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礼德的系统_功能语法简介
《系统功能语法上交》课件

跨文化交际研究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可以用于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 言现象,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差异和共性。
语言演变研究
通过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可以探究语言的发 展和演变过程,揭示语言变化的规律和机制 。
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文化差异识别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可以帮助跨文化交际者更好地识别 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现象。
系统功能语法的发展趋势
多模态研究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系统功能语法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多模态研究领域的应用,探究 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之间的关系。
语料库建设
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为系统功能语法提供更丰富、更真实的数据支 持。
跨文化比较
系统功能语法将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比较研究,探究语言的共性和差异。
语言的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 和语篇功能。
系统功能语法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 即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发挥的作用。
概念功能指语言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和 解释,人际功能指语言用于建立和维 持人际关系,语篇功能指语言用于组 织信息并表达完整的思想。
系统语法与功能语法的结合
01
系统语法关注语言结构的系统性和规则性,强调语言
中的作用和机制。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教学过程优化
教师可以使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来分析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语言的功能和结构,提高语言学 习的效果。
评估与反馈
通过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教师可 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语言水平 ,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有力的 工具,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语篇的语义结构 和功能。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摘要]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在当代语言学流派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其“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范畴,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语境在语义分析中的作用和地位。
他的有关“功能”的思想基本来源于三个方面,本文将以“功能”为视角,分析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关键词]功能语义语境在当代语言学流派中,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具有较大的影响,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
系统-功能语法是由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创立的,由“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部分构成,但并不是这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讨论了语境与语言意义或功能的关系问题。
韩礼德的“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范畴。
他的有关“功能”的思想基本来源于三个方面:布拉格学派(The Prague School)的功能语言观、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语境”理论和弗斯(J.R. Firth)的语言功能观。
本文将以“功能”为视角,分析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的来源及其发展。
一、布拉格学派的功能语言观语言的“功能”概念早就出现在捷克语和俄语的语言学中,但却是布拉格学派的学者赋予它更加全面的阐述。
该学派认为,对语言的研究应遵循说话的顺序,即“从讲话人或写作者的角度去考察语言”。
人们在说话时总是先想到要表达什么,然后才会去考虑具体应用什么语言形式,因此在研究语言时也应按照这一顺序,从语言的功能入手,然后再去研究语言的形式。
该学派对日常话语分析提出新的理论,他们认为语言是完成语言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责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因此,语言可以用语言单位在句子中所发挥的交际功能来分析。
该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Mathesius)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用功能分析法分析话语,他修改了传统语法中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的提法,提出主位(theme)、述位(rheme)两个术语。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 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为首的伦敦学派。
20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 (Saussure) 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课件

功能语法特点
语境与意义
语言变异
功能语法强调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认为语言的意义应该根据具体的语 境来理解。
功能语法认为语言在使用过程中会发 生变异,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地 区等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
语言使用者
功能语法认为语言使用者是语言的创 造者和使用者,他们的社会背景、文 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语言的使用。
系统语法的特点
系统语法的特点在于它强调语言 的功能性和系统性。
系统语法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网 络,各种语言变体在这个网络中
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
系统语法还强调语境对语言使用 的影响,认为语言使用是在特定 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决定了语
言的选择和使用。
系统语法的应用
系统语法在语言学、文学、翻 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实证研究不足
该理论缺乏足够的实证研 究支持,其有效性有待进 一步验证。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跨文化研究
探索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适用性和差异性,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语言变异研究
关注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变异和变化,丰富和发 展该理论的应用范围。
多模态研究
结合其他感官媒介,如图像、声音等,探究语言 的多元表达方式和意义。
跨学科研究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与 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 交叉研究,促进了跨学科 领域的发展。
对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的批评与反思
理论复杂性
该理论体系较为庞大和复 杂,难以理解和掌握,可 能导致应用中的偏差。
适用范围限制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主 要适用于英语等西方语言 ,对于其他语言的适用性 有待进一步探讨。
02
系统语法
系统语法的基本概念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3.1 Systemic Grammar
The central ponent of a systemic grammar is a chart of the full set of choices available in constructing a sentence, with a spec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oices.
On a very general level, there is the Axis of Choice and the Axis of Chain:
Axis of Choice
Axis of Chain
Explanations:
(1) The axis of chain deals with the surface aspects of grammar, such as sentence structures, linguistic units, and their ranks (sentence, clause, group, word, and morpheme).
Hi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has had great effect on various disciplines related to language, such as language teaching, sociolinguistics, discourse analysis, stylistics,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Language is inseparable from social activities of man. Thus, it takes actual uses of languag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opposition to Chomsky’s TG Grammar which takes the ideal speaker’s linguistic petenc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韩礼德三大纯理功能课件

评价理论主要通过词汇、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形式来表 达,可以表示对事物、行为和观点的评价和态度,如 肯定、否定、赞扬、批评等。评价理论可以分为态度 、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其中态度子系统包括情感 、判断和鉴赏等;介入子系统包括借调和否认等;级 差子系统则包括语势和强调等。评价理论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从而更好地进行 人际交流。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话语联系
话语联系是指话语中各个部分之间的 逻辑关系和语义联系。通过指示词语 的使用,可以建立更加清晰和准确的 话语联系。
信息度与焦点
信息度
信息度是指话语中信息的量和质。在 特定的语境下,信息度的高低会影响 到语言的表达效果和信息传递的效率 。
焦点
焦点是指话语中信息的重点和关注点 。通过调整焦点的位置,可以突出或 强调某些信息,使语言表达更加鲜明 和有力。
主述位结构:指的是在语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和信息流动的方向。主位是 话语的出发点,通常是句子的起始成分,而述位则是主位之后的信息,是对主位 的展开和说明。
主述位结构的分析有助于理解语篇的信息流动和组织结构,进而理解语篇的意义 和功能。
信息结构
信息结构:指的是语篇中信息的组织和安排方式。信息结构 包括信息单位、信息焦点和信息流程。信息单位是信息的基 本组成单位,信息焦点是指信息单位中的重要信息,信息流 程则是指信息在语篇中的流动方向。
它对于语言教学、翻译、跨文化交际 等领域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 值。
系统功能语法与其它语法理论的关系
系统功能语法与传统的结构主义 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等理论有所 不同,它更注重语言的功能和语
境。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