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螃蟹的奇遇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螃蟹的奇遇》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螃蟹的奇遇》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动作。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螃蟹的奇遇》:讲述一只螃蟹在海洋世界中的冒险经历。
2. 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动作:蟹壳、钳子、脚、转身等。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螃蟹的奇遇》。
2. 螃蟹玩偶或图片。
3. 海洋生物图片或视频。
4. 绘画材料(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海洋生物,引导幼儿说出螃蟹的特征和动作。
2. 故事分享:《螃蟹的奇遇》。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冒险经历。
3. 互动游戏:扮演螃蟹,模仿螃蟹的动作,感受螃蟹的转身、钳子张合等特征。
4. 口语表达: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螃蟹或海洋生物,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
5. 绘画活动:请幼儿用彩笔绘制自己喜欢的螃蟹形象,并分享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在互动游戏和口语表达中的表现。
3. 搜集幼儿绘画作品,分析幼儿对螃蟹特征的理解和创意表现。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带来有关螃蟹或其他海洋生物的书籍、图片或视频,共同分享知识。
2. 环境布置:在教室角落布置一个“海洋世界”,放置螃蟹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模型、图片等。
七、教学延伸:1. 科学活动:观察真实的螃蟹,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艺术活动:学习螃蟹的绘画技巧,创作螃蟹画作。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安全,避免尖锐物品伤害。
2. 在口语表达环节,鼓励每个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自信心。
3. 在绘画活动中,尊重幼儿的创意,给予积极评价。
九、教学反馈: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记录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反馈。
3. 根据教学反馈,调整教案,使之更符合幼儿的需求。
大班语言教案:螃蟹的奇遇

大班语言教案:螃蟹的奇遇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活动目标: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
1.2 活动准备:准备一个关于螃蟹的故事背景图。
1.3 活动过程:教师向幼儿展示螃蟹的故事背景图,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章:故事分享2.1 活动目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2.2 活动准备:准备一个关于螃蟹的奇遇的故事。
2.3 活动过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三章:角色扮演3.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3.2 活动准备:准备一些关于螃蟹和其他角色的头饰。
3.3 活动过程: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教师指导幼儿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来扮演角色,表达角色的情感和特点。
第四章:创意绘画4.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美术表达能力。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4.2 活动准备:准备绘画材料,如彩笔、纸张等。
4.3 活动过程: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关于螃蟹的绘画样本,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绘制螃蟹的奇遇故事场景。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活动目标:帮助幼儿回顾和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
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反思能力。
5.2 活动准备:准备一些关于故事的问题。
5.3 活动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幼儿回顾故事情节。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引导幼儿进行反思。
第六章:词汇游戏6.1 活动目标:扩展幼儿的词汇量。
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6.2 活动准备:准备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卡片。
6.3 活动过程:教师展示词汇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卡片上的词汇。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词汇接龙游戏,鼓励幼儿积极运用词汇。
第七章:角色扮演剧7.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表演能力。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螃蟹的奇遇》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螃蟹的奇遇》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学会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1.故事内容的理解与分享。
2.螃蟹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掌握。
3.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故事细节的把握。
2.螃蟹生活习性的深入了解。
四、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螃蟹的奇遇》。
2.螃蟹的图片、模型或实物。
3.白板、画笔、彩纸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螃蟹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螃蟹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螃蟹的了解。
2.故事分享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螃蟹的奇遇》,让幼儿认真观看。
观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故事中的精彩情节和感受。
3.故事解析教师针对故事中的关键情节进行解析,让幼儿深入了解螃蟹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螃蟹在故事中的表现和寓意。
4.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在情境中的感受和表现。
5.绘画表达教师发放绘画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螃蟹的奇遇故事。
教师鼓励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讲述作品中的故事。
六、教学反思1.故事选择:本节课选用的故事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学方法:通过故事分享、解析、情境体验和绘画表达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学组织:本节课的教学组织有序,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幼儿参与度较高。
4.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幼儿对螃蟹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5.不足之处:在情境体验环节,部分幼儿对角色扮演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出示螃蟹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谁能告诉我,螃蟹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故事分享环节,教师提问:“故事里螃蟹遇到了哪些奇妙的事情?它是怎么解决困难的?”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情节。
大班语言教案:螃蟹的奇遇

大班语言教案:螃蟹的奇遇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螃蟹在不同场景下的奇遇。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朗读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难点:让幼儿表达螃蟹在不同场景下的奇遇,提高幼儿的朗读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螃蟹图片、角色头饰、螃蟹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螃蟹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螃蟹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故事讲述:通过课件展示,讲述螃蟹在不同场景下的奇遇。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戴上螃蟹头饰,模拟螃蟹的生活场景,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4. 手工制作:引导幼儿制作螃蟹手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家长协助幼儿录制一段讲述螃蟹奇遇的故事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周:认识螃蟹1. 学习螃蟹的外形特征,如壳、脚、眼睛等。
2. 观察螃蟹在沙滩上的活动,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
第二周:螃蟹的奇遇遇见大海龟1. 学习螃蟹与大海龟的互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螃蟹与大海龟相遇的场景。
第三周:螃蟹的奇遇遇见小鱼1. 学习螃蟹与小鱼的互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螃蟹与小鱼的互动。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观察、表达、互动等。
2. 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中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螃蟹奇遇故事的理解和表达。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带幼儿去海边观察螃蟹和其他海洋生物。
2. 与家长合作,让幼儿在家尝试制作其他海洋生物的手工。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螃蟹的奇遇》含反思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螃蟹的奇遇》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材,《螃蟹的奇遇》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讲述一只螃蟹在海洋世界中的奇遇,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表达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螃蟹的奇遇过程。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螃蟹玩偶、故事挂图、海洋背景音乐。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螃蟹玩偶,设置一个有趣的实践情景,让幼儿观察螃蟹的特点,引导他们说出螃蟹的生活习性和喜好。
2. 故事讲述(10分钟)播放海洋背景音乐,结合故事挂图,生动地讲述螃蟹的奇遇。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关键信息,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螃蟹的奇遇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相互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螃蟹的奇遇》2. 关键词:螃蟹、奇遇、表达、想象、关爱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螃蟹的奇遇》为主题,发挥想象力,用绘画和文字的形式,描述螃蟹的另一个奇遇。
2. 答案示例:幼儿绘画作品,附上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有趣事物,用语言记录下来,与家人、同伴分享。
同时,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螃蟹玩偶的使用。
2024年大班语言游戏教案《螃蟹的奇遇》含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游戏教案《螃蟹的奇遇》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海洋》,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螃蟹的奇遇》。
通过讲述螃蟹在海洋中的奇妙冒险,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认识螃蟹的特点及其生活环境。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及螃蟹的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螃蟹模型、海洋生物图片、故事PPT。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螃蟹模型和海洋生物图片,创设一个奇妙的海洋世界,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故事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生动形象地讲述螃蟹的奇遇,让学生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故事中的情节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海洋生物,用画纸、彩泥等材料创作一个故事情境,展示并讲解。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螃蟹的奇遇》2. 主要内容:螃蟹的生活习性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海洋世界》为主题,创作一幅画,展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由发挥,创作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践活动,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海洋生物的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增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小组讨论与分享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螃蟹模型和丰富的海洋生物图片,确保学生能直观地了解螃蟹及海洋生物的特点。
2024年大班语言螃蟹的奇遇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螃蟹的奇遇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螃蟹的奇遇》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讲述一只螃蟹的奇妙冒险,让幼儿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学会关爱大自然。
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了解故事中涉及的海洋生物。
2. 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螃蟹玩偶、海洋生物卡片、故事挂图、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螃蟹玩偶,设置一个螃蟹在海洋中探险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故事讲解(15分钟)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螃蟹的奇遇,让幼儿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心中的海洋世界。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螃蟹的奇遇2. 海洋生物卡片:展示故事中涉及的海洋生物,帮助幼儿记忆。
3. 重点句子:用红色粉笔标出故事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幼儿关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海洋世界,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的海洋世界里有一只可爱的螃蟹,它在和海星、小鱼玩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用句子表达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观海洋馆,近距离了解海洋生物,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教学重点: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螃蟹的奇遇》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螃蟹的奇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奇遇》,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螃蟹的奇遇》。
通过讲述小螃蟹在成长过程中的奇遇,引导学生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知道螃蟹的身体构造和成长过程。
2. 通过故事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词汇运用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身体构造,运用故事中的词汇进行表达。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螃蟹模型、图片、故事课件。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螃蟹模型和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螃蟹的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述故事《螃蟹的奇遇》,引导幼儿关注螃蟹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词汇描述螃蟹的特点和奇遇。
5. 创作环节(15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创作螃蟹的故事场景,培养想象力。
6. 展示与分享(5分钟):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螃蟹的奇遇》2. 主要内容:螃蟹的生活习性螃蟹的身体构造螃蟹的奇遇经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螃蟹的奇遇故事,并运用故事中的词汇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小螃蟹在沙滩上遇到了一只海龟,它们一起玩耍,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螃蟹的奇遇故事,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共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教案螃蟹的奇遇
螃蟹的奇遇
活动目标:
1. 在看、编、讲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有些海洋动物有再生的本领,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
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尝试运用自制小图书编故事,体验讲述自编故事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课件,制作图书材料,记号笔,调查表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猜测与安慰
1. 播放课件,提问:这只螃蟹怎么了?它的大螯是怎么断掉的?螃蟹那么伤心,我们
该怎么安慰它?
2. 播放课件,提问:螃蟹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觉得它的大螯是怎么变好的?
二、倾听故事片段,了解再生的现象
1. 播放课件,提问:螃蟹的大螯是怎么弄断的?
2. 播放课件,提问:在螃蟹难过时,谁来了?你猜它们会说什么?
3. 播放录音:螃蟹怎么说?海星怎么说?
4. 海星说它们有再生的本领,你知道什么事再生的本
领吗?
5. 教师小结:有些动物它身体的某个部位断掉或破损过段时间会重新长出来的现象教
再生。
三、尝试运用小图书创编故事
1. 其实,海洋里还有许多动物有再生的本领,他们遇到螃蟹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老师这有本小图书,请你把它们插进书里,编进故事里。
2. 幼儿插书编故事。
3. 请个别幼儿上来分享:讲述最喜欢或最想讲的页面故事。
4. 请找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自己编的故事。
5. 请为你的小图书取一个适合它的名字
四、经验拓展
1. 出示调查表,提出任务。
2. 幼儿领调查表回活动室。
大班语言:螃蟹的奇遇
大班语言:螃蟹的奇遇
一、活动来源
故事《螃蟹的奇遇》源于大班《学习活动》,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小主题“ 千奇百怪”中的线索点。
故事
讲述了螃蟹在挤出鱼篓的过程中,掉了一只大鳌后非常伤心,遇到有再生本领的壁虎,壁虎安慰螃蟹,并把自己曾经遇到大青蛇,断其尾巴成功脱险后能长出新尾巴的经历告诉了螃蟹。
在螃蟹长出新大鳌后又遇到有再生本领的蚯蚓。
蚯蚓笑谈自己两个半段身体都会长成一条蚯蚓,自己的再生本领比蚯蚓大。
故事形象生动的将不同动物、不同部位的再生本领展示在幼儿面前。
二、幼儿现有经验
喜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动物是孩子们的朋友、是生活中能最常接触到的伙伴,因此动物对孩子们来说比较熟悉,他们对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但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动物的世界却是既有趣又神秘的,仅仅了解动物的名字,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已远远不能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了,如:小鸟为什么会飞?鱼儿为什么会游?大雁为什么会认识回家的路?等等,这些都是大班孩子想要了解的知识,他们对动物的世界充满兴趣和好奇。
小班、中班都相继开展过关于动物的主题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大班孩子对于动物生存的不同环境、生活习性以及不同动物的特殊本领最近开展了《动物大世界》的主题,孩子们对动物生活习性、基本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环节思考
受孩子年龄特点所限,直观的教学方法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此次活动中,我用故事结合PPT的方式进行导入,直接引起孩子的兴趣,并将故事分段欣赏提问,除了能让孩子及时回忆故事内容,还能在讨论中逐渐发现动物所拥有的奇特的再生本领,而且动物之间的再生本领也是有强弱之分的。
在活动最后PPT的欣赏中,让孩子欣赏其他具有再生本领的动物,发现我们身边一些常见动物也有并不常见的奇特本领,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之处,并且启发孩子寻找动物除了有再生本领外还有其他什么本领吗?留下悬念激发孩子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和愿望。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动物有再生的本领。
2、对动物再生的特殊本领有了解与探索的兴趣。
PPT、故事一则
一、引起兴趣
重点提问:
1、猜猜故事的主角是谁?
2、故事的名字叫《螃蟹的奇遇》,什么叫奇遇?
预设小结:“奇遇”就是指遇到了一些有趣、特别,很不一样的事情。
二、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第一段:
重点提问:1)你觉得螃蟹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事情? 2)这个奇特的本领叫什么?
3)什么是再生?你听懂了吗?
2、故事第二段:
重点提问:1)螃蟹还遇到了什么?
2)你按什么顺序来看图片的?看懂了什么?
3)蚯蚓遇到的更奇特的事情是什么?
预设小结:螃蟹长出一只鳌还是一只螃蟹,可是蚯蚓断开后,它的头部可以长出新尾巴,尾巴可以长出新的头,变成2条完整的蚯蚓,真是太奇妙啦!这可是不一样的再生本领。
三、完整欣赏故事
重点提问:1、这是一个关于动物再生本领的故事,故事里有哪些有再生本领的动物?
2、他们的再生本领一样嘛?
螃蟹的奇遇
活动目标: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一些动物具有再生的本领。
体验探索动物界的乐趣。
重点:了解一些动物具有再生本领。
难点: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见解。
准备:《螃蟹的奇遇》ppt,各种动物的图片。
过程:一、猜猜螃蟹断螯的原因。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看看是谁呀?
2、小螃蟹好像不开心,为什么呀?怎么会断螯的,猜猜看。
3、小结:是呀,你们说的都有可能,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螃蟹的奇遇》。
二、倾听理解故事。
1、边听边讨论。
为什么螃蟹都掉了一只大螯很难过?如果没了大螯会发生什么事?
螃蟹是怎么对壁虎说的,壁虎是怎样安慰它的?请两个小朋友来扮演一下。
你们猜一猜,小螃蟹最后能长出了他的大螯了吗?
小螃蟹长出了自己的大螯在长出了自己的大螯后又遇到了蚯蚓,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蚯蚓的身体分成了两部分,心情怎么样呢?
猜猜看,螃蟹会怎样安慰蚯蚓?
小结:原来蚯蚓本领更大,它可以变成两条蚯蚓。
2、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小螃蟹、小壁虎和蚯蚓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蚯蚓的的再生本领和小螃蟹、壁虎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小螃蟹的大螯、壁虎的尾巴、蚯蚓身体断了之后还可以重新长出来,这些动物的特殊部位可以重新长出新的来,我们把这种本领叫做再生本领。
三、寻找有再生本领的动物。
1、螃蟹、蚯蚓、壁虎他们具有再生的能力,那他们的这个能力有什么作用呢?小结:原来,当螃蟹、蚯蚓、壁虎遇到危险的时候,就可以舍弃身体的一部分迷
惑敌人保护自己。
2、那出了蚯蚓、螃蟹和壁虎的个别部位有再生本领,还有没有别的小动物也有这样的再生本领?和边上小朋友讨论一下。
3、猜猜看这些动物什么部位可以再生?这些动物的再生现象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蛇的尾巴、蜘蛛的腿和人的头发等等都有再生的本领,动物朋友们可以用再生本领保护生命,可是有的动物朋友没有再生本领又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这个问题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发现,如果你有收集到这方面的知识,欢迎来和我们大家分享。
故事:
《螃蟹的奇遇》
螃蟹在小河边玩,被人捉住了,关在鱼篓里。
螃蟹没办法从鱼篓里逃出去,气得嘴里直
吐泡沫。
过了一会儿,螃蟹看见鱼篓上有一点亮光,便轻轻地爬上去。
啊哈!鱼篓盖子没有盖紧,露出一道缝来,亮光就是从这里照进来的。
螃蟹探着身子往外挤。
挤呀挤呀,终于挤出来了。
真糟糕,因为太用力,竟然把一只大螯给挤断啦!
螃蟹在小河边爬来爬去,想到自己丢掉了一只大螯,心里很难过。
小河边的竹篱笆上爬着牵牛花,一只壁虎在花丛间爬着。
螃蟹对壁虎诉说着着自己的不幸遭遇。
壁虎安慰它说:“别着急,过不了几天,你就会长出新的大螯来的。
”
螃蟹不相信,怪壁虎骗它。
壁虎说:“这是真的!有一次,我遇到一条大青蛇,咬住我的尾巴,我用力一挣,挣断尾巴就逃啦。
哈哈,没过几天,又长出一条新的尾巴!“壁虎说着,转过身子,给螃蟹看看他的新尾巴,还说:”我们都有再生的本领,断了尾巴,还会长出新的。
“
过了一段时间,螃蟹果真长出了一只新的大螯,这才高兴起来:“呵!壁虎的话是对的。
” 螃蟹又神气活现地在河岸边爬来爬去。
忽然他看见有东西在泥地里打滚,哎呦,原来是一条蚯蚓,被人用铁锹斩成两段,真可怜!
螃蟹想到自己断螯的痛苦,安慰它说:“别着急!我
们都有再生的本领,过不了几天,你会重新变成一条蚯蚓的,放心吧!”
蚯蚓扭动着身体,说道:“你搞错啦!不是一条,是两条。
两个半段身体都会长成一条蚯蚓的,我们的再生本领比你强啊!”螃蟹觉得这是新鲜事儿:“过几天,我一定再来看看蚯蚓朋友!”。