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作文讲解ppt
作文之环境描写公开课 PPT课件(共15张)

借自然景色之美来烘托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
景物描写方法之一: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A、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 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 远处。 ----《我的叔叔于勒》
写出了一家人高兴、愉快的心情。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 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 赛岛了。 ----《我的叔叔于勒》
----《变色龙》
渲染出萧条败落的社会环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 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 上……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 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走一步,再走一步》
烘托出我的恐惧心理。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 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 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 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 走了。
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 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 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 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 《孤独之旅》
B、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 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 《孤独之旅》
一、什么是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
环 如:日月山川、风霜雨雪、花草树木等 境 描 社会环境描写 写 如:节日风俗、风土人情、街市面貌、
居室陈设等
二、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四下一片寂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 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 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 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写景作文完整(精品课件)ppt课件

2024/1/28
排比和对偶
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 法,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 奏感。
夸张和反复
适当运用夸张和反复的修 辞手法,可以突出景物的 特点和情感。
7
02
常见自然景观描写方法
2024/1/28
8
山水田园风光描绘技巧
远景勾勒
运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远处的山峦、 田野的轮廓,给读者以广阔的视野。
30
THANKS
2024/1/28
31
近景细描
动静结合
在描绘山水田园时,既要表现静态的 自然景观,也要捕捉动态的元素,如 流水、风吹麦浪等,增强画面的生动 感。
对近处的山水、田园进行细腻的描绘 ,包括色彩、光影、质感等方面,使 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2024/1/28
9
季节时令变化表现手段
色彩运用
通过色彩的冷暖、明暗来表现季 节的特点,如春天的嫩绿、夏天 的浓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灰
城乡建筑风貌展现策略
选取典型建筑
挑选代表当地特色的建筑 ,如古老的庙宇、独特的 民居等,进行深入描绘。
2024/1/28
刻画建筑细节
对建筑的外貌、结构、装 饰等细节进行精细刻画, 展现其历史韵味和地域特 色。
借助环境渲染
通过对建筑周围环境的描 绘,如街道、树木、人流 等,烘托出建筑的风貌和 特点。
2024/1/28
开头部分
引入写作对象,激发读者兴趣。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 人等。
主体部分
按照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对景物进行具体描绘。注意运用细节描写 和感官体验,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结尾部分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考,引导读者产生 共鸣。
【作文专题】记叙文考点专题训练考点六:环境描写的作用课件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1、交代故事产生的时间
作用: 2、渲染一种阴凉、萧条的氛围
3、烘托作者悲凉的心情
环境本 身作用
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一、自然环境
2、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 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 上棉袄了。------鲁迅《孔乙己》
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本身的特点与情节的关系
二、社会环境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 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 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寂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 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 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环境特点:阶级对峙、贫富悬殊;冷酷势利、世态炎凉。
作用:交代故事产生的地点和时代背景。
二、社会环境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 我也不
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最后一
课》)
作用
1、交代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普法战争年代)
——契诃夫《变色龙》
作用: ①描写了环境的冷清、经济的萧条,交代了“案子” 产生的社会背景。
②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环境与情节的关系
作用
暗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美好 生活的向往。
环境与主题的关系
二、社会环境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 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 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 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 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 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 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 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 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 喝。
专题11 环境描写(课件)-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

雪中站着爸爸,简直成了“雪人”。爸爸的衣服边边角角都
湿了,那双大手已经冻得通红。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塑料纸包
着的东西,原来是早点。我打开饭盒盖,是几个大包子,还
冒着热气呢!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爸爸又从包里掏出一件
毛衣,笑着说:“还愣着干嘛?来来,快把衣服穿上,别感
冒了。再把早点吃了,别饿着肚子。”
• 爸爸急忙把衣服给我穿上了。我一抬头,看见爸爸那白 色的发丝,心里不禁酸酸的。爸爸拍着我的肩膀说:“快去 上课吧!”他背上包,向雪中走去。看着他的背影,我很感 动,想到早上还跟爸爸赌气,我真是太可笑了。
•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文章的气氛。
•
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
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
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鲁迅的《故乡》)
明地写出了人物心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 4、梦幻式描写,反映人物的期待。
•
在文章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以虚衬实”的写法,就是用虚幻
的景物来衬出现实社会,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感受或期待。
•
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文中三次出现描写梨花的句子,开
头和结尾都是实写,中间写梦境中的梨花是虚写:“梦中恍惚在那
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 (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 【分析】这段对小茅屋的环境描写,表现出小屋主人的热情周到,为他人
着想的美好品质。
• 4、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六年级下作文指导:环境描写在作文结尾段的运用 全国通用 PPT

8. 乡土社会维持秩序是礼,而非法, 亦非人 ,礼是 传统, 可以有 效地应 付其中 的生活 问题。
•
9. 文章在叙事抒情间穿插的议论警句 频出, 有对生 死的理 解,有 对人生 的领悟 ,这些 议论增 添了文 章的理 性之美 ,使之 更显厚 重。
•
10. 外婆带给我的种种“安静感”虽然内 涵不尽 相同, 但主要 是外婆 人格所 起的作 用,引 我思索 与成长 ,让我 更为勇 敢。
结尾——人景相融
蓝天上,云朵在飘;庭院里, 花朵在笑。一个女孩用着不熟练的 手法轻轻柔柔地替母亲梳着头发, 母亲的秀发耀着春日的暖阳,随风微 微波动……
小结:
万变不离其宗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 多次提 出想接 老两口 过去一 块生活 ,这是 倒叙手 法,这 种写作 技巧的 运用, 避免了 平铺直 叙。
•
5. 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是不同 时期的 重要作 家倾其 心力与 才力创 作出来 的时代 精品
•
6. 经过不同时期淘洗的经典之作是重 要的时 代精品 ,不同 时期的 作家倾 尽了心 力与才 力
•
7. 作家在不同时期倾其心力与才力创 作出来 的经典 之作, 经过时 间淘洗 后成了 重要的 精品
•
宇,我的心也变得纯洁,明净。
抒情
2.象征暗示
《茵草坪上的故事》的结尾: 一场雨之后那一片茵草地更绿了,那一
株株的绿草一下子似乎长了一大截,让这片 小小的草地变成了一张厚厚的绒毯,我感到, 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小草草,而是自己无法阻止 的思思念念。 《关心》的结尾:
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 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 雨依然飘洒,不过,雨雨丝丝却成了母母亲亲的的牵牵挂挂, 丝丝缕缕叮嘱着我。
初中作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PPT课件

情 的赠赐。我焦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
节
突然,一阵凄凉的哭声传入我的耳朵。“谁?这么晚
了,他为啥哭?”我循着声音寻找,原来是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看见我,揪着我的裤管:“我迷路了,送我回
家,好吗?”我本能地应了一声,就想抱起他走。突然,
我触到了一束熟悉的目光。咦,这不是王医生的儿子吗?
相同的心情看到的不同的景物也不 会改变原来的心情(反衬)
反衬烘托法
所写景物与人物心情相反。如用 艳阳明月、鸟语花香等来做背景,来 反衬人的悲伤痛苦;用阴云密布、凄 风苦雨等来做背景,来反衬人的愉悦—王夫之
春光明媚:愉快心境vs失落心境
• 阳光暖洋洋地照在大地的脸上,使人陶醉。春天 的太阳像个温暖的火炉子,照在绿色的大地上, 金光粼粼。春天的白云也格外多姿,像个奔腾的 小马,像翻滚的浪花,又像那春姑娘白净的 脸……。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 使你感到心旷神怡。
顿时,我心里轰起一腔怒火,王医生的影子又浮现在脑海。
就是他,为了小小的一笔医药费而拒不为我妈治病!
• “走吧!现在的世道还会有多少人情?”我心里想着,脚 下迈开了步子。这时,一声更凄厉的声音恨恨地剐了我一 刀
• 难道真的丢下他不管?夜深了,难道就让他留在孤寂的野
外,他不怕黑暗吗?他能抵抗动物侵害吗?……我打了个冷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心情不同看到相同的景物写出来 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正衬)
正衬烘托法: 所写景物与人物心情相符合。如
写欢乐的事情,常用艳阳明月、鸟语 花香等来做背景,使人感到愉快;写 忧愁的事情,就用阴云密布、凄风苦 雨等来做背景,使人觉得悲哀。
可谓“涉乐则花明柳媚,言哀必 草木含愁。”
作文训练之环境描写(共19张PPT)

老人浑浊的目光望向孩子,吃力的挤出一个笑容,说:“我一 百岁了。”“哇”孩子惊叹,我也跟着咏叹,一百岁!在我的 印象中,这是一个稀有的岁数,而这个年纪,不正应该在家安 享天伦之乐吗,老奶奶还在卖红糖,她的儿女不担心吗?一个 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妈妈,我要买红糖嘛,”小男孩的母 亲走了过来,从老奶奶身后的房子中也走出一个女人,小男孩 的母亲问:“你是老人的女儿吗?”“不是,我也是卖东西的, 来帮她。”女人羞涩的笑笑,天边的夕阳映红了她的脸。不知 怎么,我脑海中就冒出这样一句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头万木春。”商人与商人之间居然没有你争我斗,尔虞我诈, 云南,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
空气中弥漫着春天来临的气息,轻轻一闻,满腔的绿意沁人心脾,绿 色的小虫在草丛间躲猫猫,翩然的蝴蝶在炫耀着彩色的新衣,连鸟 儿似乎也在为我高兴,合着蟋蟀小队的小提琴,唱起了欢快的歌声 练习1:找到这段文字中的意象,把它写下来
拟人化
方法二:把意象拟人化,用上“疲惫、穿上披上、悲伤、无情”这些 词,用意象来传情
孩子的母亲也愣了一下,之后,毫不犹豫地掏出二百元钱,递给 了孩子,那孩子也像他的母亲那样,毫不犹豫地把它递给了老奶 奶,那两百元钱,镀上了太阳光的金色,洒上了母子两的光芒, 小男孩抓起一包糖,飞快地跟着母亲跑了,“还没找钱呢,”中 年女人急得大喊,老人也颤颤巍巍地举起双手,像是要招呼两人 回来,他们四个人,为景区添上了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例文5 (考试成绩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很生气)炽热的太阳发着刺眼 且毒辣辣的白光,树上的蝉儿烦躁地声嘶力竭地鸣叫着,就像是 在催命,小草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立在路边,大树也绿得格外 耀眼,弄得我心烦意乱。几只麻雀正叽叽喳喳地叫着,那声音跟 鸦没什么两样,又像是在嘲笑我的无能 练习5:通过一段环境描写来抒发自己悲伤的情感
作文辅导环境描写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 秋天旳校园充斥诗情画意。…… • 秋天旳校园让人伤感。……
佳作欣赏
• 秋天旳校园充斥诗情画意。树叶变黄了,也变得 调皮了,时不时从树下读书旳同学脸庞飘过,甚 至还有几片停在同学旳头发上,让人忍俊不禁。 树叶儿好像有意要与树下扫地旳同学嬉戏,刚刚 将地扫完,不一会儿又落满了树叶,它可真调皮 呀!我爱校园秋色。
树梢婉转地唱。鸟语花香,风光无限好!
烟雨蒙蒙,炊烟缕缕。山镇被春雨笼罩着,
山也朦胧,花也俊俏,如诗如画,若虚若
实,让人如痴如醉。
喧宾夺主
记叙文中景物描写成功旳原则:
1.目旳明确(如抒发情感)。 2.详略得当,起到辅助旳作用。 3.描写真实,抓住景物旳特点。 4.描写详细、生动。
练习:“校园秋色” • 反应两种心情:1、喜悦 2、伤感 • 字数:不少于100字。 • 要求:用比喻、拟人、联想、想象、色彩
采地低垂着。 失去水分
没有一丝凉风
赏析:这一处环境描写利用了__拟__人_____旳修辞
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_天__气__闷__热__,__没__有__一__丝__凉__风__,__树__木__被__晒__蔫__旳画面 ,将景物赋予了人__旳__感__觉_____,使文章情景交融, 生动地交代了_炎__热__旳__天__气__背__景__,____________烘 托出_人__们__烦__闷__旳__心__情_________。
让环境描写成为作文旳亮点
思维训练
“一位消瘦旳少年倚着河堤旳栏杆,不 时旳发出一声声悲叹,他漫无目旳地望着远 方……”
少年看到了什么风景呢?请你发挥想象, 根据少年当初旳心情,把少年看到旳景 色用几句话描写出来。一分钟思索时间。
赏析环境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描写作文讲解ppt1、描述自然景物自然景物包括日月星辰、雨雪风霜、春夏秋冬、山川花鸟等。
描述自然景物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选“景”与抒情。
写景不能像拍照那样,镜头对准什么地方,就把那里,就把那里的什么东西都拍摄下来。
这就需要选择。
选择,要抓住特色。
写绘景为主的记叙文,还应该注意思想感情的表达。
一般说,写景,往往为了借景抒情,或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或是赞颂大自然的奇观……总之,不能这写景而写景。
只有做到情景交融,文章才能扣人心弦。
(2)要注意符合客观事实。
自然界中的景物,往往既和时令相关,又和地域相关。
一年四季,一日之内,时间不同,景色就不一样;天南地北,山川田野,地方不同,景色也不会一样。
即使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有时由于自然现象的互相影响,景物也会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写景,要符合当时当地的真实情况。
有一个小朋友写了一篇描写夜景的文章,用上了“月圆如镜,繁星满天”这样的语句。
其实,这是不符实际情况的,因为自然现象中,“月一明”了,“星”自然就“稀”了。
写景不真实,不仅会闹笑话,还会使人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产生怀疑。
要想把景物写得真实可信,平时就要留心观察,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笑话。
(3)写好静态和动态,展开丰富的联想。
自然界的景物有静有动,在绘景时如能动静结合文章效果就更佳,感染力就更强。
2、描述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就是对人物活动或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状态的描写。
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
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陈设,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
记叙社会环境,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把最能反映时代或场所特点的东西,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写出来。
(2)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写。
(3)要作必要的说明和介绍,从而使读者了解人物生活或事件产生的背景,了解事件的作用。
3、记叙游览经过。
记叙游览经过,就是写游记。
游记是把记叙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的记叙文。
写好游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住特点,精选材料。
涉足名胜古迹,往往步移景换,目不暇接,风光人情,处处诱人。
如果写作时不分主次,不加选择地逐一罗列,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平平淡淡,如同一本流水帐。
所以落笔之前,务必把观赏来的景物来一番比较和鉴别,去粗取精,辨明主次,确定需要重点写的有关景物。
一般来说,可以着重记叙那些特色鲜明的景物,写自己印象特别深刻感受特别强烈的景物,在记叙描述中,要尽力表现出事物的特点来。
(2)要把游踪写清楚。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
游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
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
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
(3)要结合历史文物或遗迹展开联想。
4、描述可爱家乡,可以描述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土特产品,甚至一草一木。
环境描写,指与人物发生直接联系的那些外界条仵的描写,它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一个人物活动的典型,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来揭示其内心世界,有的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如:①时候既然是深冬时节,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瑟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例① 描绘了严冬的时令、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空、萧瑟的原野等自然景物,生动地勾画出旧中国农村破败的景象,为后面的人物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烘托出了“我”此时沉重、悲凉的心境。
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起烘托作用。
如《七根火柴》第二、第三自然段的自然描写,二段作客观描写,三段通过卢进勇的观察和感受来写,突击了草地的气侯变化异常、暴雨时作、遍地潮湿的特点,因此,就有力地揭示了卢进勇苦恼、着急的盼火的内心活动,烘托了火柴的无比珍贵。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②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从西北的海滨扫着昌潍平原,遮天盖地卷了过来。
雷在低低的云层中间轰响着,震得人耳嗡嗡地响。
闪电,时而用它那耀眼的蓝光,划破了黑沉沉的天空,照出了在暴风雨中狂乱摇摆着的田禾,一条条金线似的鞭打着大地的雨点和那在大雨中吃力地迈着脚步的人影。
一刹那间,电光消失了,天地又合成了一体,一切又被无边无际的黑暗吞没了。
对面不见人影,四周又听不到别的响声,只有震耳的雷声的大雨滂沱的嘈音。
……例② 绘声绘色地描绘了雷电交加、狂风大作、大雨滂沱、天气黑暗的恶劣环境,由于天黑迷失方向又遭遇敌人;河水暴涨、小船被冲走,小陈一家掩护武工队过河、结果英勇献身。
这自然景物描写,不仅烘托了人物的精神境界,而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处所、氛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写。
社会环境是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依据。
如:③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
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
国家运送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飞驰而过。
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空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例③ 给我们描绘的是六十年代初期自然灾害给兰考人民带来了不幸的特定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焦裕禄决定带领兰考人民进行抗洪抗灾自救工作。
)这有力地烘托出了主要人物要战胜灾害的意志、气魄。
④那人点一点头,眼睛仍然瞪着;也低声吃吃的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呢?”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是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
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例④ 描写的是革命者献给革命烈士夏瑜坟顶上的花环,夏四奶奶和华大妈却不明白夏瑜坟顶花环的来意。
这段社会环境的描写,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战争脱离群众,没宣传、教育群众、造成群众不明白、不理解革命意义的深刻教训。
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社会环境的描写,都要为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揭示文章主题思想服务,不能为与景而与景,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冬天之美(这个在高中课本里就有)乔治·桑【法国】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
我无法理解富翁们的情趣,他们在一年当中最不适于举行舞会、讲究穿着和奢侈挥霍的季节,将巴黎当作狂欢的场所。
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
在我国的大都市里,臭气熏天和冻结的烂泥几乎永无干燥之日,看见就令人恶心。
在乡下,一片阳光或者刮几小时风就使空气变得清新,使地面干爽。
可怜的城市工人对此十分了解,他们滞留在这个垃圾场里,实在是由于无可奈何。
我们的富翁们所过的人为的、悖谬的生活,违背大自然的安排,结果毫无生气。
英国人比较明智,他们到乡下别墅里去过冬。
在巴黎,人们想象大自然有六个月毫无生机,可是小麦从秋天就开始发芽,而冬天惨淡的阳光——大家惯于这样描写它——是一年之中最灿烂、最辉煌的。
当太阳拨开云雾,当它在严冬傍晚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坠落时,人们几乎无法忍受它那令人眩目的光芒。
即使在我们严寒却偏偏不恰当地称为温带的国家里,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掉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广阔的麦田铺上了鲜艳的地毯,而天际低矮的太阳在上面投下了绿宝石的光辉。
地面披上了美丽的苔藓。
华丽的常春藤涂上了大理石般的鲜红和金色的斑纹。
报春花、紫罗兰和孟加拉玫瑰躲在雪层下面微笑。
由于地势的起伏,由于偶然的机缘,还有其他几种花儿躲过严寒幸存下来,而随时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欢愉。
虽然百灵鸟不见踪影,但有多少喧闹而美丽的鸟儿路过这儿,在河边栖息和休憩!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在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
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
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故都的秋(这个高中课本里也有)作者: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
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