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快乐高跷教案
快乐高跷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快乐高跷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高跷的基本技巧,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2.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二、教学内容:1. 高跷的种类及基本使用方法。
2. 高跷基本的平衡、前进、后退、转弯等技巧。
3. 团队协作游戏:高跷接力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高跷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平衡能力、协调性的提高,以及团队协作的流畅性。
四、教学准备:1. 高跷若干,适用于中班幼儿的尺寸。
2. 平坦的操场或体育场地。
3. 安全防护用品,如护具、跌倒垫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心率。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高跷的种类及基本使用方法,演示基本技巧。
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高跷的平衡、前进、后退、转弯等基本动作。
3. 教师逐一纠正幼儿的动作,确保安全。
3.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高跷接力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 幼儿分组,进行比赛,教师记录比赛成绩。
3. 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4.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轻松的音乐欣赏、简单的舞蹈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教师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活动。
关注幼儿的情绪,及时调整教学节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高跷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团队协作游戏,评价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高跷表演,展示他们的技能和风采。
幼儿园中班教案《高跷》含反思[推荐五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高跷》含反思[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6cdca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0.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高跷》含反思[推荐五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高跷》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大胆运用高跷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创造力。
2.通过玩高跷,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感受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4.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1.在日常活动中练习玩高跷。
2.幼儿人手一副高跷;皮筋、凳子等场地布置。
三、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高跷操教师边喊口令,边带领幼儿做“高跷操”热身,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自由探索活动1.幼儿自由探索高跷的玩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
2.请个别幼儿示范,并鼓励其他幼儿尝试各种玩法。
(踩高跷、障碍物走、梅花桩、跳“小河”)3.重点练习踩高跷过障碍物、踩高跷跨水沟。
(三)游戏:勇敢者大闯关1.介绍游戏名称,讲解游戏规则要求。
幼儿分成四组,两组相对站立。
第一名幼儿踩着高跷从起点出发,越过障碍物(椅子),跨过“小水沟”(一定高度的皮筋),将高跷给对面的幼儿。
依次类推,最先完成任务者获胜。
2.幼儿游戏一次,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幼儿进行适当的保护。
3.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讲解后,再次游戏。
(四)结束活动。
放松运动。
整理各种材料、器械。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幼儿各方面能力都获得了有效的发展,勇敢、果断的个性品质也得到了发展,幼儿兴趣高,充分激发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分析我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要求方面,对幼儿积极鼓励方面以及安全教育方面都做得较好。
如是让幼儿自由选择难易不同的走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高跷》含反思】相关文章:1.快乐高跷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2.快乐高跷中班体育教案3.幼儿园中班《彩虹的尽头》含反思教案4.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袋鼠送报》含反思5.中班找春天教案反思6.中班社会教案反思7.中班安全教案活动反思8.认识梯形中班的教案反思9.中班爱心小屋教案与反思第二篇: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快乐高跷》及教学反思《中班健康教案《快乐高跷》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健康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健康教案《快乐高跷》含反思!活动目标:1.大胆运用高跷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高跷》含反思教案标题:高跷教学内容:体育活动-高跷教学目标:1.认识高跷并了解其基本构造和用途。
2.掌握高跷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幼儿的安全。
3.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高跷2.音乐3.幼儿体操垫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10分钟)1.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是否听说过高跷,并有一些幼儿对高跷的认识。
2.呈现一对高跷给幼儿看,并简单介绍高跷的基本构造和用途。
步骤二:观察高跷(10分钟)1.让幼儿细心观察高跷的形状、材料和装置。
2.请幼儿一起讨论高跷可以用来做什么。
步骤三:示范使用高跷(10分钟)1.教师先示范如何正确地穿好高跷,并走几步展示。
2.引导幼儿注意教师行走时的姿势和平衡。
3.让幼儿尝试自己穿好高跷,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行走。
步骤四:练习使用高跷(15分钟)1.将班级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对高跷。
2.每个小组进行练习,两个幼儿共同穿好高跷,然后一起行走。
3.提醒幼儿注意保持平衡,并鼓励他们尽量走得稳定。
步骤五:比赛使用高跷(15分钟)1.安排一个小小组比赛,每个小组派出两名代表参加。
2.设定一个目标线,要求幼儿用高跷快速走到目标线处。
3.观察并记录每个小组的时间,然后宣布胜出的小组。
步骤六:整理和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整理高跷,将其放置在指定地点。
2.回顾整节课的内容,与幼儿一起讨论完成的情况。
3.给予幼儿积极反馈,鼓励他们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延伸活动:1.让幼儿自由使用高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探索高跷的更多用途。
2.设计不同的障碍道具,让幼儿在高跷上进行攀爬或跳跃,加强协调能力和挑战性。
反思与评估:本节课主要以引入高跷并教授使用方法为主,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需要随时观察幼儿的动作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在小组练习和比赛中,教师也需确保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时刻关注自己的平衡。
通过课后的讨论和评估,可以了解幼儿对于使用高跷的掌握情况和对自己的表现评价。
幼儿园中班教案《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高跷》含反思1. 教学目标1.认识高跷。
2.能够正确穿戴高跷,并掌握正确站立和行走技巧。
3.发展运动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 教学内容和步骤2.1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高跷 2 双。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
2.2 活动展开2.2.1 导入环节1.教师向孩子们介绍高跷,并让孩子们自由观察和摸索,感受它的形态和材质。
2.教师展示高跷的正确穿戴方法,并示范站立和行走技巧。
2.2.2 实践环节1.观看演示:教师示范正确穿戴高跷,并引导孩子们观看示范。
2.练习穿戴:由教师逐一指导孩子们正确穿戴高跷。
3.初步站立:让孩子们手扶墙或教师,站在高跷上感受平衡和稳定。
4.行走训练:教师示范高跷行走的技巧,并引导孩子们自由行走,并加入简单的身体协调动作。
5.探索游戏:教师组织孩子们分组,进行高跷接力比赛,并鼓励孩子们发挥创造力,设计更多有趣的游戏。
2.2.3 结束环节1.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孩子们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学反思3.1 教学进展整节课程,孩子们积极参与,体验到了高跷的神奇魅力,并掌握了高跷的正确穿戴方法及站立和行走的技巧。
在游戏中,孩子们不断尝试,不断摸索,并运用所学技巧,完成自己的任务,充分展现了一种团队协作的精神。
3.2 不足和改进虽然大多数孩子都成功地掌握了高跷的行走技能,但仍有一些孩子在起身和行动时不够稳定,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另外,在组织游戏时,可以加入更多不同类型的游戏元素,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
3.3 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向孩子们介绍和掌握高跷的基本技能,促进了孩子们的运动发展和协调能力。
同时,在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团队合作和自主创造活动,增强了自信和自我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互动社交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快乐高跷中班体育教案

快乐高跷中班体育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高跷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基本的使用方法。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跳跃技巧。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高跷的种类:介绍传统高跷和现代高跷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2.2 高跷的使用方法:讲解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高跷,包括站立,行走,跳跃等基本技巧。
2.3 高跷游戏:介绍一些简单的高跷游戏,如“高跷接力”,“高跷跳障碍”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高跷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安全地进行高跷活动。
3.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高跷上的平衡能力,以及跳跃技巧。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讲解法:教师讲解高跷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游戏规则。
4.2 示范法:教师示范高跷的基本技巧和游戏方法。
4.3 实践法:幼儿亲身体验高跷活动,通过实践掌握技能。
4.4 游戏法:通过高跷游戏,让幼儿在玩乐中锻炼身体,提高技能。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以充分活动身体。
5.2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高跷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游戏规则。
5.3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进行高跷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4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高跷游戏,如“高跷接力”,“高跷跳障碍”等。
5.5 放松活动:带领幼儿进行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以缓解运动带来的紧张感。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高跷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合作态度。
6.2 成果评价:通过高跷游戏的成绩、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来衡量学习成果。
6.3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建设性的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高跷器材:准备足够的高跷器材,确保安全性和适用性。
7.2 教学图片和视频:收集与高跷相关的历史图片、使用方法示范视频等教学资源。
幼儿园中班体育《高跷》教案

幼儿园中班体育《高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高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知道高跷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之一。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幼儿能够熟练地操纵高跷,保持身体平衡,安全地行走。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高跷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安全地行走。
难点:保持身体平衡,熟练地操纵高跷。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高跷若干,平坦的场地,安全标志。
2. 经验准备:幼儿曾经接触过高跷,对高跷有基本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幼儿注意活动中的安全。
2. 基本技能学习:(1)教师向幼儿介绍高跷的结构和基本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正确地穿戴高跷,并展示基本的行走技巧。
(3)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穿戴高跷,并进行简单的行走练习。
3. 实践练习:(1)幼儿在平坦的场地上,自主练习高跷行走。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幼儿相互交流心得,分享各自的高跷行走经验。
4. 游戏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高跷行走比赛,设置安全标志,确保幼儿的安全。
(2)幼儿在比赛中积极进取,展示自己的高跷行走技巧。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2.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要给予个别化的指导,使他们在活动中都能得到提高。
3. 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幼儿对高跷等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4. 注重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高跷的兴趣和热情。
2. 评价幼儿在高跷行走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平衡能力、行走速度等。
3.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的表现,观察他们合作、竞争的态度和行为。
4. 综合评价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幼儿园中班体育《高跷》教案

幼儿园中班体育《高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高跷的起源和发展,知道高跷的基本玩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学会正确使用高跷。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体验高跷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高跷的起源和发展2. 高跷的基本玩法3. 高跷的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高跷的起源和发展,掌握高跷的基本玩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学会正确使用高跷。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高跷、安全垫、音乐CD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无障碍物。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知识(10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高跷的起源和发展,示范高跷的基本玩法,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尝试高跷的玩法,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高跷接力赛、高跷障碍赛等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6.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幼儿对高跷起源、发展和基本玩法的掌握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活性的表现。
3. 情感评价: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合作精神、勇敢自信的品质以及体验到的乐趣。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见证幼儿在高跷活动中的进步。
2. 组织幼儿参观高跷制作过程,让他们了解高跷的制作技艺。
3. 开展高跷创意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独特的高跷。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幼儿园中班体育《高跷》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高跷的起源和发展,知道高跷的基本玩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下肢力量。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高跷的基本玩法,培养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难点:能够在不稳定的环境中保持平衡,灵活运用下肢力量。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高跷、安全垫、音乐播放设备。
2. 场地:宽敞的户外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跃、扭动、拉伸等,提醒幼儿注意身体放松,活动关节。
2. 导入话题(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高跷的起源和发展,展示高跷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3. 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1. 教师示范高跷的基本动作,如平衡、前进、后退、转弯等。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高跷游戏,如“高跷接力”、“高跷障碍赛”等。
2. 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教师注意安全事项。
5.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3. 定期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4. 注意安全事项,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高跷基本玩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游戏环节,观察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高跷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高跷表演,让幼儿展示所学技能。
3. 开展高跷比赛,提高幼儿的竞技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健康快乐高跷教案
中班健康快乐高跷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大胆运用高跷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创造力,通过玩高跷,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健康活动课,快来看看快乐高跷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大胆运用高跷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创造力。
2.通过玩高跷,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感受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练习玩高跷。
2.幼儿人手一副高跷;皮筋、凳子等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高跷操
教师边喊口令,边带领幼儿做“高跷操”热身,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自由探索活动
1.幼儿自由探索高跷的玩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
2.请个别幼儿示范,并鼓励其他幼儿尝试各种玩法。
(踩高跷、障碍物走、梅花桩、跳“小河”)
3.重点练习踩高跷过障碍物、踩高跷跨水沟。
(三)游戏:勇敢者大闯关
1.介绍游戏名称,讲解游戏规则要求。
幼儿分成四组,两组相对站立。
第一名幼儿踩着高跷从起点出发,越过障碍物(椅子),跨过“小水沟”(一定高度的皮筋),将高跷给对面的幼儿。
依次类推,最先完成任务者获胜。
2.幼儿游戏一次,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幼儿进行适当的保护。
3.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讲解后,再次游戏。
(四)结束活动。
放松运动。
整理各种材料、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