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基因的表达和常见系统的类型

合集下载

外源基因原核系统克隆表达的基本流程

外源基因原核系统克隆表达的基本流程

外源基因原核系统克隆表达的基本流程
外源基因原核系统克隆表达的基本流程如下:
1. 设计引物:根据外源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其中至少包括一个启动子和一个终止子。

2. 基因克隆:使用PCR或其他克隆技术,将外源基因与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重组质粒。

3. 转化:将重组质粒转化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如大肠杆菌。

4. 筛选:通过选择性培养基或其他筛选方法,筛选出带有重组质粒的转化菌落。

5. 培养:将筛选出的转化菌落进行扩增培养,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培养细菌。

6. 表达:在培养过程中,外源基因会被宿主细胞转录和翻译,产生目标蛋白质。

7. 提取:收集细菌培养物,利用细胞破裂或其他细胞提取方法,提取目标蛋白质。

8. 纯化:通过各种纯化技术,如柱层析、电泳等,纯化目标蛋白质。

9. 鉴定:利用各种方法,如SDS-PAGE、Western blot等,对
目标蛋白质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10. 应用:利用纯化的目标蛋白质进行后续的研究或应用,如
功能鉴定、结构分析、抗原制备等。

这是一个基本的流程,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具体情况,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步骤和操作。

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胰岛素

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胰岛素

4. 质粒的拷贝数
增加mRNA数量, 提高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速度
(1)强启动子提高转录效率;
(2)使用高拷贝表达载体。
可调控的诱导型复制子
宿主大量生长时,抑制载体质粒的复制
宿主大量生长后,诱导载体质粒复制, 增加拷贝数
第31页,共79页。
5. 宿主菌的选择 表达载体与宿主相互匹配
6. 培养条件优化
5’-UAAGGAGG-3’ > 5’-AAGGA-3’
③ SD序列后面的4个碱基
5’-AGGAGGU-3’ ????
如果是A(T),翻译效率最高; 如果是G(C),效率只有50%或25%。
第22页,共79页。
(2)起始密码AUG
AUG左侧的三个碱基也有影响 -半乳糖苷酶的mRNA中:
AUG左侧如果是UAU或CUU时,最为有 效;
(1)培养基
(2)环境因素 (3)诱导时间和剂量
第32页,共79页。
七、原核细胞表达的缺陷
1、缺乏翻译后蛋白质的加工修饰系统, 如糖基化、氨基酸修饰等。
2、原核表达外源蛋白常以包涵体形式存 在,必须经过变性、复性处理才能获 得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并且其表达量 非常低。
第33页,共79页。
七、原核细胞表达的缺陷
肠杆菌最有效的翻译终止序列。
(3)密码子的选择 ① 受体菌中共表达稀有密码子tRNA基因 ② 将稀有密码子改为偏爱密码子
第28页,共79页。
3. 提高目的产物稳定性 防止被宿主的酶降解。
(1)表达分泌蛋白
外膜 内膜
细胞质
染色体
周间质
质粒
“外排”:蛋白质从细胞质跨过内外膜到培养液中。 “分泌”:蛋白质从细胞质跨过内膜到周间质中。

基因表达系统及技术

基因表达系统及技术

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意义
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提供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基因表达系统的组成
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通过与DN结合调控 基因的转录过程
转录因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 重要因素
转录因子可以分为激活因子 和抑制因子
转录因子的种类和数量众多 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技术: CRISPR/Cs9、 TLEN、ZFN等
优势:高效、精 确、可重复性强
基因敲入技术
原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宿主细胞中实现基因表达 应用:基因治疗、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领域 技术类型:ZFN、TLEN、CRISPR等 优点:高效、精确、可重复性高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s9技术 原理:利用Cs9蛋白对DN进行切割和编辑 应用:基因治疗、基因工程、农业育种等领域 优点:高效、精确、成本低 挑战:伦理问题、安全性问题、技术难题等
基因表达系统及技术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基因表达系统概述 基因表达系统的组成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基因表达技术及应用 基因表达系统研究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基因表达系统概述
基因表达系统的定义
基因表达系统是指在生物体内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 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表达系统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是指DN被复制为 RN的过程翻译是指RN被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转录起始复合物
核心成分:RN聚合酶II、TFII、TFIIB、TFIIE、TFIIF、TFIIH 功能:启动基因转录 结构:由多个亚基组成包括核心酶、通用转录因子和特异性转录因子 作用机制:通过与DN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启动基因转录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TAC -----TTG GAC CTT AAG GAT CCA---
DNA序列
AAT CGG AAG AAT TCA GAC CTA GGT TTA GCC TTC TTA AGT CTG GCT CCA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位相载体----含有3种读码框的系列载体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优点: • 表达效率高 • 产物稳定 • 易鉴定:融合蛋白分子量大,电泳可
➢基因克隆(gene cloning)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原核基因表达 -真核基因表达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基因克 隆 Gene Cloning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概述 ➢克隆载体 ➢受体细胞 ➢体外重组的策略 ➢基因克隆工作流程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一、概述
• 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盆 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二)体外重组 连接体系的建立: • 温度:粘末端连接:12-18℃
平末端连接:室温(低于30℃) • DNA量:载体分子数/目的基因分子数
=1:1-3 • 酶量:平端连接时需加大酶量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三)转化—Cacl2法、电击法
(四)重组子的筛选及鉴定
1、筛选:平板法(抗生素、蓝白斑)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二.原核生物基因结构和表达特点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 原核生物染色体DNA是裸露的环形 DNA,其转录和翻译是偶联的连续 进行。
• 原核生物形成多顺反子mRNA: mRNA在合成过程中和多个核糖体 结合,翻译形成多条肽链。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课件
3、一般不含内含子(intron),没有转 录及翻译后加工系统

克隆表达与蛋白质纯化技术

克隆表达与蛋白质纯化技术

克隆表达与蛋白质纯化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中,克隆表达与蛋白质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生产和研究。

克隆表达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并使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出来。

蛋白质纯化则是指从克隆表达的细胞中提取和纯化目标蛋白质。

本文将介绍克隆表达与蛋白质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一、克隆表达技术克隆表达是将感兴趣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通过转染或转化的方式导入细胞中,从而使该基因在细胞内得以表达。

克隆表达技术可分为原核细胞系统和真核细胞系统两类。

1. 原核细胞系统原核细胞系统中,常用的宿主细胞包括大肠杆菌和酵母菌。

在克隆表达中,大肠杆菌是最常用的宿主细胞,其原因在于其繁殖速度快、易于培养和转化、表达效率高等优点。

酵母菌则常用于表达更复杂的蛋白质,因其能够进行糖基化等真核细胞系特有的修饰。

2. 真核细胞系统真核细胞系统中,常用的宿主细胞包括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和植物细胞等。

哺乳动物细胞系统具有许多优点,如蛋白质修饰和折叠更接近自然情况、大容量表达等,然而其表达成本较高。

昆虫细胞和植物细胞则在表达规模较大的蛋白质时较为常用。

二、蛋白质纯化技术蛋白质纯化是将表达系统中产生的混合蛋白质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离子交换色谱、亲和层析、凝胶过滤、透析等。

1. 离子交换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是根据蛋白质在离子交换柱中与其反离子交换作用力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

常用的离子交换介质有阴离子交换柱和阳离子交换柱。

对于不同电荷性质的蛋白质,可以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柱实现分离纯化。

2. 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利用相互作用力将目标蛋白质与其他组分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亲和层析方法包括金属亲和层析、抗体亲和层析等。

通过对目标蛋白质与特定亲和剂的亲和力进行结合,实现其与其他蛋白质的分离。

3. 凝胶过滤凝胶过滤是利用凝胶材料的大小选择性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将混合蛋白溶液经过凝胶柱时,大分子量的蛋白质会被阻滞在柱内,而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则可以通过柱床。

几种表达系统的比较

几种表达系统的比较

几种表达系统的比较生物技术通报・综述与专论・BIOTECHNOLOGY BULLETIN2002年第2期几种表达系统的比较吴丹仇华吉童光志(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01) 摘要: 随着蛋白质工程和DNA重组技术的发展,许多有应用潜力的蛋白分子有待开发。

不同蛋白在不同系统中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表达系统对蛋白表达水平非常关键。

对细菌、酵母、昆虫杆状病毒、哺乳动物细胞4种表达体系作一概述,并讨论各自优缺点及常见问题。

关键词: 表达系统大肠杆菌酵母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ComparisonofSeveralExpressionSystemsWuDan QiuHuaji TongGuangzhi(NationalKeyLaboratoryofVeterinaryBiotechnologynVeteriResearchInstitute ChineseAcademyofAgricultSciences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recombinant,manytypesofproteinthathavepotential valuesneedtobeproduced.expressonlevelsamongdifferentproteinex2pressio nsystems.Soit’scriticaltosystemforproteinproduction.Thisreviewwillsum2m arizetheadvantagesand,insectandmammalianexpressionsystems,andalsodis cussthesolutionstoKeywords Ecoli Yeast Insectcells Mammaliancells 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蛋白质分子的一级和二级结构,这样就可以有目的的进行改造,创建新的有价值的蛋白质分子。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采用PCR技术,对实验室提供的质粒pEGFP-N1中的目的基因进行扩增。

所得PCR产物和质粒pET-28b经过BamH I和Nde I双酶切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酶切产物的酶切情况并回收凝胶,再利用T4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起来,得到重组质粒。

将重组质粒导入克隆菌E. coli DH5a中培养扩增,提取阳性菌落质粒进行重组子鉴定,进而导入表达菌E. coLi BL-2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产生绿色荧光蛋白。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 PCR 基因克隆表达1.前言1.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当受到紫外或蓝光激发时,GFP 发射绿色荧光[1]。

1.2 GFP 的结构GFP中央是一个圆柱形水桶样结构,如图二。

长420 nm,宽240 nm,由11 个围绕中心α螺旋的反平行β折叠组成,荧光基团的形成就是从这个螺旋开始的,桶的顶部由3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底部由一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对荧光活性很重要的生色团则位于大空腔内。

发色团是由其蛋白质内部第65-67位的Ser-Tyr-GLy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

1.3 GFP的研究应用GFP可标记细胞和蛋白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GFP及其突变体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空间定位、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转基因动物]2[等方面。

基于新型功能荧光蛋白的光学分子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在活细胞乃至活体动物内研究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GFP还用于观察微生物、发育机理研究、细胞筛选、免疫学等方面。

本实验是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质粒pEGFP-N1,其结构如图三所示。

其上有所用酶的酶切位点。

基因克隆主要载体系统

基因克隆主要载体系统
(3) 具有若干限制酶切单一位点(CMS); (4) 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
低分子量的质粒易于操作,克隆外源片断后 仍能有效的转化给受体细胞,同时低分子量的质粒 对限制酶具有多重识别位点的几率也较低;较高 的拷贝数可获得大量的克隆基因
a
11
(三)质粒载体的选择记号
新陈代谢特性; 对大肠杆菌素E1的免疫性; 抗菌素抗性; 四环素抗性、氨苄青霉素抗性、 链霉素抗性、卡那霉素抗性 大多数质粒本身带有抗菌素基因; 抗菌素抗性记号便于操作、易于选择。
a
8
a
9
(一) 质粒载体
质粒载体包括以下两种: 1.克隆的质粒载体
允许外源的DNA插入,储存。主要是 DNA水平上的操作。 2.基因表达的质粒载体 允许外源DNA的插入、储存和表达。
a
10
(二) 质粒载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 具有复制起点; 自我增值的基本条件,一般具一个复制子。
(2) 具有抗菌素抗性; 理想的质粒载体具有两种抗菌素抗性基因。
具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型、 线状体型 核酸类型:最常见的是双链线性DNA、双链环形 DNA、 单链环形DNA、单链线形DNA、单链RNA。
a
17
噬菌体的溶菌生命周期
噬菌体的生命周期分为溶菌周期和溶源周期
只具有溶菌生长周期的噬菌体颗粒叫烈性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溶菌生长的基本过程: 1、吸附 吸附到位于感染细胞表面的特殊接受器上 2、注入 噬菌体DNA穿过细胞壁注入寄主细胞 3、转变 被感染的细胞成为制造噬菌体颗粒的场所 4、合成 大量合成噬菌体特有的核酸和蛋白质 5、组装 包装了DNA头部和尾部组装成噬菌体的颗粒 6、释放 合成的子代噬菌体颗粒从寄主细胞内释放出来
基因克隆主要载体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隆基因的表达和常见系 统的类型
克隆基因的表达: 指的是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表达。
外源基因 表达载体
重组载体
导入宿主细胞
提取蛋白
在宿主细胞中 表达出蛋白质
宿主细胞:
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

、 原核生物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常 见
基因表达 系统
芽孢杆菌表达系统 链霉菌表达系统



酵母表达系统

真核生物 丝状真菌表达系统
(2)SD序列与起始密码子之间的距离的影响:
SD序列与起始密码子之间的精确距离保证了mRNA 在核糖体上定位后,翻译起始密码子AUG正好处 于核糖体复合物结构中的P位,这是翻译启动的 前提条件。
在很多情况下,SD序列位于AUG之前大约7个碱基 处,在此间隔中少一个碱基或多一个碱基,均会 导致翻译起始效率不同程度的降低。
避免前期表达目的产物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减少细菌蛋白酶对目标基因产物的降解。
诱导型工作的典型例子: 乳糖操纵子模式
乳糖操纵子:乳糖启动子lac,来自大肠杆菌
用乳糖或其类似物IPTG充当诱导物,与阻遏蛋白 结合,解除抑制。
乳糖启动子Plac的可控性:
加入乳糖类似物: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作用
的 类 型
基因表达 昆虫表达系统
系统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
植物生物反应器
二、表达体系的组成: 表达载体 受体细胞
表达载体的构成
启动子 终止子 核糖体结合位点(SD序
列) 筛选标记 复制子(质粒拷贝数) 多克隆位点
启动子 操纵子 S-D序列 目的基因 终止子
1、启动子
启动子是一段提供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 的DNA序列,位于基因的上游,长度因生物 种类而异,具有如下特征:
周质内含有种类繁多的内毒素。
3、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部位
1). 细胞质中表达 表达蛋白常以包涵体(inclusion body)
形式存在。 包涵体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种不溶 性蛋白质聚集折叠而成的晶体结构物。
形成原理未知。
2). 在周质(periplasm)中表达
在这 啊!
周质:格兰氏阴性大肠 杆菌位于内膜和外膜之间 的细胞结构部分。
三、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1、大肠杆菌表达外源基因的优势: 全基因组测序,共有4405个开放型阅读框架; 基因克隆表达系统成熟、完善; 繁殖迅速、培养简单、操作方便、遗传稳定; 被FDA批准为安全的基因工程受体生物。
2、大肠杆菌表达外源基因的劣势:
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复性功能; 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修饰加工系统; 内源性蛋白酶降解空间构象不正确的异源蛋白;
tac lacP lac O S-D/ATG GST 插入位点 TGA
(1)SD序列与起始密码子之间的序列对表 达的影响:
Ⅰ、SD序列下游的碱基若为AAAA或UUUU, 翻译效率最高;
Ⅱ、碱基若为CCCC或GGGG的翻译效率则分别 是最高值的50%和25%。
Ⅲ、紧邻AUG的前三个碱基成份对翻译起始也有 影响,对于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的mRNA而言, 在这个位置上最佳的碱基组合是UAU或CUU,如 果用UUC、UCA或AGG取代之,则酶的表达水平 低20。
3、核糖体结合位点( RBS) (ribosome binding site) 也叫SD序列 :Shine-Dalgarno sequence 是mRNA上与核糖体16sRNA结合的序列
✓ 即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上游的6-8个核苷酸序列 5’ UAAGGAGG 3’,它通过识别大肠杆菌核糖体小 亚基中的16S rRNA 3’端区域3’ AUUCCUCC 5’并与 之专一性结合,将mRNA定位于核糖体上,从而启 动翻译。
序列特异性:具有保守序列筐
位置特性:位于基因的上游或基因内的前端
方性
种属特异性
如常见的启动子:
启动子
PL PrecA PtraA Ptrp Plac Ptac
-35区序列 TTGACA
TTGATA TAGACA TTGACA TTTACA TTGACA
-10区序列 GATACT
TATAAT TAATGT TTAACT TATAAT TATAAT
蛋白质从细胞质转运到周质的复 杂机理目前不完全清楚。
优点:容易被浓缩和纯化、有利于正 确折叠、被降解的少。
3). 胞外表达
使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 的外源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 培养基中。
通常用溶血素(hemolysin)基因构建分 泌性融合蛋白,或与细菌素释放蛋白 (bacteriocin release protein)共表达。
在这
结构,存于细胞质或细胞周质中,
啊!
无正确的空间构象,一般无生物
活性。
、包涵体表达形式的优点: 外源基因表达产物易于分离纯化; 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表达产物的结构稳定; 能表达对宿主有毒或有致死效应的目标蛋白。
、包涵体型蛋白表达形式的缺点:
§、包涵体用变性溶剂溶解、复性后, 不 一定能恢复生物学活性,回收的蛋白
生物活性差 ; §、复性成本较高。
2)、分泌型异源蛋白的表达
分泌异源蛋白通过运输或分泌方式定位于 细胞周质,甚至穿过外膜进入培养基中。 蛋白产物N端信号肽序列的存在是蛋白质分 泌的前提条件。
❖启动子从转录模式上分为:
组成型启动子和诱导型启动子
❖表达系统启动子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 必须是一种强启动子 能使外源基因的蛋白产量达到细胞
总蛋白的10%-30%以上。 ② 应呈现低水平的基础转录
便于表达毒性蛋白等。 ③应是可诱导型的
用温度或化学试剂诱导。
注意 了!
• 表达系统常选用 诱导型 启动子 原因?
3、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部位 由于需要穿过两层膜,大肠杆菌只
能分泌极少的蛋白质到培养基中,效果 都不太理想。
4、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形态
➢表达蛋白按溶解特性通常包括:不溶性蛋白 和可溶性蛋白两类,具体包括如下几种结构形 态:
包涵体型蛋白
融合型蛋白
分泌型蛋白
1)包涵体型蛋白:
蛋白聚集成致密无膜的裸露
色氨酸启动子Ptrp的可控性
2、终止子
启动子 操纵子 S-D序列 目的基因 终止子
❖作用:防止转录过头。
过长转录物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外源基 因的表达,其原因如下: 转录产物越长,外源基因本身的转录效率下降; 增加工程菌无谓的能量消耗; 影响重组质粒的不稳定性; 过长的转录物往往不能形成理想的二级结构, 从而大大降低基因编码产物的翻译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