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夏秋冬》导学案

合集下载

《四季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四季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四季》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四季的变化规律和特点;2. 掌握四季的交替原因和影响;3. 能够描述四季的气候特点和景观变化;4. 能够表达对四季的喜爱和感受。

导学内容:一、四季的观点及变化规律四季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循环交替。

每个季节的长度约为三个月,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造成了昼夜变化和气温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的交替。

二、四季的特点和影响1. 春季:气温逐渐回暖,植物开始发芽,大地回春,春雨润物,万物复苏。

2. 夏季:气温升高,阳光明媚,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燥热,植物发展旺盛。

3.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秋风习习,树叶变黄,天空湛蓝,秋高气爽。

4. 冬季:气温骤降,天寒地冻,雪花飘飘,冰雪覆盖大地,万物休眠。

三、四季的气候特点和景观变化1. 春季:温暖湿润,绿草如茵,百花争艳,春意盎然。

2. 夏季:炎热潮湿,阳光灿烂,绿树成荫,沐浴在夏日的阳光下。

3. 秋季:凉爽干燥,树叶变黄,金风送爽,秋天的景色宜人。

4. 冬季:寒冷干燥,雪花飘飘,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四、对四季的喜爱和感受每个季节都有它奇特的魅力,春天的清新、夏天的热情、秋天的宁静、冬天的纯净。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季节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并体会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导学问题:1. 什么是四季?四季是如何形成的?2. 四季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各个季节有哪些特点?3. 四季的气候特点和景观变化有哪些?4. 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你在这个季节里喜欢做什么?拓展练习:1. 请描述一下你家乡每个季节的景色和气候特点。

2. 你觉得四季交替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

3. 如果你可以选择一个季节永遥停留,你会选择哪个季节?为什么?导学案答案:1. 四季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循环交替。

地球公转和自转造成了昼夜变化和气温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的交替。

2. 春季气温回暖,植物开始发芽;夏季气温升高,炎热的天气;秋季气温降低,秋高气爽;冬季气温骤降,大地被冰雪覆盖。

《四季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四季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四季》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了解四季的变化规律、特点和原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季节变化的观察能力。

一、导入
1. 请同砚们看一下窗外的天气,今天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2. 请同砚们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为什么?
二、进修
1. 季节的观点:什么是季节?季节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 四季的特点:春、夏、秋、冬各有什么特点?请同砚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3. 季节变化的原因:为什么会有四季?请同砚们探讨一下季节变化的原因。

三、实践
1.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植物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变化?请同砚们做一份观察记录。

2. 制作四季的手工作品,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展现四季的特点。

四、总结
1. 请同砚们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关于四季的知识,有什么收获?
2. 你觉得四季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五、拓展
1. 请同砚们写一篇关于四季变化的作文,介绍四季的特点和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2. 了解一些不同国家的季节和气候特点,和中国的季节有什么不同?
六、作业
1. 完成四季的手工作品。

2. 完成四季的作文。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四季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季节变化的观察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感受四季的美好!。

《春夏秋冬》导学案

《春夏秋冬》导学案

《春夏秋冬》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本节课将学习关于“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知识。

季节的变化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结果,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生物活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大自然的规律,培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学习目标1. 能够流利地朗读和书写汉字“春夏秋冬”;2. 能够描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3. 能够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4. 能够提出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三、学习内容1. 季节的定义及分类;2. 春夏秋冬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3. 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影响;4.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行动方案。

四、学习方法1. 听课: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了解季节的定义、变化原因等知识点;2. 朗读:流利朗读“春夏秋冬”等汉字,熟练掌握季节的名称;3. 观察: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观,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4. 讨论:与同学讨论季节变化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五、学习活动1. 分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不同季节的特点,比较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景观。

2. 制作季节海报:利用图片、文字等元素制作关于春夏秋冬的海报,展示在教室墙上。

3. 观察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记录下观察结果。

4. 制定保护计划:根据课堂内容,小组讨论并制定一个针对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计划。

六、课后作业1. 背诵“春夏秋冬”四个汉字;2. 完成《春夏秋冬》练习册上相关练习;3. 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并写一篇短文介绍。

七、评价方式1. 记录学生朗读“春夏秋冬”汉字的流利程度;2. 班级展示的季节海报评选;3. 观察实验记录的完成情况和观察结果;4. 讨论环境保护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八、扩展阅读1. 《四季之歌》:讲述自然界四季的变化和美丽;2. 《绿色世界》:介绍环保知识,呼吁人们保护环境;3. 《昆虫世界》:探索昆虫在不同季节中的生存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关注季节的变化,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部编语文一下第1课《春夏秋冬》教案

部编语文一下第1课《春夏秋冬》教案
一、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拼音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和短语,与同位相互检查。
2.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语言完整、流畅。
3.一问一答,理解词意。
4.用这四个词语练习说句子,如:池中水草青。
5.多种方式练习朗读短语:同位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6.认识偏旁:双耳旁,雨字头 风字边。
二、指导书写
“春”“冬”“雪”“花”“入”的书写。
1.分“春”“冬”一组,“雪”“花”一组分别观察。
2.分别范写“春”“冬”和“雪”“花”,提示:“春”“冬”上放下收,上面部件的撇捺要舒展开放,下面的部件约一半收纳在撇捺里;“雪”字上下部件占位大致相等,“雨字头”稍比“彐”宽一些。“花”字上面的草字头要平扁,下面的“化”要比草字头稍宽一些。
三、认读短语,巩固识字
1.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吹”是翘舌音,“落、降、飘”都是三拼音节,要读准。
2.小结:不同之处是短语比词语多了一个字,这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
3.指导学生朗读短语,并配上相应的动作,说说这四个动作的不同之处。
4.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2.用刚才说的词语学着课文中的短语说一说,如:太阳照、小河清、大山高、田野美、鸟唱歌、蚁钻洞等,学生自由朗读。
3.课文短语连线(看课件)
通过拓展延伸,可以更加清楚的分清四季,了解四季中的万物。
板书设计:1 春夏秋冬
春风 吹
夏雨 落
秋霜 降
冬雪 飘
教学反思:
6.看图片,学生练习一问一答朗读,读好停顿。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通过观看新奇有趣的情景,可以很好的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使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四季 第一课时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四季 第一课时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四季第一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课时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解四季的变化。

通过简单的课文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和认知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初步理解四季交替的规律。

1.2 教材特点本课时内容简单易懂,符合学龄儿童的认知水平。

教材通过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四季的变化,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2.1 思维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四季的变化、掌握四季交替的基本规律,初步培养孩子们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2.2 能力目标1.学生能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了解和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2.学生能初步理解四季交替的规律;3.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制作简单的季节手抄报。

2.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四季的热爱,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学生能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了解和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2.学生能初步理解四季交替的规律;3.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制作简单的季节手抄报。

3.2 教学难点在动手操作制作季节手抄报时,需要学生能够发挥自已的创作想象力,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季节手抄报。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季节变化的视频或播放简短的《小兔子爱看图》视频,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

4.2 详细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简要讲解、课件播放、绘本讲解等方式讲解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4.3 操作制作(3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季节手抄报,并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四季特点的认识。

4.4 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四季交替的规律,并鼓励学生多去观察、思考、感受、表达。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在操作制作时制作的季节手抄报,让全班一起欣赏,给学生鼓励和肯定。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导学案第【1】篇〗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一)-1 春夏秋冬(第一课时)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一)-1 春夏秋冬(第一课时)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一)-1 春夏秋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并书写“春夏秋冬”四个字。

2.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季的特点。

3.通过学习识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和书写“春夏秋冬”四个字。

2.掌握四季的特点及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黑板、彩笔、教学PPT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好课本和笔。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挂上四季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四季的特点。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四季的顺序,引入“春夏秋冬”这四个字。

2.学习“春夏秋冬”字词(15分钟)–老师在黑板上书写“春夏秋冬”四个字,并逐个教导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

–学生跟读拼音,并试着模仿老师正确地书写“春夏秋冬”四个字。

3.学习四季的特点(2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

–学生观看介绍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季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课堂练习(15分钟)–老师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春夏秋冬”字词的书写。

–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四季的理解。

5.小结(5分钟)–老师概括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春夏秋冬”四字的重要性。

–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本上与“春夏秋冬”相关的习题。

2. 回家观察四季的变化,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和书写“春夏秋冬”四个字,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四季的变化,增进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理解。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共同进步!。

春夏秋冬教案(最新4篇)

春夏秋冬教案(最新4篇)

春夏秋冬教案(最新4篇)春夏秋冬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能够与伙伴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学习课文(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草、花、鱼、鸟?师:能不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比如什么样的草?什么颜色的花?会做什么的鱼、鸟?生: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学生齐读、分组读。

2、仔细观察,具体形容草、花、鱼、鸟。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具体来形容一下我们发现的草、花、鱼、鸟?(教师可引导:哪里的草、花怎么样;鱼和鸟在做什么?)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夏秋冬》导学案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前置作业
一、 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每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二、 查资料,一年中的春夏秋冬是如何划分的?
三、 推荐阅读语文课本第12页《祖国多么广大》。

四、 读课文。

我读了()遍课文了,我能读得()(选一选,画“"”)
正确()有节奏( )有美感( )
五、 识字。

用自己的识字方法记住的生字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作业
一、将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霜的偏旁是 ________ ,含有雨字头的字还有:雪、雷、雾、雹,它们与天气现象有关。

降的偏旁是 ________ ,双耳旁分为左耳旁和右耳旁,带有双耳旁的字有:阳、邓、队。

双 耳旁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吹 u i 牛
水池 1 飘 ie 落
• • •
三、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填序号)
秋霜 u mq 下降 i mq
• • 落—u b 叶 上游___①
• •
u
J
JI * J
iT J .dr if
'j* 丿*
A ■a*
1•落2•吹 3.降 4.飘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四、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池草水春天到春风桃花山花林夏天到夏雨青蛙鱼出青秋天到秋霜树叶鸟入红冬天到冬雪雪人
五、请用一个动词形容一下这些自然现象。

六、找出文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近义词:落一一()
反义词:绿一一()出一一(

课后作业超市(选做其中的两项)
一、我是小书法家,我会读、写词语。

春暖花开三伏盛夏秋高气爽寒冬腊月
风和日丽鹅毛大雪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入木三分
二、我是小诗人,我能背诵积累。

1.《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背诵积累描写四季的古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一唐杜牧《山行》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花》三、我是小画家,我爱描绘美丽的四季。

拿起你神奇的画笔,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吧(画一个或者多个季节都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