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食醋(或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6食醋(或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6食醋(或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食醋(或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授课时间:2011.3.12 3.15 (1班)班级:11高应用化工1班2011.3.14 3.16 (2班)11高应用化工2班教学目的:同“一.实验目的”教学重点:预习方案的设计与书写、实验过程练习教学难点:标准化实验流程与数据处理过程教学方法:演示、讲授、实验操作内容分析:食醋的主要组分是醋酸(Ka=1.8×10-5),此外还含有少量其它有机酸,如乳酸等。

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测出酸的总含量。

食醋中醋酸含量一般为≥3.5%,浓度较大,且有一定的色泽,滴定前应稀释。

本实验是滴定分析中较为简单的实验,可以本实验为媒介,练习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并且让学生熟悉标准化实验流程。

教学内容:一.实验目的1.掌握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2.掌握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原理、方法和操作技术。

3.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标准化数据处理过程。

二.实验原理食醋的主要组分是醋酸(Ka=1.8×10-5),此外还含有少量其它有机酸,如乳酸等。

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测出酸的总含量。

实际测得的结果是食醋的总酸度。

因醋酸含量最多,故常用醋酸含量表示。

此滴定属于强酸滴定弱酸,突跃范围偏于碱性区,选酚酞做指示剂。

食醋中醋酸含量一般为≥3.5%,浓度较大,且有一定的色泽,滴定前应稀释。

本实验参照《GB 5009.41-85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见附件)设计。

三.所需仪器试剂滴定管、容量瓶、锥形瓶、移液管、洗耳球、玻璃棒、洗瓶电子天平、量筒、烧杯0.1mol/L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食醋样品、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四.实验步骤1.提问式演示讲解0.1mol/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详见实验五。

根据实验人数及每人的大约需要量来设计算所需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进而计算所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用什么称?)强调:氢氧化钠加入水中,若浓度较大时需注意散热问题。

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测定白醋中醋酸含量实验报告
随着出口市场的广泛开拓,商品质量的监管不由得受到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它的卫生安全要求也是极高的。

因此,3411实验室对市售
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开展了实验研究,具体的实验方法及报告内容如下:
实验用到的设备除实验室基本仪器外,还用到了电泳仪、能量色谱仪及pH计
等仪器设备,实验耗时为三个小时,耗费材料总费用约400元。

经电泳及能量色谱仪等先进仪器测试,样品中的醋酸(C2H4O2)含量为 6.1 %,结果令人满意。

此外,根据样品的pH值测试,其结果为3.8,表明醋酸浓度未超标。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知:所测试市售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和pH值都符合其
品质技术规格要求,因此,该种醋可以安全使用。

总之,本次3411实验室对市售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是有效的,能够为
消费者提供保障,也使食品安全得到进一步确认。

食用白醋中醋酸浓度的测定

食用白醋中醋酸浓度的测定

实验五食用白醋中醋酸浓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滴定操作技术2.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3.了解强碱滴定弱酸的反应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4.学会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醋酸为有机弱酸(Ka = 1.8×10-5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滴定突跃在碱性范围内,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以醋酸的质量浓度(g·mL-1 )表示。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5.碱式滴定管50mL6.移液管25mL7.容量瓶250mL;8.白醋(市售)9.氢氧化钠0.1mol·L-110.酚酞 2g·L-1乙醇溶液、11.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在100 ~ 125℃干燥1h后,置于干燥器内备用。

四、实验步骤1.0.1mol·L-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蒸馏水,溶解完全后加台秤上称取4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除去CO2水稀释至1L混匀,转入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待标定。

用差减法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3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每份0.4 ~0.6 g,加蒸馏水40~50mL,待试剂完全溶解后,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并保持30s不褪即为终点。

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

要求测定的相对平均偏差≤0.2%。

2.食用白醋含量的测定准确移取食用白醋25.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5mL移液管分别取3份上述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并保持30s不褪即为终点。

计算每100mL 食用白醋中含醋酸的质量。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1.0.1mol·L-1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2.食用白醋含量的测定六、注意事项1.滴定管、移液管的操作要规范2.所用蒸馏水不能含CO2七、思考题1.标定NaOH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常用的有哪几种?2.称取NaOH和KHC8H4O4各用什么天平?为什么?3.测定食用白醋含量时,为什么选用酚酞为指示剂?能否选用甲基橙或甲基红?4.强碱滴定弱酸与强碱滴定强酸相比,滴定过程中pH变化有哪些不同点?。

项目一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项目一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化工基本技能实训项目一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方案)一测定原理:食用醋中含醋酸HAc,CH3COOH,是一种弱酸,味道呈酸性,通常用作调味品。

食用醋生产:粮食淀粉->发酵->葡萄糖->乙醇->乙酸,含量通常为5%,国家标准规定:不低于3.5%(3.5/100g)贵阳生产:味纯园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钠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Ac:NaOH + CH3COOH = CH3COONa + H2O标准溶液未知的0.1 mol/L 5%(5g/100g)根据消耗的NaOH体积和浓度,计算出HAc的含量。

该测定属于酸碱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根据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出未知浓度(待测)旳酸或碱的含量。

这样的分析方法,叫做酸碱滴定分析。

所发生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NaOH标准溶液装在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HAc装在锥形瓶中。

指示剂:0.5%酚酞终点颜色:浅红色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0.1002 mol/L溶液的标定——求准确浓度的操作,如NaOH溶液的标定二仪器试剂:1仪器:50mL滴定管、250mL锥形瓶、25.00mL移液管、500mL试剂瓶2试剂:0.1mol/LNaOH标准溶液,0.5%酚酞指示剂试样:5%食用醋——样品三 测定步骤:1 配制与标定0.1mol/L NaOH 溶液 (1) 配制0.1mol/L NaOH 溶液500mL在托盘天平上称取NaOH 固体2g 于50mL 小烧杯中,加入30mL 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直到完全溶解,转移到500mL 试剂瓶中,加水稀释到500mL ,摇匀,贴上标签,写上溶液的名称和浓度及配制日期。

NaOH 的大致浓度:C NaOH =NaOHNaOHV m ⨯40=1.05.0402≈⨯ mol/L (2) 标定NaOH 溶液浓度(求准确浓度)NaOH + 邻苯二甲酸氢钾 = 邻苯二甲酸钾钠 + H 2O(99.99%以上纯物质)100% 1mol 204.2g/mol V NaOH C NaOH/1000 m邻苯二甲酸氢钾2.20410001m C V NaOHNaOH =⨯ OHN NaOHV m C a 邻苯二甲酸氢钾2.2041000⨯∙=(mol/L)在电子天平上准确称取0.5000g 邻苯二甲酸氢钾于250锥形瓶中,加入30~50mL 蒸馏水溶解,加入1~2滴0.5%酚酞试剂,用所配制的NaOH 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浅红色,并能维持30秒不褪色。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食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它不仅能为食物增添酸味,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然而,食醋的品质与其醋酸含量息息相关。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化学实验方法,准确测定食醋中的醋酸含量,为消费者提供有关食醋品质的参考。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食醋样品- 硫酸钠(Na2SO4)- 酚酞指示剂- 稀盐酸(HCl)- 碳酸钠(Na2CO3)- 硫酸(H2SO4)- 醋酸钠(CH3COONa)- 醋酸乙酯(CH3COOC2H5)- 玻璃仪器:量筒、烧杯、滴定管、试管等2. 实验方法:1) 醋酸含量的重量法测定:a) 取一定量的食醋样品,称重记录质量为m1;b) 将食醋样品倒入烧杯中,用电磁加热器加热至水分蒸发完全,得到残留物;c) 将残留物继续加热至无色无烟,冷却后称重,记录质量为m2;d) 计算醋酸含量的百分数质量分数:醋酸含量(%)=(m1-m2)/m1×100%。

2) 醋酸含量的酸碱滴定法测定:a) 取一定量的食醋样品,用稀盐酸与酚酞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记录滴定消耗的稀盐酸体积为V1;b) 同样的方法进行空白试验,记录滴定消耗的稀盐酸体积为V0;c) 计算醋酸含量的百分数质量分数:醋酸含量(%)=(V1-V0)×0.6/样品质量。

3) 醋酸含量的化学法测定:a) 取一定量的食醋样品,加入醋酸钠溶液和醋酸乙酯,用稀盐酸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消耗的稀盐酸体积为V2;b) 同样的方法进行空白试验,记录滴定消耗的稀盐酸体积为V0;c) 计算醋酸含量的百分数质量分数:醋酸含量(%)=(V2-V0)×0.6/样品质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测定了不同食醋样品的醋酸含量,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重量法测定的醋酸含量分别为3.5%、4.2%和3.8%;使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的醋酸含量分别为3.2%、4.0%和3.6%;使用化学法测定的醋酸含量分别为3.6%、4.1%和3.9%。

食醋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食醋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食醋含量测定实验报告食醋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食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之一,它具有酸味和香味,可以提升菜肴的口感。

然而,市场上的食醋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产品的醋酸含量偏低,影响了其调味效果。

因此,准确测定食醋的醋酸含量对于消费者和生产商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种简单而可靠的方法测定食醋的醋酸含量。

实验材料:1. 食醋样品2. 玻璃容器3. 红色酚酞指示剂4. 纯净水5. 50ml锥形瓶6. 10ml容量瓶7. 醋酸标准溶液实验步骤:1. 取适量食醋样品,倒入50ml锥形瓶中。

2. 加入几滴红色酚酞指示剂。

3. 在1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醋酸标准溶液。

4. 用纯净水稀释醋酸标准溶液,使其浓度与食醋样品相近。

5. 逐滴加入稀释后的醋酸标准溶液到食醋样品中,同时轻轻摇晃容器,直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6. 记录加入的醋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计算出食醋样品中醋酸的含量。

假设加入醋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加入的醋酸标准溶液浓度为C1,食醋样品的体积为V2,食醋样品中醋酸的浓度为C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可以得出以下关系式:C1V1 = C2V2通过实验数据的测定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出食醋样品中醋酸的含量。

这个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有用,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选择高质量的食醋产品。

对于生产商来说,这个结果也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控制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只能测定食醋中醋酸的含量,并不能确定其他成分的含量。

此外,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实验操作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食醋样品中醋酸的含量。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食醋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希望本实验的结果对于消费者和生产商来说都有所帮助,促进食醋市场的健康发展。

醋酸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醋酸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醋酸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测定食醋中醋酸的含量,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态度。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醋酸含量。

首先将食醋样品与酚酞指示剂一起滴入容量瓶中,然后用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显红色转为持续的粉红色,记录所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1。

然后再用几滴甲基橙指示剂调至橙黄色,继续滴定至橙黄色转为持续的橙色,记录所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2。

醋酸的含量即可通过计算得出。

实验步骤:1. 取适量食醋置于容量瓶中;2. 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显红色转为持续的粉红色,记录所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1;3. 加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橙黄色转为持续的橙色,记录所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2;4. 计算醋酸的含量。

实验数据:1. 食醋样品质量,50g。

2. V1,15.6ml。

3. V2,23.4ml。

4. 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60.05g/mol。

实验结果:醋酸的含量 = (V2 V1) C 60.05 / m。

= (23.4 15.6) 0.1 60.05 / 50。

= 0.147g/g。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所测得的食醋中醋酸的含量为0.147g/g。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需保持仪器干净,避免杂质的干扰;2. 滴定时需慢慢滴加滴定液,避免过量;3. 实验结束后,需做好实验器材的清洗和整理工作。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酸碱滴定法测定醋酸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实验操作的技能,提高了实验技能和实验态度。

同时,也加深了对化学分析方法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 醋酸含量的测定(食品专业)

实验: 醋酸含量的测定(食品专业)

实验五醋酸含量的测定(食用醋中醋酸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食用醋中醋酸含量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2. 进一步熟悉及掌握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醋酸含量。

3. 了解强碱滴定弱酸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滴定突跃及指示剂的选择二、实验原理化学分析中的酸碱滴定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作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定物质的溶液中,到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按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和化学计量关系来计算待测组分的量,这种方法快速迅速,而且操作简单,因此非常适用于一般酸碱浓度的测定。

食用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含量大约为3%~5%)和少量的其它有机弱酸等。

用NaOH作标准溶液滴定食用醋时,滴定反应为:NaOH + HAc == NaAc + H2On NaOH + H n A (有机弱酸) == Na n A + n H2O本滴定反应类型为强碱滴定弱酸,产物是弱酸强碱盐,测定结果为食用醋中醋酸的总酸度,用ρHAc (g·L-1)表示。

由于滴定突跃范围在碱性范围,故指示剂可选用酚酞、百里酚酞等,本实验选择酚酞作为滴定反应指示剂。

三、仪器与试剂50mL滴定管、250mL容量瓶、25mL移液管、锥形瓶、烧杯、胶头滴管等食用白醋、1%酚酞指示剂、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四、实验步骤(一)、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市售食用醋中醋酸含量一般在3%~5%之间,浓度较大,因此滴定时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

可用移液管准确移取食用醋25.00 mL 于25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线,摇匀。

用25 mL 移液管移取上述稀释好的食用醋试液25 mL 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定好的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根据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时消耗的体积可计算食用醋中总酸量,用ρHAc (g/100mL)表示。

平行测定三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食醋(或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授课时间:2011.3.12 3.15 (1班)班级:11高应用化工1班
2011.3.14 3.16 (2班)11高应用化工2班
教学目的:同“一.实验目的”
教学重点:预习方案的设计与书写、实验过程练习
教学难点:标准化实验流程与数据处理过程
教学方法:演示、讲授、实验操作
内容分析:
食醋的主要组分是醋酸(Ka=1.8×10-5),此外还含有少量其它有机酸,如乳酸等。

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测出酸的总含量。

食醋中醋酸含量一般为≥3.5%,浓度较大,且有一定的色泽,滴定前应稀释。

本实验是滴定分析中较为简单的实验,可以本实验为媒介,练习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并且让学生熟悉标准化实验流程。

教学内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
2.掌握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原理、方法和操作技术。

3.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标准化数据处理过程。

二.实验原理
食醋的主要组分是醋酸(Ka=1.8×10-5),此外还含有少量其它有机酸,如乳酸等。

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测出酸的总含量。

实际测得的结果是食醋的总酸度。

因醋酸含量最多,故常用醋酸含量表示。

此滴定属于强酸滴定弱酸,突跃范围偏于碱性区,选酚酞做指示剂。

食醋中醋酸含量一般为≥3.5%,浓度较大,且有一定的色泽,滴定前应稀释。

本实验参照《GB 5009.41-85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见附件)设计。

三.所需仪器试剂
滴定管、容量瓶、锥形瓶、移液管、洗耳球、玻璃棒、洗瓶电子天平、量筒、烧杯
0.1mol/L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食醋样品、基准邻苯二甲酸氢

四.实验步骤
1.提问式演示讲解
0.1mol/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详见实验五。

根据实验人数及每人的大约需要量来设计算所需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进而计算所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用什么称?)
强调:氢氧化钠加入水中,若浓度较大时需注意散热问题。

小心迸溅。

2.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用10 mL移液管吸取食醋一份,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5 mL移液管吸取上液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各加入蒸馏水25mL和酚酞指示剂2-3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在30秒内不褪为终点。

平行四次。

计算食醋的总酸量,用每100mL食醋含CH3COOH的克数表示。

五.实验数据处理
1.氢氧化钠的标定
2.食醋总酸度的测定
六.思考题(实验讨论或实验分析、实验需注意的理解的问题)
1.简述食醋的总酸量的测定基本原理。

测定食醋的总酸量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的依据是什么?能否用甲基橙或甲基红?
2.为什么稀释食醋试样时并不强调必须用新煮沸并冷却的不含CO2的蒸馏水?(合并P51 1)
3. P51 2
•2题答案
•对于强酸强碱的相互滴定,当浓度> 0.1 mol / L时,宜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以减少CO2 的影响。

•对弱酸的滴定,化学计量点在碱性范围,CO2的影响较大,宜采用同一指示剂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标定和测定。

七.实验设计的重点内容:(讲解部分)
1.需配制氢氧化钠的体积、浓度
2.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所需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3.滴定过程被滴定的食醋样品的体积
4.食醋样品是否需要稀释以及稀释的倍数。

5.滴定可行性判断
6.指示剂的选择
八.课程设计
1.学生预习教材及化验员读本相关知识,并写出可行性报告;
2.教师对报告进行评估提问指导并允许学生做预习实验以对预习方案加以完善;
3.由教师作统一指导后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
4.根据完善的方案进行实验测定过程,记录好数据,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予以指导;
5.完成实验后整理实验室、打扫卫生、检查水电开关,离开实验室;
6.对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给出评价,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室并书写实验报告;
7. 根据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作业:实验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009.41-85
Method for analysis of hygienic standard of vinegar
━━━━━━━━━━━━━━━━━━━━━━━━━━━━━━━━━━━━━━━
本标准适用于以粮食为原料酿造的食醋各项卫生指标的测定。

1感官检查
1.1 取2ml样品,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振摇,观察色泽、澄明度,不应浑浊
无沉淀。

1.2取30ml样品,于50ml烧杯中观察,应无悬浮物,无霉花浮膜,无“醋鳗”,“醋虱”。

1.3 用玻棒搅拌烧杯中样品,尝味应不涩,无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2 理化检验
2.1总酸
2.1.1 原理
食醋中主要成分是醋酸,含有少量有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酸度计测定
pH8.2终点,结果以醋酸表示。

2.1.2 试剂
0.0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2.1.3 仪器
同GB 5009.39-85《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2.2.3。

2.1.4 操作方法
吸取10.0ml样品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

吸取20.0ml,置于200ml烧杯
中,加60ml水,以下按GB 5009.39-85中2.2.4项下自"开动磁力搅拌器"起依法操作。


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2.1.5 计算
(V1-V2)×N×0.06
X1 = ─────────── × 100
V × 10/100
式中: X1──样品中总酸的含量(以醋酸计),g/100ml;
V1─—测定用样品稀释液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6─—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ml相当醋酸的克数;
V——样品体积,ml。

2.2 游离矿酸
2.2.1原理
游离矿酸(硫酸、硝酸、盐酸、硼酸等)存在时,氢离子浓度增大,可改变指示
2.2.2试剂
2.2.2.1刚果红试纸:取0.5g刚果红,溶于10ml乙醇与90ml水内,将滤纸浸透此液后阴
干,贮备用。

2.2.2.2 0.01%甲基紫溶液
2.2.3 操作方法
用刚果红试纸沾少许样品,观察其变色情况,若试纸变为蓝色至绿色表示有游离矿酸
存在。

取5ml样品,加水稀释至2%醋酸含量。

加2~3滴0.01%甲基紫溶液,溶液呈绿色至蓝
色表示有游离矿酸存在。

2.3 铅
按GB 5009.12-85《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操作。

2.4 砷
按GB 5009.11-85《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操作。

2.5黄曲霉毒素B1
按GB 5009.22-85《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操作。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食品卫生标准分委员会提出,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
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5-05-16发布1985-12-01实施
附件2
例:待标定的NaOH 吸收了 CO 2 ,用已知准确浓度的HCl 标定NaOH 的浓度:
HCl
标定
O
2H CO O H CO 2OH 22322+→++-
-H 2CO 3
+
酚酞
甲基橙
没有吸收CO 2 的滴定过程, 需 2H +
+ H
+
酚酞 pH = 9.0
HCO 3-
需 1 H +
H 2CO 3
需 2H + +
甲基橙 pH = 4.0 pK a1 = 6.38, pK a2 = 10.25 , 2H 2O
结果偏低
无影响
实验过程意外情况及存在问题记录:仪器设备使用损耗情况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