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剧本甲午中日战争【实用】

合集下载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实用课件2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实用课件2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 联军侵华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一)说“课题”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选自人教版高中历 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中第12课的内容。
(二)说“本课地位”
这两次战争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基础上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灾难, 一次是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另一次则使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损失惨重超过了历次外祸 之总和,中国被迫全方位开放,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这两次战争彻底暴露了清王朝腐朽不堪和积贫积弱。促成了 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加快了近代中国民主 革命的进程,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意义 上的民主革命出现。危机也是转机,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重 要的铺垫。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中国的 强国之梦何时才能实现呢?
巩固提高
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 张的条款是( A)
A、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2、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C)
①法国 ②俄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美国
的背景
甲 午
朝鲜东学党起义 —直接契机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

爆发: 1894.7 丰岛海战
日 战 争
战争的爆 发及经过
第一阶段(1894.7-1894.9)
经过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战争的结 果和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900、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模板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标志、两个阶段、主要战役、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将领;《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危害;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一起看看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欢迎查阅!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标志、两个阶段、主要战役、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将领;《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危害;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能力要求:(1)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异同,说明《马关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2)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情感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不仅决定了中国海军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此后近半个世纪中日关系的格局。

(2)爱国官兵的英勇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保卫祖国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近年来,中日两国的南海争端日益严重,从领土纠纷上升到了国家历史恩仇的高度,随着我们一直以来的历史学习和同学们对于本课知识课前的预习,想必大家对于中日两国从历史到现代以来的关系,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中日两国争端的起因发生在什么时候体现在什么事件上学生踊跃回答,有的学生说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有的学生说是发生在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爆发甲午中日战争。

无论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我们都要对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态度表示肯定,然后引出今天课上所讲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中日两国关系紧张化的历史渊源所在。

二、回顾甲午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现状(展示课件)1.晚清政府现状: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高中历史 4.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4.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十二页,共41页。
第十三页,共41页。
【图示解读】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制定的以侵略中 国为中心的“大陆(dàlù)政策”。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列强 要瓜分中国。 (2)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从列强侵华来看:首先,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 主。其次,列强在中国的力量对比和格局发生变化,战前主要是英法,战 后日本势力增强,后来形成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2.从中华民族的危机来看:战前列强主要侵略中国沿海和边疆地区, 战后进一步深入到内地,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kuánɡ cháo),民族危 机加剧。
第十六页,共41页。
材料三 189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tóu zī)在10 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量的顺序
矿业 水电 纺织 食品
32家 降 19家 序
16家 排 39家 列
英国 日本 德国 俄国
机器造船 7家
共计
113家 资金合计1.3亿元
第十七页,共41页。
东交民巷(dōnɡ
巨额赔款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中国人民 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 强控制
在北j京iā_o__m_ín__x_i_à_n设ɡ)立“使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
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 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
住,各国驻兵保护
中国的大本营
第八页,共41页。
内容
大沽 拆毁北京至_____的炮台,准

《戊戌变法》情景剧

《戊戌变法》情景剧

《戊戌变法》情景剧历史剧本《戊戌变法》第一幕:公车上书第一场:XXX拜师旁白: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来,中国遭到了世界列强的侵略的欺辱。

尤其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峻危机。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XXX、XXX、XXX忧国忧民的维新派人士掀起维新运动。

时间:1893年一天地点:XXX为家人物:XXX、XXX等XXX(上场):有人在家吗?XXX(正在屋中写字,听到声音忙放下笔):快请进来!XXX(拱手):在下XXX,XXX大名,XXX前来拜访,还请多原谅!XXX(起身离开书桌,拱手相迎):XXX不必客气,不知公子有何事来访?XXX:在下仰慕先生学问,特来请教。

XXX:噢!不知XXX都读过什么书呢?XXX(得意地):我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还研究过诗词格赋……XXX(打断):恕我直言,公子读的都是陈腐无用的东西!XXX(惊讶地):先生何出此言?自古以来的读书人不都是这样走的吗?XXX:那是从前。

如今XXX,四万万同胞时刻蒙受着入侵者铁蹄的血腥蹂躏。

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XXX:先生,外国有哪些变法的例子呢?请说来听听。

XXX:纵观欧美列强,都是因变法才得以强盛,就连那小小的弹丸之地日本也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强大之路;而一代古国印度因为守旧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所以我大清如要强盛,也须变法。

XXX:先生,作为一介书生,我们该怎么办呢?XXX: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读书人要想不当亡国奴,就要拿起手中的笔,上书天子。

请求变法,报效祖国,走维新图存之路。

XXX:先生所言令人感动,亦使我茅塞顿开,愿拜先生为师,学维新之学。

(跪地行礼)先生请受弟子一拜!我愿追随先生著书立说,拯救国家之危局。

第二场:公车上书旁白:1894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

XXX、XXX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一时间舆论哗然,群情激愤。

最新-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人教版 精品

最新-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人教版 精品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甲午中日战争》是人教版高级中学历史教材高一年级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的第五节。

我的说课分为四个部分。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

从列强侵华过程看,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

它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在这以后中国更加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看,它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此后,一个新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了。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学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战争的余波(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2.能力方面(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开始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战争爆发原因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结果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2).通过对战争的过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丧权辱国;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3).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4.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分析,让学生归纳战争爆发的背景。

(2).对战争的经过结合战争示意图,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3).《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结合以往所学知识,让学生前后融会贯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标落实课程标准课标细化课标分解列举1894年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列举1894年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1. 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熟记《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提高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近代前期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学会总结相关历史史实之间内在联系。

3. 激情投入,深刻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概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民斗争的主要事迹。

二、教材地位和学情分析1. 教材地位《甲午中日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这一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战争,故学好本课至关重要。

2. 学情分析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比较法。

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六、教学程序设计(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同学们,学习中国古代史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习中国近代史又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还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堂堂泱泱大国一次次地承受着西方侵略所带来的侮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竟然败给了“蕞尔小国”小日本。

这可以说是对东方大国最后一点体面的摧毁。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会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打出第1张幻灯片(一)预习案◆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1、历史背景(1)国际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在全球抢占投资场所。

公车上书剧本

公车上书剧本

公车上书剧本拟定参演;康有为梁启超翁同龢谭嗣同翁同和的学生(以下简称A)路人甲众举人翁同和家的管家旁白: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来,广大人民和各阶层进步人士群情激愤,几个爱国分子聚在一起,探讨中国的出路。

(众举人上)(人数看情况)众举人:(愤怒地)还我台湾!(退)(翁同和,A上)A :将出笼这个马关条约的最后通牒本,李鸿章自然有责任。

不过学生以为将这天大的责任,全推到李鸿章一个人身上,恐怕......不公平啊。

翁同和:你们几个都是我的亲信弟子,我今天就把话挑明,我们和李鸿章之间绝不是什么党同伐异,也不是什么权力争斗,事关国家兴亡,社稷存亡。

(提高音量,威严的)我等不挺身而出,更有谁人!更加上天赐良机,要整,就把他整垮!叫他永无翻身之日。

整垮了李鸿章,朝堂之上,我们才能说得起话啊。

皇上才能挺直腰板办事。

这样,也才能从根本上挽救国家啊!(此时手握拳,甩几下)管家:(恭敬)康有为求见。

翁同和:跟他说,不见。

(翁同和,A退,康有为上)管家:南海先生,我家老爷说啦,无论有什么折子,请通过工部转呈办理,不必直接找他。

康有为:还是烦请老人家再通报一声,我这万言书,如果没有翁师傅的转呈,是不能上大天聪的。

管家:听说举子们都在督察院那边,呈递请愿书呢。

南海先生,南海先生,您何必舍近求远呢?康有为:老人家,我这万言书,绝不仅是请愿书啊!再说这远近,恐怕没有比翁师傅上大更近的路了吧。

管家:只要能够上达,远也是近;如若不达,近也是远。

对不住了,南海先生。

(把道具万言书还给康有为)康有为:(拿过万言书,叹一口气)(管家退,梁启超,谭嗣同上)梁启超:老师,老师,可算找到您了。

康有为:你们怎么来了?谭嗣同:弟子们都快急死了,日本那边的事都核准了,举子们都去了督察院,恐怕要出事。

梁启超:弟子们都急着请老师示下,咱们该怎么干?康有为:士气可用,走!谭嗣同梁启超:(齐声)好!(康有为等下,众举人上)路人甲:(愤怒,希望有一个道具牌牌)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

高中历史必修一12课: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12课: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8、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 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未诗人丘逢甲《春 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1896年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 者为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国难当头
三 军 败 绩 , 割 地 求 和
万 寿 无 疆 , 普 天 同 庆 慈禧太后
6.19世纪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是①列强侵略 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②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造成国家财政困难④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 A、① ② ③ C、② ③ ④ B、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3、《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1901年9月奕劻与李鸿章同十一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 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 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 多吨。 然而,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对大清帝 国的战争,并使其一败涂地,迫其签订城下 之约——《马关条约》。至此,中日两国地 位天翻地覆。
八国联军在北 京朝阳门外屠杀义 和团团民
宁死不 屈的义和团 团民
八国联军德军统帅 瓦德西率军进入紫 禁城
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慈禧太后
光绪帝
• 瓦德西:“当联军前进之际,常常发现中 国军队与拳民相战之遗迹。各个城镇入口 之处,多悬已斩拳队领袖之头,以欢迎联 军”。
开放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
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中日战争(节录)
旁白: 19 世纪末,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国力大盛。

为了解决国内各种复杂的矛盾,
侵略成性的日本统治集团把魔爪伸向了他昔日的老师——中国。

发动了一场旨在侵吞土地,掠夺财富的罪恶战争⋯⋯
第一幕:求和基调
人物:李鸿章慈禧太后左宝贵叶志超等人
地点:坤宁宫西暖阁
时间: 1894 年夏
李鸿章:启禀太后,中日开战,前方战事吃紧,海军衙门上来奏折,要求增加海军军费,
以供战需。

慈禧:哦,那就拨一些过去吧。

李鸿章:是,可前一时期,各国赔款刚付清,所以国库紧张万分,海军大臣恳请⋯⋯恳请⋯⋯
(李鸿章犹犹豫豫,吞吞吐吐,面带难色)
慈禧:恳请什么呀?
李鸿章:恳请太后把办60 大寿庆典维修颐和园的费用暂时移挪一用?
慈禧:什么?(把眯着的双眼猛的睁开)要挪掉这笔银子!哼!(站起,来回渡步,后
背对李鸿章站定)我好不容易办个寿宴,现在竟打起我的主意来了!告诉他们不可能,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以后让他一辈子不高兴!(满面怒容)与日本之战,能和则和,我可不要
到时让我没了好兴致!
李鸿章:是,太后,臣一定照办!(缓缓退出)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议事厅)
李鸿章:各位将军,中日虽然交战,但是,仍然要以和为贵,国际友人正在帮我们调停,
能不战最好不战。

当前我方,应先定守局,再图进取,更何况过些时日老佛爷就要搞“万寿庆典”。

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可不要坏了她老人家的好兴致啊!
左宝贵叶志超等人:是,中堂大人!(齐声)
第二幕:平壤失守
人物:左宝贵叶志超士兵甲
地点:朝鲜平壤城
时间: 1894 年夏
(墙外枪炮声骤紧,喊杀声震天)
士兵甲:左将军,日军已分多路围我平壤城,形势危急!
左宝贵:来,随我上城墙应敌。

(急忙出营)
(城墙上死尸累累,已有多处被炮弹击中)
左宝贵:各部听令,集中火力,向日军开炮!⋯⋯啊!开炮!⋯⋯ 啊!(做痛苦状,牺牲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砖)
士兵甲:左将军,左将军⋯⋯(失声痛哭)
士兵甲:(跑向叶志超营)叶将军,左将军他⋯⋯他⋯⋯他⋯⋯他牺牲了!(痛苦流泪)叶志超:啊!看来,此城已守不住了!来啊!我们从后城门撤退!
旁白:叶志超一路狂奔,夜行500 里;一直逃到鸭绿江边,方才敢喘一口大气,无怪乎,当时老百姓传“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四脚脱如飞,还恐被捉了”。

第三幕:黄海受制
人物:丁汝昌邓世昌士兵乙李鸿章
地点:黄海海面
士兵乙:报告提督大人,我军前方遭遇日舰袭击。

丁汝昌:好,传令下去,准备迎战!
旁白:激战中,致远号被击中且已弹尽粮绝,船体发生倾斜。

士兵乙:邓大人,我们中弹了!
邓世昌:还击!狠狠的打!
士兵乙:邓大人,我们已经没有炮弹了!
邓世昌:什么!没有炮弹了?!(神情怒视着日本的吉野舰)好!那我们就与他们同归于尽!传令下去,全力加速,目标吉野舰!(双手做转盘状)
士兵乙:(眼含热泪,但神情坚毅)是!大人!
旁白:就在致远舰冲向敌舰的时候,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 240 余名士兵与舰同沉大海!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
丁汝昌:中堂大人,我军致远号和经远号都被击沉(声音低沉),但日舰队也受到重创,我请求下令北洋其余舰只一起迎敌。

李鸿章:不可!我军已是伤亡惨重,应好好休整,我命令你将北洋舰队开入威海卫,不
许出海迎敌,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丁汝昌:是(很委屈的样子,摇摇头做无可奈何状,退出)
旁白:就这样,因为李鸿章的避战自保方针,使的日本轻松获得了黄海制海权。

以至这
支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舰队在后来的威海卫之战中全军覆没!
第四幕:屈签条约
旁白:威海一战北洋海军损失殆尽,日本军队直指京津,清政府慌忙派出李鸿章以头等全权大臣的身份赴日本马关乞和。

人物:李鸿章伊藤博文
时间: 1895 年 4 月
地点;日本马关春帆楼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出示一份早已拟好的包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两,割占台湾岛等共 11 条的条款文本,示意李鸿章签字,李鸿章看后大惊失色。


李:请允许鄙人略述己见。

首先,赔款二万万两,数额过巨,实非今日我国所能承担。

能否再减轻?
伊:如既已言明,本备忘录是在尽量予以减轻而后所拟定,实无再减之余地,尚乞谅解。

今后如战争继续,赔款数额将不止于此。

李:如我方第一次复文中所详述,核计贵国开销之数,远不及二万万两。

今提出如此苛
刻条件,以我国一国之力,无论如何亦难负担如此巨款,必借洋债。

洋债为数既多,本息甚
巨,中国实无偿还此等债务之财源。

伊:鄙人不敢遽然赞同阁下之说。

贵国土地富饶,人民众多,富源广大无比。

李:即使我国富源广大,但尚未开发,毫无办法。

伊:贵国人多,超过四亿,比我国人口多出十倍,如欲开发富源,实轻而易举。

李:虽国大人多,无人杰可奈何!
伊:国步艰难之际,英雄辈出,至执掌国政者亦有之。

即可用以开源。

李:(微笑)愿向我国进建议,礼聘阁下为鄙国宰相如何?
伊:(亦微笑)鄙人一身已献给我国天皇。

如蒙陛下恩准,不拘何时,亦不拒绝为贵国
竭尽微力。

李:今日我国实困难至极,希阁下给以充份同情与体谅。

纵令现在得以订立讲和条约,
赔款金额如此巨大,将立即为世人所知晓。

外国之资本家将乘我国困难之机,贪图非常之高利,彼时,我国必将陷入更加困难之境地。

伊:关于此事,以鄙人之地位不能进行任何谈论。

李:当然。

但另方面,若订约即不可更变,否则我国将成为不履行条约之背约行为,必
将再惹贵国以背约作为再开战端之理由。

故在尚未发生此种不幸之前,不能不再乞阁下减轻所提条件。

切望阁下斟酌我国情形,再加以考虑。

伊:条约一旦缔结,贵国则不能不认真履行。

如贵国背约,我方不得已而将再次诉诸武
力,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李:正因为如此,鄙人才不得不再请求阁下采取宽大措施,使条件减至今日我国可能履行
之程度。

伊:此备忘录之条件,已充份体谅贵国情形,在可能减轻之限度内,业已减轻,因此不
能允许再减轻分毫。

时至今日,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矣!
李:贵国为战胜者,我国为战败者。

战胜者之要求,无论何等条件,败者亦必服从。


以如此苛刻条件指令我国,终非我国所能忍受。

伊:如此,即当遣兵至台湾。

我一声令下,即将有六七十艘运输船,搭乘增援之大军,
陆续开往开战之地,到时恐北京之危实也不堪设想矣!
李:台地瘴气甚大,从前日兵在台,伤亡甚多。

台民大都吸食鸦片烟,以避瘴气。

怕贵
军不能持久。

伊:但看我日后据台,必禁鸦片。

李:台民吸烟,由来久矣。

伊:鸦片未出,台湾已有居民。

倭国鸦片进口,禁令甚严,故无吸烟之人。

李: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呢?
伊:还没咽下去,饿的厉害!(李默然,遂持笔签字)
(谈判结束,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握手告别,再次请求将赔款大幅减少。

伊藤摇头)
伊:送君一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笑看李反应,李面露难色)
李:鄙人对:“天无度,地无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伊大笑,遂散。


旁白: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纷纷反对割地议和。

台湾人民高呼:“愿
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此后,台湾人民展开了英勇卓绝的反割台斗争,直至
台湾光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