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

顺位
1996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1年
1
总唇裂
总唇裂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14.50) (14.07) (23.96) (28.82) (40.95)
神经管缺陷 多指(趾) 多指(趾) 多指(趾) 多指(趾) (13.60) (12.45) (14.66) (15.91) (16.73)
(数据来源: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2.围产期常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趋势
近10年来,随着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部分对干预措施敏感的致死
和严重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同时,由于医疗机构对内脏畸形等出生缺陷的
诊断能力逐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等部分出生缺陷的围产期发现率上升。
全国围产期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由1987年的第1位(27.4/万)下降到及2011年的
脑积水 (6.00)
马蹄内翻 (5.17)
6
肢体短缩 (5.21)
肢体短缩 (5.79)
肢体短缩 (5.76)
马蹄内翻 (5.08)
尿道下裂 (5.03)
7
马蹄内翻 (4.69)
马蹄内翻 (4.97)
尿道下裂 (5.24)
尿道下裂 并指(趾) (4.87) (4.88)
8
尿道下裂 (3.08)
尿道下裂 (4.07)
表1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顺位1万顺位1996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1年总唇裂1450总唇裂1407先天性心脏病2396先天性心脏病2882先天性心脏病4095神经管缺陷1360920神经管缺陷1196总唇裂1373总唇裂1317总唇裂1143脑积水650先天性心脏病1140神经管缺陷884神经管缺陷648脑积水547先天性心脏病620脑积水710脑积水752脑积水600马蹄内翻517肢体短缩521肢体短缩579肢体短缩576马蹄内翻508尿道下裂503马蹄内翻469马蹄内翻497尿道下裂524尿道下裂487尿道下裂308尿道下裂407马蹄内翻506481神经管缺陷450494肢体短缩474肢体短缩40910286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343279数据来源
中国新生儿缺陷调查:为什么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

中国新生儿缺陷调查:为什么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一个遗憾的开始很可能毁掉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新生儿的降生会给全家带来幸福和欢笑。
但是,对有些家庭来说,新生命降临的一刻却是家庭不幸的开始。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90万新生儿带有出生缺陷。
1996年到2010年,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增幅达70.9%,每一万名新生儿中就有149.9人患有先天性缺陷。
出生缺陷是造成儿童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弃婴问题的“幕后推手”。
患有严重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是家庭之痛,更是社会之痛。
出生缺陷缘何呈现高发态势?如何减少或避免新生儿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之路又在何方?本刊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出生缺陷,家庭不堪承受之重2013年3月1日,刚刚出生十余天的木木(化名)还在安徽省合肥市一家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保温箱内熟睡。
此时的木木还不知道,由于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死神的阴影时刻笼罩着她,随着她一天天长大,如果不做手术,就会出现口唇青紫、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并随时可能离开这个还没来得及多看几眼的人世。
木木的父母来自安徽舒城,几天内,这对年轻夫妇经历了从初为父母的喜悦到突闻噩耗的绝望,见到记者时,婴儿的父亲小徐就坐在重症监护室外的走廊。
他告诉记者,孩子出生后一直待在暖箱里,经历了多次病危抢救,由于新生儿没有医保,家中已经开始借债支付医药费。
“以后还得换心脏瓣膜,每做一次手术都要从鬼门关走一遭。
”话音未落,小徐已低下头,把脸深深地埋在双臂中,半天也没再说出一句话。
“这种由于先天性心脏畸形而发生青紫的孩子被叫做‘蓝婴’,由于心脏畸形导致患者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异常,不能带氧,因此会发生呼吸困难、皮肤发紫发蓝的症状,有些重症患者还可发生器官缺氧受损,智力受影响等后遗症。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梁霞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新生儿的千分之七到千分之八之间,未经治疗的孩子有13%左右在一岁以内死亡。
梁霞还告诉记者,等木木长大一点之后,还需更换心脏瓣膜,不仅手术风险高,而且还要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摘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出生缺陷是一个长期困扰着中国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报告以最新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出生缺陷的现状、原因和防治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旨在为出生缺陷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一、现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有600万婴儿出生时存在一些先天性缺陷,占总出生人数的3%左右。
在中国,每年新生儿数超过1700万,其中约有40万婴儿出生时存在先天性缺陷,占总出生人数的2.3%左右。
中国的出生缺陷比国际平均水平略低,但其巨大的人口基数仍意味着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二、原因出生缺陷的原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以下是目前公认的一些主要原因。
1. 遗传因素: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等。
2. 环境因素:包括孕期妈妈的饮食、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等;孕期感染、辐射、药物和化学品暴露等。
3. 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三、防治措施出生缺陷的防治需在多个方面进行,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
1. 健康教育:普及孕前检查的重要性,加强孕前营养和生活习惯指导。
2. 预防疾病:加强疾病预防,如寨卡病毒、德国麻疹等,做好妊娠期疾病管理和监测。
3. 改善环境:加强优生优育工作,加大对孕妇的营养补给。
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出生缺陷的风险认知,普及出生缺陷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四、建议和措施1. 鼓励孕前检查:医院应该加强孕前妈妈的检查和指导,提高妇女孕前检查的意识和频率。
2. 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缺陷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缺陷筛查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3. 加强孕期医学监测和干预:对于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糖尿病、贫血等高危妊娠妈妈进行更严格的监测和干预。
结论:中国出生缺陷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措施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健康教育、预防疾病、改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等。
同时,我们要重视从孕前开始的预防工作,加大科研和政策支持,为出生缺陷的防治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保障。
2022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防治出生缺陷(全文)

2022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曰:防治出生缺陷(全文)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健康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心。
关注生命的起点,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不仅是医务人员的使命,更需要全社会聚焦,共同参与到预防出生缺陷中来,用爱创造健康生命,为宝宝打造一个无"陷"未来。
什么是出生缺陷?《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中将〃出生缺陷淀义为对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等方面异常的一种统称,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以及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明确,〃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提升计划,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统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约40%的出生缺陷儿童会发展为终身残疾。
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25万例,围产期(孕28周~出生后7天'常见的出生缺陷类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X唇裂伴或不伴腭裂、脑积水、马蹄内翻、尿道下裂等。
出生缺陷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
1、遗传因素父母异常基因遗传或生殖细胞突变都可能引发出生缺陷。
既往有不良妊娠史的女性,包括复发性自然流产、死胎、死产、胎儿畸形、智力障碍、出生缺陷等,均与出生缺陷相关。
2、母体营养因素孕期营养失衡可导致出生缺陷风险增加并影响胎儿各器官系统发育,比如孕期叶酸缺乏是导致神经管缺陷的高危因素、孕期碘缺乏是导致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的高危因素。
3、父母的危险因素暴露(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弓形虫等病原体)、孕期疾病(如妊娠期糖尿病\不良生活行为(吸烟、酗酒、毒品等),以及不合理用药(如精神类药物、激素类、抗惊厥类物等),接触毒物(如甲醛、铅、汞、杀虫剂等)以及放射性物质等都会显著增加出生缺陷风险。
二孩时代出生缺陷成精准医疗命题

医药经济报/2016年/9月/21日/第006版智慧医疗二孩时代:出生缺陷成精准医疗命题本报记者齐欣编者按:9月12日是我国“预防出生缺陷日”。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患儿约90万例。
为了进一步了解出生缺陷防治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多种出生缺陷优先预防专家共识项目”于今年7-8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14个一二线城市推广,项目对7283名备孕女性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发现,在我国,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
出生缺陷较常见的有先天性心脏病、肢体畸形、泌尿生殖道畸形、唇裂、神经管畸形,以及染色体异常等。
专家提醒,要预防出生缺陷,孕妇这道关一定要把好。
“胎儿胎心出现了问题,花费了几万块钱,还是没办法留住孩子。
”从湖南省妇幼办完出院手续,43岁的李女士情绪很低落。
原来,为了生第2个孩子,她在两年时间内怀孕3次,但都以自然流产而告终。
来自常德的李女士已经有了一个15岁的儿子。
眼看着孩子大了,而且要住校,她和儿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于是李女士便萌生了再生一个孩子的想法。
“新生儿出生缺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轻视的重要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
出生缺陷不但是造成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也日渐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四川大学遗传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丁显平在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主办,金域检验承办的“呵护天使・让爱无缺”预防出生缺陷健康行活动上如是指出。
预防出生缺陷刻不容缓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胎儿医学中心教授方群看来,“出生缺陷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
先心病、神经管缺陷、唇腭裂、听力障碍等出生缺陷疾病呈上升态势。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显示: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为90万例,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
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5年内将有2000多万家庭备孕,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高龄孕产妇明显增多,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将增大。
预防出生缺陷专家共识-0621

孕期保健
产前筛查 • Rh因子水平 • 梅毒 • 根据家族史对出生缺陷高风险女性进行 识别 • 唐氏综合征:高龄产妇;孕妇血清筛查; 早期超声诊断 • 神经管缺陷:血清筛查 • 重大畸形: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妊娠 18周以上) • 常见隐性遗传疾病(例如地中海贫血和 镰状细胞病)携带者 产前诊断 • 超声 • 羊膜腔穿刺术 • 绒毛膜绒毛活检 治疗胎儿 • 梅毒 • 通过宫内输血治疗胎儿贫血
新生儿及儿童保健
新生儿检查 • 由专业人员进行新生儿检查是否存在出生缺陷 新生儿筛查 • 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 • 苯丙酮尿症 • 纤维囊肿 • 根据本国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筛查其它项目 药物治疗 如: • 因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和Rh因子不相配引 起的新生儿黄疸 • 治疗镰状细胞病和地中海贫血症等血液病患儿 • 治疗某些先天性代谢障碍 • 治疗纤维囊肿患儿 手术治疗 如矫正以下缺陷: • 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 • 唇腭裂 • 畸形足 • 先天性白内障 康复治疗和姑息治疗 • 酌情应用
本共识建议:
对于各种风险人群,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多元营养素均可有效预防 NTD,但对于先心病、唇腭裂等其他多种出生 缺陷的预防尚无定论,仍需进一步研究。
6
二、预防出生缺陷相关干预措施的探索
本共识建议: • 育龄女性在备孕(孕前3个月)及孕早期摄入富含叶酸的饮食的同时应补充含叶酸的多元营养素,使孕妇红细胞叶酸 水平达到足够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水平(≥ 906 nmol/L),同时预防叶酸相关出生缺陷。(I-A) • 叶酸与VB12具有协同作用,推荐每日补充叶酸的同时补充 2.9μ g 的VB1243。 (II-2A)。 • 医务工作者应向进行医疗随访或体检访视的育龄女性普及含叶酸多元营养素的益处,无论其是否在计划怀孕。(III-A); • 根据育龄女性 NTD 风险高低给予不同的含叶酸多元营养素补充方案
辛集市产前筛查数据分析(王丽)

无脑 儿
开放脊柱 裂
26 26
26
筛查流程
1.产前筛查工作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并已经取得产前筛查资质的 医疗保健机构和医务人员承担。 2.孕中期筛查应在孕15周~20+6周进行。 3.对自愿选择产前筛查的孕妇 工作流程包括: 收集病史、签署知情同意书、确定孕周、采集外周血 检测血清学指标,并计算出风险值、发出筛查报告。 对高风险孕妇应建议进行遗传咨询(精准筛查)或产前诊断。 对同意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对于已经进行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的孕妇应随访妊娠结局。 附录 1. 产前筛查诊断工作流程图,见附录A 2. 产前筛查知情同意书模板
0.3
0.88 21-三体
0.1
0.9 18-三体 OSB
0.1
1.3
0.5
1.5 线性 (21-三体)
11
确诊病例中年龄分布情况
已确诊30例病例中,分娩年龄在40岁以上3例,≥35周岁<40周岁者3例, <35周岁29例
辛集市产筛中心确诊病历年龄分布
3
2
<35周岁
≧35周岁 40岁以上
29
确诊病例妊娠结局
2016年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一览
7 6 5 4 3 2 1 0
系列1
小结
高龄是发生DS的高危因素,但高龄不是发生DS的唯一因素。
临界高风险和高风险的处臵。 无创DNA不是最后诊断。
我们的不足
随访率14.5%,只是对高风险和临界高风险的孕妇进行了随访。离
国家要求的90%有差距。 2016年 2016年高风险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界高风险无创DNA率49.9%,产前诊断率为3%, 离国家要求80%差距太大。
(整理)《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问答.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问答1. 编写发布《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妇女儿童的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妇幼卫生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出生缺陷日益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整个国家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的健康存量,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卫生部门为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效。
我们编写发布《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旨在全面反映我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状况,引导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妇女儿童健康,营造有利于出生缺陷防治的良好氛围和支持环境。
同时,也希望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特别是妇幼卫生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抓住深化医改的重大机遇,全面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什么是出生缺陷?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
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3.我国的出生缺陷发生现况和变化趋势如何?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
要了解一个国家出生缺陷发生总体状况,一般通过监测主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并结合相关调查资料来估算出生缺陷的总体发生水平。
据估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以全国年出生数1600万计算,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25万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低收入国家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2%,中等收入国家为5.57%,高收入国家为4.72%。
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病例总数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二○一二年九月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二○一二年九月
序
妇女儿童的健康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妇幼卫生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 福安康。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妇幼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 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从2005年的19.0‰和47.7/10万 下降到2011年的12.1‰和26.1/10万。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
前 言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 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 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 障碍等。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多年来,各级政府以保护妇女儿童健康 权益,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认真贯彻实施《母婴保健 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逐步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相关 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卫生部先后印发了《孕产期保健管理办法》、《产前诊断技术管 理办法》、《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和技术规范,使出生缺陷防治在 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逐步健全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妇女儿童专科 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科研院所等在内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大力推广适 宜技术,提高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在加强常规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 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患儿 治疗康复等出生缺陷防治服务。建立了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并推动省级出生缺陷监 测系统的建设。
表1 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顺位(1/万)
顺位
1996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1年
1
总唇裂
总唇裂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14.50) (14.07) (23.96) (28.82) (40.95)
2
神经管缺陷 多指(趾) 多指(趾) 多指(趾) 多指(趾) (13.60) (12.45) (14.66) (15.91) (16.73)
一、出生缺陷发生现状
(一)我国出生缺陷总体发生水平 出生缺陷病种繁多,目前已知的至少有8000-10000种。通过出生缺陷监测来了解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主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并结合相关调查资料 来估算出生缺陷的总体发生水平。据估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以全国 年出生数1600万计算,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 陷约25万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低收入国家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2%,中 等收入国家为5.57%,高收入国家为4.72%。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 的平均水平接近,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病例总数庞大。 我国于1986年建立了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监测期为孕满28周至出 生后7天,重点监测围产儿中23类常见的结构畸形、染色体异常及少部分遗传代谢性疾 病。该系统获得的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反映了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辨认的出生缺 陷的发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诊断水平、监测期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出生缺陷监 测数据表明,我国围产期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109.79/万上升到 2011年的153.23/万。 (二)主要出生缺陷病种的发生现状 1.围产期常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顺位 我国出生缺陷监测(监测期为孕满28周至出生后7天)数据表明,2000—2011年期
脑积水 (6.00)
马蹄内翻 (5.17)
6
肢体短缩 (5.21)
肢体短缩 (5.79)
肢体短缩 (5.76)
马蹄内翻 (5.08)
尿道下裂 (5.03)
7
马蹄内翻 (4.69)
马蹄内翻 (4.97)
尿道下裂 (5.24)
尿道下裂 并指(趾) (4.87) (4.88)
8
尿道下裂 (3.08)
尿道下裂 (4.07)
全面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 共同努力。我们编写发布《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旨在全面反映我国出 生缺陷防治工作状况,引导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妇女儿童健康,营造有利于 出生缺陷防治的良好氛围和支持环境。同时,也希望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特别是妇 幼卫生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抓住深化医改的重大机遇,全面 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和经济社会发展作 出更大的贡献。
3
多指(趾) 神经管缺陷 总唇裂
总唇裂
总唇裂
(9.20) (11.96) (13.73) (13.17) (11.43)
4
脑积水 先天性心脏病 神经管缺陷 神经管缺陷 脑积水 (6.50) (11.40) (8.84) (6.48) (5.47)
5
先天性心脏病 脑积水 (6.20) (7.10)
脑积水 (7.52)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估计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 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有25万例。 出生缺陷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不 但严重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家庭幸福和谐,也会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和 社会经济负担。出生缺陷已成为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不及 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出生缺陷将严重制约我国婴儿死亡率的进一步下降和人均期望 寿命的提高。
第8位,为4.50/万;2000-2011年期间,下降幅度达62.4%;其中,农村下降幅度达到
72.8%,城市下降幅度达64.5%(图1)。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
全国围产期肢体短缩畸形发生率由2000年的5.81/万降至2011年的4.09/万,下降 了29.6%,其中城市降幅达35.5%,农村降幅为27.6%(图2)。
1.围产期常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顺位 …………………………………………………………… 2 2.围产期常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趋势 …………………………………………………………… 3 3.其他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 ……………………………………………………………………… 5 (三)出生缺陷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5 1.出生缺陷逐渐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 5 2.出生缺陷是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 …………………………………………………………… 6 3.出生缺陷的疾病负担巨大 ……………………………………………………………………… 6 二、工作进展与成效 ………………………………………………………………………………………… 7 (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 7 (二)综合防治体系逐步健全 ………………………………………………………………………… 7 (三)三级预防措施不断加强 ………………………………………………………………………… 8 (四)出生缺陷防治在深化医改中得到进一步加强 ………………………………………………… 8 (五)出生缺陷监测水平不断提高 …………………………………………………………………… 9 (六)科学研究深入开展 ……………………………………………………………………………… 10 (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 10 三、出生缺陷防治策略 ……………………………………………………………………………………… 11 (一)强化政府责任 …………………………………………………………………………………… 12 (二)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 12 (三)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 …………………………………………………………………… 12 (四)加强出生缺陷监测与研究 ……………………………………………………………………… 13 结束语 ………………………………………………………………………………………………………… 13 名词解释 ……………………………………………………………………………………………………… 14 主要参考文献 ………………………………………………………………………………………………… 16
随着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的逐步降低,出生缺陷日益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 问题和社会问题。据估计,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 约90万例。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整个国家人口素质 和人力资源的健康存量,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卫生部门为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相关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逐步健全,三级防治措施深入落实,出生 缺陷患儿医疗保障更加完善。特别是2009年深化医改启动以来,国家实施了农村育龄 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3年来,农村地区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明显下 降,经济社会效益显著。2012年,又在部分地区启动了地中海贫血防治试点项目和新 生儿疾病筛查补助项目。
马蹄内翻 并指(趾) 神经管缺陷 (5.06) (4.81) (4.50)
9
并指(趾) 并指(趾) 并指(趾) 肢体短缩 (3.08) (3.95) (4.94) (4.74)
肢体短缩 (4.09)
10
小耳 (2.86)
直肠肛门闭 锁或狭窄 (3.43)
小耳 (3.60)
小耳 (3.09)小耳来自(2.79)为了推广适宜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高人群干预效果,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