electrics
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2.2车速表的检测方法
•Automobile Electrics
车速表的检测方法因试验台的牌号、型式而异,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操 作。这里仅介绍一般的检测方法。
1.检测前的准备 (1)试验台的准备
设置的。一般有下列三种形式: ①用试验台警报装置指示检测车速。当汽车实际车速达到某一规定值(如
40km/h)时,警报装置的警报灯发亮或蜂鸣器发响,提示驾驶员已达到检测车 速,注意观察驾驶室车速表指示值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如合格范围为40~ 48km/h)。
②将试验台指示仪表上某一合格范围涂成绿色(如车速表指示值为40km/h 时,绿色区域应为32.8~40km/h)。试验时车速表指示值达到某一检测车速 (40km/h)时,同时观察试验台速度指示仪表的指示值是否在合格的绿色区域 (32.8~40km/h)内。
车速表的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Vˊ——汽车车速表指示 值V 'V,Vkm/10h0;%V
(8-2) ——试验台速度仪表
指示值,km/h。
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2 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2.1车速表试验台
•Automobile Electrics
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2.1车速表试验台
•Automobile Electrics
(2)速度指示装置 速度指示装置是根据速度传感器传来的电信号进行工作的。根据滚筒圆周
长与转速可算出其线速度,以“km/h”为单位在速度指示仪表上显示车速。 (3)速度报警装置 速度报警装置是为在测量时,便于判明车速表误差是否在合格范围之内而
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1.2 车速表误差的形成与测量•A原uto理mobile Electrics
1.车速表误差形成的原因 汽车车速表的误差往往会随着汽车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 渐增大。造成车速表失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车速表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与轮胎的状况有关。 (1)车速表自身的原因 不论是磁电式或电子式车速表,其主轴都是由与变速器 相连的软轴驱动的。对于磁电式车速表(车速表常与里程表做 在一起,如图所示),当主轴旋转时,与主轴固定连接的永久 磁铁也一起旋转。其磁场会在铝罩上感应涡流,产生的涡流力 矩引起错罩偏转并带动游丝和指针偏转,最后达到涡流力矩与 游丝的弹性反力矩相平衡。车速越高,涡流力矩越大,指针偏 转的角度也越大。对于电子式车速表来说,主轴的转动会引起 传感器产生与主轴转速成正比的脉冲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 送到仪表引起指针偏转或给出数字指示。 当汽车长期使用后,车速表内带指针的活动转盘、带永 久磁铁的转轴以及轴承、齿轮、游丝等机械零件和磁性元件, 随着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这些零件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 要产生磨损,永磁元件可能退磁老化,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车速 表指示值误差增大。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学习目标
•Automobile Electrics
了解汽车车速表误差的形成及测量原理。 掌握汽车车速表试验台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掌握汽车车速表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
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1 概述
V 0.377 rn ik io
,km/h
实际上,由于轮胎是一个充气的弹性体,所以汽车行驶时,轮胎在受到垂
直载荷、车轮驱动力和地面阻力等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变形;另外,由于轮胎磨
损、气压不符合标准(过高或不足)等原因也会影响车轮半径的变化。因此,
即使在驱动轮转速不变(车速表的指示值也不变)的情况下,上述原因也会引
(5)用挡块抵住位于试验台滚筒之外的一对车轮,防止汽车在测试时滑出试验台。
(6)使用标准型试验台时应作如下操作:
①起动汽车,待汽车的驱动轮在滚筒上稳定后,挂入最高档,踩下加速踏板使驱动轮 平稳地加速运转。
②当汽车车速表的指示值达到规定检测车速(40km/h)时,读出试验台速度指示仪 表的指示值;或当试验台速度指示仪表的指示值达到检测车速时,读取车速表的指示值。
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2.2车速表的检测方法
•Automobile Electrics
2.检测方法
(1)接通试验台电源。
(2)升起滚筒间的举升器。
(3)将被测车输出车速信号的车轮尽可能与滚筒成垂直状态地停放在试验台上。
(4)降下滚筒间的举升器,至轮胎与举升器托板脱离为止。
试验时,将汽车驱动轮置于滚筒上,由发动机经传动系驱动车轮 旋转,车轮借助于轮胎的摩擦力带动滚筒转动。滚筒端部装有测速发 电机(即速度传感器),测速发电机的转速随滚筒转速的增高而增加, 而滚筒的转速与车速成正比,因此测速发电机发出的电压也与车速成 正比。滚筒的线速度、圆周长与转速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
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1.2 车速表误差的形成与测量•A原uto理mobile Electrics
(2)轮胎方面的原因 由车速表的工作原理可知,车速表的指示值仅仅是与车轮的转速成正比, 而汽车行驶的速度相当于驱动轮的线速度,显然线速度不仅与转动速度有关, 还与车轮的半径有关。 理论上,若驱动轮半径为r,其转速为n,则可以算出汽车行驶的线速度为
起实际车速与车速表指示值不一致的现象。
因此,为了行车安全,定期校验车速表是十分必要的。
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1.2 车速表误差的形成与测量•A原uto理mobile Electrics
2.车速表误差的测量
车速表误差的测量原理是以车速表试验台的滚筒作为连续移动的 路面,把被测车轮置于滚筒上旋转,来模拟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的实 际状态,进行车速表误差的检测,如图8.2所示。
车速表试验台有三种类型:无驱动装置的标准型,它 依靠被测车轮带动滚筒旋转;有驱动装置的驱动型,它由 电动机驱动滚筒旋转;把车速表试验台与制动试验台或底 盘测功试验台组合在一起的综合型。
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2.1车速表试验台
•Automobile Electrics
(9)升起举升器,去掉挡块,汽车驶离试验台。
华信教育资源网
(10)切断试验台电源。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2.3检测标准及检测结果分析 •Automobile Electrics
国家强制性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中规定:将被测机动车的车轮驶上车速表试验台的滚筒上使 之旋转,当该机动车速表的指示值(V1)为40km/h时,车速 表检验台速度指示仪表的指示值(V2)为32.8~40km/h范围 内为合格;或当车速表检验台速度指示仪表的指示值(V2) 为40km/h时,读取该机动车车速表的指示值(V1)为40~ 48km/h范围内为合格。
要监视行车速度,必须依靠车速表。单凭驾驶员的主观感觉或经 验是不行的。国外有人做过驾驶员的“适应性”试验,证明这种主观 估计很不可靠。尤其是在车速变化之后,主观估计的车速误差很大。 此外,当驾驶员长时间高速驾车时,也会因适应性造成感觉钝化现象, 放松警觉,也容易发生危险。
为保证行车安全,必须随时掌握准确的行车速度。因此,对车速 表进行定期检查校验,是十分必要的。
V=60Ln×10-6
(8-1)
式中:V——滚筒的线速度(km/h);L——滚筒的圆周长(mm); n——滚筒的转速(r/min)。
因车轮的线速度与滚筒的线速度相等,故上述的计算值即为汽车 的实际车速值,该值在试验时由试验台上的速度指示仪表显示。车轮 在滚筒上转动的同时,车速表的软轴也由变速器输出轴带动旋转,并 在车速表上显示车速值,即车速表指示值。将上述试验台上速度指示 仪表上显示的实际车速值与车速表上显示的车速指示值相比较,即可 得出车速表的误差。
①在滚筒静止状态检查指示仪表是否在零点位置上,若有偏差,可用零点 调整旋钮(或零点调整电位计)调整。
②检查滚筒上是否沾有油、水、泥等杂物。若有,要清除干净。 ③检查举升器动作是否自如和有无漏气部位。若有阻滞或漏气部位,应予 修理。 ④检查导线的接触情况。若有接触不良或断路,应予修理或更换。 经常使用的试验台,不一定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上述检查。 (2)被测车辆的准备 ①轮胎气压应符合汽车制造厂的规定。 ②轮胎沾有水、油等或轮胎花纹沟槽内嵌有小石子时,应清除干净。
•Automobile Electrics
汽车的行驶速度对交通安全和运输生产率影响很大。
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充分 发挥汽车的动力性,正确掌握行车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在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中,对车 速表的检测作了严格规定。
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1.1 车速表检测的意义
•Automobile Electrics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城市立体交通和 城间高速公路的建设,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提高了运输效率。 然而,车速太高,方向就难于准确控制,遇到紧急情况可能来不及采 取措施,还会增大紧急制动距离,因而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十次事 故九次快”,说明很多交通事故是车速过快、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处 理而引起的。所以在一些路况不好的路段,或在市区内,往往要限制 车速,严禁超速行驶。
③同时具备上述两种装置的警报装置。
华信教育资源网
第8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8.2.1车速表试验台
2.驱动型车速表试验台 多数汽车的车速表转速信号,取 自变速器或分动器的输出轴,但对于 后置发动机的汽车,由于驱动车速表 的软轴过长会出现传动精度和寿命等 方面的问题,所以转速信号取自前轮。 驱动型车速表试验台就是为了适应后 置发动机汽车的试验而制造的,它的 结构(如图所示)基本上与标准型车 速表试验台相同,不同的是在滚筒的 一端装有电动机,用以驱动滚筒,再 带动汽车从动轮旋转。 这种试验台在滚筒与电动机之间 装有离合器,若试验时将离合器分离, 又可作为标准型试验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